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利用实物和模型,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学生能体会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有可能不同。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物体的特征。
但是,学生的观察往往缺乏目的性和方法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观察。
同时,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容易受到自身经验和思维定势的影响,需要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学生能用语言描述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和几何图形,体会观察到的形状有可能不同。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发现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有可能不同。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探究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和分享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用于让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一些图片,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体会观察到的形状有可能不同。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学生的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例如,教师可以拿一个正方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说出观察到的形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观察物体》(第3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第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利用多角度观察物体,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在前两个课时中已经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对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物体的观察,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多角度观察物体,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多角度观察物体,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物体的观察,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发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3.问题解决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物体,用于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让学生感受到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和乐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复杂的物体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或长方体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尝试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题或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一)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3.能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和比较。
二、教学重点1.观察物体,分辨它们的形状和大小。
2.学生能够根据形状和大小将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物体形状和大小的认知和理解。
2.如何准确分类和比较物体。
四、教学步骤及重点难点解决方法1. 导入新课通过问答交流学生对形状和大小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形状和大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知(1)观察物体引入学生观察物体的方法,如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表面的纹理,描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等。
教师可借助图片或实物进行示范,让学生感受不同角度的观察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2)物体的分类学习不同的物体形状,并掌握如何根据物体的形状分类。
教师可通过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类,将相同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
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练习,让学生加深对于分类的理解。
(3)物体的比较了解物体的大小,并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
教师可借助实物,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对物体进行排序。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比较图片中不同物体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的大小。
3. 练习通过小组合作训练和个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在小组合作训练中,让学生进行分类和比较,同时和同学讨论,交流归纳。
4. 反思总结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观察物体的方法、物体的分类和比较等。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整合和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拓展1.教师可通过学生互相猜测物体,训练学生根据形状进行推断的能力。
2.教师可利用练习册等资源,让学生进行分类和比较的训练,重点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
六、课后作业1.教师可以布置练习册上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复习课上学习的知识点。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观察周围的事物,归纳总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并将其整理成一篇小文章。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教案(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教案(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空间观念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文具、玩具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拼图等操作材料。
3.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空间观念。
观察物体(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观察物体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观察物体的方法。
2. 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简单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2. 准备一些图片,展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提问:你们能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吗?2. 学生回答后,总结:我们能够看到物体的形状,是因为我们用眼睛观察到了它们。
二、探究(1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简单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2. 活动要求:每个小组用眼睛观察物体,并从不同方向观察,记录下从每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3.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并总结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三、交流(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 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共同讨论和交流。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通过观察物体,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同的形状。
这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强调:在观察物体时,我们要注意细节,并用数学语言进行准确描述。
五、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体,并记录下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2. 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带回学校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和交流,能够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同时,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观察物体|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观察物体|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理解并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2.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3. 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理解并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物体和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和理解这些物体和几何图形。
2. 新课导入:介绍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并总结观察到的特点。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并记录下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讨论观察到的特点。
4. 活动二: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观察到的形状和特点来解决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重要性,并布置作业。
六、作业布置1. 观察身边的物体和几何图形,记录下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并与同学分享。
2.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时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应提供更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单元内容包括利用钉子板拼图、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利用简单几何体进行组合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物体的认识。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拼接和组合,以及物体的相对位置,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体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钉子板拼图、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利用简单几何体进行组合等方法,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利用钉子板拼图、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利用简单几何体进行组合等方法,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2.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体的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钉子板、几何图形卡片、组合几何体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套几何图形卡片、组合几何体等。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观察物体》(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观察物体》(第2课时)继续让学生在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的理解。
本课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二是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知识,对它们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语言描述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会用语言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会用语言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图片等,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能用语言描述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卡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观察物体 苏教版
应变预设通过观看那个立体图形,学生可能会发觉正面和反面、上面和下面观看到的平面图形也分别相同,这时应给予确信和鼓舞。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摸索假如从上面看到的是四个小正方形,四个正方体应该如何办。
学生动手摆一摆,然后说出摆法。
然后依次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前面和右面观看该物体看到的图形,学生独立完成。
师: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看物体。(板书课题:观看物体2)
二、新知探究
1、观看一个正方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师:请同学们观看那个正方体,从你现在的方向看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2、观看两个正方体。
添加一个正方体,拼成如图因此的图形
师:请同学们连续观看,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你们都依旧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吗?(指名汇报)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因此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观看物体(2)
3、学会体验几何图形的美,学会观赏美。
重点
依照学生已有的知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探究从不同角度观看多个物体的形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教案(共4个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教案(共4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视角,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单元共有4个课时,内容包括: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以及立体图形的拼接。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对图形的认知和观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立体图形的观察和理解,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正确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3.让学生学会用展开图的方法,理解展开图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理解展开图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画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运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展开图的示例,用于讲解展开图的方法。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物体,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如: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单元共安排了5课内容,分别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简单的几何体》、《作图形的运动》、《平移和旋转》、《欣赏生活中的几何体》。
这些内容既具有挑战性,又富有实践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对空间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层次不齐,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简单的几何体,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简单的几何体,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以及运用平移和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图形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些几何图形、实物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几何体,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几何体?它们有什么特征?”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观察物体-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观察物体-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并能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简单几何图形。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识别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简单几何图形。
2. 观察几何图形:识别从不同方向看到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能力。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简单几何图形。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观察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观察、讨论和解决问题。
3. 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有趣的物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并提问:“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分别是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观察到的图形特点。
(3)教师出示其他几何图形,如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识别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3. 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记录下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
(2)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识别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上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的内容有: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利用重叠的方法认识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这些物体,陌生的是如何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物体,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这些物体。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几何图形》,对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辨认一些简单的几何体,但是对几何体的认识还比较表面,空间观念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我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几何体的特征,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能描述简单几何体的形状,能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能描述简单几何体的形状,能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和理解几何体的形状,培养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几何体的特征。
2.观察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空间观念。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几何体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立方体、圆柱体等几何体,白纸、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是不同的。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研究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认识“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导入新课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这节课我们研究“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二、自主研究质疑释疑研究例1.1.窥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投票箱)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投票箱,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窥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窥察。
)(3)报告交流。
教师课件展现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3、合作探究突出重点研究例2.1.出示视图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分组操作)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窥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
不异吗?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四、课堂达标基础过关完成练一练。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2)练一练第2题。
五、拓展训练突破难点完成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2)观察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吗?(前面和右面一样,同样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也可以得到相同形状)观察物体(2)教学目标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观察物体》 |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观察物体》|苏教版一、教学目的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基本特征,并从中发掘出规律。
二、教学内容1.认识物体的基本特征;2.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3.发现物体的规律,归纳物体的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2.培养学生发现物体规律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掘物体的规律并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物体,如球、方体、圆柱体、棱柱、棱锥等;2.PPT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物体形状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形状特征。
2. 学习新内容(30分钟)(1)认识物体的基本特征通过PPT展示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2)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教师将物体放在课桌上,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特征。
例如:“这个球是红色的,形状是圆形,比较小。
”引导学生根据特征来描述物体。
(3)发现物体的规律,归纳物体的特征教师将多个物体摆在课桌上,让学生观察物体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发掘规律。
例如:“这个体形状是正方体,那个是长方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棱。
”3. 总结归纳(10分钟)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总结归纳各类物体的特征,并向全班报告。
老师可以在PPT上记录学生总结的内容。
4. 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回家自己找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物体,在家中观察并记录其特征,并整理成一份报告。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物体、发现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归纳总结各类物体的特征等方式,帮助学生对物体的基本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锻炼了他们发现规律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并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归纳,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观察物体|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观察物体|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
2. 认识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3. 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分组观察物体,交流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2)介绍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让学生了解三视图的概念。
(3)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4)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等)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操作,用几何图形拼出不同的物体,并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
(2)让学生尝试画出所观察到的几何图形的三视图。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进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记录下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操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性,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堂小测验:通过测验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观察物体的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2024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观察物体
2、观察法
在教学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手提纸袋,观察结束后出示图画让学生说说这是从哪个位观察到的然后组织讨论,同一动物为什么同学们观察的形状不同,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四、布置家庭作业
完成练习六第4题
回家观察电视机和微波炉,看看它们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面、右面、上面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观察物体 篇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二年级下学期已初步学习的观察物体的各个面形状的知识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生交换位置进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概念。
3、全方位观察
教师让学生选择在本组中喜欢的角度去观察,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究,深刻认识。
4、认识例1中各图的观察点
(三)巩固深化
本环节教学,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比一比,看一看,连一连,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在充分实践活动基础上学习新知。亲身探索过程,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观察物体》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它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这个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在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的。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知物体的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物体的特征。
但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物体图形可能会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总结物体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发现和总结物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物体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和操作。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物体的特征。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物体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总结物体的特征。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物体特征的掌握情况。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深化学生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培养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角度,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二、自主研究研究例1:观察投票箱,指出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不同角度得到的形状可能不同,教师展示课件。
三、合作探究研究例2:观察视图1,分组操作,从不同角度观察并画出形状,交流发现同样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形状。
四、课堂达标完成练一练,观察文具盒从不同角度得到的形状并说出。
五、拓展训练完成试一试,观察前面和右面得到的形状,发现同样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相同形状。
教学方法:观察、操作、思考,合作探究,课堂达标,拓展训练。
教学工具:课件、方格纸。
本文介绍了一堂关于视图和空间观念的教学课程。
通过情境导入和研究提示,学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发展了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视图,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包括课件和学具。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连一连、摆一摆、画一画和比一比等练,巩固了所学知识。
最后,学生完成了练题作为作业。
小结:需要注意同一角度上的小正方体可能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得到的视图可能相同。
练六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并进行集体订正。
练六第14题:学生小组合作摆放,然后独立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练六第1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不同视角。
练六第16题:学生独立审题,小组合作摆放,并进行讨论。
练六第17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并进行集体订正。
拓展练:学生进行“动手做”练。
全课小结:学生通过练获得了对观察物体的不同视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观察物体的不同视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研究中的成长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操作、比较和想象,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得到的图形。
2、使学生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观察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乐于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激发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好,来这里上过课吗?紧张吗?我们先看个小魔术轻松一下。
请看屏幕,你看到了什么?上面有几个?下面呢?如果老师把这个图倒过来,你觉得上面有几个?下面呢?
下面老师开始转了,看好了,不要眨眼睛哦!和你想的一样吗?眨一下眼睛看看?
想不想再看一次,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把大家看到的这三个正方体标上序号,转了,1去哪里了?神奇吧,想知道其中的奥密吗?那我们的先学会观察物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投票箱
1、认识前面、右面、上面
师:老师带来一个投票箱,它是什么形状的?
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板书)
谁愿意来指一指?大家同意吗?
你们都觉得这个面是前面是吗?怎么想的?
你认为这是右面,说说你们的理由。
都有道理,想知道数学上是怎么规定的吗?(习惯上,我们把写着“投票箱”三个字的这一面叫做前面,和自己右手方向一致的这一面叫做右面,朝上的这个面叫做上面)
2、学会观察三个面的形状
师:看到投票箱前面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看到的前面是什么样子?
看到投票箱右面的同学请举手,这边的同学都看到,而那边的同学看不到,你们能看到哪个面?你们想不想看看右面是什么样子?
你觉得这位同学观察的位置正确吗?他这样的视线观察右面合适吗?谁愿意来示范一下。
说一说,右面是什么形状?跟前面有什么不同?
看到投票箱上面的同学请举手。
很多人都看不到,先猜一猜,上面会是什么形状呢?想不想验证一下?可是太高了,看不到怎么办?
如果站在这边观察上面,可以吗?哪个才是合适的位置呢?(为了便于交流,我们观察一个物体的上面时,通常要站在这个物体的前面,从上往下看)
3、分组观察投票箱
师:你们想不想观察投票箱,都有机会,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投票箱,在观察之前请大家先看个小视频,听清观察要求。
听明白了吗?请组长来领取投票箱。
4、交流反馈
师:还记得你刚才看到的样子吗?
老师把这些面搬到了黑板上,你能找到投票箱前面、右面、上面分别是哪个面吗?
为什么没选这个?猜一猜这个可能是哪个面?你是怎么想的?
5、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投票箱,再一起来看看洗衣机!这是洗衣机的哪个面?这个面呢?
师:猜一猜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再给你一个提示。
从一个角度看,往往很难想象物体的样子,多从几个角度看,就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第一幅图是电冰箱的(上面),第二幅呢?第三幅呢?
活动二:观察长方体
1、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的前面都有明显的标志的,是大家公认的。
如果碰到这样一个物体(出示实物长方体),没有明显的标志,到底哪个面是前面呢?
习惯上我们把朝着自己的这一面叫做前面,和自己右手方向一致的这一面叫做右面,朝上的这一面叫做上面。
2、师:老师给每个小组也准备了这样的一个长方体,请组长从桌肚里拿出长方体,请大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长方体的前面、右面、上面,把你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再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有没有同学想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希沃直播)
他们观察的是同一个长方体,为什么他们观察的结果不一样呢?(观察角度不同)
观察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就一定不一样吗?说说你的理由。
3、师:想不想玩个小游戏。
老师在这个箱子里放了一个跟大家桌上一样的长方体,你想知道这个长方体是怎么摆的吗?我想悄悄告诉一位同学!告诉谁呢?就你吧!
同学们,现在老师请这位同学给大家一个提示,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箱子里的长方体是怎么摆的?请注意听!
这位同学,请你告诉大家,它的前面是什么颜色。
能确定这个长方体是怎么摆的吗?
请你再告诉大家,它的右面是什么颜色。
现在能确定吗?请你去看一看,每个小组摆得对不对。
活动三:观察组合体(两个正方体)
1、师:同学们真棒!不但会观察,还会思考!
如果一个物体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都一样,那么这个物体可能会长成什么样子呢?大胆地想象一下。
如果给你两个同样大的正方体你能拼成一个长方体吗?请小组长从桌肚里拿出小正方体,分发给你的组员,动手拼一拼。
你摆出的长方体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样子的?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2、师:猜猜老师现在想问你们什么?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老师还想问你从一个方向看到的是¨,怎么摆?
3、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从哪个方向看到的是¨?
再组织学生交流从其他面观察到的图形。
三、回顾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觉得今天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结语:投票箱有六个面,可我们今天只观察了其中的三个面,这是为什么呢?
看着投票箱的前面、右面、上面,你的脑海里是不是就出现了投票箱的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