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灾害应急管理规划与体系建设

灾害应急管理规划与体系建设

灾害应急管理规划与体系建设灾害应急管理是指在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组织、计划、调度等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来减轻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一项工作。

灾害应急管理规划与体系建设是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了预警、救援、恢复重建等多个方面,并需要有明确的职责、机制和技术支持。

灾害应急管理规划是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根据国家、地方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的组织管理、预案编制、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工作文件。

规划的制定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整合各方资源,确立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预警、救援、恢复等各项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此外,规划还需要综合考虑科技、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能够实现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

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灾害防范、资源准备、组织机构、预警系统、危险源监测、救援队伍、应急避难设施等。

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指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架构、制度和技术手段,以提高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体系建设需要从组织机构、预警信息、应急队伍、装备设施等方面入手,确保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组织机构方面,需要明确各级政府、行业部门、社会组织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分工协作的体系;在预警信息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传输、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在应急队伍方面,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快速反应的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队、救援队等,确保能够及时开展救援工作;在装备设施方面,需要配备各类先进的救援设备和通信设备,以提高应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总之,灾害应急管理规划与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规划与体系建设,才能够在灾害发生时做到组织有序、应对迅速、救援到位。

同时,规划与体系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机制,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灾害形势和需求。

只有做好规划与体系建设,才能够有效减轻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力的支持。

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在现代社会,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如何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全面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成为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不仅是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更是对生命和财产的守护。

一、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1. 预防与准备预防是灾害应急管理的第一步。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同时,加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全民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 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实时监控各类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过多种渠道迅速传递预警信息,确保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是灾害发生后的关键环节。

建立健全的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应急资源的高效调配。

同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各类灾害的应对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

4. 恢复与重建灾害过后,及时开展恢复与重建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不仅要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还要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二、构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重点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公众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为灾害应急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2. 加强科技支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的灾害预警系统,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强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队伍的实战能力。

同时,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4. 提升公众参与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性机制。

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Ch i n a P u b l ic S e c ur i ty . Ac a d em y E di ti o n
资储备网络已基本形成。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央和地方 的储备仓库已经储备了一定量的救灾物资,为专项用于 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地区灾民救济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科技支持体系。20 0 5 年 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 1 8 名院士和著名学者组成的国家 减灾委专家委员会,集中行政与各方面专家的力量共 同开展灾害领域的研究。在减灾救灾科技应用方面,国 务院已经批准建设环境与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预计 到 2 01 0 年共发射 8 颗减灾卫星,实现对地球全方位监 测和地面灾害的实时跟踪。随着国家减灾卫星应用系 统的加快建设,以及覆盖国家、区域、省三级空间技术 减灾应用网络体系的逐步形成,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 科技水平将有新的提升。
第六,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灾后重建体系。灾后恢 复重建是在 灾情基本稳 定后所进 行的各类受 损民房、 设施所进行的恢复性建设。其中,对倒塌或严重受损 民房的重建和修缮是灾后重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我国 的灾后恢复重建管理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配合、 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其中,民政部门主要负责恢复 重建的综合协调工作,并重点 负责落实灾民住房的恢 复重建。社会力量、群众互助在灾后重建中也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
1.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架构
由于受到地理构造和所处自然环境影响,我国在 世界上属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自建国开始,党和国 家就十分重视自然灾害的救助管理工作,特别是改革开 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灾害管理工作不 断加强,重大自然灾害得到了妥善应对,逐步确立了适 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灾害风险管理体系框架。概括来 看,当前阶段上的这一架构主要由六大体系支撑。

《2024年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范文

《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篇一一、引言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气象灾害频发。

从台风、暴雨、洪涝到干旱、冰雹、雪灾等,各种气象灾害都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一)管理体系架构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主要由国家、省、市、县四级构成,各级政府分别设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的应急管理工作。

同时,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还与气象、水利、农业、环保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应对气象灾害。

(二)预警预报系统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气象观测网络和预警预报系统,能够及时监测和预报各种气象灾害。

同时,各级政府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预警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三)应急救援力量我国拥有丰富的应急救援力量,包括军队、武警、消防、医疗等部门。

在应对气象灾害时,这些力量能够迅速调动起来,参与救援工作。

三、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一)预警信息传递不够及时准确尽管我国预警预报系统已经较为完善,但在某些地区和特定情况下,预警信息传递仍存在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

这导致部分群众无法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应急救援力量协调不够顺畅在应对气象灾害时,各救援力量之间存在协调不畅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救援力量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出现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应急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地区应急设施建设不足,如防洪堤、蓄洪区等。

这导致在发生气象灾害时,无法有效应对,造成严重后果。

四、完善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一)加强预警信息传递系统建设应进一步优化预警信息传递系统,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群众。

同时,应加强与媒体、社区等部门的合作,扩大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新形势下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使 得 巨灾 保 险具 有 可 行 性 .
前, 这是私营保 险公 司承保 巨灾保 险不可 回避的 问题 . 巨灾 保险的年保费收入与 巨灾保险不均匀的 、 随机 的赔款 支出之 间的矛盾 是巨灾保险最 大 的难 题- . 2 如何解 决这种 矛盾 , J 不 单单是一个保 险问题. 险公 司大多不能够通过 准备 金累积 保
第 2 5卷 第 2期 2Ol1年 3月 ’






VO . 5 N0. 12 2 M f .2 0 1 l i r
J OURNAL OF CH ANGS HA UNl VERSI TY
新 形 势 下 我 国 巨灾 风 险 管 理 体 系建 设 研 究
不可否认 的是 , 中 国现有 的灾 害管 理体制下 , 缺乏来 自 在 还 金融市场 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有效支撑.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 北京师范大学 常务副校
长史培军教授等防灾减灾专家 也多 次呼吁 , 建立在社 会主义
巨灾风险是指 因重大 自然灾害 、 疾病传 播 、 怖主义袭 恐 击或人为事故而造成 巨大 损失 的风 险. 传统定义 中 , 在 一般 把巨灾风险列为不可保风险. 实务 中又有专家称是 不完全可 保的风险 , 之所 以这样认 为 , 是因为 巨灾风 险具 有 以下 一些
特点 : ຫໍສະໝຸດ 价值不断攀升 , 导致 巨灾 所造成 的经济损 失一路 飙升. 随着
() 3 逆选择. 由于 巨灾风险的发生频率 比较低 , 有些 巨灾
范应对形势更加严 峻复杂 .面对严峻 的防灾减灾形势 , 中国
往往几十年甚至几 百年 才发生一次 , 人们对于巨灾风 险往往 心存极大的侥幸心理 , 为“ 认 巨灾不会发生在 我身上 ” 往往 , 不愿意投保. 而在高风险 区域 中, 由于 巨灾 风险比较高 , 人们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问题研究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问题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4 X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0 0)8 0 8 — 2 10 — 3 12 1 1— 10 0
O 引 言 民 生命 财 产 安全 , 保证 人 民安 居 乐业 , 护社 会 长 期稳 定 。 是 维 我 国是 世 界 上 自然 灾害 最 严 重 的 少 数 国 家 之 一 ,灾 害 的 种 类 3 我国自然灾害应 急管理体系问题研究 31公 民防 灾 、 灾意 识 和 自救 技 能 在面 对 自然 灾 害 的时 候 , . 减 多, 发生频率高 , 分布 区域广 , 造成损 失大。 因此做好 自然灾害应急
p o msi ia' naurld s se meg n y ma g me ts se r  ̄e n Chn s t a iatre r e c na e n y tm.
关键 词 : 自然 灾害 ; 急管理 体 系; 应 问题
Ke r s au a ia tr e r e c n g me ts se p o lms y wo d :n tr lds se ; meg n y ma a e n y tm; r be
摘要: 简要 介绍 了 自然 灾害的定 义 、 类以及 自然 灾害应 急管 理 系统 , 分 并研 究我 国 自 灾害应 急管 理体 系存在 的 问题 。 然
Ab ta t sr c :Th a e re y ito u e h eiiin o tr lds se ,t ls ic t n a d te e r e c n g me t sse a d su is te e p p r b if nr d c s t e d f t fnau a iatr isca sf ai n h me g n y ma a e n ytm n tde h l n o i o

浅析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突发事件和灾难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灾难,我国建立了应急管理体制。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现状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监管体系不够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在监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监管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应急管理责任单位的行为。

其次,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和应对突发事件时存在职责模糊、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再次,监管手段和方式相对滞后,无法有效应对新兴风险和灾害形势。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完善我国应急管理的监管体系。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应急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强化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应急管理责任单位的监管责任。

其次,加大监管力度和频次,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督查机制,确保监管工作落实到位。

最后,加强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监管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新兴风险和灾害形势的及时监测和预警。

问题二:协调机制不够顺畅在应急管理中,协调机制的顺畅运行对于应对突发事件和灾难至关重要。

然而,我国应急管理体制中存在协调机制不够顺畅的问题。

一方面,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缺乏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导致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出现信息滞后、资源浪费等问题。

另一方面,应急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够健全,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合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提升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协调机制。

首先,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的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系统,实现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

其次,加强应急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固定的联络机制,并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

问题三:应急能力不足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在应急能力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自然灾害应对体系:现状、挑战与对策

中国自然灾害应对体系:现状、挑战与对策

中国自然灾害应对体系现状、挑战与对策中国是世界上受到自然灾害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分布地域广、种类繁多、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是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自大禹治水以来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始终贯穿着与自然灾害的较量与斗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于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有着更高的企盼。

改革完善自然灾害应对制度、创新发展自然灾害应对体系,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一中国自然灾害应对体系的基本情况新中国自然灾害应对制度与人民共和国相伴而生。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

《指示》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必须组织生产救灾委员会,包括内政、财政、工业、农业、贸易、合作、卫生等部门及人民团体代表,由各级人民政府首长直接领导”。

1950年2月,中央救灾委员会成立。

当时的《中央救灾委员会组织简则》规定:日常救灾工作由内务部负责,也具体规定了灾害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以党政统一领导、政府综合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自然灾害应对体系。

该体系的主要构成如下。

(一)自然灾害应对管理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是应对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类突发事件的行政领导机构。

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各级政府成立的减灾委员会成为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的综合协调机构。

其中,国家减灾委通常由一名国务院领导担任主任,34个国务院部门、军队以及红十字会等组织机构参加。

国家减灾委的职责包括:①研究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②协调开展重大防灾减灾活动;③指导地方开展防灾减灾工作;④推进防灾减灾交流与合作;⑤组织和协调全国抗灾救灾工作。

国家减灾委的办公室设在民政部。

除了减灾委这样的综合性机构,各级政府的水利、农业、林业、国土、地震、海洋气象等部门则依据相关规定负责某一类型或某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

(二)自然灾害应急准备应急预案方面,我国自上而下制定了各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一、引言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各种自然灾害会给人民生命财产以极大的威胁,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带来极大的挑战。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对于防范和减轻灾害的损失、保障社会安全、人民生命健康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简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是应急管理部门利用国家、社会和个人资源,采取制度、技术、管理等手段全面防范、抵御、减轻和消除各类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管理体系。

其包括了灾害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和预报、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灾害应急工具与装备的配备和培训应急人员等方面。

(一)灾害风险评估应急管理部门应在搜集和分析历年灾害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最新技术手段分析和评估灾害风险特点和趋势,从而形成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

这些系统的预警等级和分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灾害类型和风险等级进行细分,来对突发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预测和提醒。

(二)灾害预警和预报为了让人民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应对措施,应急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发布灾害预警和预报,包括短信、微博和微信群推送等多种途径。

这些预警信息包括了灾害的类型、程度、预计影响范围和时间等,可以帮助人民做好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

(三)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是应急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具体表现。

此预案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灾害类型和应能力等制定适合的应急预案。

预案中应包括预警和预防处理、事故调查和处理、应急抢险和救援处置等一系列的具体应对和处理措施。

(四)灾害应急工具与装备的配备和培训应急人员为应对灾害挑战,应急管理部门还应注重着力配备专业的灾害应急工具和装备,例如急救箱、便携式发电机、水泵枪等。

同时也应定期开展培训,全面提升灾害应对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素质。

三、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实践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需要长达数年的不断完善和逐步落实。

以下是一些我们国家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2024年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范文

《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面临着越来越频繁和严重的气象灾害。

这些灾害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以期为提高我国灾害应对能力提供参考。

二、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该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管理机构,以及相应的预警、响应、救援和恢复机制。

在预警方面,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气象观测网络和预报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在响应和救援方面,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了应急预案,明确了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职责和措施,同时配备了专业的救援队伍和设备。

在恢复方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措施,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三、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预警信息发布不够精准和及时。

由于气象观测和预报技术的限制,部分地区在发布预警信息时存在误差和延误现象。

其次,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在应对重大气象灾害时,存在响应速度慢、救援力量不足等问题。

此外,应急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最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仍需加强。

部分受灾地区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支持。

四、优化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优化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策略:首先,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应加强气象观测网络和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引进先进的气象技术,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面临各种自然和人为灾难,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发展稳定,我国逐步发展完备了一套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协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地震防御条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震减灾工作。

此后,在地震、洪涝、旱灾、台风等自然灾害中,中国政府及时组织救援、警示预测、防范减灾,避免了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

例如,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中,中国政府迅速组织抢险救助,并在灾后进行修建和重建。

此外,政府还支持和促进了科学研究和应急技术创新,提高了灾害预测和救援效率。

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我国建设了一支由政府、企业和群众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

对于恐怖袭击、重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灾害,政府通过应急预案和建设应急物资库等举措来应对。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参加了多边应急援助机制,并在其他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时给予援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作用日益突出。

社会捐赠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应急救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各地商会、慈善机构及企业组织捐款捐物,成百上千的志愿者自发前往救援。

他们为灾区的人们提供了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大大缓解了救援压力。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展现出了越来越强的应对灾害的能力。

虽然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但我国政府和广大人民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应对态势,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和理念,努力构建更完善、更高效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以便更好地保障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安全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从最初的简单救援手段到今天的高科技应急管理系统,我国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社会灾害中取得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灾害应对能力较为薄弱。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采取了人员和物资的救援手段,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例如,在老少边穷地区和山区,政府派遣大量医疗队、粮食和物资。

而对于城市灾害和交通事故,政府采取了急救和疏散的手段,减少灾害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虽然当时的灾害应急管理手段较为单一,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立了“防灾减灾救灾”三位一体的体制。

此后,一系列灾害应急管理法规和制度陆续出台,对灾害应急管理的规范和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应急条例》等法规的出台,为灾害应对提供了法律保障。

政府部门为此建立了一系列预案,完善了相关的机制和设施,提高了应急处置的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各种高科技设备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灾害应急中,有效提高了应急处置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地震搜索和救援中,我国引入了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搜索和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我国还大力发展了应急物资储备和运输体系,确保了应急救援快速、有效、准确地开展。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灾害应急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得到了完善和提高,提高了应急处置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未来,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并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应急管理手段和能力,为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范文

《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遭受的气象灾害频发且愈发严重。

台风、暴雨、干旱、冰冻等灾害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构建一个高效、科学、可行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高我国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二、我国重大气象灾害的现状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导致气象灾害种类繁多。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我国的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重大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一)体系建设背景与目标为提高我国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能力,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目标是通过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网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灾害预警预测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对气象灾害的有效应对和减轻灾害损失。

(二)体系建设内容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2. 建立预警预测系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完善的灾害预警预测系统,提高预测准确率和预警时效性。

3. 构建应急管理网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4.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救援效率。

5.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气象灾害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一)预警预测机制预警预测机制是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

通过建立完善的气象观测网络、数据传输系统和预测模型,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及时发现和准确预测。

同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公众提供充足的防范时间。

(二)应急响应机制当气象灾害发生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政府相关部门迅速组成应急指挥部,调动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1. 引言1.1 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频发成为影响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人为事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也需要有效的应急管理来应对挑战。

灾害应急管理是指在灾害发生时,组织全社会资源和力量,迅速展开救援、恢复重建和风险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良好的应急管理体系可以提高抗灾救灾效率,减少灾害损失。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灾害应急管理还关系到国家形象和社会稳定,有效的应急管理可以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加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迫切需要。

1.2 介绍灾害应急管理的定义和意义灾害应急管理是指在灾害发生时,通过组织、指挥、调度、救援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减轻灾害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管理工作。

灾害应急管理的意义在于能够在灾害发生之初,更快速、更有效地组织救援力量,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它通过提前预案、组建救援队伍、配备应急设备等手段,提高了抗灾救灾的能力和效率。

灾害应急管理的意义还在于促进了社会各界对于灾害防范和应对的重视,提高了公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增强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和抗灾意识。

灾害应急管理对于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灾害应急管理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挑战,对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正文2.1 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起步阶段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起步阶段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这些灾害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在灾害应急管理方面进行了长足的发展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缺乏经验和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对灾害的预测预警、抢险救援、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工作存在较大困难。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灾害频发的情况,我国不断加强了灾害应急管理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灾害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监测网络,及时获取灾害发生的趋势和规律。

提升了预警能力,建立了覆盖全国各地的预警系统。

通过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及时告知公众灾害的发生和要求采取的应对措施,提高了人们应对灾害的能力。

在抢险救援方面,我国建立了一支专业化、应急反应能力强的队伍。

全国各地都设有救援队伍和装备,以应对各类灾害。

加强了对灾害救援人员的培训和装备的研究,提高了救援能力和效果。

抢险救援队伍的日常练习和演练,为真正的抢险救援提供了经验积累和应对能力。

在灾后重建方面,我国加强了城乡灾后重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在受灾地区,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建工作。

通过完善灾后重建规划,加强灾后重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促进受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提升。

灾害预测预警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抢险救援队伍实力不断增强,灾后重建的规划和实施得到了更好的推进。

这些成效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了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地域广阔,地震、台风等多种灾害频发,应急管理的难度较大,需要不断增加投入和完善制度;公众灾害意识的提高还有待加强,应自觉学习防灾知识、提高应对能力。

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灾害长期不断斗争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在与自然灾害长期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应急管理经验,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将我国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建设逐步向综合性与系统性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

“一案三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包括有应急预案、应急体制、机制以及法制的具体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之一,鉴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相对复杂,各种类型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相应繁多,分布地域广泛,发生的频率较高,所造成的损害与损失也相应较大。

近年来我国各地自然灾害呈频繁爆发、综合性强的发展趋势,这些灾害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同时,地方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何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的降低自然灾害的破坏和危害,是当前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提高和完善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就成了当前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

本文以公共危机及应急管理理论作为研究基础,通过查找典型的自然灾害案例,找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试图提出完善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总的来说,本论文从结构上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进行介绍,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从公共危机的内涵、产生机理和主要特征的介绍引出突发事件的形成,在此基础上论述应急管理的主体和主要环节,就自然灾害的特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特殊性和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基本内容做了相关阐述。

第三部分介绍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结合具体的案例找出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成因分析。

第四部分为日本、美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经验借鉴。

最后第五部分针对前文的案例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成因分析,从几个不同角度提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灾害应急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已逐渐完善,应急管理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本文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历程、主要制度和政策改革、创新实践和成效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展历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面对的灾害形势复杂严峻,地震、洪涝、台风、内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损失。

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灾害事件中,对于灾害应急管理的脆弱性和不足性也暴露无遗,因此灾害应急管理一直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我国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灾害应急管理的体系和机制。

在195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进行有关自然灾害的研究和整治工作,并于1958年成立了中国自然灾害防治委员会。

然而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和整体国力薄弱,我国在应对灾害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我国对于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990年代初,我国开始逐渐建立了“应急管理”这一概念,成立了国家减灾委员会,并制定了《国家减灾十年规划》。

进入21世纪后,随着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得我国对于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国家综合性灾害减灾规划、地方的应急预案和救援预案等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也逐渐完善,使得我国在灾害应急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主要制度和政策改革在灾害应急管理方面,我国的制度和政策改革是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推动力。

首先是国家综合性灾害减灾规划的建立,该规划为我国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提供了总体指导和战略规划。

根据该规划,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预警和救援工作,提高了国家的整体灾害应对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我国是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影响巨大,因此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灾害发生的风险也在增加。

加强灾害应急管理,能够有效减轻灾害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在面对各种复杂灾害时,应急管理的及时性和效率性直接关系到抢险救灾的成功与否,对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主要在于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效,分析我国灾害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全面了解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本文还旨在引起社会对灾害应急管理重要性的关注,提高公众对灾害防范和救援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通过对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总结经验教训,还能为未来的政府决策和社会应对灾害的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推动我国灾害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正文2.1 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起步阶段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起步阶段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由于当时我国面临着战争的摧残以及缺乏现代化的灾害防治体系,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经验较为匮乏。

在195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民政部开始尝试组织抗洪救灾等应急工作,标志着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起步阶段的开始。

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我国对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也给灾害防治和救援带来了新挑战。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和成效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一、历史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灾害应急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

面对战争留下的废墟和灾民,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救援措施。

然而由于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救援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1950年代,国家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并开展了一系列防汛、防旱和防台风等工作,但仍然存在着救援速度慢、救援力量有限等问题。

进入1980年代,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技发展迅猛,同时自然灾害频发,加之经济社会活动不断向前推进,灾害应急管理迫切需要改革。

此时,国家开始对灾害应急管理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和改革,成立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各地防洪、抗旱工作,提高了救援效率和力量。

200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灾害应急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国家建立了全国公共安全教育日,使得公众的灾害应急意识得到了提高;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救援力量的投入,提高了灾害救援的效率和力量;国家还在重点地区建立了应急救援基地,提高了国家救援能力。

二、成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灾害救援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通过对灾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国家能够提前准确判定灾害的发生和受灾范围,从而加大了救援力量的投放,提高了灾害救援的效率。

国家对灾害应急救援力量的投入大幅增加。

近年来,国家在提高抗灾救灾能力上进行了大力投入,政府购置了大量的救援设备和器材,并加大了对救援人员的培训和配备。

国家在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上取得了明显进展。

国家建立了三级应急救援体系,由国家、地方和县级三级政府共同负责组织指挥,这为提高灾害救援的效率和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其成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应急管理一直在不断发展。

经过70多年的努力,我国灾害应急管理在技术、政策、制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提高了应对自然和人为灾害的能力和效率,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灾害应急管理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战争持续,灾害频繁,我国灾害应急工作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对灾害应急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化,灾害应急管理开始得到重视。

1989年8月,我国首次颁布了《全国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正式开启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历史。

此后,我国灾害应急体系逐渐完善,各级政府开始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演习,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和科普宣传等一系列工作。

2003年,我国南方遭受了“非典”疫情的袭击,国家下大力气应对疫情,实施封闭管理、隔离观察等措施,最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此次事件深刻地教育了我国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010年,我国建立了国家应急管理机构,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由单一领域向综合领域转型。

此后,我国建立了多层级、多部门参与的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了应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性。

1. 灾害应对效率提高。

我国建立的多层级、多部门参与的应急管理体系,能够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响应,并展开组织协调、资源调配等工作,提高了应对灾害的效率和水平。

2. 灾害损失减少。

随着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在应对自然和人为灾害时,能够减少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有效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 灾害应急技术不断推进。

我国应急管理领域推广了一批先进的灾害应急技术,如人工降雨、地震预警等,这些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灾害应对的能力和效率。

4. 灾害预警和预报能力不断提升。

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研究和监测系统建设,能够及时进行预警和预报,为应对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研究——以林业生物灾害为例张国庆(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沈阳110034;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安徽246300)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林业生物灾害、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特点和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现状,简单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灾害管理工作情况,最后,提出了灾害管理对策,关键词:林业;灾害;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S4 S7 文献标识码:A1.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特点林业生物灾害是由于极端的自然、人为因素或者它们的共同作用,使森林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的有序状态遭到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少数生物抢占生态位,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造成林业生物灾害。

林业生物灾害包括森林植物感染病虫鼠害、有害植物侵入和野生动物感染疫病等。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是一个有效地组织协调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应对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过程。

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林业生物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进一步改善灾害应急管理周期中减灾、准备、响应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尽最大可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来保障生态安全,并将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具体内容包括包括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应急救灾,灾害发生前的各种计划、物资资金准备等备灾措施,灾害发生后的救灾工作和灾后恢复工作,以及避免和减少灾害发生的促进森林健康措施。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林业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之一。

1.1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林业生物灾害属于自然灾害,除了具有一般自然灾害的共同点外,还具有周期性、突发性、扩散性、可控制性等特点:(1)周期性。

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群具有一定的消长周期,其危害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由于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有害生物、同一种有害生物在不同地区期表现的危害周期都不相同,因此,林业有害生物的周期性主要表现在单虫种的区域性上。

例如马尾松毛虫,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发生周期平均为9~13年,在南方地区为5~7年;由于化学防治给松毛虫天敌带来的伤害,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县市松毛虫爆发周期缩短到了5~9年。

(2)突发性。

许多林业有害生物生命周期短,繁殖率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数量巨大的群体,危害森林,呈暴发态势。

(3)隐蔽性。

林业有害生物形态多变,测报防治难度大,害虫一般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不同虫态,病原微生物大多数则通过孢子繁殖,而且大多数林业有害生物个体小,隐蔽发生,甚至于隐藏在林木体内或地下,不易发现,防治困难。

(4)扩散性。

林业有害生物可以随气流、水流、动物迁徙、人为活动和本身的迁飞等而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在新的地域定居下来后,危害森林。

有些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侵入到新的地域后,迅速繁殖,排挤本土生物,造成生态灾难。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16种外来物种在我国形成严重危害,仅这些外来物种每年入侵的林地面积已达150万公顷,农田面积超过140万公顷,由此造成的农林业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已达574亿元。

(5)区域性。

森林是以自然生产力为主导、受经济生产力影响的产物,森林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因此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再加上林业有害生物生活与危害行为与自然因子密切相关,林业有害生物的生命周期与灾害发生的周期、危害程度就具有强烈的区域性。

(6)社会性。

从灾害源来看,林业生物灾害是相对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失衡造成的。

在理想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其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信息传递都是处在有序状态,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由于人类对森林过度开发利用,打破了这种有序状态,造成森林生态系统抗逆能力下降,当有利于某种森林生物滋生的生态因子存在时(如气候变暖、营造纯林、广谱农药的使用等),该森林生物就可能泛滥危机生态安全而形成灾害;由于环境污染、森林火灾、冰冻等自然灾害,造成大部分森林生物衰弱,使少数抗性较强的森林生物抢占生态位,造成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由于人类频繁远距离活动,打破了地理区域限制,使一些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森林健康。

从灾害产生的危害来看,林业生物灾害危害面积大,损失严重。

林业生物灾害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于危及人类健康。

“十五”期间,全国年均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面积867万hm2,相当于同期森林火灾面积的50倍,年经济损失高达880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156亿元。

林业灾害受体涉及整个陆地生态系统,除了危害森林外,有些还危及人类健康。

例如松毛虫毒毛脱落,会引起松毛虫皮炎、松毛虫关节炎,并能引起耳廓炎、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危害性更大,如禽流感、艾滋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埃博拉等恶性传染病,均是人兽共患病,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广,主要分布于广大农村地区,可通过与畜禽直接接触传播疫源,加上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保障较为薄弱,野生动物还可以通过污染水源、粮食、作物等传播疫源,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7)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生物灾害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条件。

由于我国地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大气候带,幅员辽阔,生物区系复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的难度不一。

由于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我国西藏无人直接干扰的天然林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病害的流行,造成冷杉林大面积带状死亡。

由于林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速度远远低于林木的有害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速度,气候的微小扰动都可能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演替过程产生巨大影响,其中生物灾害的流行是重要的自然响应过程,这样的气候为多种生物灾害的大发生创造了条件。

长期高温干燥的天气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使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一些耐旱喜阳性的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以及次期害虫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危害严重。

我国的主要生态工程示范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区,森林生态环境恶劣,树木长势弱,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森林的寄主主导性生物灾害发生普遍。

(8)可监测预测、可控制性。

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都有一定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长期监测和研究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可以建立预测模型,进行灾害预测。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可以对产生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人为干扰,将林业生物灾害损失降到经济阈值范围内。

林业有害生物一般都有天敌,可以利用天敌实行生物防治,或者通过营林措施,改善林内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天敌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控灾。

(9)治理的艰巨性。

林业生物灾害灾害源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害草、害鸟、害鼠等,以病、虫、草、鼠四类为主,我国现有林业有害生物8000余种,其中可造成危害的200余种,造成严重灾害的有20余种。

林业生物灾害受灾体种类多,面积广大,包括分布在全球的森林植物、动物以及苗圃、贮木场等林业生产场所,其涉及范围包括人类所有生存的陆地空间,再加上林业有害生物形态多变,隐蔽发生,治理范围广,难度大。

1.2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特点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必须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因此,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科学性。

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照林业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因地因时制宜,因害施策;按照生态健康原理,培育健康森林,或恢复受灾森林的健康。

(2)系统性。

无论从生态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林业都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具有自然系统、人造系统、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开系统、目的系统、行动系统、对象系统等系统的形态和特点,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系统是林业这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林业系统的所有特征,要进行高效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就必须运用系统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林业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

(3)社会性。

由于森林属于公共产品,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所有森林保护活动包括林业生物灾害的防治,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所有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都必须融入到全社会发展中去,与国家建设紧密结合,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公共化、社会化。

(4)时间性。

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时间性,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按照这一时间约束,才能实现林业生物灾害有效防控。

(5)政策性。

一方面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开展管理活动,另一方面,为了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规范化,就必须制定相关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法律法规、技术规范、防治标准,实现林业生物灾害高效防控。

(6)目标性。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要达到实现森林健康这一目标,以保护林业建设成果,维护生态健康和国家经济安全。

(7)计划性。

对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活动,按照不同的阶段目标,制定严密的管理计划,才能有效调配人、财、物,使管理活动有序进行。

(8)层次性。

在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中,国家、省、市、县乃至森林经营者,其所处层次不同,管理范围不同,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情况不尽相同,其管理内容也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层次性,2.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体系现状目前,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包括法制建设、工作管理和组织机构建设,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是在《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及相关检疫法规制约下进行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机构根据林业生物灾害现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依法运用权力,对林业生物灾害实施有效的管理。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各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具体的防治技术管理、监测预报和检疫执法工作。

2.1我国林业生物灾害法律法规体系现状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政策和法规从无到有,不断规范。

建国以来,我国有害生物防治最早的规范性文件是1951年对外贸易部发布的《输入输出植物病虫害检验暂行办法》。

1954年对外贸易部发布了《输入输出植物检疫暂行办法》及《输入输出植物应施检疫种类与检疫对象名单》,提出了30种检疫对象,其中包括美国白蛾、榆枯萎病、五针松疱锈病和核桃枯萎病等4种检疫性林木病虫。

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发布了《国内植物检疫试行办法》,并附有《国内植物检疫对象和应受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

国内的植物检疫工作从此逐步发展起来。

1957年林业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治森林虫害的指示》。

1963年国务院公布了《森林保护条例》,条例要求各级林业行政部门,应当在发生森林病害、虫害的重点地区,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站,负责防治技术的指导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