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2
小学教师论文精选(2)【10篇】
浅谈如何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对于语文知识的教师来说,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多才多能,一专多长,具备多方面的涵养,具有灵活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
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要有高尚的政治情操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如革命先烈勇于探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于献身民族的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还有许多艰苦朴素、勤学苦练、诚实勇敢、助人为乐等德育内容,如果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浏览,在讲课过程不能感染学生,达不到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
作为语文教师要对政治、社会事事关心,关注国际国内风云变换的世态,敢于揭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见义勇为,见不义敢说敢斗,身教言传,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学生。
教师在讲有关政治思想性强的课文时,摸其声,拟其状,关键处声泪齐下,痛骂喜兴,表于言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
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教学小论文(优秀8篇)
教学小论文(优秀8篇)教学小论文篇一一、拓展写的思路和所有从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老师一样,刚刚接触到作文,我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不知从何着手。
经过一番培训,我发现新课程特别重视学生“勤练笔”,把写作与阅读教学、综合性活动,以及生活结合起来,所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细致地做好备课工作,备教材,备学生,特别是一个单元之间的联系,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拓展写的思路。
在第三单元语文天地的笔下生花部分,习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根据教材拟的题目写,二是围绕“初显身手”的内容展开。
其中有一条特别引人注目:学困生可记录“畅所欲言”的内容,学习语言表达。
这充分显示了新课程的人性化、个性化设计。
在这一单元的习作要求里,还是坚持同样的原则性:尽可能开拓思路,使学生愿意写,有得写。
习作与阅读结合,与生活结合,与活动结合。
二是具有选择性,所以在我教完《国徵》这一课之后,就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徵增添光彩?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在有感而发的基础上,结合旁边的吐白,指导学生进行落笔。
二、我手写我口小学教材里有许多优美的课文,不仅词句优美,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力,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文字美,更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我手写我口”,强调的是学生的有感而发;应该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于教师的势时引导。
在教授第一单元的《爱什么颜色》之时,我通过读、感受、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再引入课后习题二:你爱什么颜色?由于学生的情绪已经到了一个高潮,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也渴望自己像个小诗人一样,能写出优美的诗句。
我抓住时机,先引导学生说,再让学生写,然后朗诵自己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从而在开始之初就激起了他们的创作欲望,打下良好开端。
《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深深地陶醉于这美好的童话故事,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有一朵七色花呀!在我抛出了“假如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用来做什么?”这个问题之后,课堂上顿时像开了锅一样,学生饶有兴趣地与同学们交流了起来。
教学论文——精选推荐
教学论⽂教学论⽂范⽂⼤全(精选10篇) ⽆论是⾝处学校还是步⼊社会,⼤家都跟论⽂打过交道吧,借助论⽂可以有效提⾼我们的写作⽔平。
你知道论⽂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教学论⽂范⽂⼤全,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教学论⽂篇1 摘要:课程改⾰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各个学科教学的发展,其中初中语⽂教育也得到了长⾜的发展。
其中课程导⼊⼀直是语⽂课堂教学的⼀个重点内容。
⼀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般,只有成功的开场才能对课程的深⼊开展有⾜够的保证作⽤。
通过短暂的课程导⼊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以提⾼学⽣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更好的促进学⽣的发展,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初中语⽂课堂教学如何进⾏课堂导⼊。
关键词:初中语⽂;教学;课堂导⼊ 课程导⼊是⼀种⽐较有效的教学⽅法。
通过课程开始之初的信息介绍引起学⽣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的注意⼒,帮助提⾼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此外通过课程导⼊使得课堂⽓氛更加轻松和谐以营造⼀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学⽣的理解能⼒和学习质量。
此外,有效的课程导⼊可以让学⽣对于所学内容有⼀个⼤致的了解,帮助学⽣更加轻松地调整到学习状态之中。
⼀、如何提⾼初中语⽂课堂导⼊的质量 和其他学科相⽐,语⽂学科具有独特性。
具体来说,语⽂是⼀门⼯具性的学科,因此内容⼗分庞杂,语⽂教材包涵有很多其他学科的内容。
因此,教师想要提⾼课堂导⼊的质量就必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导⼊⽅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让课堂导⼊真正起到作⽤。
1.如何进⾏历史性⽐较强的教材内容的导⼊。
在初中语⽂的教材之中有⼀定程度的历史性⽐较强的内容,因此在针对历史性⽐较强的教材内容进⾏课堂导⼊的时候教师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选择最佳的课程导⼊⽅式。
⼀般在进⾏这类教材内容导⼊的时候教师应该⾸先向学⽣简单地介绍当时的环境背景,让学⽣对此有⼀个⼤概的认知。
以教学实践为例的论文(2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与方法。
通过优化阅读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方法一、引言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例,探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与方法。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阅读材料单一,缺乏趣味性。
部分教师选用阅读材料过于注重内容,忽视趣味性,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读、讲、背”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阅读教学效果不佳。
3. 阅读评价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部分教师评价学生阅读时,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导致评价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 阅读习惯培养不足。
部分学生阅读时缺乏目的性,阅读速度慢,阅读效果差。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与方法1. 优化阅读材料,提高趣味性(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如童话、寓言、故事等。
(2)引入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如经典名著、儿童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开展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3. 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1)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
(2)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如速读、略读、精读等,提高阅读效率。
(3)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培养阅读思考能力。
4. 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学生自评等,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和成果。
关于教师教育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教师教育的论文范文2篇关于教师教育的论文范文一: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摘要:在庞大的教师队伍当中,高等院校的教师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使命,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学习和塑造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措施有: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爱岗敬业;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一视同仁,关爱学生。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进入21世纪以后,以信息技术、科学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迅速发展,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意味着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知识时代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就是要靠教育,而在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的是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教师教育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教师的成长,关系着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在教师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
一、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理解1.教育行业有着与其发展相适应的行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教师作为教育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具体而言,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情感、教育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育职业的良心、教学作风等内容。
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则是指符合与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做事方式和做事能力。
高等教育阶段有其特殊性,高校教师的道德感与责任心和其高深的学术修养是密不可分的。
例如,教学效果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敬业程度;专业技能的不断完善可以反映出社会发展的需求;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可以反映出教师责任心的强弱。
这些都是作为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与修养,同时也对教师工作起着推动和指引的作用。
2.教师是教育实施的主体和关键,教师的教育理念、科学文化素质、教学行为改进等环节都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着密切联系。
小学教学论文(精选15篇)
小学教学论文(精选15篇)小学教学论文(精选15篇)小学教学论文(一):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法应用一、教学个性化的专业素养(一)包容对待学生的个性化。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宽容的教学态度是务必具备的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内情绪感,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和特点,老师要用宽容、客观的心态去应对,在明确自己肩上教育重任,用心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同时,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道德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够主动的与学生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仅能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陌生感,还能有助于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内情绪感和个性特点,从而老师能够更好的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透过针对性的鼓励和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小学过程中,老师透过对自己教学方法的不断反省和思考,然后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改善不足,这样才能在开阔教师自身眼界以及知识面的基础上,利用创新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料,增强课堂教学中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知识面的丰富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加强培养教师的特色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简单、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有利于增强对课堂教学的掌控程度,还能使学生都处于整体、统一的管理之下。
然而个性化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既需要老师倾注超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要老师加深对学生实际状况的理解。
但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想法以及个性特点,因此为了更好的施展教学方法以及展开教学活动,老师就务必透过对学生的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不断的认真观察和创新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给与针对性的意见和实用性的指导,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的进步和发展。
汉语拼音教学论文(优秀2篇)
汉语拼音教学论文(优秀2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整编的汉语拼音教学论文(优秀2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是低年级教学中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教学内容比较最枯燥乏味。
让学生乐学、好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学生好动、刚学习拼音感到比较困难这一特点,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灵活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其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打好拼音基础。
要如期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只有开动脑筋,更新观念,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优化教法、学法。
只要让儿童变苦学为乐学,相信达到大纲的要求是完全可能的。
具体可采用如下教法:一、自编儿歌让学生记忆深二、表演儿歌让学生兴趣浓课文后面编排的儿歌,全文汉字注音,配上精美的插图,深受学生喜爱,每当学完课文中的拼音字母式式音节后,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念起儿歌来。
由于学生来自农村,平时说惯了乡音,用普通话读儿歌往往读音不标准。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把儿歌、插图分别制作成动画课件,如g、k、h,首先引导学生观看动画课件,听儿歌读录音,激发了学生学好普通话的欲望,然后教师一句一句带读,读准字音,纠正口形,并让普通话好的学生带读;接着,重点认识字母g、k、h,并读准它们所带出的音节:kōng、hú、huā、gā、g、k、h,朗读的同时也进行了初步的语言训练。
当学生读准了儿歌,并能背诵时,教师若让学生一边背儿歌,一边表演,学生往往会喜不自禁,教师可以先让大家自主发挥,各自表演,学生的动作虽然各式各样,但无不充满着童真童趣。
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精选范文2篇
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精选范文2篇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范文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运行管理思路摘要: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采用多种媒体形式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有效地解决了学生跨地域学习的困难,避免了工学矛盾,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支持。
在这种开放教育的模式下,通过对学生、管理教师、远程教学平台的研究和分析,建立更具规范性、合理性、高效性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运行管理;现状一、概述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采用多种媒体形式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有效地解决了学生跨地域学习的困难,避免了工学矛盾,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支持。
然而,在这种开放的学习状态下,学生是否自主的认真学习,学习的有效性如何,学习平台是否完善和到位,都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远程教育就是为了学习者更好的学习,那么,作为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办学主体来说,怎样高效的对教学运行进行管理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则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价值。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本研究基于对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基础教学点的教学运行管理研究。
教学运行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研究对象为400名基层教学点开放教育的学生,所在专业涵盖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法学、教育管理、土木工程等。
采用团体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样本进行数据收集。
根据远程教育教学管理运行的具体情况,并参照了国内外对于远程教学的管理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相关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68份,回收率为92%,有效问卷336份,有效率为91%。
主要内容涵盖以下方面:1.学生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的认识情况;2.学生对教学设置的参与度;3.学生对教学管理人员及现有教学支持的评价和看法;4.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满意程度;5.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浅谈小学数学估算教学论文3篇(2)
浅谈小学数学估算教学论文3篇(2)浅谈小学数学估算教学论文篇二估算和估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某些计算和测量的结果无法得到或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判断时所采取的一种数学方法,同时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在数学教学中估算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大大方便日常生活预算及判断。
新课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估算教学的总体目标是“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其中在第一阶段中提出具体教学目标是:“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约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第二阶段具体教学目标是“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同时数学新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简化笔算,加强心算,增加估算”。
要达到新课标提出的估算目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感,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与积累估算方法,指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估算方法,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估算的优势,学生才会喜欢估算并自觉运用估算。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估算学习中来,教师教学应从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入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估算规律、理解估算的意义及本质,打破常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估算的目的和本质,从而掌握估算。
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平时的估算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估算与问题解决相结合,感悟估算的意义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单纯地用算式进行一种机械训练,难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一)结合具体情境,选择计算策略在教学估算时,要把它置于问题解决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自觉地把计算和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
理解为什么要计算,什么时候要用到估算,将估算作为解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笔者借下图来阐明观点。
比如,在教学加法估算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玲玲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一台电风扇198元和一包洗衣粉12元,一套碗69元,请问他们大约花了多少钱?对于以上情境,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也理解只需要大致算一下要多少钱,何况情境中有3个数量,学生不能很快得到精算的结果,就会运用估算策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二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二篇〕【导语】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综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二篇〕》,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一、引言教师在对乘除法教学进行优化时,一定要从小学二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和接受能力入手,增加教学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学生可以对课程更好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乘除法计算知识理解,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文将对如何优化小学二年级乘除法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策略。
二、小学数学乘除法教学中存在问题在小学二年级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完全,处于思维养成时期,逻辑能力水平低,因此在学习乘除法时略显吃力。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旧使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方式,并没有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主体地位,而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缺乏了解,课堂气氛越发沉闷,学生对乘除法也就越发没有学习兴趣,课堂效率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其次,小学教师大局部毕业于师范类院校,虽然具有专业教育知识,但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教师缺乏相关幼儿教学经验,致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代沟不断变大,而乘除法教学相对来说十分枯燥,学生本身学习积极性就不高,这样一来学习效率就不断下降。
最后就是学生课后复习效果差。
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而言,课堂学习过程都只能在学生脑中形成短暂记忆,想要学生真正掌握乘除法知识,就一定要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复习,以到达稳固效果形成长久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但是在小学数学乘除法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年纪小,常常出现对课后复习缺乏重视或是复习方式不正确等情况,造成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
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2篇
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第一篇:六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引言:语文教学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关键.为了提高六年级语文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实现:1. 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引入有趣的故事或问题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创意活动。
为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竞争等,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多媒体应用。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来展示教学内容,可以使课堂更具视觉冲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策略:1. 提供优质读物。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课外读物,并鼓励学生多读。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设立阅读时间。
每周安排一定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让他们习惯于每天都有阅读的时间。
3. 阅读分享。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分享自己读过的书籍,互相推荐好书,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三、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以下是一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1. 阅读模仿。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经典的文章结构和句式,来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范文给学生,让他们学习和模仿。
2. 多写多练。
写作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写,并对他们的作文进行认真批改和指导。
3. 合作写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写作,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作文,通过合作交流来提高写作能力。
结论: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和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六年级语文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2篇)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1《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
教材中的每一幅图片、每一段对话、每一次提醒都凝聚着教材编者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呵护和尊重。
一、析学情重基础关注学习效益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教师应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示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例如,教学《亲亲热热一家人》时,从展示台“我来介绍我的家人”入手,先请孩子们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自己的家人,在课堂上通过向小伙伴、老师介绍自己的家人,增进儿童与家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培养儿童对家的自豪感和对家人的情感,体味一家人的幸福。
《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又走向儿童的生活,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幸福、校园的可爱、社区的美好,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生活习惯,学会生活和做人。
二、引探究重体会关注学习收获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关注学生当下的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观念,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如在执教《上学的一天》“过马路”这一板块时,通过先让部分孩子根据课本“小剧场”学走人行横道线的提示、模仿生活中的实际情景来表演如何过马路,再请孩子们结合生活常识讲讲平时过马路的经验或者体会,最后,结合“法治墙”板块的内容让孩子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哪些路道是安全或危险的,让孩子的上学之路更安全。
课堂教学要把知情意行结合起来,让儿童学以致用,解决儿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儿童的生活。
三、看长远重实践追求健康成长《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从儿童的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
所以,课堂的学习不能只局限在教室,而应该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学以致用,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2《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
最新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精选2篇
最新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精选2篇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篇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
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
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道法教育教学案例论文(2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和谐共生”为主题,结合道法课程特点,通过分析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道法教学中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剖析,总结出道法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为道法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法教学;和谐共生;教学案例;思想道德素质一、引言道法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道法教学质量,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仍是摆在道法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本文以“和谐共生”为主题,通过分析具体教学案例,探讨道法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教学案例1. 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道法课,主题为“和谐共生”。
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我国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兴趣。
(2)新授: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以及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和重要性。
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谐共生的理念。
(4)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5)总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
3.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播放图片、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注重学生参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课堂氛围。
(3)注重实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道法教育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道法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怎样组织处理教材
江西修水四小:舒雄峰
在备课和教学设计中,独立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保证,也是对教师专业化能力的一项重要要求。
教材处理,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课程资源进行某种开发,对教材进行增删、取舍、加工、包装的艺术处理过程,从而增强教材的情趣性、生活性,降低教材的难度,让教材的教学功能得以充分实现。
我认为组织处理教材主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浓缩简化——让学生易学
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工程,应取消可有可无的动作,改造孤立零碎的、费时费力的动作,合并经济的、高效的动作并使之一体化,课堂教学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所谓农缩简化就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简代繁,让学生学习过程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较大的学习效果。
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较短,一般只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但在这一课时里,既要教课文本身内容,又要教有关新闻的一系列基础知识,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
怎样教才能又好又快呢?请看下面实例:
教师宣布上课,提出并板书课题。
在上课文之前,教师向学生布置如下任务:读课文后,请学生用三种方式表达课文内容。
即第一,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二,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第三,用一大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读完课文后,几名学生不约而同用课题回看答第一个问题;用课文前几句回答第二个问题;用一大段或几句话,即全文的大意回答了第三个问题。
其他同学一致赞同、毫无异议,老师相机解释并板书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这个教学实例生动地说明了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
这一设计有两个关键。
一个是要求学生用哪三种方式表达这则新闻的内容;另一个是在初读课文之前,老师向他们布置这个任务。
从而达到浓缩简化——让学生易学的目的。
第二:调整重组——贴近学生的生活
通常,教学内容离学生生活越近,其教学效果越好,反之,教学内容距学生生活越远,教学效果越差,无法让学生感悟和理解。
作为教科书或多或少受地域和学生实际限制,教师使用时不可能完全通用,这就得根据需要作必要的调整。
一种调整是减少、取消或变换。
减少、取消或更换是对脱离学生生活背景,学生弄不懂的,或者脱离时代特点,陈旧的东西,而更换为与学生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较近,与时代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如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没有将“田、木、刀、王、力、火”列入写字范畴。
这些基础字对学生以后识字写字都很重要,因此我就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字体教学辅导,为学生写字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教材中写字出现先后顺序存在的问题,如先学“评”后学“平”,先学“送”后学“关”等,也都进行了随机调整。
我们的新教材也存在知识滞后于学生发展的现象,比如,一年级
小学生在上学前,大部分认识了小额人民币并且能去买小食品,教学时,我们应把教学重点人民币图案的象征意义上,放在深化换算关系上。
二种调整是扩充、增加。
扩充就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增加。
运用扩充来处理教材,提高教学效果,是比较多见的。
根据所学内容,可以扩充背景材料,还可以补充社会的、自然的、科学的、生活的等方面的内容,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之后,可及时讲述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等。
三种调整是渗透和整合。
在新时代教学中,教师应在处理教材时应本学科的知识为主,尽可能去吸收各科学科的知识素材和背景,体现教材的整合性。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不是在上语文课,而是在上科学课“运动和静止”的一堂课。
在这里,“白日|、黄河、楼”的运动,用“尽、流、上”寥寥几字就描述得淋漓尽致,把“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参照物”等科学知识都点明了,这是教授科学知识的好材料,同时又有文字的魅力,学生都很喜欢。
原来抽象、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学生乐于接受。
整合在我们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设疑激趣——让学生探究体验
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教材呈现给学生都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愿望和深刻的感情。
只有哪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内容,只有哪些能够带给学生挑战,以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哪些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活动,才能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
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变无疑处须教有疑”,课堂以问题为中心。
“教例“
一个同样为“圆周率”的教学,下面两位老师的做法反映了处理教材的不同方法。
其一:“什么叫'圆周率'呢?请大家注意:园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是圆周率”。
随后,随着老师的一声“预备读”,大家一字不差地背诵。
这种方法绝对不可取的。
其二:在上课的前一天,布置每个学生用纸板做一个圆,半径自定,第二天带一把尺子。
上课时,就让每个学生在课堂草稿纸上写出三项内容:写出自己做的圆的直径;滚动自己的圆,量出圆周长度,写在草稿纸上;计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全班做完后,要求每个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把结果一个一个地写出,然后引导学生分析;
甲圆:直径1厘米,周长3.1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1倍。
乙圆:直径2厘米,周长6.4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2倍。
丙圆:直径3厘米,周长9.45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15倍。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是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很快就发现不管圆的大小如何,每个圆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数学上叫圆周率。
”
可见,前一位教师的教材处理完全是直白的,是教师奖授式的,而后一种的教材处理显然是学生探究式的。
从后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到,在教学活动中,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知识的获得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第四:化静为动——让学生乐学
处理教材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活化教材,设法让静止的、抽象的、死板的教学内容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
我们知道新课程标要求教材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以实物照片、素材、文字、表格、图形、字母等各种形式结合起来。
改变教材呈现形式也有很多方法,如1:对话呈现。
2呈现图片。
3录像呈现。
(二)要想活化教学内容,另一个做法就是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例: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胆活用很多电视节目的模式,进行创新,效果不错。
中央电视台有“开心辞典”,我们可以在教授古文时有“课前开心小辞典”等等。
我们还可以尝试对话课型
第五:扩展延伸——让学生实践创新
成功的教学不仅要满足于学生掌握课内的知识,更主要是通过课内的学习而能引发学生更多的课外思考,延伸到社会,延伸到现实生活,让学生去实践和创造。
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广阔。
总之,组织处理教材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结合实际,不断地创新,相信我们会组织处理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