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3.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沪科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二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声音的特性指的是音调、响度、音色,其核心是音调和响度。
学生已经学过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本节课的内容声音的特性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
由于它在本章中是重要和核心知识,所以在本学科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有重要的作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研究乐音的音调和响度各与什么因素有关,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体会各个概念的不同及找出影响音调、响度的因素。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定位:(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目标解析: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就是指通过“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探究”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探究”进一步了解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通过辨别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来了解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很难区别音调和响度的不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不易区分。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和区分概念,其中关键是通过实验来探究。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声音的特性的教学中,准备使用直尺、音叉、乒乓球、多媒体课件。
因为使用这些实验仪器,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什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先来聆听一组音乐。
(播放不同的声音),学生讨论,这些声音有哪些特点呢?让学生安静下来感知周围有哪些声音?你们是如何区分开这些声音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八年级物理全册 3.2 声音的特性学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3.2 声音的特性学案 (新版)沪科版3、2 声音的特性预学目标1了解乐音的特征,知道音调是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属性之一。
2知道噪音的概念,等级和危害。
3知道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
我的疑惑名师点拔例1音调: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分析:物体的振动频率与振动物体的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在粗细、松紧一定的情况下,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琴弦就是靠改变其长度来发出不用音调的声音。
例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小。
分析:发声体都在振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响度是表示声音的强弱,因此不能根据响度的不同来辨别发声的乐器,“震课前预习导学 自主预习,确立学习目标,检测预习效果1、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学里,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频率,物体振动越_________,频率_________。
3、物体_________决定音调。
_________越高,音调越____________。
4、物体的____________决定响度,________越大,响度____________响度不仅跟__________有关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
5、我们能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6、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赫,低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叫__________,高于这个频率范围叫_______。
7、控制噪声主要着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
课中名师导学 典例精析,名师点拨解疑,重在授之以渔知识点1:音调★重点例1、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2《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2《声音的特性》是一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声音的特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会现场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乐器的音色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个与声音特性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又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音乐会现场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各种乐器的演奏,引导他们关注乐器的音色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能分辨出视频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吗?它们是如何产生声音的?”激发学生的思考。
3.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特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例如,在导入环节,我可以播放一段音乐会现场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注意乐器的音色特点。然后,我可以提问:“你们能听出视频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吗?它们是如何产生声音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教学内容的总结与巩固: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他们自己总结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同时,我布置了一些与声音特性相关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教学内容的总结与巩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第三章第2节后的习题,重点加强对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性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声音传播条件的掌握。
要求:学生在完成习题时,要注意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规范书写解题过程,确保答案正确。
2.观察生活中的声音现象,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声音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观察报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学生明白噪声污染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他人提供帮助。
5.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途径,探究声音特性的基本概念;
2.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在声音研究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设计实践活动,让传播条件的掌握
学生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忽视温度、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设想: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理解传播速度与介质属性之间的关系。
3.重难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提高。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声音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尚处于表面,对于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还需进一步深化。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的现象中提炼出抽象的概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素养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新)沪科版物理《3.2声音的特性》公开课(教案)
3.2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有哪三个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3)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
(4)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5)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1)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不但是一门实用学科,同时还是一门具有艺术性、很美的一门学科。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难点: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学生做播送操时手臂振动的幅度引入振幅概念〔以第七套播送操的体侧运动为例:学生懒洋洋的,没有把动作做到位,手振动的幅度小;标准动作,振幅大,演示。
〕从其动作的节拍引入频率的概念〔有些学生的节拍比播送的还快,播送一个节拍过去,他的手已经振动了好几次,有一些比较慢,播送两个节拍过去了,他一个节拍还没有完〕,自然导入。
二、自主学习,思考以下问题:1. 什么是振幅?什么是频率?2. 乐音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音调?什么是响度?什么是音色?3.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上下?它们间的具体关系如何?4.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5. 什么因素决定响度大小?它们间的具体关系如何6. 什么因素决定音色的不同?7. 噪声的来源有哪些?8.噪声如何防治?三、合作探究:小组交流与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视。
四、知识梳理:1.概念(1)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2)频率: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
单位符号:Hz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如:20Hz表示这个物体一秒内振动20次。
如果一个物体2秒内振动100次,频率就是50Hz.2.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上下。
有的声音听起来又尖又细,比较刺耳,有些声音听起来比较消沉、厚重。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3.2声音的特性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展示声音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教学策略:结合视听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4.案例分析: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噪声污染、声音的应用等,让学生了解声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1.生活实例: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如电话铃声、汽车喇叭声、乐器演奏声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有哪些特性。
2.提问引导:提出问题,如“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为什么每个人的声音都不一样?”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声音的相关知识。
3.视频资料:播放一段关于声音特性的科普视频,让学生对声音产生直观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比较分析:引学生对比不同声音的特性,找出它们的共性与差异,培养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
3.团队合作: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题驱动: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声音的奥秘。
5.交流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尤其是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声音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科学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3.理解声音的反射、折射、干涉等现象,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噪声控制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设想
2.判断题:针对声音的传播、特性等知识点,设计一些判断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2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思维导图或板书,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如填写实验报告、解答相关问题等。
2.提醒学生在作业中注意声音特性的应用和实际意义的体现。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声音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实验报告、小组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4.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与声音相关的生活实例,如音乐会、手机铃声等,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声音有什么印象?声音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3.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声音特性的变化,如通过改变物体振动的幅度和距离,观察响度的变化。
4.通过展示噪声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噪声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对防治噪声的思考。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音调时听起来不一样?”“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能够提出减少噪声污染的方法。
4.能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音量调节、隔音效果等。
5.学习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声音特性的实验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声音特性的感知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1.让学生总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
2.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特性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强调关爱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让学生总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特性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此外,我还会强调关爱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小组合作
1.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2.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我会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让学生了解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生动的例子、有趣的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在实验环节,我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他们对声音特性的认识。在应用环节,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深化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学案(新版)沪科版3、2 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1、能对生活中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加以辨别;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3、体会现实世界物体发声的丰富多彩,养成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品质。
4、学会收集信息从中了解超声的特点及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5通过积极讨论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和危害性;自学指导1、先通读教材,自主学习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依据发现的问题,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完成时间15分钟预习案1、乐音的三要素A、(1 )、响度的定义:声音的强弱叫 ( 响亮程度)。
(2)、振幅与响度的关系:物体的越大,响度就越大。
3)响度(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和人耳距声源的远近。
(4)、人耳刚能听到的响度为0dB、理想声音环境的响度不高于50dB、影响人学习和工作的噪声超过70 dB、损伤人听力的响度超过 dB。
(5)、音调(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Hz、B、(1)、音调的定义:声音的叫音调(尖锐的程度)。
(2)、影响音调的因素频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它描述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3)、频率与音调的关系:物体振动的,频率,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就高(尖);物体振动的,频率,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就低(憨)。
音色(声音的特色):决定于声源的结构。
音色是声音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材料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相同的,不同结构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也。
2、控制噪声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生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小D、音调高,响度大2、声波可以传播能量,下列不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的是( )A、医生通过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C、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D、超声波加湿器3、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改变声音的音色B、增高声音的音调C、增大声音的响度D、加快声音的频率4、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B、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C、用外罩把噪声源罩起采D、戴上防噪声耳塞5下列不属于声音传播信息的是( )A、响起的门铃声B、战场上吹起的冲锋号声C、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比空气中快D、雾中航行的水手吹响号角的回声二、填空题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这一原理。请详细描述实验步骤、所需材料和预期现象,并在下节课上与同学们分享。
3.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声音特性,提出一个与环保相关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运用声音特性来解决这一问题。将问题及解决方案以书面形式提交。
2.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声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归纳: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强调声音特性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4.布置作业:布置与声音特性相关的作业,巩固课堂所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声音特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特布置以下作业: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噪声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学会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关爱健康。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声音已有一定的直观认识,生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声音经验。但在抽象理解和科学探究方面,他们对声音特性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声音产生、传播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深入了解一种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的发声原理,分析其音色特点与乐器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你的研究成果。
5.阅读一篇关于声音特性的科技文章或科普资料,总结文章中提到的声音特性应用,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应用的看法。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确保内容充实、观点明确。
2.注意书面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条理性。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3.2声音的特性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 3.2声音的特性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设计这节幼儿园课程时,我充分考虑了课程的设计方式、思路以及活动的目的。
一、设计意图在本次课程中,我希望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和感知声音的特性,培养他们的听觉敏感性和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知和体验声音的特性。
3.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难点:感知和体验声音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录音机、音调不同的乐器(如口琴、笛子、铃鼓等)、响度不同的声音源(如闹钟、手机等)、音色不同的声音源(如人的声音、动物的声音等)。
2.学具:记录卡、彩笔、剪刀、胶水。
五、活动过程1.实践活动一:声音的音调(1)我向孩子们介绍音调的概念,让他们了解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然后,我展示几种音调不同的乐器,让孩子们听一听、吹一吹,感知音调的变化。
(3)接着,孩子们自己尝试吹奏乐器,感受音调的高低。
2.实践活动二:声音的响度(1)我向孩子们介绍响度的概念,让他们了解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关系。
(2)然后,我展示几种响度不同的声音源,让孩子们听一听、比一比,感知响度的变化。
(3)接着,孩子们自己尝试操作声音源,感受响度的大小。
3.实践活动三:声音的音色(1)我向孩子们介绍音色的概念,让他们了解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的关系。
(2)然后,我展示几种音色不同的声音源,让孩子们听一听、说一说,感知音色的变化。
(3)接着,孩子们自己尝试模仿不同的音色,感受音色的特点。
(2)孩子们将自己的记录卡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活动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三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复习引入提出问题1.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声音传播的条件是什么?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新课教学1、声音的产生课件放音乐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新的一课课件放噪声一、乐音听、欣赏音乐听噪声思考、回答本堂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1、乐音的特征一演示:拍手(大声、小声)说话(大声、小声)有什么区别注意听,思考、分析、回答注意观察,思考、分析、回答使学生认识到乐音是由音调、响度、音色组成课标要求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能使学生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
学情分析所上四个班的学生基础都较差,声音的特性在生活在经常接触,学生学习应该不会感觉太难,与生活密切联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教学,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基础的教学,尽量让学生理解一些基本常识。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2.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辐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过程与方法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解、讨论、分析。
学习方法指引探究式教学教学资源及媒体1.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音叉、啤酒瓶等。
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八年级物理全册 3.2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
声音的特性【教材分析】1.通过体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
2.通过声音的速度估测增强学生对声速的感性认识,熟悉速度的测量。
【学情分析】1.学生有强烈的活动探究欲望,在方法和环节的把握上不够成熟。
2.学生对声音较为熟悉,而对其特征、规律缺乏认识。
3.学生的直观感性思维较好,而对音调、音色等的抽象思维不够。
【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和声速。
2.借助探究活动增强体验,培养能力、学会思维与合作。
3.通过过程感受激发想象能力和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创设情境,引发心理需求1.播放音乐(千差万别的声音)2.这些声音有何不同?(生):听音乐、描述感受二、活动1: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师):创设问题,引发表现欲和求知欲问题设置、过程引导:(以打鼓为例)1.鼓声是怎样产生的?2.怎样能显示出鼓面的振动?3.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4.鼓声的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5.怎样做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生):首战告捷,获得心理满足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师):多媒体课件放映并解说:示波器显示声音的强弱三、活动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师):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激发学生自我发现,追求过程和方法体验问题设置、过程引导:1.你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2.用一张硬纸片拨动梳子,怎样做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3.声音的高低不同时,梳齿的振动情况有何不同?4.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关系?5.怎样检验你的猜想?(生):感受过程,抽象思维,体验知识发生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师):多媒体课件放映:齿轮敲打塑料片、示波器显示声音的高低、弦乐器的音调(生):阅读课本(信息快递),认知概念。
四、活动3:辨别声音(师)(生):(乐器演奏表演、少数学生发音,其余学生闭目静听、识别)1.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2.辨别不同人的声音(生):阅读课本:(1)体验声音的另一特征──音色(2)感受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八年级物理全册 3.2声音的特性学案 (新版)沪科版
3.2 声音的特性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生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生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3)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
2、预习范围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声音的三种特性(1)乐音的三个特性是、、。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高,音调越高。
(3)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钢琴、小提琴、二胡演奏同一首歌,人们可以分辨它们的声音,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音色由决定。
2、噪声的来源及防治(1)什么叫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2)由于声音从产生到引起人们的听觉分三个阶段:声源振动产生声音——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耳膜振动。
由此控制噪声应着眼于、、。
三、预习检测1、男同学说话粗犷,而女同学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学声带振动的不同。
2、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如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改变乐器所发出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方向3、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分辨出带花蜜的和不带花蜜的蜜蜂,是因为蜜蜂发出的声音()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音调、响度都不同4、下面哪种情景中的声音不属于噪声( )A.工地上工程车的轰鸣声B.在阅览室时的喧哗声C.辩论场上的唇枪舌剑声D.教室里的追逐打闹声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科学探究:如何用钢尺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提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3.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3.2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声音的特性是指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方面。
2.掌握测量声音的响度的方法。
3.了解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条件。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PPT或黑板、粉笔。
2.示波器、音叉、弦线、木棍等实验装置。
3.实验器材:测量声音响度的仪器、测量音调的仪器。
4.课堂小实验:视听材料等。
三、教学过程3.2.1 声音的响度1.提问引入:什么是声音的响度?为什么会有强弱之分?2.通过观察实验,用示波器测量不同声音的振幅,解释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制作不同长度的音叉,用测量声音响度的仪器测量不同长度音叉的声音响度,总结音叉长度与声音响度的关系。
4.总结归纳: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大小有关,而振幅与声音源的能量有关,能量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3.2.2 声音的音调1.提问引入:什么是声音的音调?为什么会有高低之分?2.通过观察实验,使用不同长度的弦线和不同材质的木棍,用测量音调的仪器测量不同实验材料发出的声音音调,解释声音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制作不同长度的弦线,用测量音调的仪器测量不同长度弦线的声音音调,总结弦线长度与声音音调的关系。
4.总结归纳: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3.2.3 声音的音色1.提问引入:什么是声音的音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音色?2.通过观察实验,使用不同材质的弦线和不同材质的木棍,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色的差异。
3.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制作不同材质的弦线,用测量音调的仪器测量不同材质弦线发出的声音音调,总结材质与声音音色的关系。
4.总结归纳:声音的音色与声波的谐波成分有关,不同的谐波成分使得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3.2.4 声音的传播1.提问引入: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传播需要什么条件?2.通过示意图和讲解,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条件,介质的选择和介质的密度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优秀教学案例3.2声音的特性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现象无法解释时,引导学生思考可能的原因。
3.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改变声源的振动频率,让学生观察音调的变化。
问题导向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提问,引导他们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自主地探索和发现声音的特性。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音乐演奏视频和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的声音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生活化的导入方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实验演示与讲授相结合: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不仅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特性,还通过实例分析让他们理解相关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会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探究声音的特性,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声音,还能提高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扎实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2.强调作业的完成要求,如观察细致、分析深入、表达清晰等。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业小结的过程要明确作业要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作业的完成,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声音特性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3.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沪科版
3.2声音的特性项目内容课题§3.2声音的特性(共 1 课时,第 1 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2、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过程与方法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防治。
教学准备粗细不同的若干条橡皮筋、硬纸片、直尺、鼓、小纸人、吉他、音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激昂的进行曲令人精神振奋,婉转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却使人紧张、烦躁。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声音的特性。
二、新课教学1.声音的特性(1)响度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打鼓面或拔动琴弦,大家听到的声音大小不一样。
再请一位同学用力敲打鼓面,鼓声越大,鼓面上的小纸人跳得越高。
师:鼓声越大小纸人跳得越高,说明了什么?生:说明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生甲:用一只手将一根橡皮筋张紧,另一只手拔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生乙:将一把尺子压在桌边,露出桌面一部分,用大小不同的力拔动尺子,尺子振幅不同,声音的响度也不同。
尺子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生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音叉的振幅可从悬挂的乒乓球被弹开角度大小看出来。
生丁:用大小不同的力拔动吉他,琴弦振动幅度越大,声音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响度也越大。
师;大家讲得很好,懂得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理现象,规律,概念的理解。
以上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3.2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材分析】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
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
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
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学情分析】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
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
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
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大小木鱼、大小铜镲、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铝板琴、学生自带乐器(吉他、竖笛等)、乒乓球、铁架台、示波器。
(说明:以上器材可从学校音乐器材室中寻找,也可用其他乐器代替)【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抽取与声音的特性有关的问题作为本节探究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
难点
重点了解声音的特性 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防治。
教学准备
粗细不同的若干条橡皮筋、硬纸片、直尺、鼓、小纸人、吉他、音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让学生上台演示课本P43图3-18“橡皮筋吉他”并说体验。
2.噪声的防治
学生阅读课本P44~P45。
师:噪声来源于什么?
生甲:噪声通常来源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电机、机床等工业机械,以及空调、冰箱等家电。
生乙:音乐给 人享受,然而夜深人静 欣赏音乐时,若音乐声过大,则会影响他人休息,以致音乐变成了噪声。
师:以上大家对减小 噪声的措施讲得很好,请大家将以上措施归纳一下,减小噪声有几条途径?
生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四、布置作业
1.课后P46作业第2、3题。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生讨论、归纳 得出结 Nhomakorabea。(3)音色
师:“闻其声,如见其人”,听到熟悉的人讲话声,即使未见到人,也能判断讲话的人是谁;乐队演奏时,凭音乐声也能听出有哪些乐器在演奏。那么,人们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呢?其实,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除了由于响度、音调引起的不同感觉外,还与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有关。向学生介绍钟与编钟,说明我国古代工匠对人类音乐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
师:鼓声越大小纸人跳得越高,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生甲:用 一只手将一根橡皮筋张紧,另一只手拔 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生乙:将一把尺子压在桌边,露出桌面一 部分,用大小不同的力拔动尺子,尺子振幅不同,声音的响度也不同。尺子振幅越大,声 音的响度也越大。
3.2声音的特性
项目
内容
课题
§3.2声音的特性(共1课时,第1课时)
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2、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过程与方法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激昂的进行曲令人精神振奋,婉转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却使人紧张、烦躁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声音的特性。
二、新课教学
1.声音的特性
(1)响度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打鼓 面或拔动琴弦,大家听到的声音大小不一样。
再请一位同学用力敲打鼓面,鼓声越大,鼓面上的小纸人跳得越高。
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生甲:用一把尺子压在桌边,露出桌面一部分,用大小相同的力拔动尺子。当尺子露出部分较长时,尺子振动较慢,音调较低;当尺子露出部分较短时,尺子振动较快 ,音调较高。
生乙:用纸片以相同的速度在疏密程度不同的两把梳子上刮过,音调的高低不同,在密的梳子上刮过,音调较高;在疏的梳子上刮过,音调较低。
生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音叉的振幅可从悬挂的乒乓球被弹开角度大小看出来。
生丁:用大小不同的力拔动吉他,琴弦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师;大家讲得很好,懂得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理现象,规律,概念的理解。以上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学生阅读“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
(2)音调
师:板胡、笛子,男女高音的声音高亢嘹亮,大提琴、男女低音的声音低沉婉转,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与什么有关系呢?
演示实验:如课本P42图3-16,用齿数不同的齿轮敲打纸片,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齿轮转速相同)
生: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生丙:喜庆的鞭炮给一些人带来欢乐,但也会破坏其他人的安宁,成为令人讨厌的噪声。
师;怎样才能减小噪声的影响?有什么具体措施?生甲:在摩托车上装消声器。
生乙:在高架桥高速公路两旁装隔音墙。
生丙:在道路旁植树造林。
师:如果工人所在的生产车间噪声很大,怎么办?
生:在耳朵上塞上棉花、或戴防噪声耳罩、或在振动的机器下垫泡沫塑料或加重加大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