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7课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一第七课(部分知识点)

历史必修一第七课(部分知识点)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
(1)随着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取政治权利维护自身利益;(2)议会选举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

2、主要内容:
(1)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
(2)调整议席的分配,增加新兴工业城市的议席。

3、影响:
(1)增加了选民的人数,促进了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是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2)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2、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3、君主保留,但国王临朝不理政,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统而不治)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1、有效调节了英国国内政治矛盾,有利于英国社会稳定;
2、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推动了世界民主进程,许多国家模仿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
1、资产阶级民主化的根本推动力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立法权转移到议会,行政权转移到内阁,实质上是国家权力不断从君主个人转向公民的一个过程,是民主化发展的表现。

3、英国的民主化进程主要是通过和平而非暴力的方式完成的。

4、英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连续性、渐进性、长期性与和平性等特点。

本课小结
1.一条主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发展、完善过程
2.两个趋势:君主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3.两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

【案例四】
随着对外征服的胜利,罗马变成地中海世界的强国,国 际贸易关系复杂,罗马人与异邦人相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 突出,彼此间的争讼也日益增多。
(4)结合案例三和四你认为罗马帝国面临怎 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罗马 民族矛盾 矛 社 公民法范围狭小 公民法 会 盾 演变为 扩张 经济矛盾 尖 动 公民法内容保守 万民法 锐荡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如《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适用范围扩大到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如《卡拉卡拉敕令》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案例三)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
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 儿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 ,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 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根据公民法 ,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 籍吗?根据万民法呢?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请你当法官
(案例二)罗修斯是公元前6世纪的一个仁慈、善良 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 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 兵的家人。但罗修斯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他的遗 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大家 想一想,法官会怎么判?
—— 恩格斯
(1) 罗马法的思想内容: ①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内容)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材料三: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 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人 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 西塞罗 材料四:片面离婚有以下三种:一是友好离婚,即离 婚由一方提出,但不是由于对方的过失而另有正当原 因,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二是有正当原因的片 面离婚;三是无原因的片面离婚,一方主张离婚却无 任何正当理由,使无过失的一方遭受损失,这种离婚 虽获得准许,但对主张离婚的一方给予制裁。 —— 查士丁尼第117号新敕令

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七课

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七课

国王 议 会 首相
(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 重 新 选 举 解 散 议 会 提出内阁名单 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与首相共进退
内阁
(政府) 政府)
、 政
政 府 集 体 辞 职
府 和 政 党
(政 政
)

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
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 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与首 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者宣布解散 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 议会,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 议会,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首相, 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首相,负责挑选内阁成 员并拥有免职权。 员并拥有免职权。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 1.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 的壮大 ②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原因二: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原因二:
政治上:“君权神授” 宗教上:破害清教徒 经济上:商品专卖,搜刮民众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
2.发展完善: 2.发展完善:责任内阁的形成 发展完善 内阁的由来: 内阁的由来:
国王召集会议(内阁会议) 国王召集会议(内阁会议)
国王退出内阁(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国王退出内阁(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会议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721年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721年)
掌握国家大权
内阁
组织内阁
内阁与首相 共进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比较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共和制)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与政治协商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总理) 国家主席 资产阶级专政 君主立宪制(君主制) 两党制(保守党,工党) 议会(上院,下院) 内阁(首相) 国王(虚君)
(1215年《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基本原则, 是立宪政治的基础,是英国宪政史上永远的里程碑。)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对英国: 1、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资产阶级各派的斗争只需通过议会斗争就 可实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对世界: 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新模式, 被很多资本主义国家采用
当今世界各国除英国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
宪制?(至少举出5个)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内阁的由来
(3) 1714年即位的乔治一世 出生于德国,不懂英语,对 英国的事务也不感兴趣,甚 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 们去料理国事。大臣们有事 就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 提交国王,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国王也就逐渐 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 职责。 1721年,罗伯特 ·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 第一任内阁首相。 (1)内阁的原意为 密室,早期是国王 与顾问和助手开会 的地方。(2)多数党 实际控制政权,后逐渐 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 政机关。
对议会集体负责 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
议会 下院
内阁 (政府)
联系现实讨论: 就政治体制而言, 现任首相卡梅伦(保守党)能够 上台组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参考答案: 首先,保守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其次,他本人必须是保守党领袖; 最后,要由国王任命才行。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课(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ppt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课(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ppt课件

.
20
谢谢!
.
21
◆秦朝法律与罗马法实施的目的、结果,说明“秦朝
短暂而亡”、而罗马法却影响深远的原因?
①从目的看,
秦律要加强皇权,巩固专制统治,以 “轻
罪重刑”为指导思想;
罗马法则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
16
• 2、罗马共和国初期,一位平民可能做到的 是( ) A.娶一位贵族女子为妻 B.因债务把自己的儿子卖给他人为奴 C.要求惩办虐待他的债主 D.被选举进入元老院
.
17
• 3.罗马由以习惯法为主的《十二铜表法》 到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的主要原因是( )
• A.罗马法学家的不断努力 • B.罗马几代皇帝的努力 • C.对外扩张的需要 • D.调解随着帝国扩张带来的各种矛盾的需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 与法律
课标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在
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 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
重点、难点:
《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
的内容和意义。
.
1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1、从君主制到贵族共和制 2、从共和制到元首制
3、从元首制到君主制
合作解疑
1、思考:罗马共和制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止 个人专权,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利益?

3、《查士丁尼法学 总总 论》

4、《查士丁尼学说 汇 纂》
大 全
作用: ①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_完__备__阶___段__; ②为调节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_法__律__手__段_
.
8
合作解疑
思考:《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原因、其内容、 目的是什么?有何意义?
思考:查士丁尼法典(即《查士丁尼民法大 全》)有那四部法典构成?为什么说它集罗 马法之大成?如何评价它的历史地位?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7课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7课

3、改革的影响:
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 进一步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①保留国王,但只是名誉上的国家元首, 实际上是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 国家的象征而存在。 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 权并对议会负责。
什么是代议制?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 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 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各国代议机构名称: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Cabinet) ——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⑴内阁的起源:
⑵内阁的形成:
英国第一任 首相
⑶内阁的运作:
沃尔波尔
布朗
英国现任 首相
② 掌问握题国一家:大布权朗要上台组阁必内阁
前:“君权神授”,王权无限,不受制 英国国王 约
后:法律从各方面限制王权
议会权力 前:仅有提出财政、法律议案的权力 后:法律确立议会权力,王权置于议会 法权之下
1832年议会改革
英国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
1、改革的原因: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
2、改革的内容: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权利法案》 (1689年)
思考: 为什么以《权利法案》作为议会权力确立(英
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1、核心思想: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利,
保证议会权力。
2、历史影响: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
【学思之窗】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 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立法权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历史必修一第7课笔记

历史必修一第7课笔记

历史必修一第7课笔记
第七课战国时代
一、战国时代
1.战国时代是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之间的历史时期,以“齐
楚战争”结束,“秦统一”开始为界,大致分为西战国和东战国两个时期。

2.战国时期,在政治上出现了封建分封制,由众多以小国名义统治的
诸侯构成;经济上,发展出了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生活;思想上,形成
了“百家争鸣”的状况,“诸子百家”之名兴起;文化上,开创了中国文
化新的高潮。

二、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是指在战国时期,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思想家或思想流派,其中有许多已经被世人所熟知,如儒家、道家、法家、名家等。

2.“百家争鸣”的结果是,百家思想的竞争,其中形成了两种最为普
遍的思想,即“儒家”和“名家”,比较著名的“百家”有:礼家、法家、尹家、兵家、乐家、经家、兼家、万家、徒家、孔家。

三、关于战国时期人物
1、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鲁国宾
阳(今山东省沂水县)人,古代中国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是儒
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千百年来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2、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字子上,又名孟
尝君,今河南灵宝陶陂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

孟子思想深刻,极具影
响力。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知识点及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知识点及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知识点及练习题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知识点:全面认识和理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特点(1)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3)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4)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5)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6)实行分权原则。

2.作用:(1)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3)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4)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3.内容:(1)国王:①产生:世袭、终身;②地位: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纷争之外。

(2)议会:①产生: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②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3)首相:①产生:国王任命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②职能: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4)内阁:①产生:由首相提名,经国王任命而组成;②地位:对议会负责。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练习题: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议会和国王的关系表明( )A.英国不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B.议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C.议会拥有完整的立法权力D.议会实际上是英国最高权力机关2.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 )A.英国颁布《大宪章》之后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C.1688年光荣革命后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3.光荣革命后,在英国承担实际行政职责的机关是( )A.议会B.英王C.内阁D.首相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

脱全到 离国十 清有一 廷十月 宣几下 布个旬 独省, 立区 。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辛 亥 革 命 (二)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概 况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总统: 孙中山 国旗: 五色旗 国都: 南 京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辛亥革命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辛亥革命 一 背景
1.社会条件 2.经济条件
《辛丑条约》签定以后,清政府变成“洋 人的朝廷”,推翻清廷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清末新政和 预备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3 阶级基础
4.思想基础 5.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辛亥革命
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亥革命
(1)内容(2)评价
辛亥革命
中国当时政局:
袁世凯
进 攻 汉 口 和 汉 阳
政 治 讹 诈 支持

军 事 威 胁

外 交 孤 立


经 济 封 锁


革命党人
施压 革命阵营
立宪派和旧官僚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
1)原因:
根本: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3)教训: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小结
矛盾尖锐 (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
中华民国成立 (高潮)
革命思想的传播 (思想) 革命组织的建立 (组织)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意,认识到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4.培养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和认同,认识到君主立宪制在政治制度中的重要作用;
5.培养学生对民主、法治等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激发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引入英国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起源和发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君主立宪制的内涵和意义;
4.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旨在让学生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理解君主立宪制在英国政治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掌握《大宪章》、《权利法案》等关键文献的作用和意义;
3.理解君主立宪制在英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4.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5.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其定义和特点;
2.以英国历史发展为线索,引导学生掌握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课(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课(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结论:古罗马共和国具备民主建制,执政官、 元老院、公民大会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被视 为现代议会制度的古典渊源。
思考:罗马共和制是如何转变为元首制的? 元首制具有什么特点? 2、从共和制到元首制 元首制是从共和政体向君主政体过渡的 中间环节,其实质在于共和政体形式下的君 主专制。元首政治时期,元老院作为国家最 高权力机构形同虚设,实际权力由元首操纵。 3、从元首制到君主制 大约从公元 3世纪后期开始,元老院逐渐退 出政治舞台,戴克里先公开实行君主统治, 元首政治随之过渡为君主政治。
课后答案
• 阅读与思考 • 这种制度对强调诉讼的规范性有积极的作用。但 不作纪录不利分析辩词;过于机械的法律术语, 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反而造成了法律功能的 削弱。 • 自我评测
• 1、罗马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 三层机构组成。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全体成 员皆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 的原则。公民大会是平民参加的会议,负责选举 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拟定的提案。设立平民保民 官,保护平民利益。
4、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A.《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民法大全》的制定 C.《民法典》的颁布 D.不列颠法系的形成

B
5、公元前3世纪之后,罗马法越来越不适应 社会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法律本身的问题 B.公民要求有更多的权力 C.罗马的对外扩张 D.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尖锐
C
谢谢!
◆秦朝法律与罗马法实施的目的、结果,说明“秦朝
短暂而亡”、而罗马法却影响深远的原因?
①从目的看, 秦律要加强皇权,巩固专制统治,以 “轻 罪重刑”为指导思想; 罗马法则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②从结果看, 秦法固然有利于政府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 的措施,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成为秦 亡的原因之一; 罗马法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巩固帝国政权 ,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 法律的蓝本。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国 家 发 展
走 向
发展 公民法 万民法
法 : 平 民
法 :
罗马共和国


疆 域
成 熟
和扩

贵张 族的

完备 《查士丁尼 民法大全》
斗结
争 果 罗马帝国
罗马的两条线索
“世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 畅达,古典,舒适,奇崛,壮观,肃穆……。
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只让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高位 上,留给那唯一的城市。
材料二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 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②“-法即为国使资《在人产英权国阶宣,级言为》法了私律法体(系特别的是建其立中关提于供动了产的立那法一依部分据),的奠进一定步了发 展,也近不现得代不参欧照洲罗大马法陆的法诸系原则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71页
“平等”是有条件的,只是相对的,妇女地位较低.奴隶毫无保 障.
局限性
(1)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实质)
(2)宣扬君权神授,皇帝敕令具有法律效力
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
从从
不 断 发 展
起源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习 惯 法 到


公 罗马建城
民 法 到 万 民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押到
家中拘维留护,到债将务其奴戴隶上制足,枷私、有手铐财、产甚神至圣杀不死可侵
或卖之为奴。
第第使58表表贵::族凡死不故者能意的随伤财人产意肢需解体按释而其习又遗惯未嘱法能进,取行得处调理解时, 则伤有人利者于也维需护受平到民同利样益的伤害。不过,如有人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7课讲解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7课讲解

对政治文明最 大影响
元 老 院
①地位:国家决策机构 ②成员: 贵族 ③原则: 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
设问:元老院与雅典哪个机构职能相似? 公民大会
人口:5500万-1.2亿 国土:590多万平方公里, 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罗马
公元前73年-前71年,在斯巴达克这个奴隶英 雄的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著名的奴 隶起义。
戴克里先:公开君主制
共和制到帝制是古罗马对外扩张的必然产物;
西罗马帝国(476年,日耳曼人入侵,灭亡)
395年 分裂 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持续到1453年?)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 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 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
在西方的法院随处可见这样的雕像
双眼蒙布 一手提剑 一手提天平
古罗马神话里司法女神 朱斯提提亚Justitia
司法女神的内心独白:
我来自遥远的古罗 马,历经千年,但痴心 不改。虽然我蒙上了眼 睛,但不代表我闭上了 眼睛。看不见纷争者的 面貌身份,就不会受诱 惑,也不必怕权势。我 将用正义之剑维护公平 与正义,为实现正义, 哪怕天崩地裂。
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 耶林 《罗马法精神》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前8世纪前6世纪末 前27年
395年 476年
1453年
城邦 共和国时期 时期君主制 贵族共和制 Nhomakorabea帝国
时期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
帝制(元首制 君主制)
今天有哪些共和制国家?
明确古罗马所处的不同时期以共和及同国所特是实点如行是何什 防的么止不?专同罗制政马的体共?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7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7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7课知识点总结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实和未来。

在高一必修一历史第7课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

研究历史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

研究历史还需要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考证,以确保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二,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时期,人类主要依靠石器生活。

在这个时期,人类逐渐学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开始狩猎和采集食物。

第三,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社会转变为农耕社会,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家畜,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四,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古代文明相继兴起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这些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文化和思想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第五,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

中世纪欧洲是封建制度盛行的时期,地主阶级和农奴阶级之间形成了严重的剥削关系。

封建制度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冲突。

第六,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欧洲18世纪思想解放运动的统称,强调理性、科学和人权。

这一运动为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七,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独立于英国的斗争。

这场战争表明了殖民地人民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坚定决心,也是人权和民主的重要里程碑。

第八,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也最有影响力的革命之一。

它标志着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民主和平等意识在法国全面兴起。

第九,近代欧洲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重要转折点。

工业革命的背后是科技和机械的发展,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

第十,19世纪的亚洲列强侵华。

19世纪后期,亚洲多个国家受到欧洲列强的侵略。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7课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7课

知识点三
3 .到 1832 年,英国大约有 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 新兴工业城市得到议会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 ( )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国王权力受限 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解析:经济决定政治,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资产阶级的力量
进一步壮大,从而使资产阶级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政治权利。 答案:A
前,社会各种政治力量有分有合,既互相斗争,又互相依赖,
妥协成为必然,最终通过了1832年改革法案。
历史 ·必修1(A)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阅读教材本目第一、二自然段,结合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 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权利法案》
历史 ·必修1(A)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国王代表英国的封建保守势力,议 会中资产阶级有较大的影响。这次革命的结果是英国保留了国 王和一部分王权,但议会也加强了自己的地位,进一步限制了 王权。 答案:B
历史 ·必修1(A)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 .有学者认为, 1688 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 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解析:1688年之后,英国通过渐进式的改革逐步建立起完
历史 ·必修1(A)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2.特点 (1)首相与内阁的关系:
各部大臣 。 首相 ,内阁成员是__________ ①内阁的首脑是________ 集体负责 ,要与首相__________ 共进退 。 ②内阁成员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二 议会权力的确立
(难度系数:★☆☆☆☆ 高考指数:★★☆☆☆)
1.《权利法案》的颁布 (1)时间:1689 年。 (2)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 的__立__法__权____、财政权等权力。
(3)影响: ①君主权力由___法__律_____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 ②___议__会_____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 “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_君__主__立__宪__制___确立起来。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权利法 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责
案》的制定和责任 任制内阁创立的过程及1832年议会
制内阁形成的史 改革的背景。
实。
2.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
2.理解英国资产 作用。(重点)
阶级君主立宪制的 3.英国责任制内阁与国王、议会
(2)“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掌
握政权的愿望,为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 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 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 是( )
2.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1)含义:议会由选举产生的_议__员___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 家权力。 (2)影响: ①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_集__体__统__治_, 以防止专制独裁。 ②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___和__平__的 方式实现,避免了暴力冲突。
3.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 (1)原因:__工__业__革__命__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 更多的政治权利。 (2)内容: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3)意义: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 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君主立宪制确立
解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 定性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之后,国王成为 了议会的国王,两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故B项正确; 《权利法案》通过后,国王仍拥有行政权,故A项错误;C项 与材料“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 的信息不符,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是权利法案的意 义,而题干说的是光荣革命,故D项错误。
[思维延伸] 为什么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1)从革命的任务看:推翻封建统治,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 障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任务。 (2)从革命的结果看:通过“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掌握了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历史纵横】,思考 从中你能看出英国的什么历史传统。
答案:B
3.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 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解析:1688年之后,英国通过渐进式的改革逐步建立起完 善的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符 合这一特点的只有C项。 答案:C
[易错提醒] “光荣革命”只是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 了政治前提,但不是其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使 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法律的制约,成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2.过程 (1)1640年爆发,___议__会_____获胜,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英 国成为___共__和__国___。 (2) 查 理 二 世 和 __詹__姆__士__二__世__ 复 辟 , 竭 力 恢 复 旧 的 统 治 秩
序。
(3)1688年,议会邀请玛丽和她的丈夫威廉承袭英国王位, 共同统治英国,史称“__光__荣__革__命__”。
特点。
的关系。(难点)
知识点一 光荣革命
(难度系数:★☆☆☆☆ 高考指数:★★☆☆☆)
1.背景 (1)17世纪初,英国的_资__本__主__义___有了较大发展,资产阶级 和__新__贵__族____出现并壮大起来。 (2)__斯__图__亚__特__王朝统治英国,宣扬“_君__权__神__授___”,厉行 专制。 (3)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要求限制_王__权___。
[易错提醒] 1.“光荣革命”是一次不流血的、温和的政变,而非流 血的暴力冲突。它是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同封建贵族势 力妥协的结果,体现了英国特色。 2.不能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革命保守和不彻底的表 现。虽然它是“资产阶级向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但这是由 资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所决定的,这个结果 是符合英国国情的。
提示:英国有限制王权的传统。
2.阅读教材本目第三自然段及观察教材“玛丽和威廉加 冕典礼的场面”的图片并阅读下列材料:
1688年,有一群英国贵族精英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 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 式。”
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换掉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这一事件 有什么意义?
答案:B
2.麦考莱的《英国史》称1688年光荣革命是“理想的、 合法的、典范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是( )
A.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 C.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D.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国王代表英国的封建保守势力,议 会中资产阶级有较大的影响。这次革命的结果是英国保留了国 王和一部分王权,但议会也加强了自己的地位,进一步限制了 王权。
提示:“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 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 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 辟了道路。
论从史出
“光荣革命”的实质和意义
(1)从形式上看,这是一场宫廷政变;从阶级本质上分析,
这是一场资产阶级和新旧贵族之间的相互妥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