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词解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词解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词解释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其核心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社会关系。

它是国家和人民整体发展的有机统一体,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新型社会主义制度,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发展与完善,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理论创造。

它深刻总结了党和人民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以我国实际为根据、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1.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应当有效构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深化市场化改革,促进资源配置得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在坚持以当代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以维护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核心任务。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党的领导、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

这四项基本原则中所体现的总原则是: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坚持改革开放:1. 坚持改革开放是保证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思想二十余年,中国经济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了新时代。

改革开放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社会更高层次推进,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实现我国宏伟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

科学发展观: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从因势利导、深化改革、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生态至上等多方面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方式、新的发展文化和新的发展思维,使得中国发展理论、政策和实践形成更加完善的系统和体系。

改革开放何以伟大——我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何以伟大——我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深化篇
2017年
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 新格局,表明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 展阶段
2013年
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3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 取得重大突破
走好当下的路,远眺前行的路
通过视频感受并概括改革开放40年来所带来的巨大 变化。
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何以伟大
——我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江苏省泗洪中学
朱小为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
经济 特区
沿海开 放城市
沿海经 济开放

内地
(二)、发展篇
2003年
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部署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
成功加入WTO,标志着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
1993年
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1992年
立和完善展开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新阶
(一)、展开篇
1980-1990年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 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78年5月
1984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重点由农村转 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1976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它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发展变化(一)1982年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1976年月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

提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渐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大会听取《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报告,思想上冲破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二)1987年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九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都大体上翻了一番。

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经济活跃起来。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正在形成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

大会通过《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名词解释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社会主义改革:8.对外开放:9.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0.科教兴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11.人才强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特色道路,特色理论体系以及特 色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在强调党的领导,大力发展 经济,坚持改革开放,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最终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科学发展观 等重要的理论体系,实现理论体系的中国化。社会主义制度指 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等。 (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 等特征。 第一,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讲求实事求是,尊 重事实。该理论是在充分、全面地了解了中国经济、政治等内 容之后做出的重要理论决断,它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的,因此具有科学性。该理论是基于实践而形成的,继而再利 用实践进行理论的检验。 第二,人民性。我国强调人民当家作主,一切为了人民。马 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因而我国在吸收马克思主义 优秀理论的同时,将人民的利益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 展的方方面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以人为本是核心, 例如“三个有利于”强调“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 准则,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始终坚持人民利益的最 大化,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执政理念。 第三,实践性。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 重要体现,在其进程中,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得到完善与革新。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毛主席带领人民积极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的发展规律,继而邓小平主席带领广大民众大胆改革, 在实践之中检验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性。改革开放是史无前 例的开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积极体现,实践证 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有效实现国家的共同富裕。
实0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当前国内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环 境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有别于他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先 进理论作为基础,依据我国的发展水平,坚持走中国的特色道 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落实党的重要方针,准确把握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始终坚持不 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有哪些? 对于改革开放你是如何评价的?
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科 技 迅 猛 发 展
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精起来的饮食 大起来的住房 靓起来的衣着服饰 鼓起来的钱袋子
多起来的私家轿车
高起来的文化程度 快起来的通信方式
长起来的人均寿命
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误区警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统一的整 体: 统 一 改革开放____________ 四项基本原则
解放发展生产力
强国之路
方向
立国之本
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解放发展生产力、经济、现代化 经济建设 (一个中心)
(经济建设) (四项基本原则) 把我国建设
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基本路线的 目标 (改革开放)
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和出发点: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 ①依据: 国情
②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①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
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②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
名人名言:
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 的关键。 ——邓小平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江泽民
试一试:
你能举出国家近几年来,体现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事例吗?
例如:加入世贸组织;三峡工程;西电 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

改革开放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用

改革开放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用

改革开放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导言:1978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 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伟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伟大革命大革命, , ,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正文:一、改革开放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的伟大革命一、改革开放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早在二十多年前, 邓小平就指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2] 。

这种革命虽然不是那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 但它却是对旧体制、旧机制的根本变革,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必然会引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 必然会引起人们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 必然会触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引起社会各方面的调整。

正是从改革所必然引起的社会变革的角度, 我们才将其称之为一场革命。

才将其称之为一场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中国特殊国情的决定, 我国的社会制度和体制还有许多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

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从总体上基本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但是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对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也会形成某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他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犯下了太多了错误,比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给人民,给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之所以会犯下这些错误,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完全搞清楚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反倒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个别论断,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严重脱离中国实际,给我们造成了惨痛损失、挫折和错误,所以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要有所创新,敢于突破,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别人的模式,应该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下,走自己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下,继承毛泽东探索中的正确成分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中确立起来的。

那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不等同于贫穷,不等同于落后,社会主义一样可以发展经济,一样可以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社会主义一样可以使国家富强,而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去掉,那么就必须要进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就是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以前,没有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成功发展市场经济,几乎所有人都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挂钩,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是洪水猛兽,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而已,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试复习题完整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试复习题完整版

1.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进入新世纪,中共十六大和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它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八个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遵循

“八个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遵循

“八个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遵循[摘要]“八个必须坚持”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遵循。

[关键词]“八个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这“八个必须坚持”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遵循。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党的十八大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八个必须坚持”的首位,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造福谁的问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立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始终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积极落实“两个更好”。

一要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

要在经济建设中切实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在政治建设中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文化建设中切实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在社会建设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生态建设中切实保护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二要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要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保障人民对国家和社会改革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诉求权和监督权,真正体现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二、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上总结和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和制度安排。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并在推动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价值观和原则,并分享我对其的观点和理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是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主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发展,并通过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2.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根据中国的国情,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不断探索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加强党的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坚强有力。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具体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淑云,韩振峰(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河北保定071002)摘要: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机统一的。

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351(2008)06-0081-07收稿日期:2008-10-05作者简介:纪淑云(1959-),女,河北清河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及时代要求”(06BDJ021)阶段性成果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

1978年我们党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这段话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一、改革开放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以改革开放为主要特征和实践途径的。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3]368“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2]150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导下的伟大制度创新。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论述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伟大意义

论述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伟大意义

论述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伟大意义中国在改革三十年的变化中,无论是从经济增长,还是从经济体制转型,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经济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和政治大国。

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实际上与对改革方向的始终坚持,与对改革路径的不断探索,与对现实问题的正确把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改革开放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历经了改革向何处去的三次思想上的大交锋和大解放,它们分别是真理标准讨论、姓资姓社讨论以及最近几年关于市场化改革方向的讨论,都是由于经济和社会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而发生的。

这就形成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三个特征鲜明而逻辑一致的发展阶段:第一个13年(1978-1991年)是拨乱反正和商品经济阶段;第二个13年(1992-2005)是提出建设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今。

每一次交锋及其带来的思想大解放都对中国的改革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通过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创造,也是新时代下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了感慨和思考。

首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

无论是社会建设还是经济发展,都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人民的民生福祉,通过推进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政策的实施,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新时代带来的好处。

我曾经居住在农村,那个时候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不便利,医疗资源匮乏,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然而,在新时代下,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改革的推进,我看到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农村公路畅通无阻,医疗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教育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这些变化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其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创新和科技进步。

我国一直以来都重视科技创新,并且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科技突破和成就。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注重创新型国家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积极构建创新体系。

这使得我国在一系列的领域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在新时代下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逐渐崛起,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和竞争力。

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便捷。

无论是智能手机、智能家电还是智能交通工具,这些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这种科技创新的重视让我相信,中国在新时代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最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国家的综合实力。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我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了长足的提升。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传统社会主义过渡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创造出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在历史和理论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当前主要任务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拓宽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系改革,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全民族安定与发展作出贡献。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指导,也是党中央的基本政治和组织的一般条件,是实现一切历史新的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我们要正确对待改革开放的内涵,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保持社会稳定和全民族团结统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共同繁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卓越性和实践活力。

首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形成改革发展稳定的良性循环。

其次要坚定信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引导人们全面参与,实现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设施,大力投资教育和医疗卫生,强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落实国际贸易规则,积极建立内外开放新格局,调整行业结构,建立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再次,加强国际交流联系,增强文化自信,制定本民族文化复兴的总体战略,大力推进新时代文脉潮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搭建沟通世界的文化桥梁,使文化发展更加规范化,更加全面和全球化,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彰显中国文化大国形象。

最后,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要以实施民主政治制度改革、建设法治中国为导向,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根本性的变革。

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健全宪法制度,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增强人民的法治意识,充分发挥政治组织的统一战线性质,引导人们关爱社会,团结奋斗,共享福祉,实现新中国发展的宏伟目标。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引言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21世纪中国的实践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取得了重大成就。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探讨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最新思想成果和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

它不仅要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远大目标,同时也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1.1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身建设和发展作为党的领导的首要任务,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根本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发展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人民的利益始终是前进方向。

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让人民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1.3 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道路,通过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经过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2.1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和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积极引进外资、开放市场、发展经济特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这一成果的取得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经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经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从改革开放到如今,中国经济的发展快速而稳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地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全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化道路,同时与时俱进。

这种道路既符合中国国情,也体现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坚持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中国GDP从1978年的367.9亿元,到2019年的99040.8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发展道路也不断地变化和完善。

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政府引导在中国发展初期,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注重引导和规划,通过确立正确的产业政策、推行科研助推政策等手段,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政府还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地修筑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设施,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2.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步。

由于农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居民流动限制以及行业壁垒的限制,中国的经济发展曾面临严峻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吸引了外资,同时也让中国厂商与外国公司竞争,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

通过与国际合作,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角色。

3.注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包括购买知识产权、注资研究和与科研机构合作等。

这些举措旨在让中国科学家和技术人才在特定领域发挥其最大的潜力。

4.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中国在各个领域都注重区域协同发展,初步实现了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总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与重要意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

❖是人类文明史的伟大创举。

❖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的主要问题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4)深刻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身的国情,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乃至经济发展水平等等要素,决定了这个国家应该以“以什么为自足点?走什么样的道路?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样的三个命题所形成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方向与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与起点之上起步的。

这使得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很难在短时期内完全实现其目标追求,过多的封建残余等历史遗留也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和扭曲。

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新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

毛泽东在建国后进行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但后来走上了严重的“左倾”弯路,造成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降低以及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人民预期的局面。

七十年代末,中国又一次面临向何处走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经过探索,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2年十二大非常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题。

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十六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到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报告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些战略思想的核心与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结起来有两条:一条是社会主义,一条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是相对于资本主义而言的,在当代世界,有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的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

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新阶段与新模式。

我们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自己的路是相对于中国国情、相对于无自身经验可借鉴而不可避免地模仿别人的发展模式而言的。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要注意两个倾向:一个是中国特色,不机械地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同时要克服一些别
人的弊端,另外一个就是要在立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学习与吸纳世界各个国家好的经验。

我们的基本路线简单地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一直坚持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另外一个是坚持改革开放,反对僵化保守,反对否定改革开放的思想。

这两个方面的坚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就是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

从邓小平理论一直到科学发展观都没有脱离党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有两个层次: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改革,它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依据是社会基本矛盾,改革对象是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环节、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还有一种层次强调,改革是一种革命,不是对旧体制细枝末节的改变,而是对体制的根本的、系统的、整体的变革。

改革是阶段性的。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改革,比如说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革命,是系统的地变革,还有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方面的改革都是如此。

虽然我们还有很多的不尽人意之处,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强国富民和民族复兴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并展现出日益美好的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日益深入人心,并转化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在当代中国,我们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者绝不可偏废。

我们坚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吸纳一切积极正面的能量以推动我们解决在前进中遇到的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