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 探究平面镜成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三章 光现象 本章综合实验题提优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三章  光现象    本章综合实验题提优

江苏省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三章光现象本章综合实验题提优1.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璃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此外,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够确定A蜡烛像的______。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中成的像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 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移去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蜡烛的像是______像。

2.杨宏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1)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_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

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杨光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

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下表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的坐标系中画出h和s的关系图象.(3)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的距离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3.如图所示,芬芬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便显示光路。

(2)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B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3)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

3.4平面镜教案---2023-2024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3.4平面镜教案---2023-2024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3.4 平面镜教案—— 20232024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

具体内容包括:1. 平面镜的定义与特性。

2.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 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平面镜的基本概念,描述其特性。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 学生能够列举出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理解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规律。

2. 教学重点:平面镜的基本概念,成像规律的实验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平面镜、透明塑料板、蜡烛、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古代宫殿中的穿衣镜,引入平面镜的概念。

提问学生对平面镜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利用教材和多媒体工具,详细讲解平面镜的定义、特性,如成像性质、反射原理等。

3. 实验观察(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几道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应用拓展(5分钟):介绍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光学仪器、化妆镜等,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实际意义。

六、板书设计1. 平面镜的定义与特性。

2.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 平面镜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描述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2. 答案: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4平面镜》教案设计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4平面镜》教案设计

3.4 平面镜一.教学目的:1.了解平面镜的作用;2.会做平面镜成像实验;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4.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平面镜成像作图.二.教学重点、难点:1.平面镜成像实验;2.平面镜成像特点;3.平面镜成像作图.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测】1. 叫平面镜。

我们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叫做物体的。

2.结合自己照镜子的经历,猜一猜:(1)平面镜中的像在平面镜的方。

(上/前/后)(2)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大小可能。

(3)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可能。

(4)照镜子时,你举起左手,镜中的“你”举起的是手。

3. 叫虚像。

〖以问导学〗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1.上节复习:(1)概念检查;(2)讲解作业.2.平面镜(1)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2)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平面镜成像实验:怎样才能确定像的位置,测出像的大小是本实验的关键。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无法呈现在光屏上,不便直接测量、确定像的位置。

故实验中利用了一枚与物完全相同的棋子B,并通过棋子B与棋子A 的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非常巧妙。

因此用来实验的平面镜必须有两个功能,其一是能使棋子A成像,其二是能透过平面镜必须有两个功能,其一是能使棋子A成像,其二是能透过平面镜看到镜后的棋子B,我们建议用深色的玻璃(例如铝合金窗上的蓝玻)为好,因为用这种玻璃做平面镜既能成像,又能透光,若用无色透明的玻璃,则不宜观察到像;而用不透明的玻璃,又看不到镜后的棋子B。

实验时先在实验桌上铺一张白纸,并用笔画一条直线,将平面镜沿直线固定好,因为一旦平面镜发生移动,像的位置必然会变化,实验就很难进行,测量就很不准确了。

然后将棋子A 放置在镜的一侧的某个位置并用笔做好记号,再调节棋子B的位置,使棋子B与棋子A在镜中的像重合并做好记号。

不断变换棋子A的位置,相应地可以确定像的位置,最后移开平面镜,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及课堂练习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及课堂练习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眼睛和视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了解光的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光现象的理解。

3. 通过对光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眼睛和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定量描述,以及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光具、镜子、水槽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如日食、月食、彩虹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光的传播:讲解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引导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3. 反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掌握反射定律,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4. 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掌握折射定律,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5. 光的色散:讲解光的色散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

6. 眼睛和视觉:讲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7.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光的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眼睛和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要描述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

2.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并画出反射光线。

3.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并画出折射光线。

4. 请简要描述光的色散原理,并解释彩虹的形成。

5. 简述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

答案:1. 光在自然界中沿直线传播,速度为3×10^8m/s。

初中物理所有课程课程目录(苏科版)

初中物理所有课程课程目录(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1.1 声音是什么1.2 声音的特征1.3 令人厌烦的声音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第二章物态变化2.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2 汽化和液化2.3 熔化和凝固2.4 升华和凝华2.5 水循环第三章光现象3.1光的色彩颜色3.2 人眼看不见的光3.3 光的直线传播3.4 平面镜3.5 光的反射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4.1 透镜4.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3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4.4 望远镜与显微镜4.5 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第五章物体的运动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5.2 速度5.3 匀速直线运动5.4 世界是运动的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6.1 物体的质量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6.3 物质的密度6.4 物质的比热容6.5 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7.1 走进分子世界7.2 探索更小的微粒7.3 宇宙探密第八章力8.1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8.2 重力8.3 摩擦力8.4 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九章压强与浮力9.1 压强9.2 液体的压强9.3 气体的压强9.4 浮力第十章力与运动10.1 物体的浮与沉10.2 二力平衡10.3 力与运动的关系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11.1 杠杆11.2 滑轮11.3 功11.4 功率11.5 机械效率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12.1 动能势能机械能12.2 内能热量12.3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第十三章简单电路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13.2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13.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13.4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第十四章欧姆定律14.1 电阻14.2 变阻器14.3 欧姆定律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电功与电热15.1 电能表与电功15.2 电功率15.3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15.4 家庭安全用电第十六章电磁转化16.1 磁体与磁场16.2 电流的磁场16.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16.4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16.5 电磁感应发电机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讯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17.3 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8.1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18.2 核能18.3 太阳能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18.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一、光源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1)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2)人眼能看到东西是由于光进入人的眼睛。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太阳光能通过太空和大气层传播到地球表面,说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2.99792×108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也可以近似为c=3×108m/s。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近约为c。

3.小孔成像: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经小孔在光屏上就出现了烛焰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蜡烛)的大小以及光屏所在位置有关。

三、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光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使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一个阴暗区域,即物体的影子。

2.日食和月食(1)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2)月食:当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光。

3.小孔成像用给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光屏与蜡烛之间,光屏上就会形成烛焰倒立的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来自烛焰上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到了光屏的下部,来自烛焰下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向了上部。

这样,光屏上就出现了烛焰倒立的像。

像的大小与物(蜡烛)的大小以及光屏所在位置有关。

4.其他应用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开凿隧道时,工人们可以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会出现偏差;士兵瞄准射击;站队时队列排直等。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2 人眼看不见的光》说课稿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2 人眼看不见的光》说课稿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3.2 人眼看不见的光》说课稿1. 课程概述本课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中的第三章《光现象》的第二节课《人眼看不见的光》。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介绍红外线、紫外线和X射线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到光谱波长范围内不同波长光对人眼的看见程度。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红外线、紫外线和X射线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不同波长光对人眼的看见程度,理解光谱波长范围内的不同光的特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红外线、紫外线和X射线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光谱波长范围内不同波长光对人眼的看见程度。

•教学难点:理解光谱波长范围内不同波长光对人眼的看见程度,对红外线、紫外线和X射线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实物模型或图片•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工具5. 教学过程5.1 导入与引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波长对人眼的看见程度有没有影响?” “有没有眼睛看不见的光?”5.2 知识讲解与展示(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红外线、紫外线和X射线的特点、应用以及光谱波长范围内不同波长光对人眼的看见程度。

同时,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有直观的认识。

5.3 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光进行研究。

每个小组找到相关资料,探究该光的特点、波长范围、应用领域等,并设计一份小组报告。

5.4 小组交流与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使用PPT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全班同学可以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5.5 拓展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眼能够看到的光谱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如果存在其他的光谱,我们能够用什么仪器或方法来检测?5.6 概念总结与归纳(5分钟)通过教师总结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让学生形成对本节课内容的概念。

2019-2020年江苏省八年级物理上册 3.4平面镜课件(新版)苏科版

2019-2020年江苏省八年级物理上册 3.4平面镜课件(新版)苏科版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4
谢谢欣赏!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5
提出新问题
1.为什么选用玻璃板做实验而不用镜子? 2.选用什么样的玻璃板比较好? 3.在实验时,玻璃板放置有何要求?
讨论:
典型例题:
例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它用 人眼 能 观察,用光屏 不能 承 接。(选填“能”或“不能”)
典型例题:
例2、 身高1.75米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 0.5米处,当他后退1米时,他在镜中的像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期末复习:第3章《光现象》习题精选(2)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期末复习:第3章《光现象》习题精选(2)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期末复习:第3章《光现象》习题精选(2)一.选择题(共4小题)1.(2019秋•溧阳市期末)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大小变化以及他与像的间距正确的是()A.像变大,1.5m B.像变小,2mC.像不变,4.4m D.像不变,3.6m2.(2019秋•赣榆区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B.放大镜放大邮票C.凸面镜扩大视野D.手影模拟动物3.(2019秋•兴化市期末)如图所示,商场柜台旁放有一面直立的平面镜,小华沿直线AD行走,直线AD 与平面镜平行,B、C为由平面镜底边两端点向AD所作垂线的交点,则小华能由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像的路段是()A.AB和CD段B.只有AC段C.只有BC段D.只有BD段4.(2019秋•沭阳县期末)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拱桥“倒影”B.放大镜把字放大C.日食的形成D.汽车“后视镜”二.多选题(共1小题)5.(2019秋•玄武区期末)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漫反射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三.填空题(共7小题)6.(2019秋•溧阳市期末)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作为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的(填“虚”或“实”)像。

仔细观察后可知:近处的人所成的像与人大小相同,远处的树木所成的像大小与实物相比是(填“相同”或“缩小”)的。

我国已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填“镜面”或“漫”)反射,造成光污染。

7.(2019秋•东台市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要让一束光纸板A射向O 点。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四、平面镜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四、平面镜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苏科版)
第三章 光现象Biblioteka 第四节 平面镜成像临渭区三马路初级中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 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所成像为 虚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
活动:观察自己
1、平面镜里成的像的脸跟你的脸一样大吗? 2、当你的脸远离平面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
离是否变化?远离还是靠近? 3、眨一眨你的左眼睛,观察你的像眨的是哪
只眼睛?或者闭上一只眼睛(如:左眼) 照镜子,然后观察镜子里的你闭上的是那 只睛?
迁移类比:轴对称图形
l
C
F
D A
B
E
猜想与假设
1.像和物体的大小是否相同? 2.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是否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
设计实验
1.怎样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如何判断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3.如何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次数 1
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到镜面的距离
2 3
得出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A

玻 璃 板
A’

B
物体B 等效替代法 BB像 A’ 玻璃板 等效替代法 平面镜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 ___2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比较好;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将对实验产生什么
影响?玻__璃__板__后_的__蜡__烛_与__像__不__能_重__合__。
3.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 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 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在此实验 中: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平面镜成像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要多思考,结合上光的反射定律系统学习。

明白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并且了解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用途。

二、知识要点1、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光、刺眼) 、漫反射(粗糙表面、各个方向)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光反射时,光路可逆,如下图。

2、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就是平时我们用的镜子。

(2)、观察下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大小相同)、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垂直(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正立(原来的样子)、虚像(不存在的像)。

注: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观察右图:(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

光路图的画法。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5、虚像和实像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光现象》考点梳理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光现象》考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第3章《光现象》考点梳理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光的色彩颜色1.光源(1)定义: 的物体叫作光源;(2)分类: 光源(如太阳、闪电、发光的水母等)和光源(如舞台的灯光、点燃的蜡烛等).2.光的色散(1)定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橙、黄、、蓝、靛、紫等色光,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混合而成的.(2)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3)实例:彩虹、霓、晕、华等.3.光的三原色: 、、.4.物体的颜色(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吸收其他颜色的色光.(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吸收其他颜色的色光.考点二人眼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1)特征: 效应比较显著;(2)产生: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3)应用:红外线探测器、红外线照相机、遥控器等.2.紫外线(1)特征: 是最显著的性质;(2)应用:紫外线灯灭菌、验钞机等.考点三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实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3)应用:射击瞄准、队列排直、激光准直仪.2.光线: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这样的直线叫作光线3.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约为m/s.考点四平面镜1.平面镜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作平面镜.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大小:像与物的大小;(2)距离: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3)对称性:像与物关于镜面;(4)性质: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3.应用(1)成像:对镜梳妆、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2)扩大视野:室内安装平面镜可扩大视野;(3)改变光路:潜望镜是用”块平面镜组成的,通过潜望镜观察到的是(选质“实”或“虚”)像.(4)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如装饰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夜间行车时,车内的景物在挡风玻璃上成像会干扰驾驶员的视线等.突破·重点难点重难点一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例1 ( 2018泰州)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技法点拨】熟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透过光现象,揭示本质,即明确各种光现象的成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生活中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激光掘进、射击瞄准、排队等.重难点二平面镜成像特点例2(2018·镇江)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镇竖直向上移动时,铅平面镜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技法点拨】解此问题的关健应把握两点:(1)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内涵;(2)平面镜的成虚像原理.注意: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而与平面镜的大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其他因素无关.不要因为受视角的影响误认为平面镜所成的像“近大远小”.重难点三平面镜成像作图例3( 2018·遂宁)一小球A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左运动,桌面上放置一平面镜,如图所示是小球A和它在该平面镜中的像A'在某一时刻对应的位置,请作出该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技法点拨】画像技法:若已知物和像的位置关系,连接像与物两端相对应的对称点,然后作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注意:(1)虚像以及辅助线都用虚线表示.(2)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要标注垂直符号.探究·常考实验实验探究平面镇成像的特点本实验主要的考查点有:(1)实验器材:2个相同的物体、方格纸、玻璃板、笔、刻度尺、光屏;(2)实验环境:选择较暗的环境(实验现象更明显);(3)玻璃板的选择与放置:透明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较薄的玻璃板防止产生重影;竖直放置;(4)等大的两个物体: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5)选择方格纸比白纸好的原因:可以准确地确定像与物的位置;(6)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与物体同侧;(7)验证像是虚像:直接观察光屏,光屏承接不到像;(g)多次测量物距、像距: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9)刻度尺的作用: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10)若测得物体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等,可能的原因: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没有完全重合就测量、玻璃板有厚度、测量长度时存在误差等. 例( 2017·齐齐哈尔)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里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分类练习考点1 光的色彩颜色人眼看不见的光1. (2017·盐城)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A.紫光LEDB.黄光LEDC.蓝光LEDD.橙光LED2. ( 2017·宿迁)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光是单色光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D.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3. ( 2015·常州)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A.红外照相机B.可见光照相机C.紫外光成像仪D.超声波成像仪4. ( 2016·无锡)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考点2 光的直线传播5. ( 2016·宿迁)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6. ( 2018·盐城)下列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A.沙漠上出现的海市蜃楼B.水面上小树的倒影C.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D.树荫下太阳的光斑7. ( 2015·南京)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 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考点3 平面镜成像类型一平面镜成像特点8. ( 2017·常州)如图所示,小华靠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判断9. ( 2018·扬州)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10. (2016·淮安)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类型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11. (2016·徐州)小明在制作如图所示的简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A.凸面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12. (2017·扬州)G20杭州峰会期间,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如图,远处的激光束看上去是直的,这是因为;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光的现象,成的是等大的(选填“实”或“虚”)像.类型三平面镜成像作图13. (2017·南京)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14. (2015·南京)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类型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5. (2018·无锡)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棋子A、B应该等大B.茶色玻璃板可以用来成像C.方格纸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D.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会变大16. (2017·镇江)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棋子A和B完全相同.(1)实验中应选择较(选填“厚”或“薄”)的茶色玻璃板,并将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为确定棋子A像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后方移动棋子B,直到它与棋子A的像;(3)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进行实验,可得到像与物关于对称的实验结论;(4)某次实验后,将光屏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5)另一位同学直接用平面镜来确定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平面镜竖直放里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将5节同样的小电池直立在白纸上,保持电池①的位置不变,移动其他电池,使电池③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②,电池⑤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④,在白纸上记录下电池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电池①像的位置并用“·”表示.第2课时光的反射和折射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上,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回来,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如:倒影、平面镜成像等.(2)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角等于角.(3)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 .镜面反射:当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是的,这种反射叫作镜面反射;(2)漫反射:若平行光照射到物体上时,反射光射向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作漫反射;(3)相同点:都遵循光的定律考点二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如:海市蜃楼、池水变浅、筷子在水中折断等.2.折射规律(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2)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3)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突破·重点难点重难点一光现象辨识例1 (2017·扬州)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技法点拨】在辨识三种光现象时,可以抓住“介质”和“传播方向”两点:(1)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同种介质,传播方向不变;(2)光的反射现象是同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3)光的折射现象是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重难点二光的反射作图与折射作图例2( 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干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例3 (2018·无锡)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 )【技法点拨】注意:(1)分清线的虚实:实际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用实线,法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2)光线要标箭头;(3)角的大小关系要分清:莫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视作入射角(两者互为余角);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重难点三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例4 (2018·枣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单元《光现象》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单元《光现象》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单元《光现象》(1)红外线和紫外线;(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以及应用。

5、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一种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介质是指光可以在其中通过的传播的透明物质,均匀介质是指两点:一是同一种介质。

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不含有杂质。

例如在影剧院看电影,放映机射出的“光柱”就是直的,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也是直的;(2)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三点一线等。

(3)光线是沿光的传播方向,画一条用箭头表示指向传播方向的直线(4)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现象:该类问题的解释掌握三点(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物体;(3)说明出现什么现象和结果。

例如:影子的形成。

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而当光在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正对准物体传播的光就会被挡住,在物体背光的一侧产生了与物体相似的暗区,这就是影子。

6、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0×108m/s。

光在空气中传播比在真空中传播稍慢一点,在水中每秒传播的距离约是真空中的3/4。

总之,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定相同。

中考链接一、选择题1.(江苏泰州,第32题)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2.(江苏连云港,第2题)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D.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上海,第5题)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 红光B. 橙光C. 黄光D. 紫光4.(四川广安,卷I第2题)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光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海市蜃楼B.镜花水月C.立竿见影D.油光可鉴二、填空题1.(浙江嘉兴,第23题)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教案课件(共29张PPT)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教案课件(共29张PPT)
漫反射
经典考 题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B
A 太阳 B 月亮

C 篝火
D 点亮的电灯
2、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 C 法错误的是( ) A、是光的折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现象 C、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 珠而形成的
5、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C ) A、镜面的大小 B、观察者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 D、物体与镜面间的距离 6.若要画出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 )
7、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人远离镜面时,像变小,像到镜面距离变大 B、人靠近镜面时,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小 C、人远离镜面时,像变大,像到镜面距离变大 D、人靠近镜面时,像变大,像到镜面距离变小
由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汇聚而成
五、光 的 反 射
1.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 射,这种现象就是 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 ⑴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⑵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路可逆性; (5)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直线上,反射角=入射角=0°
A、900 B、400 C、500 D、800
11、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 角逐渐增大时,则: C 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也逐渐增大 B、入射角逐渐减少,反射角也逐渐增大 C、入射角逐渐减少,反射角也逐渐减少 D、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也逐渐减少
12、如图所示,人眼看不见哪一个物体在平面镜 中的像?( C ) A.a物 B.b物 C.c物 D.a、b、c三物
4、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 做 红外线 ,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 的控制。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三章 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成像实验提优专题练习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三章 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成像实验提优专题练习

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成像实验提优专题练习实验探究题1.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多次实验。

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将现象,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1234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50 5.008.0010.0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52 5.008.1010.00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相等相等相等相等进一步实验与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2)小明照镜子时,他从与镜相距1m处移动至3m处时,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______m,当他远离镜子移动时,他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C为透明玻璃板,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________________(选填“薄”或“厚”)的透明玻璃板.实验时玻璃板C应与水平桌面_____________放置.(2)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______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3)甲图中,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之前,应将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或“A和B”)点燃.(4)小华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她将点燃的蜡烛D放在透明玻璃的左侧,从左侧透过玻璃板可观察到蜡烛D的像.然后她依次将蜡烛A、B、C放在透明玻璃的右侧,来回移动使其与像重合.三次实验发现,只有蜡烛__________(选填或“C”)能与像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章《光现象》教材解读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章《光现象》教材解读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
从“认识光源”入手,将学生带进绚丽多彩的光世界中:学生通过观察身边 的现象,意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光,从而激发认识光、研究光的兴趣;然后按 照人们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顺理成章,了解“光是什么”,研究光来自何处 、“怎样传播”、“传播有多快”等。
本节教学重点:“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中最基本 的规律,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直线传播的知识。同时利用 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所以 光的直线传播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一)光源 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光源。可以让学生们收集相关的
资料,无论图片、文字、实物都可以。由于学生参与实际活动 ,学习兴趣会很高。通过对资料和实物的分析,得到光源的共 同特征——发光体。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光源的图片。学生明确 光源的概念以后,为加强理解,可引导学生区别日常生活中的 事物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这里应强调光源是“自行发 光”的含义,例如“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月亮本身并不发 光,它不是光源。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展示一 些日常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不是光源,如抛光的 金属物品,锃亮的玻璃、硬币、锡纸等,燃烧中的火柴,演播 状态的电视(或手机)屏幕等。
物理学习的重要目的,是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章教材 在改变传统课外作业的形式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减少计算 题,习题尽量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学 习活动中成长.
课时建议
本章共分六节,建议8课时.
第一节 光的传播
1课时
第二节 光的反射
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 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物体的颜色和现代生活十分 密切的两种看不见的光一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2019-2020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 探究平面镜成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 探究平面镜成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章光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单元测试卷一、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120.0分)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3)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方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2.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老师告诉他可以用茶色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 关系;(3)小明在实验时,看不清棋子的像,请你帮他想个办法看清棋子的像:______;(4)移去棋子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棋子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5)若将棋子A远离玻璃板,则它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若有“茶色”或“无色透明”玻璃板,最好选用玻璃板(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实验。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4平面镜》教学设计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4平面镜》教学设计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3.4平面镜》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光现象–3.4平面镜》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

光现象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涉及到许多实际应用,如镜子、光学器件等。

通过对平面镜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光的反射原理,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反射原理,知道平面镜的反射规律和特点;2.掌握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能够用成像原理解释实际问题;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平面镜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请大家分析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原理。

2. 课堂讲解(25分钟)•介绍平面镜的概念和结构;•讲解平面镜的反射规律和特点;•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讲解平面镜成像的构成要素和图像性质。

3. 实验探究(30分钟)实验1:观察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准备一面平面镜、一支尺子和一只点状物体(如蜡烛);•将点状物体放在平面镜的前方,观察镜子里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到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并发现镜中像与实物特点。

实验2:验证“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准备一面平面镜、一支激光笔;•将激光笔射向平面镜,观察光线的反射方向;•用尺子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验证“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4. 讨论与总结(15分钟)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平面镜能成像的条件是什么?•平面镜的放置方向对成像有什么影响?•平面镜与光屏的距离对成像有什么影响?通过讨论,总结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5. 小结和展示(10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要点,并让学生通过PPT、板书等形式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四、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讨论等活动参与度。

2.实验报告评估: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实验能力和科学写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光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单元测试卷一、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120.0分)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3)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方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2.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老师告诉他可以用茶色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 关系;(3)小明在实验时,看不清棋子的像,请你帮他想个办法看清棋子的像:______;(4)移去棋子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棋子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5)若将棋子A远离玻璃板,则它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若有“茶色”或“无色透明”玻璃板,最好选用玻璃板(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实验。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5)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按要求填空:(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选择较______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做实验.如图甲,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完全重合,实验时人应该在蜡烛______ (选填“A”或“B”)侧观察.(2)如图乙是某物质溶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第6min时处于______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

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______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______。

(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______(选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6.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小强同学利用如图甲的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1)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______放置在白纸上,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_。

(2)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玻璃板的位置。

(3)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利用______(选填“点燃”或“没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寻找并记下蜡烛A的像的位置。

蜡烛B应与蜡烛A大小相同,目的是比较______。

(4)移动点燃的蜡烛A,再做两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将白纸沿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点A和A′,B和B′,C和C′基本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填字母)。

A.平面镜成虚像B.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5)实验中,小强正在观察蜡烛A的像,小雨同学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小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强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强同学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B原来的位置竖直放一个光屏,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

小强同学的做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8)在实验中如果把玻璃板向右倾斜,如图丙,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处______(选填“A”或“B”)。

7.(1)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①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______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②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 .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2)陈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①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②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______ 放置,然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

这个像是由于光的______ 形成的.(3)利用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调整蜡烛B的位置直到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__;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在玻璃后看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4)移动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观察到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8.如图是李丽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房间应该______ (填“明亮”或“黑暗”)些,应该选择_______ (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玻璃板的_________关系;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3)当把没点燃的蜡烛B移到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都不能与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点燃高8cm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15cm的位置上,镜中的像高_______cm,像离蜡烛A的距离为_______cm,此时火焰被风吹向镜面,则通过镜面观察到蜡烛A火焰的像将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镜面。

9.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

回答以下问题:(1)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__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

(2)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的关系;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的关系。

(3)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像,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10.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 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填“虚”或“实”)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⑴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到光屏上没有像,说明_________。

⑵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调整位置使其与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⑶如果没有刻度尺,如何确定物与像关于镜面是否对称,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⑷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选填“A1”、“A2”或“A3”)。

12.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的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此时用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13.如图是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____________放置(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

(3)在实验过程中,点燃蜡烛A,将另一支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蜡烛A的像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