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品《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教学反思
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
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重点难点分析◆1.“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青少年学生易受环境的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经常会不拘“小节”,出现“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
如不及时提高认识,进行纠正,便可能会滑向严重不良行为乃至犯罪行为。
因此,帮助他们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懂得一般违法与犯罪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才能自觉地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2.“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这一问题道理好理解,但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就比较难些。
因为七年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
这些特点,往往使他们对来自身边地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另外,七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处理问题的经验少,也给抵制不良诱惑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又要注意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自觉遵纪守法,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
第一课时“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第一层次讲述“不良诱惑的危害”从反面分析说明抵制不良诱惑的重要性。
①区分生活中的不同诱惑。
观察生活,说一说、议一议让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既有美好的事物吸引我们,激励我们去追求真善美,也有不良诱惑,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②不良诱惑的危害。
两幅漫画、两个材料导入,分别从“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四个方面的不良诱惑,引起学生思考探究,谈一谈不良诱惑的危害,从而得出“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危害有三:一是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二是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三是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阅读]事例,一名艺校女生因吸毒而葬送自己的前程,学生感悟不良诱惑对个人的危害。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反思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反思郯城县庙山镇初级中学密其光讲完《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这节课后,我感觉自己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肩上的责任重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当前前未成年人面对许多问题。
一、当前校园安全所存在的问题1.安全隐患增多。
与市场经济发展同步,我国小学、中学尤其是大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正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园区。
外来人口增加,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形成了诸多安全隐患,被盗、被诈骗、被伤害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尤其是后勤社会化后,引进社会力量进入校园竞争,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各服务实体对利润的追求与师生员工接受服务愿望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处理不当,会导致矛盾激化。
而且大量的社会实体、社会成员进入校园,给管理带来难度,这些都是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差。
校园内外发生的许多涉及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中,究其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数当事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根本无法应付这些突发事件,面对伤害只能是束手无策。
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里,多数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几乎为零,安全意识甚为淡薄,学生思想中仅有的一些安全意识来源于本能和老师及父母简单的提醒。
3.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影响大。
网吧、游戏厅、录像厅、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会诱导学生进行高消费,形成攀比心理,造成性格的扭曲,影响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其中虚拟的凶杀、暴力、色情的内容极易成为他们日后违法犯罪的诱因。
校园周边的无证摊点由于流动性大,安全没有保障,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本节课要改进的方面。
第一点,关于法律的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之后的效果如何,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达上,而应用规范性的思品语言,条理清晰地落实到纸上,更能切实地达到学生自我检验,自我提升的效果,教师也能很好的考察自己的课堂效果,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也做到即时反馈。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反思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反思
1、在教学设计上,贯以歌曲导入、以案说法、以法导行、法律在线、走进生活”等几个教学环节,以学生所见所闻,所经历的生活情境为依托,真正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
2、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实时开展了自主感悟、共同探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教与学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胆鼓励学生发表走进的观点,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激活了思维,拓展了思路。
教师在此基础上,给予点拨,分析、归纳、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第 1 页共 1 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导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的重要环节,而预防犯罪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预防犯罪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并为其进行反思。
一、教学设计预防犯罪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预防犯罪的重要性。
1. 概念介绍: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预防犯罪”的概念,并与道德和法治的关系进行联系,帮助学生明确预防犯罪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实例讲解:通过引用真实案例或者身边的案例,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犯罪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因果关系和法律责任。
3. 规则意识培养: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教师可以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应的规则,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意识。
4.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活动,学生可以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思考如何防止自己成为犯罪的受害者或帮助他人。
5.心理素质培养:面对犯罪和安全问题,学生往往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课程的引导,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总结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预防犯罪教育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
1.学生反应: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对预防犯罪教育的反应,包括理解程度、兴趣度和行动力等方面。
这有助于教师判断教学效果和进行后续改进。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能力。
3.课程设置:预防犯罪教育应定期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以确保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和行为规范。
4.跨学科整合:预防犯罪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相关课程可以进行有机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反思与展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预防犯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由两目组成,第一目“了解罪与罚”,了解犯罪的含义及特征,刑法的内容及作用,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第二目“加强自我防范”,旨在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与犯罪的关系及如何杜绝不良行为。
二、学情分析一方面,青少年学生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
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又对法律、犯罪等知识了解不多,法治观念淡薄,如果没有接受相关的法治教育,极容易造成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知道犯罪的危害性,说出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
2.通过情景分析,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自觉远离不良行为。
3.感受法律的尊严,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四、重难点重点:如何预防违法犯罪难点:犯罪的特征五、教学过程(一)导课1.PPT展示四幅漫画2.提问:漫画共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学生:校园欺凌教师总结: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校园欺凌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更会对学生的心灵成长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拒绝校园欺凌,远离违法犯罪行为呢?这是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5.1《预防犯罪》(二)自主学习学生提前预习绩优学案P48自主预习部分内容。
(三)交流展示目标导学一:了解罪与罚任务一:观看视频,认识犯罪过渡:同学们遇到过校园欺凌吗?1.播放视频《北京五名少女被判刑》(1)小组合作:从不同角度分析,视频中这起校园欺凌案件带来的危害,组内交流,任选一个角度发表你们的看法。
时间:三分钟①被欺凌者②欺凌者③家庭④学校⑤社会(2)小组代表分享答案(3)教师总结:对于被欺凌者来说会造成身心伤害,无法正常上学,产生厌学心理,甚至抑郁。
对于欺凌者来说受到法律的惩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不可抹去的污点。
对于欺凌者的家庭来说,受到道德的谴责,经济损失,良心自责。
对于被欺凌者的家庭来说,家庭遭到破坏。
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声誉受到影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学校的校风。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2、哪些是不良诱惑?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判断,教 师在黑板上做上标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有 感而发,学会区分哪些是不良诱惑,也为后面的教学提 供资源。)议一议: (小组分任务讨论)请每个组选择一个或两个不良诱惑, 提出一些拒绝诱惑的方法。 教师把学生提供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并等学生充分发表 意见,再总结并投影展示。
了战胜不良诱惑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日常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心理品质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制教
育有效结合,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同时还有一定的警示
作用。
教学目标
பைடு நூலகம்
1、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2、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现代社会生活五彩缤纷,充满各种诱惑。十三四岁
的青少年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但由于缺乏社会经
验,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不能辨证的看待周围的 学生学习能
种种诱惑,加之自控能力不强,面对游戏机、黄色书刊、 力分析
烟酒、金钱、毒品等种种不良诱惑不能自觉抵制、在遭
到突发或意外事件以及来自各方面的不法侵害时缺乏
抵制能力的情况普遍存在。所以要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诱
惑的危害用正确的方法战胜不良诱惑。帮助学生正确选 择,过健康、安全的中学生活。
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 活。能够鼓起勇气、树立信心,自觉战胜不良诱惑。② 教学策略选 学会依靠老师、家长和朋友的帮助,在与他人的合作中 择与设计 抵制不良诱惑。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教学设计及 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称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是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八课的内容,在学生逐步熟悉、适应了中学生活,对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8.2.1《抵制不良的诱惑,预防违法犯罪》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8.2.1《抵制不良的诱惑,预防违法犯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8.2.1《抵制不良的诱惑,预防违法犯罪》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诱惑,学会抵制这些诱惑,并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以及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良诱惑,如网络游戏、早恋、吸烟等。
学生对这些诱惑的认识不足,容易陷入其中,影响身心健康。
因此,本节课需要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诱惑,认识到这些诱惑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2.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认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方便学生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良诱惑的图片,如网络游戏、吸烟、早恋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诱惑为什么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如何抵制这些诱惑?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以及他们采取的措施来抵制诱惑。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以及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重要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_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案专用纸作业完成评测练习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思想品德课最流行的贴近生活三部曲的教学模式,坚持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这样的课堂设计整体性强,学生分析问题全面、透彻,教师适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种情境,创造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
教案本学科:思品姓名:学情分析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充满好奇。
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的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
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一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理,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例如,青少年吸毒、观看黄色录像和书刊、沉迷于网吧等大多是由好奇心驱使、抵抗力差所致。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思想品德课最流行的贴近生活三部曲的教学模式,坚持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这样的课堂设计整体性强,学生分析问题全面、透彻,教师适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种情境,创造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
缺点和不足之处,小组内成员配合不是很密切,课堂积极性有待提高。
效果分析本教学设计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运用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通过“以案学法” 、“实话实说” 等活动,让学生在对案例的思考讨论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
寓理论于生动的案例中,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桥梁。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
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教学环节设计完整,遵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上) 》教学反思
《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上)》教学反思本课时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弄清楚违法与犯罪的含义,违法的分类,犯罪的特征,以及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设计的成功之处就是思路清晰,知识重点明确突出,从案例分析到理论归纳,再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准确运用,便于对要求的知识准确掌握。
但同时自己也觉得知识容量大,显得有些过细而庞杂,在教学之后,学生对违法与犯罪之间“社会危害性”的程度界限可能会持疑惑态度,学生可能希望有一个明确的“量”的界限,但作为教者却只能以抽象的理论给于说明(严重的),或拿是否触犯刑法辅助做出判定。
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能给学生在理解“严重社会危害性”上一个更恰当的解说,让学生不再疑惑。
1.采用自主学习。
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关于青少年犯罪方面的资料,让他们了解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类型、特征、成因,让他们明确的感受到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2.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
教学中采用教学启发讨论,事例分析,交流学习等相结合的方法,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用了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让这种集合了声音、视频、图片、动感于一体的方式充分的去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向学生展示了关于黄、赌、毒及法轮功等不良诱惑的图片,并穿插相关的视频资料。
让他们深刻的认识到这些不良诱惑的危害,同时根据课文中的案例提出问题:这些不良诱惑和违法犯罪的关系,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探讨法。
我在讲授本课的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向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的漫画,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
例如:小明由于沉溺网络游戏,开始逃学、旷课,发展到小偷小摸,最后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说明了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所启迪和收获。
这节课上完之后,细细琢磨发现还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1.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看似热情高涨但秩序有点混乱,有的学生利用这个机会在说说笑笑,有的学生在探讨一些和本课没有关系的事情,这一点把握的不够到位。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教学
反思
教学中力求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体验,通过“情境导入──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不良诱惑的危害”、“集思广益──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收获平台──我在成长”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有机统一。
本教学设计设置了一些活动,给出一些生活现象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给出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交流;给出一些价值冲突情境,让学生自主去比较选择。
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完成教学任务。
还要注重创新精神和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道德践行
“反思”之反思:
现在的课改其实质就是在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教师的教趋向于点拨、启迪、组织,学生的学趋向于更加自主、更加开放、更加自我。
教为学服务,教的“悠闲”,其表现就是只要学生能做的教
师坚决不作。
学的自主、兴趣、乐观,其目标就是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
“给出一些生活现象”、“给出一些机会”、“给出一些价值冲突情境”,其实质是给出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给出学生一个施展的平台。
只有教师的给,才有了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体验、交流选择”,才有了“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思想品德课就是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道德践行”。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反思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反思郯城县庙山镇初级中学密其光讲完《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这节课后,我感觉自己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肩上的责任重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当前前未成年人面对许多问题。
一、当前校园安全所存在的问题1.安全隐患增多。
与市场经济发展同步,我国小学、中学尤其是大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正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园区。
外来人口增加,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形成了诸多安全隐患,被盗、被诈骗、被伤害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尤其是后勤社会化后,引进社会力量进入校园竞争,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各服务实体对利润的追求与师生员工接受服务愿望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处理不当,会导致矛盾激化。
而且大量的社会实体、社会成员进入校园,给管理带来难度,这些都是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差。
校园内外发生的许多涉及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中,究其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数当事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根本无法应付这些突发事件,面对伤害只能是束手无策。
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里,多数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几乎为零,安全意识甚为淡薄,学生思想中仅有的一些安全意识来源于本能和老师及父母简单的提醒。
3.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影响大。
网吧、游戏厅、录像厅、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会诱导学生进行高消费,形成攀比心理,造成性格的扭曲,影响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其中虚拟的凶杀、暴力、色情的内容极易成为他们日后违法犯罪的诱因。
校园周边的无证摊点由于流动性大,安全没有保障,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本节课要改进的方面。
第一点,关于法律的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之后的效果如何,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达上,而应用规范性的思品语言,条理清晰地落实到纸上,更能切实地达到学生自我检验,自我提升的效果,教师也能很好的考察自己的课堂效果,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也做到即时反馈。
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上教学反思
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上教学反思在给学生们讲授“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这一课程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
这不仅是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更是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我认为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素材。
例如,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不良诱惑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违法犯罪行为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
同时,还组织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课程设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可能过于仓促,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
比如在讲解法律条文时,只是简单地罗列和解读,没有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
此外,教学活动的设计还不够新颖和多样化,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引入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形式,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律的威严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表现不够积极主动。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性格内向或者基础较差的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了图片、视频等资料,但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素材时,还不够深入和细致。
有时候只是简单地展示,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导致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此外,在讲解过程中,语言表达还不够简洁明了,有时会出现重复啰嗦的情况,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
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主要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式进行。
但这些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掌握程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读材料,感受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进一步筑起 心理防御的堤坝。
抵制诱惑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没有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有哪 些 说出自己没有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 学生现身说法,增强学生抵制不良诱惑的自信心。
结合一封心理求助信,归纳 如何抵制不良诱惑。 共同归纳抵制不良诱惑的要求。 明确知道如何抵制不 良诱惑。
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 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说 明不良诱惑对人有危害,所以必须要战胜,依靠勇气和 方法是能够战胜不良诱惑的;借助勇敢的老船长的形 象,让学生感受到战胜诱惑的必要性,体验到战胜诱惑 后的成功感;以情景活动的方式,介绍了中学生常见的 受到诱惑的现象;以提问题、出主意的方式让学生在活 动中学会战胜诱惑的方法;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体验 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基础上 总结归纳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是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可见本框题在本课中具有不容忽
视的重要的地位。鼓起敢干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
心,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在与同学的合
作中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②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在与同学的合作
教学目标 中抵制不良诱惑。
4.突出探究式学习。设计“听故事想办法”环节。 5.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如布置学生完成“我的抗 拒诱惑计划表”。 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 律,拟采用活动教学法、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 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 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 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 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 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拒绝不良诱惑》教学反思
《拒绝不良诱惑》教学反思作为这次初中政治赛课的一名授课老师,觉得受益非浅。
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理解,同时也有遗憾,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表述如下:一、课前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就必须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的具体情况。
当今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信息的千变万化,现代社会的开放,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毒害青少年心灵的思想意识和腐朽的生活方式。
但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处在未成年时期的中学生,他们心智还没完全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对不良诱惑的危害认识不足,容易受到诱惑和侵蚀,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另外,中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处理问题的经验少,也给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分析、思考,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性,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也正因为这样的年龄特点,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教学中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尽量实现课堂高效。
二、对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洗礼”下,《思想品德》课程脱胎换骨,脱掉了它作为一门突出政治知识点的课程,换成了一门强调学生道德和心理品质形成,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整合了道德、法律、政治、国情、心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教材是中介,是一种范本,教学时要整合并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育人功能。
这是一节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一堂课。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坚持这样两个原则:(一)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调查和相互间的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
(二)积极引导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和反思,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形形色色的诱惑。
找到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并落实在行动上。
对不良诱惑说不教学反思
对不良诱惑说“不”六、教学反思这是一堂普通的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但是学生百分之百喜欢上这样的课,而且也希望以后的政治课是以这种形式来进行的,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活泼、自由发挥,没有教师的说教。
分析这堂课,可以发现有几个和以往教学方式不同的特色:1、在这堂课上,课堂的设计也体现了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教学大纲规定了许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
而在本堂课中,教师只是课堂的一个协调者,始终没有一句说教。
2、教学规发由预设转向生成和开放。
传统的教学沟通往往有稳定的“模式”,某些部分甚至形成了明显的“仪式”,其特点是“一、以讲台为中心。
二、回答“仪式”。
教师连接地提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教师指明,学生短促地回答,教师补充讲解,下一个提问的设定。
三、在教师设定的框架中,教师垄断了沟通。
然而在本节课中,学生成了沟通与活动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大多问题不是预设的,而是随着活动展开逐渐生成的。
例如:从开始时候的视频你想到了什么?看到生活中有一系列不良诱惑后,作为青少年该怎么办?体会到诸多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后,对我们保护自己有何启示?这些问题有很强的开放性,富有创意和人文性。
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参与都是临场发挥的。
3、本节课的教学环境由知识移植转向主体参与和应答。
传统的教学形态可以说是以“教室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为特征的,在这种形态中,教师的作用只是牢牢地控制住学生,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
但是,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人——人”过程,而应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自主“习得者”,教学环境必须是“人——应答性教学环境”的系统。
在这堂课上,教室、教师并非学习环境的全部,课堂不再限于传统的教科书、黑板、粉笔之类的媒体,而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场所。
这些场所都使学习主体在切身的生活体验中。
习得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而非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思品《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鲁人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5课的内容,下面就我在本节课教学中所使用的媒体和教学手段进行简要剖析:
1、深度开发课程资源
为了寻求合适的教学起点和切入点,我在课前对学生作了一次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对不良诱惑认识的基本水平,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对不良诱惑的认识是肤浅的,比如对毒品的认识他们大概在电视上看到,也曾听家人、朋友说过。
因此,我安排学生展开毒品危害资料的搜集活动。
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前准备,学生们通过用眼看,用耳听和用手查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增进了课程的现实性和亲近性,而且大大地丰富了课程内涵。
《拒绝不良诱惑》这课书上的内容很少,需要教师自己设计开发。
我把第八课内容顺序进行了重新的整合。
把有哪些不良诱惑及其危害和拒绝不良诱惑内容整合,并根据学生实际增加、拓展一些内容,使本课的内容脉络更清晰,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顺畅。
2、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猜猜看”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气氛比较活跃,从一开头就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兴趣,吸引学生。
接着新闻播报,视频播放“虚假中奖信息诱惑人”,老师设问,引出课题。
接下来进行头脑风暴,学生列举身边的不良诱惑,以及不良诱惑带来的危害,一网打尽(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教学,并增强他们对不良诱惑危害的认识,能够认识到要拒绝不良诱惑。
3、环环相扣。
通过奥德赛船长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不良诱惑虽然有危害,但也没那么可怕,勇敢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是能拒绝的。
4、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抽签的方式,每组选择一方面结合导学案进行讨论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并总结出方法。
把学生分为6-8人小组,组织学生分组学习,找出身边的诱惑,以抽签的方式选择一个进行并讨论该怎样对待这些诱惑,找到拒绝诱惑的方法,记录合作学
习的成果。
再分小组展示。
本组和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对他的分析质疑、补充。
老师给予必要的点拨、评价、引导和归纳。
同学们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小组讨论热烈,生生交流,生本交流,师生交流。
实现了充分自主学习,学生发言热情高涨,直接都冲到讲台上来了,有精彩的小品表演,有理论汇报,有画画的,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呈现,涌现出不少颇有思想的见解。
通过学生的情景再现,体验、感受,思考,以及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上课的气氛更和谐更活跃。
学生讨论和精彩的发言让学生本人和其他同学及老师受益非浅,深化了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同时也让老师更全面地认识了解了学生。
5.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使本节课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下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和落实,实现了高效课堂。
6.各个问题与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使整节课有一气呵成之感。
陕西省商丹高新学校七年级组王媛
2017-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