谈创造性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 新课程导 学》2 9( . 07 0 .下)
在 学 验中 养 生 新 维 仓 能 化 实 培 学 创 思 和J 力 新
贵 州省余庆县凉风 中学 甘 正军
加强化学 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 养和创新能力 提高, 以使学生 的潜能得到挖掘 , 可 智能得到开发。如何利用九年级化学教材 的实验 最 大限度地发 挥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呢?笔 者认为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 面来做 。 利用实验、 创设 问题 ,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 的科 学。化学实验 以其直观性 ,形象性为学生提供 了丰富的感性信 息。 因此利用实验 内容设置 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对 实验的观察 ,研究 和分 析获得 的感性信息去思考 问题 , 探索问题 , 而揭示化学 现象的本 质。引导 从 学生去发现 问题 、 分析 问题 , 激发学 生创新欲望 , 创造性解决 问题 。 二、 改进 、 新教材 实验 , 养学生的创新 思 创 培 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 的创新 的思维能力教师本 身应该 具有创新精神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 不断改 进、 创新 实验 、 增加对 比实验 , 使实验更合理 、 实验 效果更 明显。 让学生从教师的改进 、 创新实验 中学 到研究解决 问题 的科学方法 ,同时也对学生的创 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 活用实验操作 中的“ 笔” 培养学生的创 败 ,
鼓励学生从化学与生产 , 与环保 , 化学 化学与 健康 , 与社会 , 化学 化学与科技 的实 际生活 中寻找 开放实验 内容 , 寻找实验代用 品 , 积极开展课外科 技 活动和调查活 动。 让学生亲 自实践 , 略“ 领 创新 ”
新 思 维 能 力
教师做演示 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 时 ,虽然严 格按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有 时也会 出现 未达到预定 目标 的“ 意外 ” 。对这种 “ 意外 ” 事故 的 处理不仅反映了教师的应变能力 ,还能反 映教师 心理素质 的稳定性。处 理的好 不会影 响教学及实 验效果 , 反而是印正正确结论 的好教材 。 时用实 适 验 中的“ 败笔 ” 学生进行 点拨 , 激发学生 的创 对 能 新灵感 , 优化学生 的创新意识 。 四、 鼓励学生设计实验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的摇 篮。教 师要重视实验 ,鼓励学生设计 实验并 进行模 拟创 造 。这就要求教师应研 究教材 , 结合 教学 内容 , 选 择适 当的实验设计 , 让学生发挥 自己的聪明才智 , 大胆设计实验方案 ,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 方法。 对步骤繁杂 , 现象 不明显 , 不合理 , 行不通的 方案, 也让学生试一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 在失 败中总结经验 、 取得经验 。 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获 取 丰富 的化学知识 ,同时创造性 思维 能力也得到

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到大气 中。 鉴于此 , 鼓励学生思考 , 如何改进实验 , 学 生们设计 了多种多样的装置 ,尽 管学生们 的分析 和 设计还不够完善 ,但不拘泥教材 的创新精神得 到了
充分 的发挥 , 培养 了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 通 过 课 外小 实验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了极佳的条件 ,使通过化 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成为可能。

教材中的一些课堂实验装置是许多成功经验的 总结 , 但也会遇 到现象不明显 , 操作复杂 , 污染 物不 易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培养 了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 ,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 中的某些实验装 置, 找 出其 缺点 , 大胆地 进行改装 创新 , 例如, N a : 0 与c 0 的反应 : 用脱脂棉包 住0 . 2 g N a 2 0 粉末 , 放 在石 棉网上 , 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 , 此实验的成功率很 低。 原 因是滴加水使脱脂棉易迅速吸水 而潮湿 , 不易 燃烧 。 对此我们进行如下改进 , 取一小块脱脂棉包住

通 过演 示 实验 培 养学 生创 新 思 维 能 力
传统的演示 实验往往采用 “ 结论——验证—— 应用” 的教学模式 , 学 生只记结论 、 装置 、 操作 , 对化 学原理 、化 学现象 的认识很肤浅 ,应用起来非常 困
难, 在考试 中实验的得分率最低 , 而这些实验往往都
是 非常重要 的 ,因此在教学 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演示
学 习化 学 实 验 的 思 维 品 质 。
二、 通 过 设 计 实 验 装 置培 养 学 生创 新 思 维能 力
0 . 2 g N a , o N 铁丝系住 , 然后系在玻璃棒上 , 悬空放置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作者:茹兵娜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4期“人类的理性认识来源于对感性认识的逻辑加工,即通过抽象思维从而形成的概念、判断或推理."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笔者的体会是:一、讨论与启发并举,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发展,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往往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偏执呆板的见解。

化学知识不仅现象千变万化、物质性质千差万别,而且结构纷繁复杂,很多同学认为化学知识点多且分散,对化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因而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运用讨论和启发式教学可帮助学生去粗存精,培养其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帮助他们从纷繁的化学现象中寻找变化的本质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连结点,区别不同物质的性质及其结构等。

譬如,在讲解芳香烃代表苯的分子结构时,笔者的做法是,首先给出苯的分子组成C6H6,让学生根据其组成写出可能的分子结构,然后进行讨论,并探讨其可能具有的性质。

结果同学们讨论激烈,大多得出苯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结论。

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呢?然后请学生参照课本来演示这两个实验,结果发现苯并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就是说苯与不饱和烃的性质有很大差异。

这引起了学生很大兴趣,积极思考苯的结构。

这时教师给出苯的结构中碳碳键长、键角的实验数据,得出苯的结构并不能单纯的用单双键来描述,并根据苯的一些其它性质和学生一起推得苯的开库勒式,再明确指出开库勒式的不完美性,最后得出结论:苯分子具有平面六边形结构,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化学键,苯的特殊结构决定了苯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最后介绍开库勒在研究苯的结构时的趣味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情绪。

讨论与启发并举,可赋予呆板的知识活力,并通过挖掘知识内在的情感成份来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浅谈高职化学实验课中创造性思维的引导

浅谈高职化学实验课中创造性思维的引导

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 为 了提 高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中 思 维 训 练 的 效 能 ,教 师 概 念 和 规 律 ,而 是 通 过 一 系列 有 效 的 教 育 教 学 手 段 , 应 当 借 助 典 型 的 化 学 实 验 来 诱导 、 激 发 学 生 的 思 维 活 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 ,使他们能够掌握 和运用一些化 动 ,这 主 要 从 三 个 方 面 着 手 :一 是 教 师 宏 观 地 把 握 大 学 原理和实验手段 ,学会科学研究的 基本 方法,学 会 纲 、教材 的整体 ,通过哪些典型 实验 对学生进行哪些 辩证 而客观地 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 、有 方面思维 训练 的规 划 ,分阶段 、分层次实施 。二是 激 创造性 地进 一步深 入 学 习和 从 事社会 主 义现代 化建 发学 习者 的主观 能动作用 ,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 实 设。 验或学生实验 ,改为 实验 设计或实验 习题 ,让学生根 围绕实验的 “ 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据实验要求 自己提 出实施 方案 ,以提高其创造性思维 化 学 实 验 理 论 的 主 体 内 容 ,可 概 括 为 l 实 验 原 的能 力 。三是选 用一 些 中考 ”试 卷的 典型综 合 实验 、 理 ,2 装置 原 理 ; 3 、 、操 作 原 理 。教 师应 当在 具 体 的 题 , 指导 学 生 解 题 ,乃 至 跟 动 手 实验 结 合 起 来 训 练 , 化学 实验 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 围绕对上述 三大 原 中学 教材 和历届高 、中考试题 ,不乏优 秀的典型化 学 理 ”的探索 、理解 和辨 析 ,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 实验题型 ,如 氢气、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等 的 活动。 制取与 系列性 质实验 ,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颇 有 首先 ,是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 “ 实验原理 ”即反 作 用 。 应原理 ,指的是每个具体 的化学 实验 ,说明 了或推断 四.灵活运用演示 实验 ,分组实验 。为学生的创造 了什么样的物 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 。可 以围绕如下 性 思维创建展示平台 的角度 引发学生思考 :1 、变化实质——什 么化学物质 演 示 实 验 是化 学 教 学 中 经 常运 用 的 教 学 形式 ,它 生 ( 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 )?2 、定量 动、简捷、有效 ,是培养学生 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 关 系— — 反 应 物 之 问 采 用 怎 样 的 物 质 的 量 ( 质量 、 或 动 手 操 作 能 力 最 好 的 教 学 手 段 之 一 。 我们 在平 时 实 施 或 体 积 、 或 微 粒 数 目 )的 关 系 ? 为 什 么要 采 取 此 种 定 演示 实验 教学过程中 ,将教材 中的演示 实验分 为三种 、对于重要 实验 ,教师演 示、学生观察分 量或过量关系?3 、反应条件—— 实验时应选择 怎样 的 形式教学 :1 物 质状态 、变化 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 析得出结论 ;2 、对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 ,可对学生开 、对 一 择这样的条件? ( )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 ,对 放 实 验 室 ,要求 学 生 设 计 或改 进 后 上 台 演 示 ;3 1 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应选 用哪种量取 、混合 、反 些 难 度 较 大 ,要 求较 高 ,现 象 又 不 太 明显 的 实 验 ,教 应 、加 热 、除 杂 、干 燥 、 检 验 、 收 集 、吸 收 、 分 离 、 师先进行演示 ,让学 生在观察中提出 问题 ,让学生讨 缓 冲 ( 全 )的仪 器? 为何选 用这 些仪 器 更适 宜? 安 论 分 析 实 验 的 缺 陷在 哪 里 , 使 学 生 始 终 处 于 探 究 的 思 ( )配 套 组 合— — 根 据 实 验需 要 ,选 用 的仪 器之 间 , 2 维状态 ,进而改进实验 。将分组实验改为单人实验 , 大小 、规格应怎样协调 、搭配 ?如若 不这 样组合会出 这 样 做 使 每 个学 生 都 能 亲 自动手 操 作 而 且 独立 进 行 。 五 、开展科技活动 展现创新能力 现 什 么弊 端 ? 能 否作 某 种 调 换 或 代用 ? ( )连 接 顺 序 3 为达到 良好效果 ,选用的仪 器应采 取怎样连接的 创新活动 的基础是 科技活 动 ,科技 活动的 开展状 位 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 ?为什 么要安 排这 况深刻 地左右着创新活动 。为此在 工作中必须千方百 计 、想 方 设 法 开 展 科 技 活 动 。 没 有 条 件 必 须 创 造 条 种 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二 .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 件 。从课 外兴趣 小组开始 ,建 立初步 的创新活动的基 爱 因 斯 坦 说 过 ,他 没 有 特 别 的 天 赋 , 只 有 强 烈 的 础 。通 过 教 师 的 指 导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创新 能 力 ,利 好 奇心 。我 们 也 会 遇 到 一 些 奇 特 的 实 验 现 象 。例 如 : 用 现 有 条件 ,想 方 设 法 开展 课 外 科技 活动 。 综 上 所 述 ,结 论 十 分 明 显 :高 职 化 学 实验 教 学 中 的 铝 制 的 盛饮 料 的 易拉 罐 内 充满 C02 气体 ,然 后 往罐 内注 入 适 量 Na OH溶 液 ,立 即 用 胶 布 将 罐 口密 封 ,反 创 造 性 思 维 引导 不 容 忽 视 ,高 职 化 学 实验 活 动 中 的 创 应 一 段 时 间后 可 能 会 出 现 什 么 现 象 呢 ? 首 先 , 易拉 罐 造 性 思 维 引导 课 题 研 究 前 景 十 分 广 阔 ,大 有 可 为 。 实 “ 凹 变瘪 ” ,接 着 “ 了的 罐 重 新 又 鼓 起 来 ” 。对 践证 明 ,注 重观 察程序对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 思维确是 内 瘪 于 前 面 的现 象一 般很 容 易 解 释 。这 是 因为 学 生 很 容 易 行 之 有效 的 方 法 。 从 固有 的思 维 定 式 出 发 ,即 分 析 物 质 发 生 变 化 时 , 只 作者单位 :湖北省成 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 系 参考文献 : 从 加 入 的 物 质 来 考 虑 ,只分 析 Na OH溶 液 与 C02 反 的 [] 1 陈芳 . 高职分 析化学实验课 程教学模式 探讨与实践 .Ⅸ 科技 信 应 ,就 能 得 出 易拉 罐 “ 凹变 瘪 ” 的 现 象 。为 什 么会 息 》 ,0 9 第 3期 . 内 20年 2 出现 后 面 的现 象 呢 ? 深 入 思 考 ,不 难 得 出这 是 因为 容 [ 包义才 . 2 ] 化学实验课 改中创新教育方法 . 化学教 与学》, 0 0 2 1 期 器 本 身 “ ”与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也 会 发 生 反 应 。对 这 些 年 第 7 , 铝 【 王栩. 强生化 实验 教学改革 , 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 3 】 加 培 中国西 现象的好奇 ,能使学生 的情绪亢奋 、激动 ,从而在 白 部科技 》,O O 1期 . 2 l 年第 9 热化的思维之中 ,进发 出创新的火花 。 【】 4张建玲 . 创造 力在化学教学 中的培养 .《 试题 与研究 :教学论 坛 》 ,O O 第 1期 . 2l年 3 三、运用典型实验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浅谈化学实验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化学实验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 学 研 究
2 0 1 3 - 0 5
浅谈化学实验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文/ 冯秀 娟

要: 创新 与发展是推动时代进 步的永恒动力, 而创新 能力则是 动力 的源泉。在 中学化学 的教 学中培养 学生的创 新思维能力迫
在 眉睫 , 也是 当今 时代对教育提 出的要求, 现就在化学实验 中如何培养创新 思维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关键词 : 化学实验 ; 创造力 ; 发散思维; 创造想象 创造能力就是运 用一切已有信息 , 创造 出某种新 颖 、 独特 、 有 引向集中 , 久而久之 , 便培养 了学生 的集 中思维能力 。 社会或个人 价值 的产品的能力 , 是智力提升 的表现形式 。随着 经
途、 多种答案的过程 , 就培养 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
二、 运用实验 ,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过程 。
总之 , 在 化学教学 中提倡创 意 、 强调培养 学生 的创造性 思维
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 的需要 。党和 国家领导 人十分重视创 创造想象是将记忆 中的表象合乎 情理地重新综 合 , 从而创 造 能力 ,
2 . 它与碳反应 ; 3 . ~氧 化碳 可以燃烧 ; 4 . 一氧化碳有 还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 目标 出发 , 向多方 向 、 多数量 全方 向扩散 , 石灰水反应 ;
探求多种合乎条件答案 的思 维。又称“ 辐射 思维” “ 放射思 维” “ 多 原性 。此题 要求 , 把二 氧化碳 的制取 、 性 质及一氧化碳 的性质 , 由
创造想象的问题启发诱 导学生 。
鼓励学生大 胆猜 想 、 想象 , 这样 , 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就会得 到
如, 氢气 实验室制法时 , 在讲 了所用药 品后 , 我先不急 于讲 装 提高 。只有今 天给学 生一个创造性 的头脑 , 才有 明天学生创造性

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是我国目前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我们要在化学教学的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a)-0071-01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在一定知识信息的基础上,在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所达到的实际活动的综合能力,是创新者能敏锐的感知,从一些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创造、想象、推理、判断获得新的独特的认识能力。

1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刚接触化学的学生对化学实验都会产生强烈的兴趣,这种兴趣如转化成求知欲则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因此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兴趣及时给予支持和引导,促进其探索精神和行为的发展,同时为学生创设产生兴趣、求知欲的情境。

如用化学实验吸引学生,以化学史实、科技成果开拓学生视野,以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化学在祖国四化建设中重大作用培养学生情感,将兴趣转变成为学习的动力,将学生的兴趣升华为献身祖国建设的高尚情感,推动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取得成功。

2 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情境所谓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者内部心理状态。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对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过编码、储存、提取和输出等加工过程从而形成动机。

大脑思考必须要有动机。

一般地说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在激发学生动机时,最理想的做法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如何借助外部学习动机促使内部学习动机起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机,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变 化实质 一一 什 么化 学物质 ( 有 时还应 进 一步 分析 为 什 么要选用 这 些物 质 )? 2.定 量关系 一一 反应 物之 间采 用 怎样 的物质 的量 ( 或质 量 、或 体积 、或 微 粒数 目 )的关 系? 为什么 要采 取此 种定 量或 过 量关 系? 。 3 .反 应 条 件一 一 实 验时 应选 择 怎样 的物 质状 态 、变 化温 度 、压强或 催化剂 条件?
摘 要 :化学 教 学本身 并不只 是传 授给学 生一些 初步的 化学 概念和 规律 ,而是通 过 一系列 有效的 教育 教学手 段 ,全面提 高学生 的
智 能 ,使他们 能够 掌握 和 运用 一些化 学原理 和实 验手段 ,学 会科 学研 究 的基本方 法 ,学会 辩证 而客观 地认 识世 界。从 而在 将来能 够 独 立地 、有仓 4 造 性 地进一 步深 入学 习和从事 社 会主 义现代 化建设 。运 用化学 实验 ,通过一 系列 有效的 方法 和手 段 ,能够较 好地发 展 学 生的智 能。 关 键词 :初 中化学 实验教 学
二 、养 成细心 观察 的 习惯 。为创 造性 思维夯 实基础 化 学 与我们 的 生活 息息相 关 , 各 种 与化 学有关 的现 象 随处 可见 。用 砖砌 墙 和贴瓷 时 ,先要将 砖 和瓷 砖用水 湿 润 ;新 买
三是 选用 一些 中 考”试 卷 的典型综 合 实验题 ,指 导学 生解 题 ,乃 至跟 动手 实验 结合起 来 训练 ,中学 教 材 和历届 高 、中 考 试题 ,不 乏优 秀 的典 型化学 实 验题 型 ,如 氢气 、氧气 、二氧 化 碳 、一氧 化碳 等 的制 取与 系列 性质 实验 ,对 于培 养学 生 的思 维
产 生淡蓝 色火焰 也就 不足为奇 了。 二是 激 发学 习者 的主观 能动 作用 ,将 教材 规定 的某些 演 示 实 验或 学 生实 验 ,改 为 实验 设计 或实 验习 题 ,让学生 根据 实 验

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让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

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活泼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化学实验理论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点:(1)实验原理;(2)装置原理;(3)操作原理。

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对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活动。

首先是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

“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

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1)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①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②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③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二、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带 负 电 ,原 子核 内质 子 带 正 电 ,有可 能相 互 吸 引 ,电子 会 掉进原 子核 。 ”对 学 生 的 这 种 想 象 ,我 们 也 要 加 以 肯 定 、 师 的最 大课 题 。 笔 者 根 据 中 学生 的年 龄特 点 和 九 年 义务 教 称 赞 ,并 给 予 正确 引导 。 育 的要 求 ,结合 化 学 教 材 大胆 实施 教 育 教学 创 新 策 略 ,对 在 化 学 解 题 过 程 中 , 要 善 于 发 现 学 生 的创 意 和 见 解 , 此 谈 谈 自己的 心得 体 会 。 注 意 保 护激 发 他 们 的 学 习兴 趣 。 特 别 对 一 些 突破 思 维 定 势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的 解 题 方法 ,纵 然 复 杂 ,也 应 肯定 ,学 生 毕 竟 动 了脑 筋 。 兴 趣是 最 好 的 老 师 ,那 么在 化 学 教学 过 程 中 ,如 何 激 只 要 解题 思路 宽 广 ,知 识应 用灵 活 ,解 法 与 众 不 同 ,有 创 发 学 生 的兴 趣 、培 养 学 生 强烈 的 创造 欲 望 呢7 见 ,都 要 予 以鼓 励 。 我们 引 导学 生 灵 活 应 用所 学知 识 巧 妙 首 先 ,教 师 在 教 学 过程 中一 定 要挖 掘 教 材 内容 ,去 吸 地 创 造性 地 解 决 实 际 问题 ,通 过 运 用 知 识 在解 决 问题 的实 引、调 动 和 激 发 学 生 的兴 趣 。 际 中培 养 和 发 展 他 们 的 创 造 思 叶 例 如 :九 年 级 上 册 的 绪 言 维 能力 。在化 学计 算教学 中, “ 化学 使 世界 变 得 更 加 绚 丽 多 要 引导 学 生 认 真 分 析 试 题 给 的 彩 ”可 以 从 材 料 科 学 、 能 源 条件 ,运 用 学 生 已有 知 识 ,从 科 学 、 化境 科 学 等 的 介 绍 让 不 同 角度 让 他 们 发 表 自 己的 见 学 生感 受到 化学 的 重要 性 、 解 , 必然 会 得 到 多种 解 题 思 路 感 受这 个 世 界离 不 开 化 学。 和 方法 ,然 后 教 师 从 中 提 炼 出 其 次 , 要 精 心 设 计 好 每 甲 最 佳 方 案 ,并从 中 总 结 出 同 类 山 东省阳信县温店中 车梅林 学 堂 课 ,从 内 容 安 排 和 讲 授 臣—+ 日 日 墨+ _ 摹 呻 呻d 斗量呻日叶a呻五 + — 叠 呻日叶匹 + — 题 的解 题 方 案。 形 式 上 要 善 于 在 学 生 面 前 揭 四 、 重 视 实 验 。拓 展 学 生 示 新东 西 ,不 断 地 给 学 生 新鲜 感 ,激 发 他 们 在 各 种 事 物 奥 的创 造 性 思 维 空间 秘 面 前 的惊 奇 感 ,产 生好 奇 心。 例 如 :讲 氯气 的化 学性 质 化 学 实验 是 一 项 兴 趣 盎 然 的 活动 。 实验 中各 种 变 化 以 时 ,先 问一 个 问题 ( . 自来 水 能 直 接 用 来养 鱼 吗? 为什 如 及伴 随变 化 的 各种 现 象 能 刺 激 学 生 的神 经 中枢 ,使 学 生 处 么? 又 有人 说 自来 水 用 太 阳照 晒后就 可 以养鱼 ,你认 为呢 ? ) 于 高 昂 的思维 状 态 之 中。 教 师要 善 于 通过 化 学 实验 ,发 展 让学生 带着兴趣 去学 习。 学生 的创 造性 思 维 。 二 、营造氛 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 试 验 中把 学 生 的 思 维 引 到 探 索知 识 本 质 的 轨 道 上 。 在 化 学 教 学 中 ,教 师要 善 于 为学 生 营 造 良好 氛 围 ,激 化学 实验 运 用 得好 ,不 但 可 以得 到 事 半功 倍 的效 果 ,还 可 发 学生 的好 奇 心和 求知 欲 ,培 养 学 生 探 索 动 机 和兴 趣 ,这 大大 激 发 学 生热 爱 化 学 ,引 导他 们 去 探 索化 学 奥 秘 。 如 学 有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发散 思 维 的意 识 和 提 出 问题工 工 力。 在 习原 电池 知识 后 ,可 布 置 一 个课 外作 业 :利 用 生 活 中 的某 的能 工 工 工 工 教 学 中 ,教 师讲 完 一道 例 题 ,把 原 题 改 变 已知 条件 、设 问 些物 品 自制 简 易原 电池 ,引 导 学 生把 课 本 上 学 到 的 理 论知 角度 、化 学 过 程 等再 进 行 提 问 ,使 学 生 对 例题 理 解 的更 深 识 转 变成 实 际 应 用 。 又 如 学 习稀 硝 酸 与铜 反 应 的 实 验 时 , 刻 ,起 到 一题 多解 、一 题 多 变 、 一题 多 练 、一 题 多得 、 发 由 于 瓶 中有 空 气 的存 在 ,很 难 观 察 N O的 真 实 面 目—— 无 散 思 维 、触 类 旁 通 的作 用 。例 如 : 色 ,教 师 可 以要 求学 生 根据 如 何 防 止N 与 氧气 接 触 这 一思 O 问题 一 :相 同质 量 的镁 、铝 、 铁 、 锌 与 足量 的稀 硫 酸 路 , 自 己设计 一套 稀 硝 酸 与 铜 反 应 的 实验 装 置 ,要 求 能 观 反 应 ,哪种 金 属值 得 的 氢气 最 多 察到 无色的N O。 这 样 就 迫 使 学 生 去 发 现 问题 ,去 设 计 实 课 堂 上教 师请 四个 同学 在 黑 板 上 根据 化学 方程 式 计 算 验 ,去 创 新 。布 置 任 务 后 ,给 学 生一 段 时 间 ,让 他们 先独 出a 金 属完 全 反 应放 出的 氢气 质 量 ,进 行 比较 得 出金属 铝 克 立思 考 ,再组 织 学 生 一 起 分 析 、讨 论 、 比较 设 计 方 案 的可 生成的氢气最多 (9 ) a 克 ,从 学 生板 演 的 解 题 过 程 可 得 出 , 行 性 和 优 缺 点 等 。 采 用 多 种 方 法 ,如 选 择 优 秀 的 设 计 方 金 属 与 足量 酸 反应 生成 氢气 的公 式 : 案 , 由学 生在 课 堂 上演 示 。 对 于 比 较 好 的 方案 给 予表 扬 , 氢气 的质 量= 属 质 量× 合价 , 属 的相 对原 子 质量 金 化 金 在 实验 室检 验 自己设 计 的 方 案 等 ,以鼓 励 学 生 创 新 ,调 动 用 此 方法 解 下列 变 形题 就 容 的 多 了。 学 生 创 新 的 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从 而 发 展 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问题 二 :金 属 镁 2 克 ,铝 5 克 ,锌6 克 , 分别 与 足 量 4 6 5 维 。 例 如 ;a H 液 和 C : 反 应 ,在 探 究 活 动 中 增 设 实 NO 溶 O的 的稀硫 酸 反应 生成 氢气 的质 量 比是 多 少? ( 3: 2 2: 2: ) 验 ,用 医 用葡 萄 糖 瓶 先 在 其 中加 入 几 滴 无 色酚 酞 试 液 ,在 问题 三 :相 同 质 量 的 镁 、 铝 、 铁 、锌 与足 量 的 稀 硫 酸 收 集 一瓶 C 体 ,用 戴 导 管 的橡 皮 塞 塞 好 ,倒 致 固定 在 O气 反应 生成氢 气的质量 之 比是 多少? ( 2 3 7: /6: 6 ) 2 4: / 2 / 2 5 2 5 / 铁 架台上 ,把导 管的另一 端插入 盛N0 a H溶 液 的 烧 杯 中 , 问题 四 :相 同 质 量 的镁 、 铁 、锌 ( 合 价 相 同 )与 足 化 用一注射器 吸入少量N O a H溶 液 注 入 葡 萄糖 瓶 内 ,立 即就 量 的稀 硫 酸 反 应 生成 氢 气 的 质 量 之 比是 多 少 ? (/4: / 1 2 1 能看 到 变 红 的 喷 泉 。 通 过 该 实验 证 明 了N O a H与 C : O 反应 , 5 1 5 6: / ) 6 也激发 了学生探究 的兴趣 。完成 该实验后 ,老 师又提 出 : 问题 五 :足量 的稀 硫酸 与 镁、 铝 、铁 、锌反 应 生成 等质 还 有 哪 些 能 够 引 发 喷 泉 的 方 法 ? 学 生 根 据 化 学 知 识 和 方 量 的氢气 ,所用金属 之 比是 多少? ( / 2/ 5/ 6/) 2 2: 7 4 3: 6 2: 52 法 , 自己 设计 了用 无 色 饮 料 瓶 配上 导 管 ( 止 水 夹 ) 的橡 带 通过 多角 度 提 问 ,开 阔 了先 生 的解 题 思 路 ,激 发 了先 皮 塞 ,收集 C .N O 溶 液 ,随 后 瓶 子 便 扁 ,打开 止水 O倒 A a H . 生 的 学 习欲 望 ,对 发 散 思维 的培 养 有很 大 的促 进 作用 。 夹 ,形成 了 美丽 的 喷 泉 。还 有设 计 用 热 毛 巾包 在 葡 萄糖 瓶 三 、 唤起 想 象 。培 养学 生的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上 ,使 内部 气 体 受 热膨 胀 , 从 导 气 管 逸 出 ,后 拿开 毛 巾 , 爱 因斯 坦 说 过 : “ 象 力 比 知识 更重 要 , 因为 知 识 是 想 葡 萄糖 瓶 冷 却 ,也 看 到 了 美丽 的喷 泉 。 通 过 学 生 对 实验 的 有 限 的 ,而 想 象力 概 括 着 世 界 上 的一 切 ,推 动 着 进 步 ,并 设 计 和 操作 ,培 养 了学 生 的创 新 意 识 ,提 高 了 学 生 的探 究 且 是 知 识进 化 的源 泉 。 发 挥 学 生 的 想 象能 力 ,一 是 有 意 识 能 力 ,培 养 了学 生 学 习 化学 的兴 趣 和 动 机 ,也 拓 展 了学 生 让 学 生联 想。 如 讲 到 金 属 的 置换 反应 ,学 生 就 想 到他 家 新 的创 造 思 维 空 间。

创造性思维方法在化学实验创新中的应用

创造性思维方法在化学实验创新中的应用

的实验应具有原先所不具有的教学功能,能获得1 1 + >2 的教学效益 ;2 )组合应是在对原先实验进行变形的基础 上再将它们进行的有机融合 ,切忌将一些并不相干的实
验生 搬 硬套 地拼 凑 在 一起 ;3 )组合 的实验 应 易操 作 ,仪 器装 置应 简单 明 了。
化学实验教学更切合教学改革的潮流 ,适应素质教育和 创新教 育的需求呢?只有对化学实验进行不断改进和创 新,化学实验才会充满生命和活力,保持其在化学教学 中的独特魅力。
现在有一些通过组合而改进 的实验有往 “ 高、大、 长 ”发展的趋势 ,组合 的实验很复杂,特别是其中还使 用 了一些非常规的 自制仪器 ,分散 了学生 的注意力,教 学时为讲解仪器装置的功用而花费的时间长 ,以致不能
1组 合技 法 组合技法就是将一些相关的化学实验按某种关联因
素或特 征进 行新 的组合 ,构 成新 的实验 方案 的实 验创 新技
中 图分 类号 :G 1 72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7 —8 X2 1)3 08 —3 6 149 (0 20— 0 20
“ 学实 验 是 化 学科 学赖 以形 成和 发展 的基 础 , 是 化
并 不 是几 个 化 学 实验 的简 单 联 接和 共 同演 示 ,经 过 组 合
时松开弹簧夹,在尖嘴管处点燃所得气体 ,可发现气体 能够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上述模拟沼气池产 生沼气 的实验 适用于课外活动或 家庭小实验 。 此外,还成功地利用实验模拟 “ 温室效应 ” “ 发酵 法制酒精 ”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现象。
且能形成良 好的教学气氛。
教师若将 该实验置于探究性 的教学情境中,教学效 果则更佳。 运用组合技法创新化学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1 )组合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2 第0 0 年 3期考 试 N: 1 F t !
中 学 化 学 教 学 中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创 造 性 思 维
曾 小 容
( 东 县平 山飞 鹅 中学 , 东 惠 东 惠 广 560 ) 1 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 文 重 点探 讨 了培 养 学 生创 新 思 维 的 方 法 . 本 教 师在 教 学过 程 中应 营 造 开 展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教 学氛 围 ,激 发 学 生创 造 性 思 维 : 重发 展 学 生观 察 能 力 , 培 养 学 生 打 开 创 新 注 是 之 门的 基 础 : 练 学 生 讨 论 、 合 归 纳 和 整 合 的 能 力 , 培 养 训 综 是
主 要 通 过 设 置 疑 问 、 织 讨 论 、 进 实 验 和 探 索 解 法 方 面 来 组 改 培 养 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 的 化 学 课 程 标 准 倡 导 从 学 生 和 社 新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出 发 . 挥 学 科 自身 的 特 点 , 发 以课 程 改 革 为 突
造 性 思 维
班 同学 清 楚 地 观 察 到 实验 的全 过 程 。 3利 用 惊奇 魔 术 . 惊 奇 是 兴 趣 的 孪 生 兄 弟 ,魔 术 是 深 受 学 生 喜 爱 的 艺 术 形 式 。 用学 生天 生 的好 奇 心 作 为 学 生学 习物 理 的起 点 , 好 奇 利 将 心化 为 强 烈 的 求 知 欲 望 , 下 一 步 的 教学 创 造 了情 感 条 件 。 为 惊 奇 小 魔 术 可 以唤 起 学 生 的 注 意 . 引起 学生 思考 , 而 产 生 强 烈 从 的求 知欲 望 和 自觉 认 真 的学 习行 为 ,并 通 过 揭 示 魔 术 背 后 的 物理 知识 .引 导学 生 通 过 现 象 了解 和 掌 握 事 物 变 化 的原 因和

谈创造性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谈创造性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谈创造性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实验教学法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认识和实践。

一、创意演示实验化学实验过程教师首先应按照操作规程办事,但化学创新教育需要创造的教与学,教师创新实验,巧加变换实验,不但使学生掌握有关化学知识,而且培养他们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例如,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是氢氧化钠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但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学生因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印象不深。

这时我根据该反应的特点(液体吸收气体转化为溶液),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使压强降低,再通过水的吸入显示压强降低,学生观察实验后,异口同声说“这个实验真棒”。

它不但表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而且可以通过这一实验学生能明显观察到实验现象。

例如,演示中和反应时,在盛HCl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然后加入NaOH 溶液,直至刚好变为红色。

这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酚酞由无色变红色?学生能够很快回答。

这时我取出盐酸逐滴滴入红色酚酞中让学生观察。

学生情绪非常高涨,当滴入一滴后看到红色变成无色。

教师及时指出化学反应完全与否就在一滴、半滴、甚至1/4滴之间。

通过这样稍加变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成功创意演示实验,不但给以示范,而且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把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在化学科学的发展中,实验一直是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与创新的重要手段。

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挖掘教材实验中的探索实验或将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可以使学生摆脱僵化的“照方抓药”的实验模式,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取 二 氧 化 碳 的 原 理— — 大 理 石 ( 石 灰 石 ) 稀 盐 酸 或 与
在不需加热 的条件 下制 取的 , 即固体与液体在不需 加 热的条件下制取某气体来进 行设 计实验。 根据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 , 选用 前面学过 的实验 室制取氢气 的反应 装置 , 再根据 二氧化碳 的物理性 质——密度 比空气大 而又溶 于水 ,所 以收集 气体 的装置采用 向上 排空气 法。 将反 应装置 与收集装 置连 接在一起 , 就创造 性地 设计 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的装置 。除此这外 , 还
己通 过实验设计和动手操 作 , 一步探究此 进
异常现象 产生的原因 ,激 活学生的思维 , 挖 掘学生创造性思维 的闪光点 。
二 、 过 实 验 设 计 与 实 验 改 进 。 养 学 通 培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实 验 设 计 是 从 无 到 有 ,根 据 实 验 原 理 、
相结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 。 如 在做铜与浓硫酸 反应 的实验 时 , 正常 的现象 是有刺激性 的无 色气 体产生 , 溶液 由无色 变 为蓝色 ,然 而在 实验 中常发现铜 片变黑 , 试 管底 部出现灰 白色沉淀。 对这些现象我们不 要轻 易放过 ,而应该 引导学生去认 真观察 、 思考 , 对此 异常现 象进 行质 疑 , 让 学生 自 并
重 要 手 段 。通 过 实验 观 察 , 我们 还 可 以发 现
置; 将制 氧气时不 小心试管底 部破裂 的大试 管放在烧杯 中组 成一个装 置 ; 一个干燥管 与
烧杯 组合等 , 培养学 生的发散性 思维 。并 让
学生亲 自实验操作 、 比较 、 分析 , 通过 收敛 性 思维评 价各个装 置的优缺点 , 定最佳装 置 确

论化学实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论化学实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1第1 试 周 0年 2 1 期考 刊
论 化 学 实 验 对 学 生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培 养
金 菊香
( 阳市 竹 箦 中学 , 溧 江苏 溧 阳 世 界 著 名 教 育 技 术 学 专 家 罗 伯 特 ・ 加 涅 认 为 . 生 在 M. 学 有 能 力 进 行 探 究 , 展 示 科 学 家 的 能 力 之 前 . 须 有 一 定 的 即 必 技 能 和 能 力 作 前 提 。 中小 学 科 学 教 育 的 重 点 应 放 在 帮 助学 生 获 得 这 些 前 提 性 的 知 识 、 能 和 能 力 上 , 就 是 我 们 所 说 的 技 这 探究能力。 实践 出真 知 。没 有 实 践 , 不 可 能有 创 新 : 就 实践 积 累到 一 定 程 度 , 能 达 成创 造 。《 学 课 程 标 准 》 出 : 的化 学 课 程 才 化 指 新 倡 导从 学 生 和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出 发 , 挥 学 科 自身 的 优 势 , 发 将 科 学 探 究作 为 课 程 改 革 的 突 破 口 .激 发 学 生 的 主 动性 和创 新 意 识 , 使 学 生 积极 主 动地 学 习 , 获 得 化 学 知识 和技 能 的过 促 使 程 也 成 为理 解 化 学 、 进行 科 学 探 究 , 系 社会 生 活 实 际 和形 成 联 科 学 价 值观 的过 程 。 而 随 着 课 程 改革 的不 断 深入 。 探 究 式 教 “ 学 ” “ 展 创 造 教育 ” “ 养 创 新 意识 ” 如今 已经 渗 透 到各 个 、开 、培 学 校 的教 育 教 学 的 各 个层 面 。 然 , 显 实验 探 究 是 探 究 能 力培 养 的 重要 而有 效 的 途 径 。 教 师 要 认识 到做 实 验 是 对 学 生有 意 义 的 学 习经 历 这 里 讲 的 做 实 验 , 括 演 示 实验 、 生 分 组 实 验 、 生 探 包 学 师 究 实验 等 , 调 的是 “ ” 现 在 有 的 教师 把 做 实 验 省 略 为讲 实 强 做 。 验 、 录像 , 们 可 能 没 有 意 识 到 , 其 实 是 把 一 种 意 义 的 学 看 他 这 习 经 历 和过 程 体 验 省 略掉 了 。 举个 简 单 的例 子 . 红磷 燃 烧 来 确定 空 气 中氧气 含 量 的实 用 验 . 验 法 肯 定 是 最 好 的 方法 , 些 非 认 知层 面 的 收获 是 你 不 实 一 做 实 验 怎 么也 得 不 到 的 。下 面 我 们 具 体 比较 用 “ 实 验 、 录 讲 做 像 、 实验 ” 种 方法 学 习红 磷燃 烧 , 果 到底 有 多大 区别 。 做 三 结

在化学实验中如何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化学实验中如何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化学实验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摘要: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有利于他们认知化学这门学科的规律、逐步建立起化学概念、然后对化学相关知识巩固、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培育他们独自工作之能力,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其创新精神的很好方法。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造性思维培育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2(c)-0000-00众所周知,化学教学不但传授给学生们一定的化学知识,还运用很多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与应用科学的化学原理与化学实验方法,从而掌握科学研究之根本方法,如何去辩证、客观地认知自然界,最终为以后可以独自、有创造性地去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化学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就是化学实验,它不但是学生获得相关知识信息、认知化学科学规律、从而有效形成化学之概念、领会相关化学知识、最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路径,并且是培育学生其创造性思维的最优路径。

本人认为,在化学实验中要做到很好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1应用典型性实验打下培育创造性思维的坚实理论根基1.1运用典型性化学实验引导、激励学生们积极思维老师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化学教学大纲与教材,理清运用典型实验对学生作某些方面的思维培训,且分时间和阶段来进行。

例如,燃烧的不同物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燃烧的气体会有火焰出现,燃烧的固体会有火星出现。

一般情况下硫磺是固态,可其燃烧的时侯为何会只产生火焰而没有火星出现呢?老师需要引领学生去看硫磺燃烧时侯的特点,探寻里面的奥秘。

1.2根据化学实验的“三原理”积极指引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老师需要在实际的化学实验之中,指引学生根据化学“三原理”科学实验、装置、具体操作等原理.来探寻、领会与分析,始终要融入相关思维培训活动。

第一是科学实验原理的大脑思维培训。

实验原理也就是反应原理,是指所有实际化学实验,展现与诠释或推断了何种物质有何种变化的理论。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什么等等 。然后进行实验:① 在两瓶颜色相近 的氯气 中任取

9 / 、1 / L 5 L的氯化钠溶液 中,会出现什 么状 况;l g g 临床上给
病人大量输液时应 使用 哪种浓度 的氯化钠溶液等 。学生通过 思考和分析,一般 都能得 出正确 的答案 。 “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 ,教师 要培养学生 的质 疑和辩 疑能力,一方面必须努 力提 高 自身素质 ,做到 随机应变 、积
瓶加入少量水 ,充分震荡后,与另一瓶氯气比较颜色 ,可
得 出什 么 结 论 ?② 在 氯气 中 分 别 加 入 Ag , 液 、稀 NO 溶 H NO 溶液 、Na C H O 溶液和蓝 色的石蕊试 液 ,分 别能看 到 什么现象 ,结论如何 ?③将纯净干燥 的 C : l分别通过干燥 的 和湿 润的蓝色 石蕊 试纸 ,观察会 出现什 么现象 ,说 明 了什
来的教学 ,实 际是 以消弱思维能力为代价来换取学生形式上
的参与 。所 以,教师在课前要设计和确定有价值的问题,从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化学是一 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 在 带给学 生惊奇和 疑惑 的 同时,更 能激发 学生强烈 的求 知 欲 。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一系列 问题,从而形成对 新知识的 渴求 。例如 :在学 习 c: l的性质 时 ,首先 设疑 :C h能否 溶 于水 ?C : l能否与水发 生反应 ?二者若 能发生反应 生成物 是

56 ・
浅谈 如 何 在 化 学 教 学 中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思 维 能 力
创新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 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 力, 问题 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 的时间和空 间,必要时还应允
对创新精神的培养 ,是深化 教育 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 需要 ,是培养 学生探索 能力 的需要。如何营造愉快和谐的教 学气氛,培养 学生的创 新思维能力,是每位教师应思考 的重 要课题。现就 如何在化 学教学中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力谈

化学实验教学与创造思维的培养

化学实验教学与创造思维的培养

第22卷第3期2006年6月赤峰学院学报Journal o f Ch ifeng C olleg eV ol.22N o.3Jun.2006化学实验教学与创造思维的培养霍卫山(珠海市斗门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广东 珠海 519000)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有效的做法是通过实验教学进行.教会学生实验观察,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基础;教会学生进行实验分析,是培养创造思维的途径;使学生能够非常熟练而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手段.在以上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才真正达到了培养创新思维的目标.关键词: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操作;实验创新;创造思维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06)03-0121-02 实验教学一般有实验观察、分析、操作和创新等几个阶段.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有独特功能和作用,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有特殊功效.1 实验观察———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基础一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观察这种活动方式,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为创造思维提供条件.当学生对观察到的事实不能用已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解释时,就会产生疑问,产生为获取信息和提出问题的思维活动,这是进行创造思维的基础.观察中发现一个新的问题时,需要对已有的知识系统进行审视,那些富有新奇色彩的问题最容易引起人们探究思考的好奇心,成为进行思维的兴奋点,从而激发人们对该问题的不断思考.创造思维正是在这种环境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在化学实验方法中,科学的、全面的观察尤其具有重要作用.观察应讲方法,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归.如法国科学家巴拉尔,从海藻中提取元素碘,每次分离出碘后,在容器的底部总有一层深棕色的液体.他没有放过这一意外现象,对该液体进行一系列实验后,证明这是一种新元素(溴Br).文章发表后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懊丧不已.因为在两年前,他也发现过同样的现象,但他只是把母液留下来,并未进一步研究.这件事使李比希得到一个教训:疏于观察必导致失败.观察需要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对一些定性的研究要求“定性”准确,对定量的研究则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准确度.正是化学家拉瓦锡细致观察,才能断言金属燃烧的结果是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与其发生反应,从而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事实上拉瓦锡的这个实验,化学家波义耳100年前就已经做过了.因此,实验观察需要准确性.发现问题的灵敏程度是影响发现和创造的重要因素,要善于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化学现象,尤其是那些乍看起来有些“反常”的现象居里夫人在研究元素铀的放射性时发现,铀矿石的放射性比提纯后的铀化合物的放射性更强.于是预言在未提纯的铀矿石中肯定有一种新元素比铀的放射性更强.为此居里夫妇花了4年时间,从8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出0.1克的新元素(镭)的氯化物,并以极少量的纯化合物测出了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5.居里夫人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因此,抓住反常现象并追溯其产生的原因,常常可以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实验,能看到不同的侧面,进而看到或想到不同的问题.良好的观察力属于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精确而全面地进行观察.任何一种事物不仅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各种事物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们在引导学生观察时,不能只注意实验的某一局部或某一侧面,而应把视野扩大到足以扫描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既重视观察实验结果也重视观察实验的过程.这是观察的全面性.2 实验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实验分析实际上是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加工过程.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信息后,就要去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事实?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在实验分析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学生在分析思考时,总爱用一种习惯的、固定的思路来考虑问题,同时也会受到已知实验结果的限制或影响,这必然会无形中束缚学生的思维,压抑和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在分析时,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思维模式挑战,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能大胆想象、假设,另辟蹊径拓展思维视角、变换思路,确立一个新的思维活动状态.训练学生能灵活地变换对问题的分析角度,能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不固执于一种成见之中.思维一旦受阻,善于巧妙地转向前进,使思维处于一种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创造思维方法是构成新思维形式所必须应用的方法,它能帮助创造主体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的思维形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展创造性思..121维活动的关键环节.从量的角度去考察实验现象,做出实验结论是实验分析的高层次.中学阶段,一般进行定性实验,而较少进行定量实验,但是,如果长期不对化学实验进行定量的研究,就会使学生习以为常地把一些并不完全正确的知识默认下来,造成创造思维敏锐性的降低.因此,我们在课内课外都增加了不少定量实验.如稀盐酸与碳酸钠稀溶液的反应产物讨论,氧气摩尔质量的测定,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导电性变化的测定等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定量实验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切身体会外界条件对化学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学会进行误差分析,培养了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3 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实验操作表面看来似乎属于技术操作项目,实际上渗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实验操作中,仪器的选用、安装,试剂的取用以及实验中条件的控制等,都离不开思维对操作的支配作用.通过动手操作,能使学生在实验中产生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甚至能在已有的、已被验证为正确的理论中寻求新的突破.同时,实验操作能培养学生在艰苦中探索、在迷茫中思索、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品质,这也是一切创造活动所必须具有的品质.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一般只是模仿、重复教师演示过的实验,由于一切现象和变化都在预料之中,没有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激发不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学生实验中增加一些探索性内容,让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这些实验,这样学生就会在认真、仔细操作的同时,深入考虑与实验有关的问题,让自己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来完成探究活动.由于种种原因,中学阶段学生实验操作课时较少,所以仅靠实验课是不够的.教师要创造条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操作机会.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改变演示实验由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把某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或让学生上台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来.如: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原电池等实验.而且我们认为所有的试管实验都有必要让学生动手做.一些现象不明显的或能见度差的实验,如:K的焰色反应、某些沉淀反应、氢氧化亚铁的制备等等,我们改成了学生实验,效果都很好.把某些实验习题改为实验操作,把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设计成实验,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这些都是我们的常规做法.在每次课堂演示实验之后,只要这些实验的危险性不大,我们都多准备一些药品留给学生课后自由选做.学生对此都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是在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下摆弄这些仪器,一些平时做实验缩手缩脚的或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敢于动手了.慢慢地这些仪器对于他们不再陌生,他们操作起来已非常熟练快速.而多数情况下是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边讨论边实验,其现象比老师演示的要清晰得多,而且因为是边做边议,往往会从实验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有些同学会作一些新的尝试,有些同学会因此而联想到其它一些他感到较模糊的问题,因而又提出想做某一实验,我们会鼓励他们写出实验提纲,然后与实验员联系预约做这些实验.这样,学生就初步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动手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实验品质也得到了培养. 4 实验创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标实验创新具有新颖性、灵活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学生的思维,它要求学生以新奇、独特的角度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大量的实验观察、分析和操作后,学生在感性和理性认识上都有了质的飞跃.此时他们往往已不满足于了解限定的、局部的实验现象和相互联系,而是想进行一些自己设计的创造性实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未知的问题,要求创造的潜在意识会很强.教师应抓住时机,创设情境及时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实验创新活动,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创新是道前人所未道,想前人所未想,或补别人之不足.实验创新既包括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从零开始,通过探究确定实验仪器、药品、装置和操作方案,也包括对原有实验从新的角度给予新的思考、审视,找出缺陷和不足给予修正或扬弃.根据化学实验的特点,可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实验创新,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①实验原理创新.②实验装置创新.③实验操作创新.④实验方案创新.在上述这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过程中,也同时强化了实验的客观性.学生在这种创意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创造思维的缜密性得到极大完善.这样学生通过模拟迁移的方法,从动手、动脑中感悟到化学实验的创新思路.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很大比例,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实现化学教学最优化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共同努力,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最优化.参考文献:[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吴俊明.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3]周宁怀.微型无机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责任编辑 王文江)22 1。

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摘要:创新与发展,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在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选择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教学情境,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等等作了有益探究。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造性思维教学情境实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最基础的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多种渠道来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义不容辞职责,我的教学实验体会如下:一、选择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定要抛弃传统“师道尊严”的教学观,树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这一教学观。

教师与学生一定要平等,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思想,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也要摒弃应试教育“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这一老套路。

大量事实说明,这种把获得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把灌输知识作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防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不善独立思考,不会独立思考,判断力和批评力渐渐地丧失殆尽。

因此,教学方法上定要有所变化,尽量多采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方法,如激疑法、发射法、比较法等。

如初中化学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

但是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改变势必又会引起质量的变化,也即是说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并不守恒。

此时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质量真的守恒吗?”、“它的运用有没有限制”、“为什么仍然可以利用这个定理”等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查阅相关资料,让他们得到合理的解释,更深刻地理解该定律,并使学生感受到在化学中,甚至是更广泛的各种学科中定律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运用时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简而言之,教学方法的选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质疑、思考和独立分析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化学实验室的工作总结——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思维

化学实验室的工作总结——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思维

化学实验室的工作总结——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思维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思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名在化学实验室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创新思维的实践。

首先,我要感谢近年来应用新技术在化学实验室和工业中的逐渐普及,为科学技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采用了技术进行反应分析,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高精密度的实验仪器和设施,还有利用新型的分离和提取技术进行试剂的制备等。

这些新技术更加高效、便捷,不仅缩短了实验周期、降低了实验成本,也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化学实验室的工作水平,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创新思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不仅仅是进行一些基础实验,更需要我们敢于创新,提出新思路,打破固有的想法模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问题,并且积极探索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

我们在实验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积极进取,钻研学术,团队协作,不断创新,以高质量的科学实验数据获得了多项学术成果。

此外,我们在科学教育中也注重了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具备实践能力,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们注重扩大学生视野,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意识。

未来,我们还需要在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中进一步融入新技术、新领域,积极寻求创新和突破,关注新兴的科研方向和应用领域,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努力提高科研水平,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不断提升我们所处的行业和领域的技术与创新水平。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求知的精神持续探索,以创新的思维催生科研的突破,为推进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创造性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实验教学法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认识和实践。

一、创意演示实验
化学实验过程教师首先应按照操作规程办事,但化学创新教育需要创造的教与学,教师创新实验,巧加变换实验,不但使学生掌握有关化学知识,而且培养他们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例如,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是氢氧化钠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但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学生因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印象不深。

这时我根据该反应的特点(液体吸收气体转化为溶液),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使压强降低,再通过水的吸入显示压强降低,学生观察实验后,异口同声说“这个实验真棒”。

它不但表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而且可以通过这一实验学生能明显观察到实验现象。

例如,演示中和反应时,在盛HCl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然后加入NaOH 溶液,直至刚好变为红色。

这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酚酞由无色变红色?学生能够很快回答。

这时我取出盐酸逐滴滴入红色酚酞中让学生观察。

学生情绪非常高涨,当滴入一滴后看到红色变成无色。

教师及时指出化学反应完全与否就在一滴、半滴、甚至1/4滴之间。

通过这样稍加变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成功创意演示实验,不但给以示范,而且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把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
在化学科学的发展中,实验一直是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与创新的重要手段。

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挖掘教材实验中的探索实验或将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可以使学生摆脱僵化的“照方抓药”的实验模式,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可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从而创造思维得到更好发展。

例如,学习氧气的制取这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探究问题,(1)如果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你认为如何设计实验装置?(2)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还有没有其他物质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你能否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吗?。

提出问题:(1)“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
氢溶液逐滴滴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学生查阅资料,提出假设或猜想:“把过氧化氢溶液逐滴滴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步骤一:将少量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倒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单孔橡皮塞塞住试管,收集一瓶氧气,观察现象。

步骤二:将少量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用单孔橡皮塞塞住试管,再把吸有过氧化氢溶液的注射器插入试管中,逐滴滴入过氧化氢溶液,收集一瓶氧气,观察现象。

三、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实验教学终究不是“纸上谈兵”,加强实验的动手操作是进行创造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训练。

例如;课本实验习题中的题目是:设计实验方案,怎样用实验实现下列物质转换:
铜→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铜
给出的试剂有:铜丝、铁丝、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仪器有酒精灯、试管等。

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酸、碱、盐的有关知识,进行的实验方案设计,对实验过程和步骤进行了讨论,之后他们开始动手实验。

(1)铜丝在酒精灯上烧热,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铜;再将得到的氧化铜溶于稀流酸,就得到了硫酸铜溶液。

(2)把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之间,铁丝表面析出了有光亮的红色的金属铜,实验顺利。

(3)取出铁丝,再把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怎么出现了浅绿色沉淀?这绿色沉淀是什么呢?怎么不是蓝色絮状沉淀呢?学生们一时怔住了,出了什么问题呢?学生讨论了一下,找不出原因。

我提示说“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后,取出铁丝时,析出的铜附在铁丝表面上同时被取了出来,反应中生成的硫酸亚铁呢?学生恍然大悟,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的是置换反应,铁置换溶液中的铜离子,铜离子被消耗,同时生成了亚铁离子氢氧化亚铁,再加入氢氧化钠时,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性质很不稳定,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转化为浅绿色沉淀。

由于溶液中铜离子很少,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很少,蓝色被绿色遮掩显不出来了,所以只看到绿色沉淀。

(4)一名同学用试管取了一些没与铁丝反应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加入了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絮状的氢氧化铜终于出现了。

这样,通过自已的独立探索或者与同学、老师的讨论,对新问题作出合理的解决。

不仅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也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提高。

实践证明,注重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实验环境,教会学生独立地发现,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更好的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