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对比阅读(附答案)

初中文言文对比阅读(附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5—9题(16分)(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①或王命急宣②水皆缥碧6.下列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互相轩邈舍其文轩B.春冬之时不能称前时之闻C.其间千二百里其真不知马也D.不以疾也不以物喜7.解释加点词。

(3分)①夏水襄陵襄:②属引凄异引:③千转不穷转:8.翻译句子。

(5分)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分)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分)9.甲乙两文都写了“猿鸣”,其用处有何异同?(3分)阅读答案:5.(2分)①或/王命急宣②水/皆缥碧6. (3分)B7. (3分)上,漫上延长通“啭”,鸟叫声8.(5分)①(2分)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趣味无穷。

②(3分)横斜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9.(3分,每点1分)同:两文都以“猿鸣”反衬山林寂静;异:甲文侧重烘托三峡秋天的悲凉凄清;乙文则侧重表现富春江的生机勃勃。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练(八上)(有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练(八上)(有答案解析)

八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一、对比阅读1.阅读下面两篇写景美文,完成各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乙】太原西负山多幽奇丽处,而天龙为胜。

距城三十里,由晋祠过王家峪,径逼窄,人不能并肩。

约十里许,青松遍山谷。

偃者,仰者,樛①者,仆者,直如弦曲如龙或蟠崖石或俯绝涧。

复有亿万小松,蒙茸透针,亘数里,无他树参杂其间。

风来,清香浮浮,袭人衣袂。

(刘绍放《天龙山记》,有删改)注:①樛,向下弯曲的树木。

(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①属引.凄异①径.逼窄①复.有亿万小松(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①太原西负山多幽奇丽处。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张岱认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

B.甲文韵律和谐,句式整齐,又有参差变化C.乙文中描写青松姿态的划线句“直如弦曲/如龙或蟠/崖石或俯绝涧”的断句是正确的。

D.甲乙两文都将情感自然融入景物中,或在写景中渗透情感,或因景物变化而情感各异。

(4)两篇文章极尽描写之妙,展示山川风物之灵秀,但具体手法各有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八上文言文比较阅读及答案

八上文言文比较阅读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一)(满分20分)班级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试题。

(共20分)【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①上:指唐太宗。

②守成:保持成就。

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

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1.请用“/”标示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只标示一处)。

(2分)故知创业之难。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5分)①傅说举.版筑之间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③创业与守成孰.难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⑤征与吾共安.天下: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国恒亡.今亡.亦死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知守成之难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D.征与吾共安.天下安.求其能千里也4.翻译下面语句。

(6分)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5.【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㈠】1.故/知创业之难。

2.①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②指国外;③哪一个;④通“横”,梗塞,不顺;⑤安定,管理。

3.B。

4.①用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性情坚忍,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②但是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

5.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

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城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

【乙译文】唐太宗问身边的大臣:“创业与保持成就哪个难?”房玄龄回答说:“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地豪强竞相起兵较量使他们称臣,创业难啊!”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失掉天下的,保持成就难啊!”太宗说:“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历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体会到创业的艰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称善者久之②吏方验而出之)B.①请以军礼见 ②不以此时反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5.从文中看,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文帝在对待父子两人的态度中也有一共同点是: 。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15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

,而死于安乐也。

一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 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 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一一《治国安民》【注释】①炀(y d ng )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

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

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0、 用“ /”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节奏。

(划一处)(1分)入则无法家拂士1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八年级文言文阅读复习(一)《周亚夫军细柳》 甲:《周亚夫军细柳》乙:《绛侯周勃世家》 《绛侯周勃世家》对比阅读 文帝之…… ••”称善者久之。

周勃,沛人。

高祖为沛公初起,从入汉中,拜为将军。

食绛八千 二百八十户,号绛侯。

文帝即立,以勃为右丞相。

居十余月,乃谢请归相印。

岁余,陈丞 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

十余月,上曰: “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 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乃免相就国。

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 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 令家人持兵以见。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

文帝朝,太后以冒絮①提文帝, 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文帝既见勃狱 辞②,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

【八年级】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题(有答案)

【八年级】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题(有答案)

【八年级】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题(有答案)八年级上册语期末系统复习内言篇(一)林尽水,便得一,存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比涅船,从口入。

初极穴,才通在人。

立义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山峦起伏,屋舍摇身一变,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种作,男女衣着,虏例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⒈表述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⑷各为丛藓科扭口藓改至其家()⑸实乃不知有汉()⑹便必须还家()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虏例如外人b、村中言存有此人,咸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⒊有些成语出自于本,恳请写下两个、⒋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b、率为妻子邑人此绝境c、无论魏晋d、设酒杀鸡作食⒌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TNUMBERBX所闻,皆孤寂。

译:(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为妻子邑人此绝境译:⒍外框,就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学创作中也鲜有“外框”,它给读者遗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指出本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先行详细分析。

(二)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⒈《陋室铭》就是古代贫中的名篇,使用了的读法。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存有仙则名( ) (2)斯就是陋室()(3)惟吾德馨( ) (4)无案牍之劳形()⒊“并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以下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就是()a. 策之不以其道b.予独爱之出淤泥而不染c.多并助之至,天下顺之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⒋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复习(一)《周亚夫军细柳》《绛侯周勃世家》对比阅读甲:《周亚夫军细柳》文帝之……..”称善者久之。

乙:《绛侯周勃世家》周勃,沛人。

高祖为沛公初起,从入汉中,拜为将军。

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号绛侯。

文帝即立,以勃为右丞相。

居十余月,乃谢请归相印。

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

十余月,上曰:“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乃免相就国。

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

文帝朝,太后以冒絮①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②,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

”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

孝文十一年薨,谥曰武侯。

注释:①冒絮:头巾。

②狱辞:案件的供词。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两处)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A.军.细柳() B.已而..之细柳军()C.居.十余月() D.顾.欲反邪!()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称善者久之.②吏方验而出之. B.①请以.军礼见②不以.此时反C.①其将固可袭而.虏也②吏方验而.出之 D.①亚夫乃.传言开壁门②乃.免相就国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5.从文中看,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共同特点是:;文帝在对待父子两人的态度中也有一共同点是:。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15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

,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八上文言文对比阅读 答案

八上文言文对比阅读 答案

(一)1(1)通“邀”,邀请。

(2)临近2.C (分析:A“落”第一个是“落下”的意思,第二个是“居住地”的意思;B“之”第一个是“代词,指他们;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的”C“属”都是“类”的意思D“处”第一个是“处处”的意思,第二个是“相处”的意思。

3.(1)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2)此地是按照各家的人数分给他们土地,用来耕地养蚕,不鞥你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或者白吃人家的。

4.相同点:(1)都是与世隔绝,环境优美(2)都是没有战争没有欺压剥削(3)都热情好客不同点:甲文中渔人是偶然发现桃花源的,乙文中是经老人引导的。

【翻译】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

牲畜都很悠闲和乐的样子,是居民的大聚落。

到了一个人家,老人对(这户人家)说:“这个人想要(到你们这里)住下,能不能容留他?”穴中人回答说:“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

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枲,麻)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

你要真的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

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取得食物罢了。

”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

穴中人又告诫道:“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

”到了夜晚,姓杨的人与老人一起出来。

(二)1.⑴对……感到惊异⑵交错相通⑶束缚,约束⑷停止(2分)2.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分)3.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

(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意对即可)(2分)4.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2分)2. 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就不用在意音准不准啊!(2分)【翻译】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

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

初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班级姓名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白帝到江陵)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翻译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八年级文言文比较阅读六篇(含答案)

八年级文言文比较阅读六篇(含答案)

八年级文言文比较阅读六篇一、【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于城西北隅,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②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但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王禹偁③《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注】①椽(chuán):装于屋顶以支撑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②氅:chǎng。

③王禹偁(chēng),为人禀性刚直,不畏权势,因此多次得罪权要,一生屡遭贬谪,此文为其谪居黄州之作。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不可具.状▲(4)公退之暇,被.鹤氅衣▲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3分)A.①而.不知人之乐②烟云竹树而.已B.①不以.物喜②以.其价廉而工省也C.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竹工破之.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子声丁丁然.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2)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10.甲文是欧阳修贬谪滁州之作,乙文是王禹偁贬谪黄州之作,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快乐之情,但同中有异,选段甲主要通过议论,揭示全文主旨,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选段乙则主要采用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生活态度。

(2分)答案:7.(4分)(1)跟从、跟随;(2)以……为乐;(3)具体的、详尽地(4)同“披”,穿,披戴8.B9.(4分)(1)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

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 上学期 文言文 愚公移山 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 上学期 文言文 愚公移山 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愚公移山》对比阅读练习题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春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龁,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选自佚名《二翁登泰山》)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固.不可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北山愚公者./荷担者.三夫C.跳往助之./乙翁欲扶之.D.以.残年余力/以.天下之所顺2.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叟携酒/至乙翁第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4.(甲)文中的“愚公”和(乙)文中的“二翁”身上都体现出了什么精神?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这种精神的内涵意义。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甲】太阳升起,林中雾气散开;云归,山洞昏暗。

山间的早晚变化多端,四季景色也不同,让人无尽的快乐。

野花盛开,幽香弥漫;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间的四季景色。

无论是早出晚归,每个时节的景色都不同,而乐趣却是无穷无尽的。

乙】夏天,长江水位高涨,难以通航。

有时,XXX急宣,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到傍晚才到达江陵。

这段路程长达1200里,即使XXX也难以快速到达。

XXX之时,湍急清澈的绿色潭水倒映着山峦,绝壁上长满了奇怪的柏树,悬崖上的泉水像瀑布一样飞流直下,清新繁茂,充满了趣味。

每到晴朗的早晨和寒冷的霜天,林中寒气逼人,涧谷肃杀,常常能听到高猿长啸,引人凄异,回荡在空谷中,悠扬哀怨,久久不绝。

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

”前有庵。

从幔亭峰后崖悬梯两层,再登一岩。

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XXX转。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意思。

(4分)⑴沿溯阻绝溯:顺着溯流向上走,遇到障碍不能继续向上。

⑵不及返XXX:没有时间回头看。

⑶属引凄异引:属于引人凄凉、异样的景象。

⑷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岩指的是幔亭峰后的崖,也就是说两者是同一个地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在这里行走了1200里,即使乘坐飞奔的车马也不能加快速度。

⑵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在登山的路上,急流汹涌地向下流淌。

9.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XXX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5分)甲文写的是三峡“四时之水”,分别描述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水的特点:春水滔滔,夏水清凉,秋水澄碧,冬水悠悠。

XXX写的是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的山景,描绘了山中的竹林和山间的云雾,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十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十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人教部编版:专题十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①禹②凿;河中漱.广③,夹岸崇深④,倾崖返捍⑤,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⑥魄⑦。

(节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注释】①经始:开始。

②禹:治水的大禹。

③广:开阔。

④崇深:高深。

⑤捍:保卫。

⑥悸:惊动。

⑦魄:心魂。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沿溯.阻绝(逆流而上)(2)哀转久绝.(消失)(3)河中漱.广(冲击,冲荡)(4)窥.深悸魄(看,望)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

3.侧面描写是【甲】【乙】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示例:【甲】文: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

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作用:突出三峡秋景萧瑟、凄凉的特点。

【乙】文:“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示例: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并,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狼呜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乙】壬寅岁①,余游天台石梁……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

水来自华顶②,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

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

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③所挡秘④。

自然拗怒⑤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

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

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

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

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节选自袁枚《浙西三瀑布记》)【注释】①壬寅岁:即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

②华顶:天台山峰名。

③磥砢:石众多而乱。

④挡秘:阻挡撞击。

⑤拗怒:抑制愤怒。

1.解释下面加点字。

(1)略无阙处阙:__________________(2)遂两宿焉遂:__________________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

4.说说【甲】【乙】两文所写到的水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答案】1.同“缺”,空隙、缺口;于是、就。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2)我坐在石梁上,就像骑在瀑布上。

4.凶险湍急【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八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乙】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非亭午..夜分()(2)虽.乘奔御风()(3)良.多趣味()(4)属.引凄异()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其间.千二百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C.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D.哀转.久绝蝉则千转.不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与朱元思书(节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湖心亭看雪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争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对比阅读(5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对比阅读(5篇)

《周亚夫军细柳》对比阅读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一】【甲】周亚夫军细柳(节选)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乙】汉高祖论三杰高祖①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②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

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部编人教版语文 八上 期末 专项复习 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 习题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 八上  期末 专项复习  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  习题课件

5.本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 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 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附参考译文: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山佛迹院,在
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 在稍稍偏北的地方,又有高百丈的瀑布。山势有八九个转折处,每 处都有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往下放五丈,还到不了底。(瀑 布泻入潭里溅起的水花)像飞舞的雪,(水声)像雷鸣,令人既喜又惊。 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就是所谓佛的痕迹。
D.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A 项,动词,认为/介词,用;B 项,结构助词,的;
C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D 项,副词,就是/副词,竟然。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你想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2)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傍晚回去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下 山上山穿过几个山谷,到了江边,此时山中月亮出来,我们在江心 划船,用双手捧着珠玉般的月影。回到家已经是二更时分,我与苏 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再也睡不着了。写 下这些文字交给苏过。东坡记。
(四) 上①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②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 冒资荫③,敕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④。”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 “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⑤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 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
(五) 安世①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②谏官,未拜命,入白③母曰: “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④。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⑤,以身 任责,脱有触忤⑥,祸谴立至。主上⑦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 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 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⑧得罪流放,无问远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打开课本,我们看到了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锐不可当.;目睹.了北宋汴京街上行人摩肩接( zhǒng )的繁华景象;体会到我国科研人员面对封锁(dān )精竭虑搞科研的不易;感受到朱德对慈爱且一生劳(lù)的母亲的殷殷情怀;结识汉文帝口中(kè)尽职守的"真将军"——周亚夫;欣赏苏州园林中的"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镂.空的花墙廊子,像一幅幅的完美图画……还瞻.仰了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可以说,优秀的作品,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

这些优秀作品,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处应填写的汉字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dāng 踵B. dǔ弹C. lóu 禄D. zhān 恪2.填入文段中画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别具一格B.自出心裁C.一丝不苟D.惟妙惟肖3.文中画横线句有语病,请选出修改正确的一项( )(3分)A.这些出色作品,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B.这些优秀作品,激起我们前进。

C.这些优异作品,鼓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D.这些优秀作品,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4.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阅读方式。

在活动中,小鲁从网上搜集到一些关于数字阅读的资料,下面是关于2023年中国数字阅读各年龄段用户阅读时长和阅读频率的统计图。

请阅读统计图,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分)5.学校开展"书房文化"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学生志愿者,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4分)在读书人的心目中,书房是不可或缺的治学休闲之所,更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田园。

我国文人有给自己的书房命名的雅好。

梁启超变法维新,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临危受命,遂将自己的书斋取名"饮冰室"。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百僚竞逐/成王之业/扶摇而上/君臣相望/辞严而色暇/鬼神宾服/摇头而叹/服不言而信/(《左传》)1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太宗在《治国安民》中的言论,哪些是解说太宗言论的注释?(2分)A。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B。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C。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D。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12、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太宗在《治国安民》中的言论,哪些是解说太宗言论的注释?(2分)A。

“入则无法家拂士,百僚竞逐,成王之业。

”B。

“扶摇而上,君臣相望,辞严而色暇,鬼神宾服,摇头而叹,服不言而信。

”C。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D。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13、根据太宗的言论,下列哪些是他认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思想?(2分)A。

力戒奢靡,勤俭治国。

B。

多征伐,扩大疆土。

C。

以暴制暴,强力统治。

D。

尊重民意,依法治理。

14、根据舜的经历,下列哪些是他的人生信条?(2分)A。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C。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1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1) 人恒过,然后能改。

→ 恒:常常,过:犯错误。

2) 入则无法家拂士。

→ 拂士:指不合时宜的人。

3) 征求无已。

→ 无已:没有止境。

4) 百姓不堪。

→ 不堪:难以承受。

12.翻译:1)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因此,要激发自己的热情,克制自己的欲望,这样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2)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 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只有根基稳固,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

1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①,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②。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③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④之胜境,静者⑤之林亭。

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右溪记》)翻译:道州城向西走几百多步,有一条小溪。

这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

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的美妙)。

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流回旋从上冲下来,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就是很适合隐士居住的;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市民游览的胜地,喜欢清静的人休憩的园林。

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注释】①欹嵌盘屈:欹(qī),石头盘来绕去,形状千奇百怪。

②洄悬激注:落下来的瀑水像箭头一样注入潭水之中。

③逸民退士:退隐的人。

④都邑:都市,城市。

⑤静者:喜欢安静的人。

⑥置州:设置州县。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夏水襄.陵(上)(2)飞漱.其间(冲荡,冲刷)(3)不可名.状(说出)(4)悉皆.怪石(全部,都)2.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上迅疾的风,也比不上它的快啊。

(2)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在小溪岸上走来走去,为这里景色无人欣赏感到失望和不快。

3.【甲】【乙】两文都写水,其中【乙】文哪些句子是写水的?【甲】【乙】两选文共同突出了水什么特点?答:【乙】文写水的句子是: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班级姓名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白帝到江陵)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翻译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加点词。

(1)略无阙.处()(2)属引.凄异()(3)二人对酌.()(4)越钱塘,绝.长江()2、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A.或.王命急宣或.异二者之为 B.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C.虽.乘奔御风虽.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4、翻译。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5、(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1、(1)通“缺”,中断(2)延长(3)饮酒(4)横渡2、 C3、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4、(1)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2)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

5、(1)连绵不断(山多)、隐天蔽日(山高)(2)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

【译文】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子女离开故乡,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翼,雍两州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从鸸到泰山脚下.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句子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与顾章书吴均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

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

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

③办:具备。

1、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择其善者而从之C,仆去月谢病长跪而谢之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邑人奇之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4、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1、A(A完备B它;其中C辞官;道歉D奇美的山水;感到惊奇)2、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

3、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

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

若答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其它写法及其作用,符合要求也可。

4、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

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

评价二: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超然台记苏轼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①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②园疏③,取池鱼,酿秫酒④,瀹⑤脫粟⑥而食之曰:乐哉游乐!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所往而无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①葺(qì):修整②撷(xié):采摘③疏:通“蔬”④秫(shú)酒:用粘高粱酿的酒⑤瀹(yuè):这里是煮的意思⑥脫粟:糙米1、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因城以为台者旧矣2、与“以见予之所往而无不乐者”中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雨雪之朝B.瀹脫粟而食之C.辍耕之垄上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翻译。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4、甲乙两文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甲文乙文6. 因城以为台者/ 旧矣7.D 8.略9. 甲文:欣赏美景的愉悦、闲适之情和被贬之后的抑郁悲凉之情乙文:超然物外的豁达之情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甲】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h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对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是岁十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 B.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认识C.攀栖鹘之危巢危险 D.反而登舟,放乎中流不拘束,任意行动2、与“掠予舟而西也”一句中的“西”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3、翻译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路②顾安所得酒乎?4、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后赤壁赋》写月夜之游,集中描绘了断岸、高山、明月、巉岩、草木,景色由清幽转为峭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