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2D电液比例换向阀比例控制器的设计_严恺

合集下载

一种新型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实验研究

一种新型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实验研究
2 D 阀通 常采 用伺 服 螺旋 机构 以 实现 流量 的放 大作 用[ 5 1 . 这 种 螺旋 槽 由于加 工 于 阀芯 孑 L 内表 面 .通 常需 要 三 轴 以上 的 国外 进 口电火 花机 床 才 能加 工 .无 法实 现 廉 价
Ab s t r a c t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w o r k i n g p in r c i p a l o f a n e w 2 D P r o p o r t i o n l a Di ec r t i o n l a Va l v e a r e d e mo n s t r a t e d . On t h i s b a s i ,e x p e r i me n t l a
r e s e a r c h o n f o u r 6 mm d i a me t e r 2 D E l e c t r o - h y d r a u l i c P op r o r t i o n l a Di r e c t i o n l a Va lv e h a s b e e n d o n e ,t e s t i n g i t s l f o w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w i t h o u t l o a d u n d e r 7 MP a s y s t e m p es r s u e . Ex r p e r i me n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n e w 2 D P op r o r t i o n a l Di ec r t i o n l a Va lv e h a s i d e l a f l o w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

一种前馈补偿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及多关节液压机械臂

一种前馈补偿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及多关节液压机械臂

专利名称:一种前馈补偿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及多关节液压机械臂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俊,马亦鸣,乔岳坤
申请号:CN202111579614.6
申请日:20211222
公开号:CN114055478A
公开日:
202202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前馈补偿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及多关节液压机械臂,多关节液压机械臂包括肩部旋摆机构、大臂俯仰机构、肘部俯仰机构、前臂、腕部俯仰摆动机构、腕部旋转机构和电液比例阀系统,肩部旋摆机构、大臂俯仰机构、肘部俯仰机构、前臂、腕部俯仰摆动机构、腕部旋转机构依次通过旋转关节连接。

本发明采用电液比例阀前馈补偿系统,设计分布式的比例阀模块,贴近执行机构布置,嵌于机械臂内部,同时为满足机械手高精度和高响应的要求,在比例系统PID控制的基础上,采用极点配置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增加系统的响应频宽,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申请人: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51013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号(自编1号楼)X1301-I011377(集群注册)(JM)国籍:CN
代理机构:深圳市育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贾鹏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电液比例阀用控制器的设计

电液比例阀用控制器的设计
Me a n w h i l e ,t h e d y n a mi c c h ra a ct e r s i t i c s o fp r o p o r t i o n a l v l a v e c a n b e i m p r o v e d b y s u p e r p o s i n g c e r t a i n d i t h e r s t O t h e c o i l o f
p r o p o t r i o n a l v a l v e. a n d lo f w d e z o l 2 e c f m b e r e d u c e d b y e x e r t i n g c e r t a i n i n i t i a l c u  ̄ e n L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d i s dv a nt a a g e o f
A b s t r a c t : B a s e d o n a n a l y s i s o f s t a t i c c h a r a c t e r s i t i c o f e l e c t r o - h y d r a u l i c p r o p o r t i o n a l v a l v e ,t h e rt a i c l e d e s i g n s h rd a w re a c i r c u i t o ft h e c o n t r o l l e r, p r o p o s e s a l z e w m e t h o d o fg e n e r t a i n g s t e p s i g ,  ̄ u s i n g P WM . B y c h ng a i n g g r a o P WM s , i t s o l v e s n o — i m p ct a t r a n s i t i o n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l e d s y s t e m’ S p r e s s u r e o r s p e e d a n d s i m p l i i f e s h r a d w re a c i r c u i t .

2D电液比例换向阀阀芯卡紧力分析

2D电液比例换向阀阀芯卡紧力分析

2D 电液比例换向阀阀芯卡紧力分析刘国文1,2㊀阮㊀健1㊀李㊀胜1㊀孟㊀彬1㊀左希庆1,21.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42.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313000摘要:针对2D 电液比例换向阀阀芯卡滞现象,应用缝隙流动原理,对2D 阀芯有无偏心情况下的径向卡紧力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得到2D 阀芯液压卡紧力计算方法;运用MA T L A B 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得出2D 阀芯径向卡紧力与偏心量和高低压孔夹角间的关系;根据2D 阀特性,提出2D 电液比例换向阀阀芯改进措施,应用F l u e n t 软件对阀芯表面的流场进行C F D 仿真分析,比较了改进前后的流速矢量和压力分布情况,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正确性.改进后的2D 电液比例换向阀在中高压实验中无 卡滞 现象出现,实现了高压大流量的比例控制.关键词:2D ;电液比例换向阀;卡滞;径向力;缝隙流动中图分类号:T H 137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132X.2015.15.002A n a l y s i s o f S p o o l C l i p i n g F o r c e f o r 2DE l e c t r o h y d r a u l i cP r o po r t i o n a l D i r e c t i o n a l V a l v e L i uG u o w e n 1,2㊀R u a n J i a n 1㊀L i S h e n g 1㊀M e n g B i n 1㊀Z u oX i q i n g1,21.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S p e c i a l P u r p o s eE q u i p m e n t a n dA d v a n c e d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M i n i s t r y o fE d u c a t i o n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e c h n o l o g y ,H a n gz h o u ,3100142.H u z h o uV o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H u z h o u ,Z h e j i a n g,313000A b s t r a c t :T o s o l v e c l a m p i n g m a l f u n c t i o no f t h e s p o o lw h i c hw a s c a u s e d i n t h e 2De l e c t r o h yd r a u Gl i c p r o p o r t i o n a lv a l v eu n de rh i g h p r e s s u r es i t u a t i o n ,a p p l i c a t i n g t h et h e o r y ofg a p fl o w ,t h er a d i a l f o r c e o f 2Dv a l v eu n d e r e c c e n t r i c a n dn o n e c c e n t r i c s i t u a t i o n sw a s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a n a l y z e da n da c o m Gp u t a t i o n a l f o r m u l a o f 2Dv a l v e c l a m p i n g f o r c ew a s d e d u c e d .U s i n g s o f t w a r eMA T L A B t h e a n a l y s i s r e Gs u l tw a s c a l c u l a t e d t o g e t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2Dv a l v e c l a m p i n g f o r c e a n d t h e e c c e n t r i c i t y wi t h t h e a n g l eb e t w e e n t h eh i g h p r e s s u r ea n d l o w p r e s s u r eh o l e s .B a s e do nt h e2Dv a l v e s p r o p e r t y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m e a s u r e s o f s o l v i n g s p o o l c l a m p i n g ma l f u n c t i o nw 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 ,T h e f l o wf i e l d o f t h e s p o o l s u r f a c ew a sC F Ds i m u l a t e d a n d a n a l y s e db y u s i n g F l u e n t s o f t w a r e .B a s e do n t h e v e l oc i t y ve c t o r a n d p r e s s u r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f t h e s p o o l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m e a s u r eo f s o l v i ng s p o o l c l a m p i n g ma l f u n c Gt i o n i s p r o v e d c o r r e c t .T h e d e s i g n p h i l o s o p h y o f 2De l e c t r o h y d r a u l i c p r o p o r t i o n a l v a l v e i s i m pr o v e d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a n d l a r g e f l o w p r o p o r t i o n a l c o n t r o l i s a c h i e v e d i n i m p r o v e d 2De l e c t r o h y d r a u l i c p r o p o r Gt i o n a l v a l v e .K e y wo r d s :2D ;e l e c t r o h y d r a u l i c p r o p o r t i o n a l v a l v e ;c l a m p i n g ;r a d i a l f o r c e ;g a p f l o w 收稿日期:201410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445);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项目(2011D F A 72690);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 Z 13E 050002);湖州市科技局基金资助项目(2013Y Z 10)0㊀引言现有的电液比例换向阀一般采用直动式结构和导控式结构两种设计方案[1].直动式比例换向阀或流量阀一般采用滑阀结构,因此容易受到摩擦力及油液污染的影响出现卡滞现象[2].导控型电液比例阀一般采用直动式比例换向阀作为导阀,要获得较好的比例控制特性,导阀阀芯与阀芯孔之间必须具有较好的配合精度,否则容易出现卡滞现象,并在主阀上放大,对整个比例阀的特性产生较严重的不利影响.2D 电液比例换向阀集直动㊁导控于一体,它通过压扭联轴器将2D 换向阀与比例电磁铁相结合,使其兼具直动式和导控式电液比例换向阀的优点,实现高压大流量的比例控制.与传统滑阀一样,2D 电液比例换向阀也存在液压卡紧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中高压(如15M P a 以上时)情况下,阀芯卡紧力加大,导致流量无法上升.究其原因,其实质都是由于油液的压力引起阀芯所受的径向力不平衡导致的[3].不同于传统滑阀的是,2D 电液比例换向阀可灵活利用其旋转自由度在具体结构设计上消除径向不平衡力,且2D 电液比例换向阀特有的双自由度换向从根本上避免了由液压油污染造成的液压卡紧现象.经过合理设计,可以降低甚至杜绝卡紧故障的发生.因此本文对2D 电液比例换向阀阀芯卡紧现象及其径向力作系统分析,有助于2D 电液比例换向阀的优化设计及性能提高,及5991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D阀设计理论体系完善.1㊀传统阀芯卡滞分析滑阀副几何形状误差和同轴度变化所引起的径向不平衡液压力(即卡紧力)是传统阀芯产生液压卡紧现象的主要原因.当阀芯有一定锥度(锥部大端面向高压腔)时,此时轴心线平行但有偏心,从而产生径向不平衡力,该力使得阀芯与阀孔间的偏心距变大,当两者表面接触时,径向不平衡力最大.当阀芯表面有凸起且在阀芯高压端时,阀芯与阀孔的中心线不再平行,此时径向不平衡力最大,该力将阀芯的高压端凸起部分推向孔壁[3].当阀芯所受的径向力变大并超过一定程度时,阀芯与阀孔之间的油膜被破坏,阀芯与阀孔间的摩擦变成半干摩擦乃至干摩擦,能够将阀芯直接卡死.2㊀2D阀阀芯卡滞分析2.1㊀2D阀阀芯结构及原理2D电液比例换向阀阀芯结构如图1所示,其两端台肩上按一定角度分布一对高低压孔(b㊁c 和d㊁e),两个高压孔P口通过阀芯内部通道相连,低压孔通过T口相通;阀芯两端的高低压孔与阀体上的直槽感受通道相交,形成两个微小的开口面积,串联构成液压阻力半桥,感受通道与两端敏感腔相通,从而控制敏感腔的压力变化[4].当阀芯旋转时,高低压孔与感受通道相交的面积发生变化,导致两端敏感腔压力发生变化,压力差使阀芯轴向失去平衡产生向左或向右的移动[4].图1㊀阀芯结构2.2㊀2D阀阀芯缝隙流动分析由2D阀阀芯结构可知,图2中阀芯台肩上高压孔向低压孔的泄漏流动可近似认为是倾斜壁面缝隙间的流动,其间隙高度是转角的函数[5].由于缝隙是微小量,故其泄漏量为Q=-b h3θ12μr0d Fdθ(1)d F=-12Cμr0b h3θdθ(2)式中,Q为泄漏量,L/m i n;b为间隙宽度,mm;hθ为间隙高度,mm;μ为油液动力黏度,P a s;r0为阀芯半径, mm;d F为微小卡紧力,N;dθ为微小转角,(ʎ);C为流量系数,取为0.62.理想状态下,2D阀阀芯无偏心,间隙高度hθ为定值,由式(2)可知图2中上侧压力与下侧压力相等,该力在同一方向上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只会产生微小阻力矩,不会导致卡紧现象产生,其受力分布如图3所示.图2㊀感受通道与高低压孔位置关系图3㊀无偏心时压力分布2D阀阀芯发生旋转或由其他原因引起偏心时,间隙hθ随转角θ发生变化,导致上下侧压力分布发生变化,如图4所示,由于油液始终从高压孔向低压孔泄漏,上侧缝隙流动为从Pᶄ到T,下侧流动为从P到Tᶄ,可判定Pᶄ到T为渐扩缝隙流动,P到Tᶄ为渐缩缝隙流动.图4㊀有偏心时压力分布对于渐扩缝隙流动,由伯努利方程可知,其流速会增大,因而其压力会减小.由图4可得6991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 θ1=l A B =l O B -l O A =r 0-(r i +e c o s θ)=δ-e c o s θ(3)δ=r 0-r i式中,l A B 为A ㊁B 两点的距离;l O B 为O ㊁B 两点的距离;l O A为O ㊁A 两点的距离;r i 为偏心时圆心与壁面的距离变量;e 为偏心距.对于渐缩缝隙流动,同样由伯努利方程可知,其流速会减小,因此其压力会增大,可得h θ2=l A B =l O B -l O A =r 0-(r i -e c o s θ)=δ+e c o s θ(4)由于δ和e 同为微小量,为计算方便,可近似认为δʈe(5)由式(2)和式(3)得到渐扩缝隙流动中F 对θ的微分式为d F 1=-12Q μr 0be 3(1-c o s θ)3d θ(6)由式(2)和式(4)得到渐缩缝隙流动中F 对θ的微分式为d F 2=-12Q μr 0b e 3(1+c o s θ)3d θ(7)令k =-12Q μr 0b e3对式(6)积分得F A 1=-k 4(15c o t 5θ2+23c o t 3θ2+co t θ2)(8)θɪ(-θ0,π-θ0-2φ)式中,θ0为阀芯偏心量;φ为高低压孔半夹角;F A 1为对上壁面积分得到的压力.对式(7)积分得F A 2=k 4(15t a n 5θ2+23t a n 3θ2+t a n θ2)(9)θɪ(π-θ0,2π-θ0-2φ)式中,F A 2为对下壁面积分得到的压力.F A 1和F A 2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分量分别为F A 1X =F A 1c o s θ㊀㊀F A 2X =F A 2c o s θF A 1Y =F A 1s i n θ㊀㊀F A 2Y =F A 2s i n θ}(10)由此可得,2D 阀芯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卡紧力分别为F X =F A 2c o s θ-F A 1c o s θ(11)F Y =F A 2s i n θ-F A 1s i n θ(12)由此可得2D 阀芯径向卡紧合力为F =F 2X +F 2Y =F A 2-F A 1(13)F A 2ɪ(-θ0,π-θ0-2φ)F A 1ɪ(2π-θ0-2φ,π-θ0)2.3㊀2D 阀芯卡紧力数值计算利用MA T L A B2012b 软件对式(13)进行偏导数求极值法计算[6],可知当θ0=π16,φʈπ4时,卡紧力F 最大;随着θ0或φ的增大,卡紧力F 逐渐增大,直至最大,如图5所示[6].图5㊀F 、θ0和φ关系由于卡紧力F 为零时式(10)为隐函数,无法精确计算出θ0和φ的数值,从图6可看出卡紧力F 趋近于零时,θ0和φ相差不大.图6㊀F =0时θ0与φ关系曲线2D 阀设计中,高低压孔半夹角φ取决于敏感通道的宽度.φ过小时,敏感腔的压力变化不大,会导致响应速度变小;φ过大时,其卡紧力会随之升高,且阀的体积会变大,因此高低压孔半夹角φ一般取值范围为[π/16,π/8].当φ值固定时,卡紧力F 随θ0的变大而增大,当θ0ʈπ/8时,F 趋近最大值,增长趋缓,如图7所示.图7㊀φ取定值时F 与θ0的关系曲线3㊀改进措施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阀芯液压卡紧力,滑阀7991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阀芯一般采用以下措施[7 8]:①提高阀的加工和装配精度,避免偏心产生,但该措施受限于加工成本;②在阀芯台肩上,加工几道一定尺寸的均压槽,可起到平衡径向力的作用;③通过控制器对电磁铁加高频小振幅的颤振信号,使阀芯沿轴向或圆周方向产生高频小振幅的振动或摆动;④提高油液清洁度.考虑到2D电液比例换向阀自身结构的特点,2D阀芯除采用上述措施外,还可采取特有的改进措施:在每个高低压孔口上方均加工一弓形平面沉槽,如图8所示,高低压孔加工于弓形槽平面上,阀芯与阀体装配后,弓形高低压孔沿阀芯周向的切边与直槽感受通道的切边平行.这种方法不但增大了阀的导控面积梯度和导控流量,从而缩短阀的响应时间,而且还增大了高低压孔之间的空间,使高压孔到低压孔之间的缝隙流动更为均匀,大大减小了由于高低压孔之间缝隙流动所导致的径向不平衡力[9 11].图8㊀弓形高低压孔阀芯上述改进措施会导致高低压孔之间的泄漏量有所增大,经计算可知:只要保持高低压孔之间距离适当,可控制该泄漏量至最小,其降低2D阀芯卡紧力的效果应较为明显.4㊀仿真分析应用F l u e n t软件对阀芯表面的流场进行C F D仿真分析,仿真参数如表1所示.分析了阀芯改进前后阀芯和阀芯孔壁面之间液流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可直观发现2D阀在消除液压卡紧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合理设计,可降低甚至根除液压卡紧力[12].表1㊀仿真参数仿真参数数值入口压力p i n(M P a)150出口压力p o u t(M P a)0液体密度ρ(k g/m2)900液体动力黏度μ(P a s)68重力加速度g(m/s2)10湍流强度(%)154.1㊀流场流速分析图9所示为阀芯改进前后上下壁面液流的速度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阀芯改进前,上下壁面的速度场中液流速度都比较快,导致局部压力过高,从而压迫上下壁面反作用于阀芯,产生偏心力,且该偏心力随液流变化而变化,呈无序状态;而改进后液流所经过的容腔体积变大,速度分布明显趋缓,偏心力变小,阀芯卡紧力得到控制.(a)上壁改进前(b)上壁改进后(c)下壁改进前(d)下壁改进后图9㊀速度分布4.2㊀压力分布分析图10和图11为阀芯改进前后上下壁面压力的分布曲线.对其对称壁面所受压力分布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阀芯改进前,压力分布比较集中,较8991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易出现压力极值,这是形成机械卡紧的主要原因;改进后其对称壁面的压力分布曲线面积大致相等,表明压力分布趋于平衡,有效地减小了阀芯卡紧力.图10㊀上壁压力改进前后曲线图11㊀下壁压力改进前后曲线5㊀结论(1)应用缝隙流动原理和MA T L A B 软件分析,得到2D 阀芯径向卡紧力与偏心量和高低压孔夹角间的关系,2D 阀芯卡紧力F 随着偏心量θ0或高低压孔夹角φ的增大而变大.(2)2D 电液比例换向阀阀芯径向不平衡力与2D 阀自身结构有关联,通过合理设计高低压孔的分布方式和阀芯旋转角度,可降低甚至根除液压卡滞故障.(3)提出降低2D 阀阀芯卡紧力的改进方案,运用F l u e n t 软件分析了阀芯改进前后液压卡紧力的分布情况,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4)改进后的2D 电液比例换向阀在中高压实验中无卡滞现象出现,实现了高压大流量的比例控制.参考文献:[1]㊀黎啟柏.电液比例控制与数字控制系统[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2]㊀李伟,李伟波,吴根茂,等.滑阀机构液压卡紧无传感器诊断方法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1999,10(4):1093 1096.L iW e i ,L iW e i b o ,W uG e n m a o ,e t a l .T h eR e s e a r c ho fS e n s o r l e s sD i a g n o s t i cA p p r o a c hf o rS p o o lC l a m Gp i n g [J ].C h i n a M e c h a n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1999,10(4):1093 1096.[3]㊀王积伟.液压传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㊀R u a nJ ,B u r t o nR ,U k r a i n e t zP .A n I n v e s t i ga t i o n I n t o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aT w o D i m e n s i o n a l 2D F l o w C o n t r o lV a l v e [J ].J o u r n a l o fD y n a m i c S y s t e m s ,M e a s Gu r e m e n t ,2002,124:214 220.[5]㊀盛敬超.液压流体力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6]㊀薛定宇,陈阳泉.高等数学应用问题的M a t l a b 求解[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㊀裴翔,李胜,阮健.转阀阀芯卡紧现象的分析及减小措施[J ].机床与液压,2000(5):74 78.P e iX i a n g ,L i S h e n g ,R u a nJ i a n .T h eA n a l y s i sa n d I m p r o v e m e n to fS p o o lC l a m p i n g f o rR o t a r y V a l v e [J ].M a c h i n eT o o l &H y d r a u l i c s ,2000(5):74 78.[8]㊀姜燕,王文汉,贾占良.高精度液压滑阀卡紧问题分析与改善[J ].机床与液压,2011(9):112 114.J i a n g Y a n ,W a n g W e n h a n ,J i a Z h a n l i a n g.T h e A n a l y s i sa n d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H i g hP r e c i s i o nS po o l C l a m p i n g [J ].M a c h i n eT o o l &H yd r a u l i c s ,2011(9):112 114.[9]㊀李胜.2D 伺服阀数字控制的关键技术的研究[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10]㊀L i S h e n g ,R u a nJ i a n ,B u r t o nR ,e t a l .2DS i m pl i Gf i e dS e r v oV a l v e [J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M e c h a n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2003,16(2):132 135.[11]㊀阮健.电液(气)直接数字控制技术[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12]㊀韩红彪,高善群,李济顺.圆盘转子流体阻力分析与试验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15):2093 2096.H a nH o n g b i a o ,G a oS h a n qu n ,L i J i s h u n .F l u i dR e Gs i s t a n c e A n a l y s e sa n d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o f D i s c R o t o r [J ].C h i n a M 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2013,24(15):2093 2096.(编辑㊀王艳丽)作者简介:刘国文,男,1976年生.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流体控制元件及电液数字控制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阮㊀健,男,1963年生.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㊁博士研究生导师.李㊀胜,男,1968年生.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㊁博士.孟㊀彬,男,1979年生.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㊁博士.左希庆,男,1975年生.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9991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D数字电液四通换向阀:2D数字阀系列报告之一

2D数字电液四通换向阀:2D数字阀系列报告之一

2D数字电液四通换向阀:2D数字阀系列报告之一
阮健;项祖丰
【期刊名称】《机电工程》
【年(卷),期】1997(014)006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2D数字换向阀,该阀运用伺服螺旋机构的原理设计,采用数字控制的方式工作;实验证明,该阀具有结构简单,频响高,线性度好,重复精度以有可靠性高等优点。

【总页数】2页(P171-172)
【作者】阮健;项祖丰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37.522
【相关文献】
1.2D数字式电液比例换向阀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J], 徐龙稳;李胜;俞浙青;阮健;左强;励伟;左希庆
2.三位四通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静态特性实验研究 [J], 励伟;阮健;任燕;陈莹;张

3.2D电液数字换向阀 [J], 阮健;裴翔;李胜
4.2D数字换向阀的步进特性分析——数字阀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J], 阮健;杨继隆;历明忠
5.2D电液数字换向阀的实验研究 [J], 阮健;裴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位四通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静态特性实验研究

三位四通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静态特性实验研究
关键 词 : 比例换 向阀 ; 2 D阀; 压扭 联轴 器 ; 静 态特 性 中 图分类 号 : T H1 3 7 文献标 志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0 - 4 8 5 8 ( 2 0 1 3 ) 1 2 - 0 1 2 4 - 0 4
引 言
阀心结 构如 图 2所 示 , 阀心 在 阀 体 中具 有 旋 转 和 滑动 两 运动 自由‘ 度, 故 此 得名 “ 2 D阀 ” 4 J 。在 阀心 两端 台
阻力半桥 J 。在静态时, 若不考虑摩擦力及 阀口液动
力 的影 响 , 两端 的阻 力半桥 对应 的高 、 低压 孔与 感受通 道相 交 的开 口面积 相等 , 阀两端 敏感 腔 的压力 相等 , 阀 心处 于平 衡 位 置 J 。若 阀心 转 动 , 则 2 D 阀 两 端 台 肩
力驱动主阀心运动 , 可以实现大流量控制 , 但其结构复 杂, 且 无法 在 零 导 控 压 力 下 工 作 J 。为 此 , 本 研 究 提 出了三位 四通 2 D电液 比例换 向阀 , 通过压扭联轴器 将2 D阀与比例电磁铁相结合 , 使其兼具直动和 导控 电液 比例换向阀的优点 。

导 控式 两 种 结 构 的设 计 方 案 J 。直 动 式 电 液 比例 换 向 阀 由比例 电磁铁直 接 驱动 阀心运 动 , 其 结构 简单 , 且 可 以在零 压力 下工 作 , 但 由于受 比例 电磁 铁输 出 推力 的 限制无 法实 现大 流量 控制 ; 导控 式 电液 比例 阀 由导 阀控 制 主阀敏 感腔 的压 力变 化 , 产 生 较 大 的液 压 静压
图1 所示 的三位 四通 2 D电液 比例换 向阀由 2 D 阀、 两端 的比例电磁铁 、 处于它们之间的压扭联轴器 以

新型电液比例控制器的研究设计

新型电液比例控制器的研究设计

V - + (+( o ( 鲁 ) 9 l = 一 ) )
V = o + i U =UD +As t t i o n o
R3 -Rl ! !R4 . 3 ! Rl ! =3 3 KQ 。
二 一 塑二
R4 Rl
式中:
( 0 1)

I D— — 直 流 电流 的 控 制 分 量 ,
并 将 其 投入 生 产 应 用 。
关 键 词 : 比例 阀 ;控 制 器 ;颤振
0 Hz~ 0 Hz 2 0 ,振 幅约 为 额 定控 制 随 着 机 电 液 一 体 化 技 术 的 发 流 阻结 构 形 式 主要 是 机 — — 液控 制 1 0 展 , 电液 比例 控 制 技术 的应 用 越 来 式 的 间 隙型 流 阻 。它 利 用 控 制 固 体 信 号 的 1 %- 0 0 2 %。 越 广 泛 。 电液 比例 控 制系 统 范 围 较 部件 的 运 动 或变 形 来 实 现 对 流 阻 的 这 里 就 介 绍 一 种新 型 的 电液 比
信 号处 理 靠 电气 的 优化 措 施 。
比 较 大 ,所 以运 动 惯 性 和 磁 滞 也
图 1 ,当 R C。R ,同相 中 = C时
电液 比 例 控 制 原 理 与 要求
大 ,存 在 粘 滞 摩 擦 等 影 响 比例 阀性 积 分 器 的输 出 u 为 :
1 广
c  ̄l= r lU)- 』 c 一 ot 一 ( 』t t d
() 2
对 式 () 行 两 次 求 导 后 可 得 : 2进
db) U(+ t



.of 0 U( : )
() 3

dt

新型电液比例阀的设计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

新型电液比例阀的设计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
III
新型电液比例阀的设计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
Key Words: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pressure valve; CFD; PID algorithm; PWM; Steady-state model; Dynamic Model; Simulation
IV
湖 南 大 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湖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新型电液比例阀的设计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 姓名:黄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胡思节 20070410
新型电液比例阀的设计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


电液比例阀是实现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关键控制器件。由于其较好的控制精 度和稳定性,电液比例阀已开始逐渐代替传统控制阀。 电液比例压力控制阀是电液比例阀中的一种,其功用是对液压系统中的油液 压力进行比例控制,进而实现对执行器输出力或输出转矩的比例控制。论文在参 照国内外成熟产品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分析手段设计了一种新型比例 压力阀的结构。首先,设计了十几种阀芯和阀腔的几何结构 , 根据计算流体力学的 理论,对每一种阀的流道建立数学模型。其次,借助商业软件 ANSYS/FLOTRAN 和 CFX 求解流道中的速度、压力数值解 , 根据求解的数据 , 分析出阀内流道的几何形 状对流场的影响。最后 , 根据所得结论优化出一种新型的阀芯和阀腔结构。 在比例压力阀的控制电路设计中, 以单片机控制系统、 数字 PID 算法和 PWM ( 脉冲宽度调制 ) 技术为研究对象。根据电液比例阀的控制要求,编制了系统控制 程序,设计了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使控制电路的精度和可靠 性大大提高。 将阀的工作状态抽象成数学模型是研究现代液压系统的主要方法。论文运用 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所设计的电液比例压力阀的稳态和动态数学模型, 得到了系统的传递函数。另外 , 求解系统模型中的参数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论文中 同样以计算流体力学为理论依据,通过有限元等数值方法,计算出流量系数等重 要参数。为了研究阀的稳态、动态特性,将传递函数转换为 MATLAB/SIMULINK 软件包的方框图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得到阀的阶跃输入响应。然后,研究 了不同结构对阀稳态与动态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阀的结构提供了理论上的 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液比例压力阀; CFD ; PID 算法;脉宽调制;稳态模型;动态模型; 仿真

低功耗小型化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设计及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功耗小型化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设计及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功耗小型化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设计及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低功耗小型化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设计及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电液伺服技术在机械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而方向阀是实现电液伺服控制的核心部件之一。

目前市场上的2D电液比例方向阀体积较大,功耗较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机械系统对小型化、高性能、低功耗的要求。

因此,本研究拟设计一款低功耗小型化的2D电液比例方向阀,以满足现代机械系统对方向阀的要求。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方向阀的设计原理及优化方法研究方向阀的设计需要考虑流体力学、机械结构、电磁学等诸多因素,为了使方向阀具备优异的性能和稳定性,需要采用一系列的优化方法,本研究将深入探讨这些方法。

2.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设计及仿真分析本研究将针对2D电液比例方向阀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紧凑、低功耗、高性能等因素,同时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方向阀性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试制与测试分析为了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将进行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试制,并进行测试分析。

通过测试分析数据,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估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拟设计出一款低功耗小型化的2D电液比例方向阀,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响应时间、流量特性、压降特性等。

同时,本研究将研究出一系列方向阀设计优化方法,对于提升方向阀性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研究进度安排1.第一周:研究方向阀的设计原理及优化方法,阅读相关文献;2.第二周:进行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设计,并结合仿真分析;3.第三周:完成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试制;4.第四周:对试制的2D电液比例方向阀进行测试分析,并撰写开题报告。

五、参考文献1. 李华. 电液传动控制系统[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2. 王建思, 周云, 邹春生,等. 比例伺服电磁阀的研究及应用[J]. 机床与液压, 2010, 38(8):68-71.3. 于宝领, 杨民柱, 宋晓东. 现代液压控制系统及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2D数字式电液比例换向阀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2D数字式电液比例换向阀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2D数字式电液比例换向阀动态特性实验研究徐龙稳;李胜;俞浙青;阮健;左强;励伟;左希庆【摘要】由于摩擦力、液动力等因素的影响,直动式电液比例换向阀很难实现大流量控制,而导控式比例换向阀无法实现零压下工作,针对直动式和导控式电液比例换向阀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流量大并具有全桥式位置反馈的新型电液比例换向阀—2D数字式电液比例换向阀.该阀由2D换向阀、压扭联轴器和比例电磁铁等组成.在分析该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础上,对该阀进行了动态试验.实验表明:2D 数字式比例换向阀频宽可达18 Hz,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期刊名称】《液压与气动》【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2D比例换向阀;压扭联轴器;动态特性实验【作者】徐龙稳;李胜;俞浙青;阮健;左强;励伟;左希庆【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7.5引言在液压控制领域中,常常需要将控制信号成比例的转换成位移或流量,驱动液压执行机构的动作。

电液比例阀是将输入电信号成比例的转换成输出液压的液动控制元件。

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电液比例阀需要有较好的静态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特性[1] 。

但一般直动式电液比例阀控制大流量时,巨大的液动力会影响阀芯的线性运动,导致控制精度变差。

2D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原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2D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原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2D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原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机械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液压系统中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是一种关键的元件,它可以通过控制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压力,实现各种工作机构的动作控制。

因此,研究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的原理及其工作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究2D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的原理,分析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其后续的产品设计、工艺改进和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
1. 2D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的概述和分类
2. 2D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 2D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的性能分析和参数设计
4. 2D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的应用案例分析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分析法、仿真模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探究2D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的原理及其工作性能。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
1. 深入探究2D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的原理和性能特点,为其后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2. 优化2D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的参数设计,提高其工效、性能和可靠性。

3. 探索2D电液比例换向(节流)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为相关工艺和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期(总期61期)2013年11月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No.6(Serial No.61) Nov.,2013新型2D电液比例换向阀比例控制器的设计严恺阮健傅莹龙李朋(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14)摘要:介绍了一种专门用于控制全桥式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比例控制器,叙述了其电源电路、模拟量输入接口电路、数字量输入接口电路、PWM功率放大电路及电流检测电路等硬件电路的设计,论述了其软件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并对该比例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特性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该比例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稳态控制性能。

关键词:2D电液比例换向阀;比例控制器;电流反馈中图分类号:TH1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904-(2013)06-0017-005电液比例阀是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关键器件和功率元件。

电液比例阀根据输入的指令电信号,连续成比例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和位移等输出量。

由于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电液比例阀在液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取代传统控制阀。

目前电液比例阀上采用的电-机械转换器主要是比例电磁铁,其功能主要是将输入的控制电流信号转换成位移或力信号输出。

电液比例控制器是电液比例控制元件及系统的控制和驱动装置,能够根据元件及系统的控制需要对控制信号进行处理、放大[1]。

目前电液比例控制器主要可分为带电反馈和不带电反馈的比例控制器[2],以及模拟式和开关式的比例控制器[3]。

而在比例控制器功率驱动输出电路方面,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反接卸荷”式功率驱动电路,其基本原理是,在电流衰减时,控制线路将比例电磁铁供电电源反接到线圈两端,加快电流衰减速度。

这种反接卸荷式功率驱动电路,在未对供电电源、大功率整流元件及大功率功放管提出特殊要求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比例电磁铁线圈电流的衰减速度,从而提高了比例电磁铁的动态频宽。

本文设计了一种针对预拉-预扭型简化全桥式2D电液比例换向阀(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一种类型)的比例控制器,采用“反接卸荷”式功率驱动电路,为比例电磁铁提供特定的控制电流信号,进而实现对预拉-预扭型简化全桥式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阀芯运动的有效控制。

收稿日期:2013-06-19作者简介:严恺(1988-),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流体传动与控制方面的研究。

1基本工作原理预拉-预扭型简化全桥式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2D阀、两端的比例电磁铁、处于它们之间的压扭联轴器以及弹簧6等构成。

2D 阀主要由阀芯4和阀体5组成,阀芯在阀体中具有旋转和滑动两运动自由度(故此得名“2D阀”)。

在阀芯两端台肩上各开设有一高压孔(a和d),均与P口相通;在阀体内孔壁上两端各开设有一阻尼槽(b和e),分别与左右敏感腔(c和f)以及T口相通。

当阀芯安装于阀芯孔中,阀芯两端台肩上的高压孔与阻尼槽相交,形成两个微小的开口面积,串联构成液压阻力半桥。

两端敏感腔的压力分别受控于两端的液压阻力半桥。

在静态时,若不考虑摩擦力及阀口液动力的影响,两端的阻力半桥对应的高压孔与阻尼槽相交的开口面积相等,阀两端敏感腔的压力相等,阀芯处于平衡位置;若阀芯转动,则2D阀两端台肩上高压孔与阻尼槽相交的面积发生变化,阀两端敏感腔的压力差动变化,阀芯轴向力失去平衡而发生轴向移动。

压扭联轴器由滑楔7、固定在一根穿过阀芯端部的销轴1端部上的两只滚动轴承2、安装于滑楔上的直线轴承3、限制滑楔转动的销钉8等构成,主要功能是将比例电磁铁产生的轴向推力转换为驱动阀芯旋转的切向力,并加以放大。

弹簧6安装在阀体与滑楔之间,其预压缩量略大于阀芯行程,其起到消除间隙、零位对中(比例电磁铁不通电时,导控桥路自动转动对中,左右敏感腔的压力平衡,主阀轴向开口处于零位)以及比例电磁铁的输出力与位移的转换作用。

基于预拉-预扭型简化全桥式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这一工作原理,本文设计了适用于这种电液比例换向阀的比例控制器。

该比例控制器输出两路控制电流,分别控制位于阀两端的两个比例电磁铁,使比例电磁铁输出与输入控制电流成比例的推力,此推力作用于压扭联轴器并由压扭联轴器转换为驱动阀芯旋转的切向力,进而实现阀芯的轴向运动。

1-销轴;2-滚动轴承;3-直线轴承;4-阀芯;5-阀体;6-弹簧;7-滑楔;8-销钉;a,d-高压孔;b,e-阻尼槽;c,f-敏感腔图1预拉-预扭型简化全桥式2D电液比例换向阀结构示意图2比例控制器的硬件设计2.1比例控制器的硬件组成预拉-预扭型简化全桥式2D电液比例换向阀比例控制器的硬件电路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主要由电源电路、模拟量输入接口电路、数字量输入接口电路、按键输入电路、串口通信电路、微处理器最小系统电路、PWM功率输出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等组成。

该比例控制器设计有两路PWM功率放大电路,分别控制输入到两个比例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的大小,以实现阀芯的双向运动。

本控制器各部分电路的设计概述如下。

图2比例控制器硬件组成框图2.2硬件电路设计2.2.1电源电路本设计中,比例控制器的电源电路主要是将+12V的开关电源电压变换为控制器各部分电路中所用芯片的工作电压。

电源电路所提供的电压主要有以下几种:集成运放、场效应管驱动芯片等芯片工作所需的±15V电压,微处理器、光耦等工作所需的+5V电压,A/D转换电路需要+5V的精确参考电压,施加在负载回路两端的+24V电压等。

2.2.2模拟量、数字量输入接口电路模拟量输入接口电路主要实现快速、准确地将外部输入的-10V~+10V的电压信号或4mA~20mA 的电流信号转换成微控制器内集成的A/D转换器所要求的0V~+5V的电压信号。

对于模拟电压输入信号的转换,可以通过两级运算放大电路来实现。

第一级运算放大电路将输入的-10V~+10V的电压信号转换为+5V~-5V的电压信号输出到第二级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第二级运算放大电路将第一级运算放大电路输入的+5V~-5V的电压信号变换为原来的-1/2倍,再抬升2.5V,就得到最终输入到微控制器内A/D转换器的输入引脚上的0V~+5V的电压信号。

对于模拟电流信号的转换,可以通过如RCV420之类的电流-电压转换芯片将输入的4mA~20mA的电流信号转换为0V~+5V的电压信号输入到微控制器内A/D转换器的输入引脚上。

在将模拟输入电压信号或模拟输入电流信号转换为0V~+5V的电压信号输入到微控制器内A/D转换器的输入引脚上后,可将0V~+2.5V范围的信号作为比例电磁铁B的控制输入信号,选通相应的一路PWM功率放大输出电路,输出电流至比例电磁铁B 的线圈;而将+2.5V~+5V范围的信号作为比例电磁铁A的控制输入信号,选通相应的一路PWM功率放大输出电路,输出电流至比例电磁铁B的线圈。

数字量输入接口电路主要是将输入的数字量控制信号读入到微控制器的I/O引脚上,这些数字量控制信号主要是控制器工作状态的选择信号以及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过程控制参数组的选择信号。

该数字量输入接口的设置,为比例阀控制器的控制提供了比较大的灵活性,既可满足目前已知的控制需求,也便于进一步扩展控制器的功能。

2.2.3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本次设计所采用的微控制器为宏晶公司的一款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单片机STC12C5A60S2,其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内部资源比较丰富,集成了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和8路高速10位A/D转换,适合应用于强干扰场合[4]。

片上集成1280字节RAM,60K字节的Flash程序存储器,1K字节的EEPROM,内部存储空间充裕,基本满足本系统设计需求。

单片机最小2013年第6期页第182.2.5电流检测电路电流反馈检测电路构成线圈电流的反馈通道,实现线圈电流的闭环调节。

此闭环有利于削弱前向放大环节非线性、增益变化、负载阻抗变化以及电源电压波动对输出电流的影响。

下面以与图3所示那一路PWM 功率放大电路相连的电流检测电路为例,来说明电流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

采样电阻R66、R67对比例电磁铁的线圈电流进行采样,再经运放U22放大、滤波后接到单片机内A/D 转换器的输入引脚上,以实现线圈电流的闭环控制。

电流检测电路的原理图见图4所示。

2.2.6串口通信电路和按键、显示电路本比例控制器设计有RS232接口电路,用以完成和上位机的连接,主要用于将程序下载至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中。

图4电流检测电路通过按键输入接口电路,用户可以调整与比控制器相关的设置初始值、参量、目标值等参数,比如上升斜坡时间调整、控制器最小输出电流调整等。

显示电路的加入主要是可以显示比例控制器的系统电路是单片机正常工作所必需的最基本电路,主要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等电路。

电源电路主要为单片机提供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源;晶振电路主要为单片机提供了一个基准时钟,本电路决定了单片机的工作速度;复位电路产生复位信号,使单片机从固定的起始状态开始工作,完成单片机的“重启”过程。

2.2.4PWM 功率放大电路本控制器包含了两路硬件结构上完全相同的PWM 功率放大电路,可分别控制输入到两个比例电磁铁线圈中的控制电流大小,而PWM 信号则由STC12C5A60S2单片机的PWM 信号输出引脚输出。

下面以其中一路PWM 功率放大电路为例,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其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该电路由两个MOSFET (Q1、Q2为IRF640N )和两个肖特基二极管(D15、D16为SB360)组成“H ”桥电路,对比例电磁铁线圈两端电压进行调制,从而控制输出电流大小。

隔离电路由两个高速光隔(6N137)组成。

本次设计中,采用常用的MOSFET 驱动芯片IR2110S 驱动Q1、Q2,将单片机输出的较小功率的PWM 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由图3可见,芯片IR2110S 的HIN 、LIN 引脚相连,再通过光耦6N137与STC12C5A60S2的PWM 输出引脚相连,因此,Q1与Q2同时导通、同时关断。

当Ql 、Q2导通时,D1、D2截止,比例电磁铁线圈两端电压为正,比例电磁铁线圈电流迅速增加;当Ql 、Q2关断时,D1、D2导通,此时相当于在比例电磁铁线圈两端加上了一个与电流方向相反的负电压,因而线圈电流将迅速减少。

这种结构的功率驱动电路称为“反接卸荷”式功率驱动电路[5]。

图3中的D14、C59分别为自举二极管和自举电容,二者的值需要进行计算选择[6],并通过实验进行调整。

电阻R62、R65主要用于减缓Q1、Q2的开断速度,降低开关引起的冲击电流[7]。

图3PWM 功率放大电路2013年11月严恺,等:新型2D 电液比例换向阀比例控制器的设计页第19实时工作状态以及其他一些系统信息,同时也方便用户对比例放大器各项参数进行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