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具管理制度
施工机具管理制度

施工机具管理制度施工机具是工地上必不可少的工具,合理的施工机具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延长机具使用寿命。
下面就是一套完整的施工机具管理制度。
一、机具管理的基本原则:1.全员参与。
机具管理不仅是后勤部门的责任,施工人员对机具的使用和保管也应尽到责任。
2.分类管理。
按照机具的种类和规格,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各种机具都能得到科学的管理。
3.防盗防丢。
对于易丢失的机具,要采取相应的防盗措施,如铭牌、锁具等。
二、机具购置与验收:1.机具的购置应按照实际需要量和质量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采购,并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2.验收不合格的机具应及时退换或修复,并对供应商进行追责。
三、机具的领用与归还:1.施工人员领用机具前,应填写领用单,并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领取。
2.使用完毕的机具应及时归还,并经过检查确认无损坏后才能退回仓库。
四、机具的保养与维修:1.施工人员在使用机具前应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无损。
2.机具使用期满或者发生故障时,应及时送到专业的维修部门进行维修,不得私自修理或临时改装。
五、机具的存放与仓库管理:1.机具应分类存放,摆放整齐,防止相互碰撞或者被堆放物品压坏。
2.仓库应定期清理和检查机具,确保机具的完好性。
3.仓库内应设置专人进行机具的管理,对领用和归还进行记录。
六、机具的报废与更新:1.机具达到使用寿命或者发生严重损坏时,应及时报废,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处理。
2.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定期评估机具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新与更换陈旧的机具。
七、机具的安全使用:1.施工人员在使用机具时应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切勿超负荷使用,确保人员和机具的安全。
2.机具的使用过程中应戴好相关的安全装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以上是施工机具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可以提高机具的使用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延长机具的使用寿命,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施工机具进场使用制度(4篇)

施工机具进场使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施工机具进场使用,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施工机具的进场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吊车、挖掘机、推土机等。
第三条施工机具进场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定。
第四条进场使用的施工机具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五条本制度由施工项目负责人负责执行,并向施工人员宣传和解释。
第二章进场使用程序第六条施工机具进场前,必须先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施工机具的品牌、型号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二)施工机具的外观是否完好,各部件是否齐全;(三)施工机具的铭牌和警示标志是否贴有;(四)施工机具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证件是否齐全;(五)施工机具的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七条验收合格后,施工机具可以进场使用,并由专人进行管理。
第八条施工机具进场后,必须按照规定安排专人操作,并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操作指导。
第九条施工机具进场后,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机具各项功能正常。
第十条施工机具进场后发生故障或者损坏的,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
第三章施工机具使用规定第十一条施工机具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不得利用施工机具进行非法活动。
第十二条施工机具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三条施工机具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相关操作规定,不得出现酒后驾驶等违规行为。
第十四条施工机具操作过程中,必须注重维护保养,确保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施工机具操作结束后,必须停止使用并进行清理,保持施工机具的整洁。
第四章监督管理措施第十六条施工机具的进场使用必须配备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操作情况。
第十七条施工机具操作过程中,必须配备专人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第十八条施工机具进场使用情况必须向施工项目负责人进行报告。
第十九条对违反施工机具进场使用制度的,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应责任。
施工机械设备设施及安全防护用具管理制度(4篇)

施工机械设备设施及安全防护用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施工机械设备设施及安全防护用具的管理,确保施工安全,保障人员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施工机械设备设施及相关安全防护用具的管理。
第三条施工机械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运输机械、挖掘机械、装载机械等;安全防护用具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四条本制度的具体管理事项包括机械设备设施的购置、验收、台账管理、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范,安全防护用具的购置、使用、检查、维护等。
第五条本制度由施工机械设备设施及安全防护用具管理部门负责执行,相关部门及施工人员共同遵守。
第二章施工机械设备设施管理第六条施工机械设备设施的购置应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合理的选型,并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
第七条施工机械设备设施的验收应由项目负责人或专门的验收人员进行,并按规定填写验收报告。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八条施工机械设备设施的台账管理应建立完善的档案,包括设备设施的品牌、型号、购买日期、数量、价值等信息,并定期进行检查。
第九条施工机械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设施的说明书进行,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并记录维护保养情况。
第十条施工机械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规范应由专门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并进行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操作。
第三章安全防护用具管理第十一条安全防护用具的购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根据项目需要,做到种类齐全。
第十二条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并严禁私自擅用、私自借用或转让他人使用。
第十三条安全防护用具的检查应定期进行,发现有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十四条安全防护用具的维护应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更换等工作。
第四章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第十五条相关部门应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设施及安全防护用具进行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设备和用具的正常使用。
项目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5篇)

项目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工作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部分保持良好的机具使用状况,是,现场安全施工生产的一个关键,因此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有关规定,为确保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1机械、工器具的使用人员必须纳入单位的安全管理中,在安全组织机构中要有机械管理人员参加。
2认真组织有关安全管理和机械、机具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提高安全管理及操作水平。
3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程的要求,做好定期检查试验。
使用人员在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做到不使用不合格品或以小代大,对存在不能消除缺陷的坚决报废。
4所有机械、工器具严禁“带病”使用,杜绝使用“报废品”,不许超负荷使用。
工程结束,必须把机械、工器具集中,进行专门检查维修。
5机械、工器具采购必须是专业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并且有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
本单位研制的机械、工器具,要经试验,取得可靠数据后报请总工程师批准,方可投入使用。
6机械操作人员应参加施工安全技术的制订工作,做好机械使用的平面布置、操作要求。
如有变更,应及时向有关有员反映,提出方案并重新交底。
7机械、机具应实行随机挂牌(管理人、安全操作规程)。
8班组使用的机具和工器具,应按规定周期检查、保养,并有专人建帐建卡,挂牌运行。
9工器具的库存摆放应整洁有序,小型机械、工器具操作使用人员必须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项目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2)一、机械、工器具的管理责任1. 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对机械、工器具的安全管理负主要责任。
2. 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应指定专人负责机械、工器具的日常管理工作,并设立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小组。
3. 监理单位应对机械、工器具的使用、保养、维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机械、工器具的使用1. 项目组织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岗前技术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2. 机械、工器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且具备合格证书。
3. 动力机械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功能完好。
机械、工器具管理制度(5篇)

机械、工器具管理制度1.目的和范围1.1目的任务:施工机械、工具是昌西-桃苑、西郊线项目部完成送变电施工、生产的物质基础,对施工机械、工具进行科学管理,目的是使其充分挥机械效能,不断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优质、高效、低消耗地完成电力施工任务。
1.2范围工程施工和生产用施工机械、工器具。
2.职责2.1工程和生产所需用的施工机械和工具,由项目部材料供应科配合公司机具科归口管理,项目部质量安全科、工程技术科、经营计划科配合。
2.2各施工队为施工机械和工器具的直接使用者,对施工机械和工器具进行使用、维护。
2.措施和方法2.1施工机械管理项目部的机械设备向公司机具科统一租凭使用,项目部材料供应科是项目部的施工机械和工器具的管理部门。
2.1.1材料供应科的职责2.1.1.1贯彻上级颁发的有关机械方面规定、制度、并制定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
2.1.1.2配合公司机具科对本工程机械设备购置计划、选型、订货、采购,并负责本工程机械设备保管、使用、维护、验收、分配、调拨工作。
2.1.1.2根据工程需要向公司供应科、机具科申报机械设备的添置计划。
2.1.1.4参加项目部施工机械装备规划的拟定,并参加重大机械化施工方案的编制或审定。
2.1.1.5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台帐,做到帐、卡、物相符。
2.1.1.6定期向供应科反映机械的技术状态及新机械的试用情况。
2.1.1.7准确及时填报各种统计报表。
2.1.1.8参加机械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
2.1.2机械设备的调拨为了适用施工任务变化的需要,及时解决机械设备的短缺和积压,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充分发挥机械效能,机械的调拨材料供应科按施工需要具体负责,各施工队无权进行。
调拨时,原机附件、工具技术等资料应随机调拨。
2.1.2机械设备的帐卡管理2.1.2.1建立机械设备台帐和卡片,指定专人管理,认真填写,做到帐、卡、物相符,机械台帐按机械分类列帐,以机械编号为顺序,它反映各类机械的数量、增减变化、分布情况。
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3篇)

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是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工具和生产力。
合理、有效地管理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和完善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成为必要的工作措施。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供参考。
一、总则(一)为规范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施工项目的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三)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要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
二、责任与权限(一)项目经理负责本项目的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并对其质量、安全负责。
(二)项目经理应具备相关的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知识和技能,并能熟练操作和维护设备。
(三)项目部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的设备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调度、维护、报废和领用等。
三、设备采购与验收(一)设备采购前,项目经理应编制设备采购计划,并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设备选型。
(二)设备采购程序:制定采购计划→提供设备采购申请报告→评定与比选→签订采购合同→验收入库。
(三)设备的验收标准为:符合技术要求,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书、检测报告和使用说明书。
四、设备调配与领用(一)设备领用程序:申请领用→填写领用单→由领用人签字并送交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核实领用信息并记录。
(二)设备的调配应根据施工需要进行,由项目经理或项目部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员负责。
五、设备维护与保养(一)设备维护包括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两部分。
(二)日常维护:设备正常运转时,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冷却、传动等部位是否正常,并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三)定期维护:设备达到一定运行时间或使用次数时,应进行设备的大修、换件和检测,并编制维护记录。
六、设备报废与更新(一)设备报废前,应实施设备的技术检测,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经济状况和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并报经项目经理同意后方可报废。
施工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5篇)

施工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施工(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保持良好的机具使用状况是现场安全施工(生产)的一个关键。
因此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有关规定,为确保安全施工(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1、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纳入本工程的安全管理中。
本工程的安全组织机构中要机械管理人员参加。
2、明确各类机械、机具的使用、维护人员,明确各级人员应负有的安全职责。
3、认真组织有关安全管理和测量/计量设备,机械、机具、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安全管理及操作水平。
4、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的使用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操作证,方准上岗独立操作。
5、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做好定期检查试验。
使用人员在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做好不适用不合格或以小代大。
6、开工前,项目部组织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供应、技术、安全等部门的人员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地检查试验,对存在的问题的设备及时修理,对存在的不能消除缺陷的坚决不得用于本工程。
7、所有机械、设备严禁“带病”使用,杜绝使用“报废品”,不许超负荷使用。
8、测量/计量、机械、设备必须是专业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并具有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
9、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应参加施工(生产)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工作,做好机械使用的平面设置、操作要求。
如有变更,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提出方案由工地负责人和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新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审定,并重新交底。
10、机械、机具应实行随机挂牌(管理人、安全操作规程)。
11、班组使用的机具和设备,应按规定周期检查、保养、并有专人建账建卡,挂牌运行。
12、设备的库存摆放应整洁有序。
13、中小型、设备操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14、电力建设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事故调查处理按(电力建设施工机械管理文件汇编)内有关规定执行。
施工机具设备管理制度5篇

施工机具设备管理制度5篇【第1篇】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公司的施工机械,车辆和修理,加工设备是公司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各项施工生产任务的主要手段,因此,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不行忽略的重要环节,其设备素养和操作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条为了加强设备管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规定,增进设备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其次条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施工机械设备采取“综合管理”,做到合理装备,正确使用,细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更新,不断改善和提升本企业技术装备素养,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确保发挥设备效能,确保各项施工生产任务的完成。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的“机械设备”,系指公司的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
其次章设备配置及管理机构设置第四条设备配置按照施工需要采取大型集中,大中型专业固定的管理原则,做到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施工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有利于调动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乐观性。
第五条各公司应按照本单位设备配备状况和担当工程任务特点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
并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一、各级都要有一名领导主管设备管理工作,做到:定期听取工作汇报,贯彻国家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规定,对设备进展规划、更新、改造、机械、人员设置等重大问题做出决策,满足施工需要,增进企业向施工机械专业化方向进展。
二、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1、贯彻国家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规定,并按照本企业的详细状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2、监督设备平安生产,合理使用,并参加设备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参加重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对下属公司的设备从购置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实施管理、监督。
4、负责对下属企业设备报废,处理审批工作。
5、对专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举行技术指导和设备修理管理举行业务指导。
三、各分公司设备管理使用单位职责:1、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规则、制度、规章,并结合本企业实际状况制定管理细则,随时检查落实状况。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6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1一、作业前使各部结构无变形,连接螺栓无松动;节点无开焊,装配正位,附墙壁牢固、站台平整;钢丝绳固定良好,运行范围内无障碍二、启动前检查地线、电缆无损,控制开关应在零位。
电源接通后、电压应正常,机件无漏电;各种限位装置、梯笼门电器联锁应良好,仪表灵敏有效。
三、升降机乘人或载物,应荷载均匀,严禁人和货物混装,严禁超载。
四、开动前,应明铃示警,运行中不准开启笼门。
五、工作时遇到大雨、雷雨、大暴雨、浓雾及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运行中有机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六、未切断电源前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作位置。
七、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必须专人、定机、定岗位专人负责,非本机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八、操作前对轨道、附墙壁的金属结构、联结件是否牢固可靠、升降齿轮、齿条、传动齿轮和安全器齿轮是否松动进行全面检查。
九、运行一段时间要对升降机标准节架垂直度、连接螺栓、接地电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十、梯笼门必须设置联动关闭装置,只能将门完全关闭后、梯笼才能开启。
十一、工作完毕应对笼内清理干净,切断电源,锁好升降机梯笼门,切断总电源开关。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我公司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结合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在我公司施工的工程项目中使用的起重机械设备的租赁、购置、安装、拆卸、顶升、附着、使用、维修、检验检测活动及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包括: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
施工机具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施工机具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维护施工机具的安全运行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施工机具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施工现场,并且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遵守本制度。
三、施工机具的安全管理要求1. 施工机具的选择:根据施工现场及具体施工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施工机具,在选用施工机具时应考虑机具的性能、品质和安全性。
2. 施工机具的保养:定期对施工机具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施工机具在使用前达到工作要求,并且保持良好的操作状态。
3. 施工机具的操作人员:只有经过合格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的人员才能操作施工机具,并且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操作施工机具。
4. 施工机具的使用场所:施工机具必须在平整、干燥、无障碍的场所进行使用,并且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施工机具的安全运行。
5. 施工机具的维护和检修:施工机具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
6. 施工机具的操作规程:施工机具在使用前必须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且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定。
7. 施工机具的存放和保管:施工机具在不使用时必须安全地存放和保管,不能随意丢弃或者乱放。
8. 施工机具的报废处理:施工机具在达到使用寿命或者出现安全隐患时必须及时报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安全管理责任1. 单位负责人: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管理制度,并全面负责施工机具的安全工作。
2. 监理人员:对施工机具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3.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安全管理制度,并参与相关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
五、安全管理措施1. 建立施工机具档案:对施工机具进行档案管理,包括机具的购置、使用、维护和报废情况等。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施工机具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并记录检查和维护情况。
施工机具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施工机具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施工机具设备安全管理的目标本制度旨在确保施工机具设备的安全使用,预防和减少施工事故和人身伤亡,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管理责任1.施工单位负责施工机具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施工机具设备的检查、维修和管理。
2.监理单位负责监督和检查施工机具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并向施工单位提出改进意见。
三、施工机具设备的购置与验收1.施工机具设备的购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具备合法的购置手续和证明文件。
2.施工单位应对新购置的施工机具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施工机具设备的保管与使用1.施工机具设备应按照分类、编号的原则进行统一保管,并制定明确的进出库管理制度。
2.施工机具设备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严禁超负荷、过载使用。
3.施工机具设备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4.禁止私拉乱接电源,使用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接地。
5.严禁未经培训人员擅自操作施工机具设备。
6.施工机具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或存放到指定的地点。
五、施工机具设备的检修与维修1.施工单位应制定明确的机具设备检修计划,按时进行机具设备的例行检修和维护。
2.施工单位应设置专人负责机具设备的维修,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3.对于出现严重故障的机具设备,应及时报废或更换。
六、施工机具设备的更新与报废1.施工单位应定期评估机具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情况,及时更新老化的机具设备。
2.对于无法修复和继续使用的机具设备,应及时报废,并进行相应的废弃处理。
七、施工机具设备的安全培训与宣传1.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施工机具设备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宣传,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施工机具设备的安全使用。
八、施工机具设备事故的处理与事故记录1.施工单位应建立机具设备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2.施工单位应保留施工机具设备事故的记录,及时总结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施工机具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施工机具安全管理制度为防止机械发生伤人事故和机械设备损坏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大型施工机械,必须报审检验和审批。
未经报审验收的施工机械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操作人员必须有专门的操作证件。
二、一般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在进场之前,必须进行检修,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报警等自动报警装置应完好齐全,缺损的应及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的或失效的机械不能使用。
三、预防机械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液体、尘埃、渣滓、放射性射线,振动,噪声等,必须配置相应措施使有害物质限制在规定区域。
四、工器具必须做到摆放整齐,管理制度健全,无丢失和外流有专人检查和记录,施工队班组,每次使用前要进行班前检查,对不合格的安全用具应立即销毁,有缺陷的不能使用的设备,应单独存放。
五、凡是机电设备,必须设置规范的接地装置,牢固的接地,严禁线中串联接地,严禁预约停送电时间的方式进行电气检修。
必须先切断电源并接上“禁止合闸”的警示标志。
六、进入施工现场机械必须挂有安全操作规程,专人负责,专人操作,做到施工员先检查后施工的原则进行作业。
七、工程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机械器具安全专项检查制度,对检查有问题的设备作好记录,责令整修。
并进行复检后方可进行使用。
施工机具安全管理制度(二)是为了确保施工现场使用的机具设备能够安全、稳定、高效地工作,并减少可能发生的事故和伤害风险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个施工机具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1. 管理责任:明确施工机具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包括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他们应负责机具设备的选择采购、使用培训、检修维护、事故调查等方面的工作。
2. 机具设备购置:明确机具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选购。
同时,要做好设备的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3. 机具设备使用:根据机具设备的使用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操作机具设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施工现场工机具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施工现场工机具的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施工现场所有工机具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施工机械、电动工具、手动工具、检测仪器等。
第三条施工现场工机具的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施工现场工机具的管理工作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章工机具的采购与验收第五条工机具的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确保采购的工机具符合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
第六条采购的工机具应具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明、产品说明书、技术参数等资料。
第七条工机具验收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安全负责人、材料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参加,对工机具进行检查,确认其质量、性能符合要求。
第八条验收合格的工机具应建立台账,记录工机具的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验收日期等信息。
第三章工机具的保管与使用第九条工机具的保管应按照工机具的种类、性能、用途等进行分类存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第十条保管工机具的场所应通风、干燥、防火、防盗,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第十一条工机具的保管人员应熟悉工机具的性能、操作方法和保养知识,确保工机具的安全使用。
第十二条工机具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违章操作。
第十三条使用工机具前,应检查工机具的完好状况,如有损坏、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十四条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工机具进行清洁、保养,保持工机具的良好状态。
第十五条工机具的借用应办理借用手续,明确借用时间、归还时间和责任人。
第四章工机具的维修与保养第十六条工机具的维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维修人员进行,确保维修质量。
第十七条维修后的工机具应进行性能测试,确认其符合使用要求。
第十八条工机具的保养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和保养规程进行,确保工机具的寿命。
第五章工机具的报废与回收第十九条工机具达到报废标准或无法修复的,应予以报废。
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4篇)

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作业安全,保护工人健康,减少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相关工程的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
第三条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的目标:预防施工机械事故的发生,确保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四条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的原则: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科学管理,全过程安全控制,责任明确。
第五条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机械使用单位的责任与义务、机械操作人员的要求、设备维护与检修、应急处置措施等。
第二章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六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法定资质、专业管理人员、合格的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等。
第七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制定专门的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第八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并有相应记录。
第九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组织实施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
第十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章机械使用单位的责任与义务第十一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机械使用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监督、检查等职责。
第十二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机械操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三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机械使用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配备合格的机械操作人员,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交接。
第十五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其安全技能和操作水平。
第十六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
第四章机械操作人员的要求第十七条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经过专项培训合格,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工程施工机械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机械管理制度工程施工机械管理制度5篇在现实社会中,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程施工机械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程施工机械管理制度1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职工的人身安全。
施工现场必须健全机械设备管理体制,完善机械设备安全责任制,动力设备部门应负责机械设备的监督检查。
施工计划必须保证必要的设备维修保养时间,严禁盲目追求施工进度而滥用设备的现象。
一、机务人员管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须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作业的疾病和缺陷,受过专门训练,熟悉机械性能,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要求培训和考核,取得劳动局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实习机操人员必须持有实习证,在师傅现场指导下才能操作机械设备。
在非生产时间内,未程的指令;强令违章操作,不管是否造成后果,均应严肃追究强令人的责任。
机管和操作人员队伍应相对稳定。
二、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施工现场及项目部应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每台机械设备的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及安全运行和检测记录,必须准确及时安全;两班制以上作业的机械设备,均应实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并归入技术档案。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装,应严格执行验收制度。
塔式起重机和人货电梯等大型机械设备,应由项目部、安全科、机械管理领导小组和机操人员进行初验,合格后再由公司动力、安全科进行验收。
井架、卷扬机、搅拌机等中小型机械,由项目部安全科机械管理领导小组、机操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挂牌才能使用。
大型塔式起重机、人货电梯等技术性能复杂的机械设备,编制拆装方案,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作业。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安全管理目标和原则1. 目标:本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的安全性,预防和控制事故风险,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原则:安全管理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科学管理为手段,全员参与为保障,综合治理为核心。
二、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1. 机械设备购置和验收a. 购置前必须明确设备类型、规格、性能和技术参数等,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
b. 根据设备的规定使用寿命和技术状态,进行验收并确保设备安全合格。
c. 验收合格后,应编制设备明细表,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及使用情况。
2. 机械设备登记和档案管理a. 对每台设备进行登记,编制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记录、检测结果等。
b. 对设备的维修、检测、保养等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并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c. 定期进行设备档案的整理和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 机械设备操作和维护a.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
b. 在使用设备前必须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安全可靠。
c. 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维修和检测,及时消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a. 制定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规范操作行为。
b. 规定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测频率及方法,确保设备的技术状态和性能符合要求。
c. 设立设备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设备事故,进行事故分析和处理,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三、工器具安全管理1. 工器具购置和验收a. 购置前必须明确工器具的品牌、型号、规格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器具。
b. 根据工器具的使用寿命和技术状态,进行验收并确保工器具安全合格。
c. 验收合格后,应编制工器具明细表,记录工器具的基本信息及使用情况。
2. 工器具登记和档案管理a. 对每件工器具进行登记,编制工器具档案,记录工器具的基本信息、维护记录、检测结果等。
(完整)施工机具管理制度

施工机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施工机具管理,提高施工机具完好率、利用率,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为施工生产提供支撑和保障。
第二条本制度施工机具包括施工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小型机具。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施工机具管理工作.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资产设备管理中心是施工机具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负责施工机具制度的编写,并对其实施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负责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的编制,并上报工程建设公司规划计划部。
(三)负责施工机具的到货验收、安装调试。
(四)负责施工机具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并对使用保养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五) 负责编制年度设备修理计划,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第五条设备机具公司负责施工机具的日常使用管理、维修保养、监督和检查,配置工作。
第三章供应方评价第六条施工机具由工程建设公司统一对供应方做出评价,进行选厂购置,。
第四章施工机具购置第七条公司所属相关单位根据施工生产需要,提出施工机具购置计划,填写《设备购置计划》与《小型机具购置计划》,经本单位领导审批后上报资产设备管理中心。
第八条经资产设备管理中心审核、公司领导审批后,将设备购置计划上报工程建设公司规划计划部。
第九条资产设备管理中心配合工程建设公司对批复的购置计划进行实施.第十条施工机具到货后,资产设备管理中心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验收,填写《设备验收记录表》。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与厂家协商解决。
第五章施工机具的配置第十一条各个施工单位根据施工需要向设备机具公司报需求计划,设备机具公司向各单位派遣设备。
第十二条公司自有设备不能满足施工生产需要时,可以外租施工机具时,施工单位可向公司生产协调部上报设备需求,经领导审批后,办理相关租赁手续。
第六章施工机具管理第十三条资产设备管理中心编制公司设备台帐,设备机具公司建立本单位设备技术档案, 设备管理人员及时填写,档案内容要填写齐全、准确。
机具设备管理制度实施细则(五篇)

机具设备管理制度实施细则为进一部贯彻建设____设备管理“条例”、“规定”和“办法”,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为确保机械设备在生产中发挥其效能,做到供、用、养、修并举,合理使用,灵活调配,专业管理,特制订本制度:1、所有机械设备均属企业国有资产,应由专业部统一管理,统一平衡调度使用。
2、工程项目所需用的机械设备必须由专业主管部门编制相应的有关设备使用的____设计方案。
3、项目部根据工程施工进度,一般机械提前____天,大型机械提前一个月用书面提出申请需用使用计划。
4、主要施工机械运到现场____必须上有棚下有垫,基础要坚固牢靠,视野开阔,周围整洁无积水。
5、各种配电器材必须绝缘良好,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6、凡是设备机具必须按规范配有漏电保护器和接零保护装置,连接要牢固符合规范标准。
7、各种电源导线必须要架空,过道要有套管,不允许外露拖地和绝缘良好,无漏电现象。
8、主要机械设备必须坚持一机一箱一闸的规定,严禁一闸的规定,严禁以闸多机的现象发生。
9、主要施工机械必须要派专人操作,操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的人员,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无证操作。
10、其它小型电动工具也相应由专人操作和保管,严格按照相应机型的有关操作规程使用,严禁超荷超载使用。
11、一切机具工作完毕后,必须把电源切断并锁上开关箱。
12、以上制度要切实执行,违者必纠,违章必罚。
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为了规范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工作,明确设备管理内容及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工程处、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工作。
2、项目经理时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____开展,对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及维护负主要责任。
3、工程开工前,施工所需机械设备必须由生产部(或工程处)专职机务员进场____、调试,并与项目经理共同进行检查并确认机况正常,____符合规范要求,动力线连接正确后,由项目经理签发设备____验收单,项目经理部对施工设备进行正式接管。
施工机具管理制度及管理

一、概述施工机具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为规范施工机具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施工机具管理原则1. 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2.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3. 坚持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原则。
4.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三、施工机具管理职责1.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协调施工机具管理工作,确保施工机具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运行。
2.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施工机具使用计划,审核施工机具的使用方案,确保施工机具的合理配置。
3. 项目安全员负责监督施工机具的安全使用,对违章操作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4. 施工机具管理人员负责施工机具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
5. 施工人员负责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施工机具,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四、施工机具管理制度1. 施工机具购置制度(1)购置前,应进行市场调研,选择性能可靠、价格合理的施工机具。
(2)购置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施工机具的质量。
(3)购置后,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建立施工机具台账。
2. 施工机具使用制度(1)施工机具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改变机具性能和使用方法。
(2)施工机具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施工机具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机具处于良好状态。
3. 施工机具维护保养制度(1)施工机具的维护保养工作由施工机具管理人员负责。
(2)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机具制造商的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
(3)维护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确保机具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4. 施工机具报废制度(1)施工机具达到使用年限或出现严重故障无法修复时,应予以报废。
(2)报废前,应进行技术鉴定,确认无法修复。
(3)报废后,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并做好记录。
五、施工机具管理措施1. 加强施工机具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施工单位机具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施工单位机具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施工机具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施工机械、工具、设备等。
第三条施工单位机具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严格管理,规范操作;3. 定期检查,及时维护;4. 节约使用,提高效率。
第二章机具管理职责第四条施工单位应设立机具管理部门,负责机具的采购、验收、保管、分配、使用、维修、报废等工作。
第五条机具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负责编制机具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负责机具的采购、验收、保管、分配、使用、维修、报废等工作;3. 负责机具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机具处于良好状态;4. 负责机具的报废工作,及时更新换代;5. 负责机具使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技能。
第三章机具采购与验收第六条机具采购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 选用性能可靠、质量优良、操作简便的机具;3. 考虑施工环境、作业内容、人员素质等因素;4. 优先选用国产机具,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第七条机具验收应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 验收时,应核对机具的型号、规格、数量、质量等;3. 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报告,并由验收人员和采购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第四章机具使用与维护第八条机具使用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身体健康,符合操作要求;2. 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3. 熟悉机具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九条机具使用应遵循以下规定:1. 按照机具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安全;2. 不得超负荷使用机具;3. 定期对机具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4. 不得擅自改装、拆卸机具。
第十条机具维护保养应遵循以下规定:1. 按照机具维护保养规程进行保养;2. 定期对机具进行检查、清洗、润滑、紧固;3. 发现故障及时报修,不得带病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机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施工机具的管理,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优势,保证安全施工及机械的正常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施工机具管理就是按照客观规律,运用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监督等手段,科学合理配置好人员、机具和资本等要素,抓好施工机具的管、用、养、修、供各个环节,提高施工机具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地完成施工任务,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自有和租用的施工机具。
自有施工机具是指公司、二级单位、项目经理部自购的施工机具。
租用施工机具是指二级单位、项目经理部为施工、生产需要在外租赁的施工机具。
第二章管理组织第四条公司总经理是公司施工机具管理的总负责人,公司主管设备副总经理负责施工机具的各项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程科技部具体负责全公司施工机具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二级单位工程管理科、项目经理部材料设备科,负责本单位施工机具(含外租机具)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对施工现场分包方的施工机具实行监督管理。
第三章原则和任务第七条施工机具管理的基本原则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坚持预防为主,坚持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第八条施工机具管理的基本任务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施工机具管理的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施工机具管理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运用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全过程综合管理,为企业提供最佳的技术装备,保持机械设备的最佳状况,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
通过择优选购、合理配置、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以及适时地更新改造,达到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技术状况好、能耗低、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均较高的目的。
第四章管理内容第九条制度建设。
施工机具的各项规章制度由工程科技部负责制定及宣传贯彻,二级单位、各项目经理部负责贯彻及落实。
第十条建账公司工程科技部建立公司机械设备总台账,二级单位及项目经理部负责建立本单位机械设备台账。
第十一条选型、购置1、公司设备固定资产的购置,由所需单位写出申请报告,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工程科技部负责选型、购置。
2、购置的设备,要对其技术性能、规格型号等进行认真的选择、论证,做到品种适用、性能可靠、便于维修保养、符合环保要求。
第十二条验收新购置的公司设备固定资产,由工程科技部派专人到达现场接收,并填写《机械设备交接验收单》,对接收单位进行验收交接。
二级单位、项目经理部租用的设备,租用单位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进场的组织验收、填写《机械设备交接验收单》,并登入本单位租用设备管理台账。
第十三条检查1、为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安全运行、解决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实行设备检查、巡检制度。
2、工程科技部每半年随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公司设备进行检查;二级单位、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对本单位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安全与管理大检查。
3、检查的内容:机容,机况,保养、修理,安全,持证上岗,日常使用、保养、维修记录、施工方案、验收等各种资料。
4、对垂直运输设备实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
第十四条调拨工程科技部负责办理公司设备固定资产的调拨手续。
第十五条租赁二级单位、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单位租用设备选型、洽谈、合同签订和管理等工作。
第十六条维护保养公司自有设备,由设备所在单位负责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并在年末编制下年度大修计划报公司工程科技部审批备案。
租赁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按租赁合同的约定实施。
第十七条修理设备修理包括大修和故障修理。
公司设备固定资产大修理由公司工程科技部编制年度大修计划,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故障修理,由设备所在单位负责实施解决。
租赁设备的修理按租赁合同约定办理。
第十八条费用提取公司设备固定资产拆旧费、大修费由公司财务资产部提取;公司下属各独立法人单位设备固定资产拆旧费、大修费,由各法人单位财务自行提取。
第十九条报废、处理1、报废标准设备凡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报废:○1、设备主要结构、部件已严重损坏,虽经修理其工作能力仍然达不到技术要求和不能保证安全生产。
○2、维修费用过高,在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
○3、因意外灾害或事故,设备受到严重损坏已无法修复。
○4、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没有改造价值。
○5、非标准设备及国家列为淘汰机型或超过使用年限无配件来源。
2、报废程序设备固定资产的报废,每年末由设备所在单位上报公司工程科技部,由工程科技部组织进行鉴定后报公司领导批准。
公司财务资产部根据报废设备审批资料核消固定资产账。
3、处理设备固定资产处置权归公司。
其处理程序是先由设备所在单位写出设备处置请示报告,经工程科技部核实后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再由工程科技部开出调拨单,处置费用交公司财务资产部。
第五章起重设备管理第二十条实施租赁过程中的管理1、资质要求(必须审核原件)(1)出租单位:要有营业执照;(2)安装单位:要有营业执照、起重设备安装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安装单位非项目所在地企业,安装单位必须持相关证明文件在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允许后,方可在当地从事安装、拆卸作业。
在起重设备租赁过程中,租赁单位的选择:应优先选择即专业又有实力、正规的设备租赁公司(拥有出租设备和安装资质的设备租赁公司)。
(3)人员资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起重信号工、起重司机、司索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2、备案要求:租赁的起重设备必须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明和备案牌,没有备案的建筑起重机械不能投入使用。
外省产权设备异地租用,须将其备案证明文件和备案牌到工程项目所在地设备备案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否则,严禁使用。
3、租用设备状况要求:对租用的建筑起重机械,要求进场前整机进行全面的维修保养并且整机要全部油漆一遍、使其技术性能达到设备出厂合格要求后,方可进场安装。
第二十一条租用、安装、使用、拆除的程序步骤:1、签合同:(1)与设备出租单位签合同,应依法明确维修保养和安全范围、日常操作和管理、安全责任及事故经济责任等内容。
(2)与设备安拆单位签合同,应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2、起重机械安装前,安拆单位必须提供以下整套材料:(1)安装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2)安拆单位负责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及证书复印件;(3) 委托安装、拆卸合同(协议);(4)编制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施工方案(须经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5) 编制的相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组织安全施工技术交底资料;(6) 辅助机械、设备、材料的资料;(7)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资料。
3、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安装前2—3天,项目必须告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填报《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资料审核表》并提供以上整套资料,通过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即可安装作业(包括拆卸)。
4、安装、拆卸过程控制:建筑起重机械安拆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对安装、拆卸过程进行现场监督;项目要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设备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情况。
5、检验调试步骤:(1)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完后,安装单位必须对其进行自检调试、出具“自检合格报告”;(2)项目组织产权、安装、监理等单位进行安装验收,出具联合验收资料;(3)项目委托有相应检验资质的单位(如技术监督局检测中心)检验检测,并出具检验合格报告。
建筑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增加附着的,按以上三个步骤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建筑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顶升、加节的,项目应委托安装单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后,经过安装单位自检合格并出具自检合格报告,方可投入使用。
6、使用登记:自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项目必须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并提交下列资料:(1)《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申请表》;(2)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明;(3)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合同;(4)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报告、安装验收资料,以及运行使用、维护、保养等管理制度;(5)使用单位现场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6)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使用登记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建筑起重机械在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后,方可合法使用。
7、拆除:(1)拆除前2—3天告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填报《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资料审核表》并提供整套资料,通过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即可拆卸作业;(2)拆卸后7个工作日内项目填报《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注销表》,到使用登记机关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注销手续。
第二十二条建筑起重机械运行使用过程中的记录资料:1、操作人员每个工作日填写日常检查记录;2、租赁单位定期检查记录(平均每10天检查一次):内容包括塔机的沉降及垂直度,上岗证,指挥信号,附墙连接,顶升装置,载荷限位器,起重力矩、起重量限位器,行程限位器,限位器的灵敏度及可靠性,塔机的紧固情况,滑轮与钢丝绳接触情况,接地情况,吊钩的保险,爬梯护圈,护墙装置,回转机构,变幅机构,起升机构,金属构件,塔臂与高压线的距离等;3、正常维修保养记录;4、台班运行记录;5、交接班记录。
第二十三条建筑起重机械的运行使用:项目负责建筑起重机械的运行使用以及运行使用过程的检查、维护、保养管理。
具体应当履行以下职责:1、配备取得相应操作资格证书的起重司机、司索工、起重信号工;制定建筑起重机械运行使用作业的有关制度并严格落实;2、制定建筑起重机械运行操作、检查、维护、保养的有关制度并严格落实,制定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遇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及时消除故障和事故隐患;3、配备专职设备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建筑起重机械的运行使用以及运行使用中的检查、维护、保养进行现场日常检查、监督、管理;4、定期或不定期对建筑起重机械及其安全保护装置、吊具、索具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做好记录,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档案;5、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和政策文件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四条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设备概况:型号、出厂编号、备案编号、生产厂家及主要技术参数等,第一次安装高度及要求使用的总高度;2、安装开工日期、安装施工天数;3、工程概况及安装施工的作业环境:起重机械施工平面、立面布置图,项目情况简介,工程施工现状,设备安装位置周边环境等;4、设备基础条件,基础计算;5、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对电源、道路、进场设备的要求及安装用的设备、工具配备等;6、安装作业过程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上岗作业人员组成、安装作业人员应配备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等各项技术措施;7、安装步骤:安装工艺流程;8、顶升作业专项方案;9、附着安装专项方案;10、安装完毕的检查、调试:包括对塔机垂直度、结构部分、传动系统、电气系统、安全装置等的检查、调试,使用、出租、安装、监理等单位验收,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验收等;11、拆除方案;12、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