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石油地质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卷及答案10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卷及答案10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一)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2.圈闭3.溢出点4.TTI5.CPI6.初次运移7.流体势8.系列圈闭9.含油气盆地 10.石油二、论述题: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7.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10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二)一、基本概念(任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天然气2.绝对渗透率3.孔隙结构4.饱和度5.盖层闭合度6.油气藏7.油田水 8.沉积有机质 9.力场强度 10二次运移 11.流体势二、选择题(20分)1.在自然条件下,对有机质成烃催化活力最强的粘土是____A 伊利石型B 高岭石型C 蒙-伊混成石型D 蒙脱石型2.石油中C、H两元素比值约为____A 0.56B 3.5C 6.5D 12.53.有机质过成熟生干气阶段,Ro(%)为____A <0.5B 0.5—1.3C 1.3—2.0D ≥2.04.某石油中环烷烃含量为30%,正+异构烷烃含量为25%,则该石油类型为____A 石蜡-环烷型B 石蜡型C 环烷型D 芳香-中间型三、填空题(20分)1.识别和评价烃源岩主要是通过___ 、和 __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加以确定。

2.若石油中环烷烃含量和正+异构烷烃含量各占30%,则该石油属于_ ___。

3.Sulin将天然水分为氯化镁型、__ __、__ __和___ _。

4.油气二次运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_ ___;二是____。

四、论述题(30分)1. 油气发生初次运移的机理。

2. 储集层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3. 圈闭的分类。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三)一、解释下列概念(共15分,每题3分)。

《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

《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

B 卷一九九八—一九九九学年第二学期《石油地质学》期末考试试题(卷)专业年级地96姓名学号教研室石油地质考试日期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氯仿沥青“A”:岩样未经HCI处理,用氯仿抽提的产物。

2.油型气:与成油有关的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达到成熟、高成熟及过成熟阶段所生成的天然气。

3.凝析气藏: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下的烃类气体,经采到地面后,温度压力降低,反而凝结为液态,成为凝析油,这类气藏就是凝析气藏。

4.含油气盆地:地壳上具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条件,并已发现油气田的沉积盆地,称为含油气盆地。

5.油气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之后的一切运移称为二次运移。

6.油气藏:指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7.资源量:地壳内部或地表天然生成的矿藏,在目前或将来,从经济上讲是值得开采的,而在技术上又是能够开采的油气总和。

8.有效孔隙度:岩石中相互连通的,在一定压力下能够渗滤流体的孔隙的总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9.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0.二次生油:在地质发展史较为复杂的沉积盆地,生油岩中的有机质由于埋藏较浅尚未成熟就遭遇上升,直到再度沉降埋藏到相当深度后,方才达到成熟温度,有机质仍然可以生成大量石油,称为二次生油。

二、填空(共30分)1.石油的烃类组成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非烃的组成包括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沥青质。

(2分)2.聚集型天然气的类型有气藏气,气顶气,溶解气和凝析气。

(2分)3.油田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 K+、(Na+)、Mg2+、Ca2+、Cl-、HCO3-、SO42-;按苏林分类油田水可分为 CaCI2,NaHCO3,MgCl2和Na2SO4四种水型,其中Na2SO4水型环境不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2分)4.影响沉积有机质形成的因素有:有机质的聚集机理,水体中有机物的产率和类型,沉积环境,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岩石类型。

石油地质学复习试题

石油地质学复习试题

石油地质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1、低—未熟油2、相渗透率3、油气田4、圈闭5、生油窗6、油气聚集带7、油气系统8、控制储量9、干酪根二、填空题(1×30=30)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制约。

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渡气。

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

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泥页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10)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

(15)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

(10)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

(15)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5)石油地质学试卷(二)一、名词解释(4×5=20)1、油气藏2、干酪根3、生油门限4、相渗透率5、固态气体水合物二、简答题(7×5=35)1、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同位素特征。

2、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题库)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题库)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习题与答案习题一、名词解释:常温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牛轭湖二、填空题:1.在常温层以下,温度升高1℃所增加的深度值称为_________或_________,用m表示。

2.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的温度值称为_________或_________ ,用℃表示。

3.地壳是指地表至____________ 之间的固体地球部分,是固体地球最外一个圈层。

由各类岩石组成,其厚度各处不一,介于5~75km之间,平均约_________。

4.地壳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

前者由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后者由沉积层和硅镁层组成。

5.地幔是指_________ 和_________之间的中间层。

平均厚度为2800余千米。

1914 年B. 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的深度为2900千米,比现代精密测量的结果只差15千米。

因此,地核-地幔边界又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地壳|地核|古登堡不连续面6.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

根据地震波速变化情况,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7.根据莫霍面和古滕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三个一级圈层。

8.地球的重要物理性质有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

9.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由地表向地心可划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三个层。

10.沉积岩和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的物质密度小,常常表现为______;金属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矿产的物质密度大,表现为_________ 。

11.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其中最外层又分为______ 、______ 两种基本类型。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石油地质学的复习题:
什么是石油地质学?请简述其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

石油形成的机理是什么?请简述其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石油勘探是石油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简述常用的石油勘探方法及其原理。

石油储层是石油地质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请简述石油储层的特征及其分类方法。

石油地质学在石油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请简述石油地质学在石油勘探、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应用。

希望以上题目能够帮助您巩固、回顾石油地质学的知识。

石油地质学作业答案

石油地质学作业答案

2.下图为S油田某储层的顶面构造图,储层最大厚度均为50米。要求标出各圈闭 溢出点的位置和最大闭合范围,求出各圈闭的闭合高度,绘制给定剖面线的构造 剖面图,并确定各圈闭的成因类型。
E D
C
编号 A B C
圈闭 类型 背斜岩性 断层岩性 岩性上 倾尖灭 岩性上 倾尖灭 砂岩透 镜体
闭合 高度 100 100 25
2.利用原油物性分析油气运移方向基 本原理 (1)原理:
原油高压物性能反映地下油层的物性,因此根据地层 原油物性的相对变化可以定性地研究油气运移方向和距离 。原油在地下运移的过程中,沿运移方向地层原油物性发 生变化,在氧化作用占主导的前提下,一般有饱和压力和 气油比逐渐变低,密度和粘度逐渐增加的趋势。 (2)方法: 如果以饱和压力和气油比为横轴的两端、粘度和密度 为纵轴的两端,就可以把这四个指标连成一个菱形。
4)在图上划出生油窗(开始大量生油——生油结束)
TTI=15~160
(3)TTI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1)预测圈闭中烃类的性质(油?气?)
2)确定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3)确定生油窗
平面上:生油范围、有利生油气区; 剖面上:生油深度;时间上生油时间; 从而确定圈闭的含油气性。
TTI=15~160
习题集
作业1、利用时间—温度指数(TTI)研究有机质的成熟度
★时间—温度指数:地质时期内沉积有机质在不
同的埋藏时间、温度条件下的成熟度。
原始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沉积后,随着埋藏深度的 增加,地温增高和埋藏时间的增长,有机质会发生演化, 其成熟程度不断提高,其中时间和温度是石油生成与破坏 的两个重要因素。N.V洛帕廷根据温度和时间是促使有机 质演化的主导因素这一认识,提出用“时间—温度指数值” (TTI)来定量表示有机物质的成熟程度,TTI实际代表了 地质时期内不同类型的干酪根在不同的埋藏时间—温度条 件下的成熟度。

石油地质学答案

石油地质学答案
度封闭,但以物性封闭最为常见。
四、综述
1、试述碳酸盐岩储集层或碎屑岩储集层的特点(从 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影响储集物性的主 要因素、成因类型等方面论述)
1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
2储集空间类型:a、孔隙:以次生孔隙为主,原生孔隙为辅。
b、溶洞:由于碳酸岩盐易溶解,故易形成溶蚀孔洞,同时由 于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易形成较多的次生孔隙。c、
,石油进一步裂解成烃类气体。液态烃类--石油存在的这个 温度范围叫做“液态窗口” 。或石油的生成和保存所处的温 度范围。
二、填空题
7、石油中的生物标记化合物主要有
、 甾类 、 萜类 。
异戊二烯类
三、简答题
1、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海陆相石油的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石油类型
、含蜡量、含硫量、钒、镍的含量与比值及碳稳定同位素的
分布等五个方面(表1):。
表1 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内容 石油类型
海相石油 芳香—中间型、石蜡—环烷 型为主
陆相石油 以石蜡型为主,部分为石蜡— 环烷型
石蜡含量
硫含量 微量元素 碳同位素(第三系原油)
低(<5%)
高 V、Ni含量高,且V/Ni>1 δ
13C>-27‰
高(普遍>5%)
低 V、Ni含量低,且V/Ni<1 δ
将裂解成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甲烷。有机质释放出甲烷之后其
本身进一步聚缩,最终将成为石墨。
2).深成作用阶段--成熟阶段 随着埋藏加深,地温逐步升高。有机质将进入热催化转化阶 段。这一阶段温度的作用显著,通常伴有粘土催化作用;对 于埋藏较浅或地温梯度较低地区时代较老的地层中的有机质 来说,可有较明显的时间因素的补偿作用。先期为地质聚合 物的干酪根继续向较低分子的地质单体物质转化。在增高的 温度作用下,干酪根的演化主要是其中的各种键依次断裂。 先断开的是杂原子键,如C-O、C-S等,接着是C-C键。这些 键断开的结果,生成H2O、CO2、CH4、N2、NH3和H2S等挥发 性物质,以及分子量比干酪根小的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有物质 (包括烃类),简称可溶有机质。深成阶段是主要的生油阶 段。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石油成因现代概念的核心。据估计, 石油中大约80-95%的烃是在此阶段生成的。该阶段的中期是 干酪根生油的高峰期;此阶段的晚期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 热催化优势逐渐转变为热裂解优势,主要形成凝析油和湿气。

石油地质学练卷.

石油地质学练卷.

考试课程名称: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A 卷学时:60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 30分1、石油2、储层3、盖层4、复合圈闭5、有效相渗透率6、含油气盆地7、原油氧化变质作用8、初次运移 9、生油窗 10、干酪根二、选择题(每题 1分。

25分1、石油地质学诞生在年。

a. 1859-1900b. 1901-1925c. 1949-1959d. 1926-19602、石油中碳和氢平均含量约为。

a. 51%b. 67%c. 87.5%d. 97.5%3、陆相石油具有特征。

a. 高蜡低硫b. 高蜡高硫c. 低蜡低硫d. 低蜡高硫4、海相石油δ 13 C 值一般。

a. 小于­29‰b. 大于­29‰c. 等于­27‰d. 大于­27‰5、有效孔隙度与总孔隙度之比。

a. 小于 1b. 大于 1c. 小于 1.5d. 大于 0.956、石油中饱和烃含量与馏分比重之间关系一般为。

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正线性关系7、若石油中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含是为 20%,芳烃和NSO 化合物含量为 19%, 该石油属于。

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d. 石蜡-环烷型8、石油的颜色通常是在下观察确定的。

a. 反射光b. 折射光c. 透射光d. 偏光9、固态气水合物的产状属于。

a. 凝析气b. 水溶气c. 伴生气d. 分散型气10、干气中 C + 2 含量一般定义为。

a. >5%b. >2%c. <5%d. <10%11、油田水(Cl-Na/Mg>1 属于。

a. 硫酸钠型b. 重碳酸钠型c. 氯化镁型d. 氯化钙型12、裂缝型储层抽象成立方体模型时,孔隙度(e为裂缝宽度,d为裂缝间距为a. e/db. 2e/dc. 3e/dd. 4e/d13、储层中某流体相对渗透率变化范围 (注:md为毫达西。

a. 大于 1b. 小于 1c. 小于 1mdd.大于 0.5md14、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中饱和中值压力越大,其平均孔隙度。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素材)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素材)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素材)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素材)
一、名词解释题:
二、填空题:
1.“油气水”部分
2.“生油”部分
3.“储盖层”部分
4.“运移”部分
**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是;主要运移通道
是;主要运移方向是由向作运移。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
阻力是;主要时期是;主要运移通道是;主要运移方向是。

2.聚集型天然气的类型有、,。

5.在干酪根类型划分中,依据不同生物来源划分为和两类;按H/C、O/C原子比则划分为
三种类型干酪根。

9.影响碳酸岩盐储层裂缝发育的因素有、、
等。

11.形成刺穿接触圈闭的岩体常常是,、。

7.评价生油岩的丰度指标有、、等,成熟度指标有、、等。

5.“成藏”部分
6.“油气藏分述”部分
7.“油气聚集油气分布”部分
8.“油气资源评价”部分
三、问答题:
四、简述题:
五、论述题:
1.油气生成的阶段性及其特征(10分)。

2.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10分)。

3.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的异同对比分析(10分)。

4.碎屑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影响其储集物性的因素(10分)。

5.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及其作用机理(10分)。

6.含油气盆地中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10分)。

7.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10)。

8.断层型圈闭的形成条件及主要类型;断层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要特点(10分)。

9.盖层的特点及封闭机理(10分)。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 : 用氯仿直接从岩石中抽提出的可溶有机质。

2.油气藏: 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指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

3.输导体系:从烃源岩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空间组合。

4.异常低地层压力:某一深度地层的压力明显低于对应深度处的静水压力。

5.有效孔隙度:岩样中互相连通的、流体能够通过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体积的比值。

6.相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的某一相相流体的渗透率。

7.深盆气藏:是储集在低孔低渗储层下倾方向的气水倒置的气藏。

8.含油气系统:是沉积盆地中的一个自然流体系统,它包括一个有效的烃源岩体和与此烃源岩体有关的所有油气藏,以及形成这些油气藏所必需的所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9.克拉通盆地:在克拉通基础上形成的面积广泛、形状不规则、沉降速率相对较慢并以坳陷为主要特征的沉积层序。

10. 裂谷盆地:是岩石圈板块在拉张作用下减薄下沉形成的沉积盆地。

11.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由甲烷气体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

12. 干酪根: 沉积岩中所有不容易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3. 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14. 物性封闭:由于毛细管压力差而造成的封闭被称为物性封闭。

15. 岩石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6. 超压封闭:由于超压的存在形成的对油气的封闭作用。

17. 圈闭的闭合高度:指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

18. 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储集层底面的交线称为内含油边界。

19. 流体势:地下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流体相对于基准面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定义为流体势。

20. 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

包括储盖层及侧向遮挡层。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绪论1石油地质学是矿床学(de)一个分支,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及开采(de)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de)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领域(de)重要理论基础课.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de)成分和性质1石油沥青类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它们同煤类、油页岩、一部分硫,都是自然界常见(de)可燃矿产.2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它们同煤类、油页岩、一部分硫,都是自然界常见(de)可燃矿产.因为这些矿产多由古代(de)动物、植物遗体演变而来,属有机成因,又具有燃烧能力,所以常被人们总称为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3石油(又称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de)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de),呈液态和稠态(de)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4 气藏气系指基本上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纯气藏(de)天然气.5 气顶气系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de)天然气.6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de)气体,称为凝析气.一旦采出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降低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7固态气体水合物在洋底特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de)扩大晶格中,形成固态气体水合物,或冰冻甲烷或水化甲烷.8油田水所谓油田水,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de)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de)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de)地下水,即油层水.9底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直接与油(气)相接触,并从底下托着油气(de)油层水.10边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de)油层水,实际上是底水(de)外延.11重质油是指用常规原油开采技术难于开采(de)具有较大(de)粘度和密度(de)原油.与常规油相比,包含了数量较多(de)高分子烃和杂原子化合物,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含胶量高、含蜡量低、凝固点低(de)特点. 第二章油气显1油气显示石油、天然气以及石油衍生物在地表(de)天然露头2油苗液态原油由地下渗出到地面叫油苗.3气苗气苗是天然气(de)地面露头.第三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1干酪根(Kerogen)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de)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de)分散有机质.2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de)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与门限温度相对应(de)深度称门限深度. 3生物成因气指成岩作用阶段早期,在浅层生物化学作用带内,沉积有机质经微生物(de)群体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de)天然气,主要是甲烷气及部分 CO2 和少量N2.有时也混有早期低温降解形成(de)烃气.4油型气是指成油有机质在热力作用下以及油热裂解形成(de)各种天然气.5煤型气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生成(de)天然气.6天然气分步捕获原理天然气生成及圈闭(de)形成具有阶段性,使不同地质时期形成(de)圈闭捕获源岩不同演化阶段(de)天然气.这种不同时期形成(de)圈闭捕获源岩不同演化阶段生成天然气(de)过程,称天然气分步捕获原理.7低熟油(immature oil,亦译为未熟油)系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de)各类低温早熟(de)非常规石油.即源岩中某些有机质在埋藏升温达到干酪根生烃高峰阶段以前(相应(de)镜质组反射率Ro值大体上在%~%范围内),经由不同生烃机制(de)生物化学反应或低温化学反应,生成并释放(de)液态烃类,包括重油、原油、轻质油和凝析油,有时还伴生有低熟天然气.8二次生烃是指烃源岩在地质历史过程中(de)受热温度降低以后,导致生烃作用中止(一次生烃作用或初次生烃作用),当受热温度再次升高,并达到适合(de)热动力条件时,烃源岩有机质再次活化生烃(de)过程.引起烃源岩二次生烃(de)因素有多种可能,但归根到底是由于沉积盆地后期叠加(de)热力作用引起(de).9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de)岩石.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de)天然气,称生气母岩或气源岩.10生油层与生油层系由生油岩组成(de)地层叫生油层.在相同(de)地质背景下和一定(de)地史阶段中形成(de)生油岩与非生油岩(de)组合称为生油层系.第四章储集层和盖层1储集层凡是具有一定(de)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de)岩石(层)称为储集岩(层).储集层中储集了油气称含油气层.投入开采后称产层. 2盖层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de)细粒、致密岩层.3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de) 比值.是衡量岩石孔隙(de)发育程度. Pt=Vp/Vt100%4有效孔隙度指彼此连通(de),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液体在其中流动(de)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de)比值. Pe=Ve/Vt100% 5绝对渗透率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单相)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反映(de)渗透率.6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de)渗透率.7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de)孔隙和喉道(de)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第五章石油与天然气(de)运移1初次运移——油气从烃源岩向储集层(de)排出(或运移).2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de)一切运移.二次运移包括了成藏前油气在储层或输导层内(de)运移,也包括了油气藏破坏以后(de)运移.3地层压力地下储层(或油层)内流体所承受(de)压力,称为地层压力,亦可称为地层流体压力或孔隙流体压力,Pa.为直观反映地层压力(de)大小,工程上常使用水压头(de)概念,水压头相当于地层压力所能促使地层水上升(de)高度,表达式为: h=P/(ρwg)第六章石油与天然气(de)聚集与成藏1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de)场所,由二部分组成,即储集层和封闭条件.封闭条件包括盖层及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de)遮挡物. 2溢出点是指圈闭容纳油气(de)最大限度(de)点位.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de)上倾方向.3闭合度是指圈闭顶点到溢出点(de)等势面垂直(de)最大高度.4闭合面积在静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de)构造等高线所圈定(de)封闭区(de)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溢出点(de)水平面与储集层顶面及其他封闭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尖灭带等)所交切构成(de)封闭区(面积).在动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de)油气等势面与储集层顶面非渗透性盖层联合封闭(de)闭合油气低势区.5油气藏高度:是指油气藏顶到油气水界面(de)最大高差.6油气柱高度:是指油气(de)最高点到最低点(de)海拨高度.油气柱高度则更多地反应盖层(de)封闭能力及水动力(de)条件.7含油边界和含油面积油(气)水界面与储集层顶、底面(de)交线称为含油边界.其中与顶面(de)交线称为外含油(气)边界,与底面(de)交界称为内含油(气)边界.若储集层厚且油水界面较高,与其底面不相交时,只有外含油边界.由相应含油边界所圈定(de)面积分别称为内含油面积和外含油面积.8构造圈闭(油气藏)由于储集层顶面发生局部变形、变位而形成(de)圈闭,称为构造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了构造油气藏.它是最重要(de)一类油气藏.它进一步可分为背斜、断层、裂缝及岩体刺穿构造油气藏.9背斜圈闭(油气藏)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形成向周围倾伏(de)背斜,称为背斜圈闭,油气在其中(de)聚集称为背斜油气藏.10断层圈闭(油气藏)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de)圈闭,聚集油气后即成为断层油气藏.11裂缝性背斜圈闭(油气藏)在背斜构造控制下,致密而脆性(de)非渗透性岩层,由于各种原因可以出现裂缝特别发育而使孔隙度和渗透性变好(de)局部地区,周围则为非渗透性围岩和高油气势面联合封闭形成(de)油气低势区,称为裂缝性背斜圈闭.聚集了油气之后即形成裂缝性背斜油气藏.12刺穿圈闭(油气藏)地下岩体(包括软泥、泥膏岩、盐岩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入沉积岩层,使储集层上方发生变形,其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而形成(de)圈闭称为刺穿圈闭.聚集油气后称为刺穿油气藏.13岩性圈闭(油气藏)储集层(de)岩性在横向上发生变化,四周或上倾方向为非渗透性岩层遮挡而形成(de)圈闭称岩性圈闭.聚集油气之后形成岩性油气藏.14不整合圈闭(油气藏)指储集层(de)上倾方向直接与不整合面相切封闭而形成(de)圈闭,储层可位于不整合面之上或之下,其中聚集油气形成不整合油气藏.15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de)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中(de)油气聚集称为水动力油气藏.16复合圈闭在自然地质条件中,由单一因素控制(de)圈闭是很少见(de),而较多(de)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控制,我们将储集层上方或上倾方向由构造、地层和水动力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封闭而形成(de)圈闭称为复合圈闭. 第七章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de)关系1地温梯度在地壳上层(深约20~130m)之下,温度随埋藏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de)温度,称为地温梯度,以℃/100m表示,地温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2地层压力孔隙介质中流体所承受(de)压力,也称为孔隙流体压力,对油气层而言又分别称为油层压力或气层压力.3地层压力梯度即地层压力随深度(de)变化率.两种压力梯度:静水压力梯度,方向垂直,一般为定值m.另一种为动水压力梯度.4异常地层压力实际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不等.前者>后者为异常高地层压力;前者<后者为异常低压力.5压力系数地层压力/静水柱压力、实际地层一般>1.6流体压力封存箱将沉积盆地内封闭层分割(de)异常压力系统称为流体压力封存箱,箱内生储盖齐全.它分为主箱和次箱,水平封闭划分为主箱,垂直封闭层进一步划分为次箱.7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液体能维持液相(de)最高温度称为物质(de)临界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不论压力多大,它也不能凝结为液体.在临界温度时,该物质气体液化所需(de)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8深盆气藏指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形成(de),具有特殊圈闭机理和分布规律(de)非常规天然气藏,因分布在盆地深部或构造底部,故称为深盆气藏.它不是一种特殊天然气,也不是赋存于盆地某一深度线以下(de)天然气.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1油气田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de)同一面积内(de)所有油藏、油气藏、气藏(de)总和.如果这个局部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仅有气藏称为气田. 2一级构造隆起、坳陷和斜坡,是底盘起伏而形成(de)构造,盆地内最高一级(de)构造.3隆起盆地内大面积(de)相对上升部份,底盘埋藏浅,其沉积表层常发育不全,厚度薄,沉积物粗.甚至,底盘露出水面而成为剥蚀区.隆起翼部常有地层超覆和岩层尖灭出现,它是捕捉油气(de)场所,在形态上,隆起略呈椭圆形及长条形,它(de)形成多与基岩块断升起有关.4坳陷是盆地在地质历史上大面积相对下降占优势(de)负向单元,底盘埋藏深、沉积表层厚,地层发育全而连续,沉积物细,与隆起常以大断裂为界,是盆地内有利生油区.隆起与坳陷常相伴而生,对应而存在,两者紧相毗邻,隆起起着分割拗陷(de)作用.5斜坡是坳陷向盆地周边抬升(de)部份.斜坡与隆起(de)翼部相似,常存在地层超覆和岩性尖灭等圈闭,是油气运移聚集(de)良好场所.6三级构造盆地内沉积地层因褶皱和断裂活动而形成(de)构造,如背斜、向斜、断层等,这是盆地最低一级(de)构造,是油气聚集(de)基本单元.7油气聚集带是在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de)一系列油气田(de)总和.8含油气区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一级构造单元),有统一(de)地质发展历史和油气生成、聚集条件(de)沉积坳陷,称为含油气区.9沉积盆地在漫长地质历史上曾经长期下降(保持地貌盆地)接受沉积(de)区域.10含油气盆地凡是地壳上有统一(de)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de)生、储、盖组合及圈闭,并已发现了油气田(de)沉积盆地,称为含油气盆地.11含油气系统在任一含油气盆地内,与一特定有效烃源岩层系相关,包含油气聚集成藏所必不可少(de)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在时间、空间上良好配置(de)物理——化学动态系统.第九章几种重要(de)含油气盆地1盆地(de)盖层含油气盆地(de)盖层(又称表层)就是含油气盆地内,覆于底盘之上(de)沉积岩层.2前陆盆地是指位于造山带前缘与相邻克拉通之间(de)盆地.这种盆地也有人称为前渊.但一般将前陆盆地系统中(de)深坳陷部分称作前渊.前渊盆地、山前坳陷均属于这一类.3裂谷盆地也称伸展盆地,是地壳或岩石圈在引张作用下减薄、破裂和沉陷形成(de)盆地.伸展构造是指在区域性引张作用下形成(de)各种构造变形.裂谷盆地和构造所形成(de)背景可以是各种不同(de)构造环境下,如重力滑动、拉张、挤压、扭动和上拱等条件,并可出现在岩石圈演化或威尔逊旋回(de)各个发展阶段.4克拉通盆地Kober1921年用(kratogen)克拉通表示地壳上较稳定(de)部分,与造山带相对照.Stille(1936)改称作Craton,泛指以前寒武系为基底(de)稳定地区,包含地台和地盾,有时也包含了古生代增生褶皱带.二、填空题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de)成分和性质1组成可燃有机岩(de)主要元素是碳和氢,还含少量(de)氧、硫、氮等杂质元素.各种可燃有机矿产(de)主要元素组成相似,表明其原始物质具有共同(de)来源,多来自动物、植物有机残体.近十年来,对石油成因(de)研究,发现同煤类有着一定(de)关系,尤其在光学特征上具有某些规律性(de)联系.2石油与煤类在元素组成上(de)区别:煤类所含碳量比石油中(de)多,而氢比石油中(de)少,氧在石油中也较少;C/H比值以石油和沥青最小,煤类最大,并且随碳化作用(de)加剧而增加. 3各种可燃矿产从物理状态(de)角度可分为气态(de)、液态(de)和固态(de)三类.4组成石油(de)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硫. 碳含量为:84-87%,平均%;其中碳、氢两元素在石油中一般占95~99%,平均为%.剩下(de)元素总含量一般只有1~4%.5含硫量小于1%(de)为低硫原油,含硫量大于1%(de)为高硫原油.常以%作为贫氮和高氮石油(de)界线.石油中还发现微量元素,构成了石油(de)灰分.6在近代实验室中,用液相色谱可将石油划分为饱和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和非烃化合物及沥青质.7石油(de)物理性质,取决于它(de)化学组成.8石油(de)颜色与胶质-沥青质含量有关,含量越高,颜色越深.9石油相对密度变化较大.20℃时,一般介于~之间.相对密度大于(de)石油称为重质石油.10石油相对密度与颜色有一定关系,一般淡色石油(de)密度小,深色石油(de)密度大.但是,归根到底,石油(de)密度决定于其化学组成:胶质、沥青质(de)含量,石油组分(de)分子量,以及溶解气(de)数量.一般说来,密度小而颜色浅(de)石油常为石蜡性质(de),含油质多,加工后能获得较多汽油和润滑油;密度大而颜色深(de)石油则富含高分子量(de)沥青质. 11石油及其大部分产品,除轻汽油和石蜡外,无论其本身或溶于有机溶剂中,在紫外线照射下,均可发光,称为荧光.12石油(de)发光现象取决于其化学结构.石油中(de)多环芳香烃和非烃引起发光,而饱和烃则完全不发光.13引起石油旋光性(de)原因,在于其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具有不对称(de)碳原子.14由于烃类难溶于水,因此,石油在水中(de)溶解度很低.若以碳数相同(de)分子进行比较,烷烃溶解度最小,芳香烃最大,环烷烃居中.15石油(de)凝固和液化温度没有固定(de)数值.在凝固和液化之间可以出现中间状态. 16烃类气体中依据其甲烷所占(de)比例(即干燥系数,C1/ΣC1-5),将天然气分为干气、湿气两种类型,其干燥系数(de)分界线为.17 天然气按相态分为游离气、溶解气、吸附气、固体气(气水化合物);按母质类型分为煤型气、油型气、混合气;按演化阶段分为生物气、热解气、裂解气.18油田水由于来源及形成过程各种物理、化学作用(de)差异性,其矿化度和化学组成有相当大(de)差别.矿化度一般随埋深增加而增加.19油田水(de)水化学类型以氯化钙型为主,重碳酸钠型为次,硫酸钠型和氯化镁型较为罕见. 20常规原油与重质油在元素组成上有区别,常规原油(de)氧、硫和氮等元素含量低,而重质油则含量高.21石油中含氮化合物可分为碱性和中性两大类.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吡咯、吲哚、咔唑(de)同系物及酰胺等.原油中含有具有重要意义(de)中性含氮卟啉化合物,它是石油有机成因(de)重要生物标志物.22石油中含氧化合物主要有酸性和中性两大类.酸性含氧化合物中有环烷酸、脂肪酸及酚,总称石油酸;中性含氧化合物有醛、酮等,其含量较少.酸性含氧化合物中环烷酸最多,占酸性物质90%以上,易与碱金属作用生成环烷酸盐,极易溶于水,因此,油田水中环烷酸盐可作为一种含油气性直接指示标志.第二章油气显示1油气显示(de)出现可说明所在地区在过去某个时期内曾有油气生成过,亦即具有生油条件.可是,另一方面油气显示(de)出现又说明油气藏可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de)破坏. 2天然油气显示按其物态可分为液态、气态和固态三个主要类别.3含油岩石是指被液态原油浸染(de)岩石,通常多为砂岩.砂岩按其被浸染(de)程度可分为饱含油、含油、油浸、油斑、油迹、荧光.第三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1石油有机说(de)核心就是认为石油起源于生物物质,包括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木质素等.2沉积有机质包括有机溶剂可抽提(de)沥青,不溶于有机溶剂(de)干酪根. 3沉积岩中(de)有机质要向石油转化必须经历一个碳、氢不断增加而氧不断减少(de)过程,即为一个去氧、加氢、富集碳(de)过程.4天然气按成因可分为生物成因气、油型气、煤型气和无机成因四种类型. 第四章储集层和盖层1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油气,是由于具备了两个基本特性—孔隙性和渗透性.孔隙性(de)好坏直接决定岩层储存油气(de)数量,渗透性(de)好坏则控制了储集层内所含油气(de)产能. 2按岩石孔隙大小,孔隙分为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三类.第五章石油与天然气(de)运移1油气运移(de)基本方式是扩散和渗滤.2一般认为油(de)初次运移相态以游离相为主,水溶相为辅.理由是油在水中(de)溶解度过低,水不能大量溶解原油.3油气初次运移(de)主要途径有孔隙、微层理面和微裂缝.在未熟—低熟阶段,运移(de)途径主要是孔隙和微层理面;但在成熟—过成熟阶段油气运移途径主要是微裂缝.4目前普遍认为油气(de)二次运移相态主要为游离相,天然气可呈水溶相.这是因为油气进入储层后(de)物理、化学环境(de)变化(孔隙增大、压力变小、孔隙水多). 5油气二次运移(de)主要通道为储层(de)孔隙、裂缝、断层和不整合面.6大规模(de)二次运移时期应该是在主要生油期之后或同时发生(de)第一次构造运动时期.因为这次构造运动使原始地层发生倾斜,甚至发生褶皱和断裂,破坏了油气原有力(de)平衡. 7油气勘探(de)基本原则可用三句话概括:找凹陷、钻高点、探边缘.第六章石油与天然气(de)聚集与成藏1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de)场所叫圈闭,由三部分组成:即储集层、盖层及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de)遮挡物.2油气藏是地壳上油气聚集(de)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de)聚集,具有统一(de)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3任一圈闭(de)基本要素是储集层和封闭条件.其中以储集层上方和上倾方向(de)非渗透性封闭最为重要,在形成圈闭(de)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是决定圈闭性质和类型(de)主要因素.4按张厚福(de)观点,圈闭分为:构造、地层、岩性、水动力和复合圈闭五大类.各大类可根据储集层上倾方向(de)具体封闭因素,结合储层特征,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亚类.5圈闭(de)大小,主要是由圈闭(de)有效容积确定(de).它表示能容纳油气(de)最大体积,是评价圈闭(de)重要参数之一.一个圈闭(de)有效容积,取决于闭合面积、闭合高、储集层(de)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等参数.6油-气、油-水界面并不是一个截然(de)界面,而是一个过渡带.7油气成藏要素包括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保存六大要素,油气藏(de)形成和分布,是它们(de)综合作用结果.8生油气源岩是油气藏形成(de)物质基础.好(de)烃源岩取决于其体积、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排烃效率.这要结合盆地沉积史、沉降埋藏史、地热史、古气候综合分析评价. 9由差异聚集原理可知,在离源岩区最近,溢出点最低(de)圈闭中,在油气源充足(de)前提下,形成纯气藏;稍远处,溢出点较高(de)圈闭中,可能形成油气藏或纯油藏;在溢出点更高,距油源区更远(de)圈闭中可能只含水.10由差异聚集原理可知,一个充满了石油(de)圈闭,仍然可以做为有效(de)聚集天然气(de)圈闭;反过来,一个充满天然气(de)圈闭,则不再是一个聚油(de)有效圈闭.11由差异聚集原理可知,若油气按密度分异比较完善,则离供油区较近,溢出点较低(de)圈。

采油班石油地质学试题

采油班石油地质学试题

采油地质技术员培训班《石油地质学》试题姓名考试日期 2000年7月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油气聚集带2.含油气盆地3.生油门限温度4.二次生油5.石油的荧光性6.有效渗透率7.油型气8.生油岩有效排烃厚度9.干酪根10.油气藏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石油的颜色和比重变化取决于的含量;粘度的变化则受影响。

(2分)2.油田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按苏林分类油田水可分为,,、四种水型。

3.生油岩层的特点是;储集层的特性是;盖层的特征是。

(3分)4.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

5.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是:,。

6.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有、、、、。

7.按槽台学说并结合盆地构造特征和沉积发育史,将含油气盆地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三、简述题(共35分)1.现代油气成因模式的主要内容(12分)。

2.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的异同对比分析(10分)。

3.断层在油气生成、储集、运移和聚集过程中的作用(13分)。

四、论述题(20分)阐述含油气盆地中油气富集的基本条件及控制油气分布的基本地质因素。

五、图件分析题(共10分)下图为某储集层顶界面构造图,储层厚80米,上覆有厚层盖层。

各井中水距该油层顶界面距离分别为1井50米,2井50米,3井25米,4井50米,5井未见水。

请在图中确定圈闭的溢出点,画出闭合范围,求出闭合高度;画出油藏范围,求出油藏最大含油高度,确定油藏类型。

请标明图例。

请将有关答案填入下表:一九九八—一九九九学年第二学期《石油地质学》期末考试试题(卷)专业年级地96姓名学号教研室石油地质考试日期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氯仿沥青“A”:岩样未经HCI处理,用氯仿抽提的产物。

2.油型气:与成油有关的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达到成熟、高成熟及过成熟阶段所生成的天然气。

3.凝析气藏: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下的烃类气体,经采到地面后,温度压力降低,反而凝结为液态,成为凝析油,这类气藏就是凝析气藏。

石油地质学课上习题

石油地质学课上习题

石油地质学课上习题1.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三大核心课题是()A.油气成因问题(正确答案)B.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正确答案)C.油气如何开发D.油气分布规律(正确答案)2.世界石油工业在油气勘探的初始阶段,勘探石油主要(A.依靠背斜理论B.依靠油苗、露头(正确答案)C.区域大地构造稳定地区D.沿山沟找油(正确答案)3.大庆油田位于下列哪个沉积盆地()[单选题]A.渤海盆地B.塔里木盆地C.松辽盆地(正确答案)D.鄂尔多斯盆地4.石油中的环烷烃属于()[单选题]A.饱和烃(正确答案)B.芳香烃C.非烃化合物D.沥青质5.石油中的卟啉、咔唑属于()[单选题]A.含硫化合物B.含氧化合物C.含氮化合物(正确答案)6.密度小而颜色浅的石油富含()[单选题]A.油质(正确答案)B.胶质C.沥青质7.石油在地下深处地层中的粘度比其被开采到地面粘度大,所以石油在地下深处不易流动。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8.某盆地有一个天然气样品,样品的气体组分中,CH4含量为97.89%,重烃其3[单选题]A)A.干气(正确答案)B.湿气9.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都比较高,而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很难溶于水[单选题]W)(正确答案)10.苏林根据天然水中所含离子的当量关系,将天然水分为四类。

其中油田水的化学类型以()为主,其次为()。

()A.硫酸钠型B.氯化镁型C.氯化钙型(正确答案)D.重碳酸钠型(正确答案)11.沉积岩中的原始有机质主要来源于()A.陆地大型动物B.陆地高等动物(正确答案)C.水中大型动物D.浮游类生物(正确答案)12.某烃源岩中干酪根的H/C原子比值为1.50,O/C原子比值为0.10,以脂肪族直链结构为主,主要来源于藻类,该有机物属于()型干酪根,生油潜力()。

()[单选题]A.I型,大(正确答案)B.II1型,较大C.II2型,较小D.III型,小13.生油潜力大的干酪根,其显微组分主要是()A.腐泥组(正确答案)B.壳质组(正确答案)C.镜质组D.惰质组14.在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全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A)A.温度和时间的作用[单选题]B.细菌的生物化学作用(正确答案)C•催化作用D.放射性作用15.干酪根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的反应程度与温度呈()关系,与时间呈()关系。

石油地质测试练习题

石油地质测试练习题

石油地质测试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石油、天然气在地下分布的范围是处于(B )之中。

A、地幔B、地壳C、地核D、大气层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D)元素。

A、硅B、铝C、铁D、氧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B )元素。

A、铁B、铝C、钠D、钾4、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结晶构造、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质的天然的单质或化合物,称为(D)。

A、泥岩B、页岩C、砾岩D、矿物5、(C )矿物占地壳重量的75%,是主要的造岩矿物。

A、氧化物类B、硫化物类C、硅酸盐类D、碳酸盐类6、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A )。

A、岩石B、沉积岩C、岩浆岩D、变质岩7、当前世界上发现的油、气田中,99%以上油气是储集在(C )中。

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花岗岩8、下列地质作用中,(D)属于外力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地震作用D、风化作用9、下列地质作用中,(A)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

A、地壳运动B、搬运作用C、沉积作用D、成岩作用10、胶结作用是(B )成岩的主要途径。

A、粘土岩B、碎屑岩C、化学岩D、碳酸盐岩11、下列成岩作用方式中,(C )发生在碳酸盐岩中。

A、压固脱水作用B、胶结作用C、交代作用D、重结晶作用12、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风化产物、生物来源物质、火山物质、宇宙物质等原始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是(B)。

A、花岗岩B、沉积岩C、岩浆岩D、变质岩13、下列颜色成因类型中,(C )不能指示出沉积岩的生成环境。

A、原生色B、继承色C、次生色D、自生色14、组成沉积岩的颗粒大小、结晶程度、形状及颗粒间的结合方式称为(D)。

A、沉积岩的颜色B、沉积岩的成分C、沉积岩的构造D、沉积岩的结构15、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方式称为( C )A、沉积岩的颜色B、沉积岩的成分C、沉积岩的构造D、沉积岩的结构16、沉积岩中最常见的构造类型是(A)。

石油地质构造地理题目

石油地质构造地理题目

一、选择题
1.石油主要储存在哪种类型的岩石中?
A.火成岩
B.沉积岩(正确答案)
C.变质岩
D.岩浆岩
2.下列哪个地质构造最有利于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
A.地堑
B.地垒
C.背斜(正确答案)
D.向斜
3.石油地质勘探中,常用的地震勘探方法主要利用了什么原理?
A.电磁波反射原理
B.声波反射原理(正确答案)
C.重力异常原理
D.磁异常原理
4.石油的生成与哪种古代生物密切相关?
A.恐龙
B.藻类(正确答案)
C.昆虫
D.鱼类
5.下列哪个地区不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A.中东地区
B.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C.美国德克萨斯州
D.中国华北平原(正确答案的反面,但处理解为不是著名产区的正确答案)
6.石油地质构造中的“生油层”主要是指哪种岩层?
A.砂岩层
B.泥岩层(正确答案)
C.碳酸盐岩层
D.火山岩层
7.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确定油气藏边界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A.钻探取样
B.地震勘探与测井资料综合分析(正确答案)
C.地面地质调查
D.遥感技术
8.下列哪种地质作用对石油的形成和储存影响最大?
A.火山活动
B.构造运动(正确答案)
C.风化作用
D.水流作用。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题库7)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题库7)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题库7)《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七)一、基本概念(10道选修题,每道题3分,共30分)1.储层2.沉积岩有机质3.绝对孔隙度4.盆地模拟5.油气聚集带6.力场强度7.二次运移8.含油面积9.盖层10.圈闭闭合度11.门限深度12.石油热变质作用13.生储盖组合14.油田水二、多项选择题(20分)1.某石油中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含量之和为60%,则该石油类型为______;a石蜡-环烷型b石蜡型c环烷型d芳香-中间型2.根据苏林天然水的成因分类,如果[R(Cl-)-R(Na+)/R(Mg2+)<1,则油田水的水类型属于__;。

a、氯化镁B型、氯化钙C型、硫酸钠D型、碳酸氢钠型3.石油种c、h两元素含量之和的平均值约为______。

a97.5%b85.5%c75.5%d64.5%4.有机质成熟生油的主要阶段RO为。

a、 <0.5b、0.5-1.3c、1.3-2.0d、>2.05.在自然条件下,对有机质成烃催化活力最强的粘土是______。

a伊利石型b高岭石型c蒙-伊混成石型d蒙脱石型6.与海洋原油不同,大陆油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

A高蜡高硫B低蜡低硫C低蜡高硫d高蜡低硫7.在动水条件下,油的等势线与储层顶面构造等高线总是______。

a.斜交的b.平行的c.垂直的d.无关的8.根据天然气的化学成分,天然气可分为干气和湿气。

水分指的是。

a、h2o>5%b.c2+>5%c.c2>5%d.c1>5%9.根据油气有机晚期成因的理论,有机质在高演化阶段生成天然气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a.热降解b.热裂解c.热溶解d.热还原10.在自然条件下,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总是。

a、低油压区B.低油温区C.低油势区D.低油力场强度区三、填空题(20分)1.构造油气藏又可分为背斜油气藏、、、和多因素构造油气藏。

2、油气初次运移的可能相态包括分子溶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思考题
1.何谓圈闭?构成圈闭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何谓油气藏?油气成藏必备的地质要素有哪些?
3.形成大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有哪些?
4.差异油气聚集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5.确定油气成藏期的方法有哪些?
6.何谓原生油气藏、次生油气藏?
第四章思考题
1.试比较砂岩和泥岩的压实特征,讨论压实作用在油气初次运移中的作用特点。

2.促使产生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的地质作用有哪些?试讨论异常高压在油气初次运移中的作用特点。

3.什么是油气初次运移、油气二次运移?试比较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地质环境和条件的差异。

4.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通道、主要时期?
5.试分析不同构造背景下,水动力与浮力的相互配合对油气二次运移方向的影响。

6.试分析构造运动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7.什么是折算压力、流体势?试用流体势概念分析静水与动水环境中油气的运移方向。

第三章思考题
1.什么是储集层(岩体)?作为储集层,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特性?
2.什么是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多相流体孔隙中影响相渗透率的因素是什么?
3.岩石孔隙结构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它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排替压力?
4.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砂岩体的成因类型和主要特征?
5.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试比较砂岩和碳酸盐岩储集性质的差异。

7.什么是盖层?盖层封闭油气的机理有哪些?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分析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8.什么是生储盖组合?生储盖组合有哪些类型?
第二章思考题
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是什么?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近年来有何进展?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近年来有何进展?
2.油气有机成因早期说和晚期说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3.根据油气有机成因论,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有哪些?它们主要来源于哪些原始生物?成烃潜力如何?
4.什么是沉积有机质?沉积物(岩)中沉积有机质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哪些因素?
5.何为干酪根?干酪根的演化特点如何?如何对干酪根进行类型的划分?
6.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和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是怎样的?
7.有哪些理化条件影响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如何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7.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
8.什么是生油门限和生油窗?什么是时间-温度指数?
9.什么是低熟油?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
10.煤中有利于石油生成的显微组分主要有哪些?煤成烃的演化阶段有什么特点?
11.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条件有何异同?
12.什么是烃源岩、烃源岩系?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烃源岩质量的好坏?反映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13.什么是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不同成因类型的天然气的判识标志有有哪些?
14.什么是油源对比?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是什么?目前常用的油源对比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类?
第一章思考题
1.什么是石油沥青类?石油沥青类的组分组成、族分组成以及馏分组成有哪些?
2.原油的主要元素组成有哪些?含硫量与环境有何关系?微量元素钒和镍如何反映环境?卟啉类化合物有何石油地质意义?
3.什么是正烷烃分布曲线?正烷烃分布曲线的特征取决于哪些因素?
4.什么是生物标志化合物?你所了解的常见生物标志化合物有哪些?
5.化学成分、温度、压力等对石油的颜色、比重、粘度等有何影响?
6.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有何特点?
7.从产状上看,天然气有哪些类型?
8.什么是石油的荧光性?为什么石油具有荧光性?
9.什么是石油的旋光性?为什么石油具有旋光性?
10.什么是油田水?油田水的主要化学组成有哪些?水型与环境有何关系?
11.与常规油相比,重质油和沥青砂在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上有何特别之处?
12.石油、天然气的碳氢同位素组成有何特征?
13.海相油和陆相油在化学组成上有何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