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远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小车跑起来》为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运动》,涉及具体内容为:第一节《认识物体的运动》及第二节《小车跑动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掌握小车跑动的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车跑动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物体运动状态的观察,小车跑动原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斜面、滑轮、绳子、玩具小车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斜面、滑轮、绳子、玩具小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车模型,让幼儿观察小车运动状态。

提问:“小车为什么会跑?你们知道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状态,如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等。

介绍小车跑动原理,如摩擦力、斜面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找出让小车跑动更快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4. 小组活动(10分钟)各小组利用教具,设计让小车跑得更快的方法,并实践操作。

提问:“你们觉得哪个小组的方法让小车跑得最快?为什么?”六、板书设计1. 《小车跑起来》2. 内容:物体运动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小车跑动原理:摩擦力、斜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观察并描述物体运动状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一节的《小车跑起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简单机械原理,探索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车的构造和运动原理,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小车的构造和运动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滑轮、斜面、玩具小车、气球等。

学具:画有小车的图纸、彩色笔、剪刀、胶水、吸管、纸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引导幼儿思考小车为什么可以跑起来。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小车模型,讲解小车的基本构造和运动原理,让幼儿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学具制作小车,并尝试在不同斜面上让小车跑起来。

5. 互动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车接力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力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小车的构造和运动原理图。

2. 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辆小车,并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通过力来改变运动状态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小车的构造和运动原理,掌握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其他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游戏设计3. 教学难点: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的理解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亲子互动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探究精神培养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斜面、滑梯等,使幼儿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大班科学哪辆汽车滑的远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哪辆汽车滑的远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哪辆汽车滑的远教案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一节小学大班科学课,教学内容是关于力的概念。

通过设计一道物理实验来让学生了解小车滑行距离与重力、斜面角度、滑道材料的关系。

本次课时时长为45分钟,适合大班学生,学生人数约30人。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物理学中的力的概念;2.学生了解小车滑行距离与物理因素的关系;3.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明确哪辆小车滑的远。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听录制的声音,让学生感觉到小车在斜面上滑的声音,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感受,让学生知道小车的滑动与力的关系。

接着让学生看看PPT中的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斜面、小车、滑道等物理元素。

2. 导入新知教师播放视频,在视频中让学生看看2辆小车在不同角度的斜面上运动的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斜面的角度对小车滑行距离的影响。

3. 实验演示教师手上拿着两辆小车,用台大的铁板作为斜面,分别用不同材料的接触板让两辆车在同一角度的斜面上滑行并停止。

然后,让学生对这两辆车的接触板进行观察,了解其表面的特性。

教师解释接触板的特性会对小车的运动产生影响。

演示结束后,让学生自行分成两个小组,分别讨论这两辆小车为什么会滑行距离不同,并在讨论环节结束后,汇报他们的结论。

4. 组织实验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这道实验。

首先,学生将3个角度的斜面上的接触板都做好,并测量好斜面的角度。

然后,在小组内选择一个同学承担购买材料的任务,确保膜跟板的材料相同。

最后,将两辆汽车放在斜面上,并进行比较。

5. 总结讲解根据这次实验,教师让学生比较两辆车滑动的距离,并让学生分析两辆车的运动差异。

教师推出“重力和材料是影响小车用力的关键因素”,而斜面的角度是影响小车速度的关键因素。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如视频演示、实验演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概念,教师还采用了卡通图案等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

在进行实验演示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车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我们简单介绍了材料的性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例子。

《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精品教案幼儿精品教案

《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精品教案幼儿精品教案

《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精品教案幼儿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5册,具体内容为第四章《有趣的力》中的第一节“小车跑起来”。

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小车运动的原理,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小车运动的原理,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2. 能够通过实践操作,运用不同的力量使小车运动。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不同的力量使小车运动。

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小车运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模型、斜面、各种力量大小的物品(如不同重量的书本、弹珠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斜面、力量大小的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一:教师演示,将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小车自然下滑,引导幼儿观察小车运动的过程。

情景二:教师提问,如何让小车跑得更快或更慢?2. 例题讲解以小车和斜面为例,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引导幼儿理解不同力量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运用不同的力量使小车运动,观察并记录结果。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小车跑起来》2. 内容:力和运动的关系小车运动原理不同力量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物品,尝试运用不同的力量使物品运动,记录观察结果。

2. 答案:家长辅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记录观察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探索力和运动的关系。

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关于力和运动的有趣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兴趣的关键环节。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运动》,详细内容为小车跑起来的科学原理。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探索物体运动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小车运动的科学原理,了解简单机械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车运动的科学原理,简单机械的作用。

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滑轮、斜面、教学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滑轮、斜面。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小车,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车能跑起来?”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讲解小车运动的科学原理。

(2)介绍简单机械(滑轮、斜面)的作用,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简单机械(滑轮、斜面)让小车跑起来。

(2)幼儿分组操作,亲身体验,观察小车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状态。

(1)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为什么小车能跑起来。

六、板书设计1. 小车运动的科学原理2. 简单机械:滑轮、斜面3. 小车跑起来的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车跑得更远要求:运用今天学到的简单机械原理,设计一个实验,让小车跑得更远。

答案:合理运用滑轮和斜面,减小摩擦力,增加小车的初速度。

2. 作业题目:我的小车我做主要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车,并介绍制作过程和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他们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进行户外实践,观察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相符。

大班科学《哪辆汽车滑的远》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哪辆汽车滑的远》教案反思
-在实验观察和比较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物体的材质、滑行表面以及滑行距离,强调这些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调整不同变量,观察实验结果的变化,从而理解摩擦力与物体滑行距离的关系。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从数据中找出规律,并能够合理解释。
2.教学难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对科学的热爱和渴望。然而,我也注意到,仍有一些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1.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哪辆汽车滑的远》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哪辆汽车滑的远》是大班科学领域课程中的一个实验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探索和发现物体滑行距离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本活动对应教材的“力和运动”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观察和比较不同材质的汽车玩具在光滑和粗糙表面上的滑行距离;2.讨论摩擦力与物体滑行距离的关系;3.设计并实施实验,验证哪辆汽车滑的更远;4.总结实验结果,反思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实践操作和观察思考,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区分不同材质物体摩擦力的大小,理解摩擦力与物体滑行距离的关系。
(2)设计实验方案时,合理控制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正确解读实验数据,避免因主观因素导致的误判。
(4)将实验结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解释:
-在区分不同材质物体摩擦力大小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为什么木块在布上滑行距离比在纸上短?

幼儿园大班教案科学探索小汽车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科学探索小汽车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科学探索小汽车跑起来幼儿园大班教案科学探索:小汽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活动。

2. 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操作小汽车模型,让幼儿了解小汽车的基本构造和运动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小汽车的运动原理的欲望。

2. 通过观察和操作,帮助幼儿了解小汽车的基本构造和运动原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汽车的运动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小汽车的基本构造和运动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汽车模型、轮子、轨道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小汽车模型,引导幼儿对小汽车产生兴趣。

2. 观察与思考:让幼儿观察小汽车模型的构造,引导幼儿发现小汽车由车体、轮子、发动机等部分组成。

3. 操作与实践:让幼儿分组操作小汽车模型,尝试让小汽车在轨道上跑起来,引导幼儿发现小汽车需要轮子和动力才能运动。

4. 探索与发现: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索不同摩擦力对小汽车运动的影响,引导幼儿发现摩擦力越小,小汽车跑得越快。

5. 表达与交流:让幼儿用彩笔和画纸画出自己操作小汽车模型的过程,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小汽车构造:车体、轮子、发动机。

2. 小汽车运动原理:轮子、动力。

3. 摩擦力与小汽车运动:摩擦力越小,小汽车跑得越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小汽车,记录下小汽车的基本构造和运动原理。

2. 答案:小汽车由车体、轮子、发动机等部分组成。

小汽车需要轮子和动力才能运动。

摩擦力越小,小汽车跑得越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幼儿对小汽车的运动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察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小车装配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2.通过观察小车运动并测量跑动速度,让学生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简单计算速度。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安装小车的零部件,并使小车顺利运行。

2.学生能够通过测量时间和距离计算小车的速度。

3.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和实验推理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合理组织实验过程,获取准确数据。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小车零部件包括:底盘、电机、电池盒、开关等。

2.测量跑动距离的器材:标尺、卷尺等。

3.计时器。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10分钟)1.向学生介绍小车装配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让学生意识到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普通的玩具小车,讨论小车运动的原因和方式。

例如:小车是如何移动的?小车是什么力推动的?3.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提出如何使一个小车运动的问题。

Step 2:小车装配(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并将小车零部件分发给学生。

2.学生根据提供的装配指南,进行小车的装配。

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帮助。

3.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经验和困难,并帮助解决问题。

Step 3:小车试跑(10分钟)1.安排一个合适的场地,让学生将装配好的小车放在起点。

2.为每个小组准备计时器和测量跑动距离的器材。

3.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使用计时器记录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并使用测量器具测量跑动的距离。

Step 4:速度计算与讨论(15分钟)1.在黑板上展示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速度=距离/时间。

2.让学生运用测得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小车的速度,并帮助学生解决计算中的困难。

3.学生通过比较各组测得的速度,讨论速度的大小和不同组造成差异的原因。

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快

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快

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快河东四幼李欣一、活动来源: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如:孩子穿得运动鞋,鞋底就应用了摩擦力的原理;下雨天,教室内铺一些地垫就能防滑。

这些现象都是摩擦力的原理,这些现象幼儿经常看见的,但幼儿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孩子不懂摩擦力的原理,因此想在活动中通过小游戏来引出摩擦力,并让幼儿亲手实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了解摩擦力的原理。

最后将科学原理回归生活,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力的现象,并尝试用摩擦力的原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活动目标:1、发现小车滑行的速度与表面粗糙度有关,并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发现,2、在老师的引导下,将自己的猜测、与发现用简单的方式记录下来3、体验与同伴合作探究的乐趣活动重点:引导幼儿与同伴轮流进行操作,反复观察、分析、比较在不同粗糙度的接触面对小车滑行速度的影响活动难点:将自己的猜测、与发现用简单的方式记录下来试验原理: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小车速度则越慢,反之,越快三、活动准备:知识经验:知道下雪天容易摔跤,滑冰应穿溜冰鞋、爬山穿旅游鞋物质准备:小汽车(一人一个)三种不同材质的跑道(三套):积木跑道、手帕跑道、毛巾跑道集体的大记录表、幼儿照片(两套)自制积木斜坡(三人一套)四、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感知物体材料光滑与粗糙,初步感知物体的摩擦力出示小汽车,介绍三种跑道,试一试能在哪种跑道中跑起来,幼儿游戏,充分感受三种不同材质的跑道,看看哪辆汽车跑得快。

讨论:1、这三种跑道使用什么材料做的,摸一摸是什么感觉的?2、你觉得小汽车在哪个跑道跑得最快(二)进一步感知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第一次试验:⒈看,有些小汽车在跑道上不知道哪条路走得比较快,所以请小朋友帮忙去试试看。

在每张桌子上老师准备了两条用积木搭成的斜坡的跑道(一条路是积木跑道、一条路上面铺着帆布跑道),车在哪一条路上走得快?2、幼儿与老师一起填写记录表:猜一猜,哪条跑道上汽车谁开的最得快写,请帖上你的照片3、幼儿分组操作、实验。

幼儿园自制科学游戏材料哪辆汽车跑得远

幼儿园自制科学游戏材料哪辆汽车跑得远

幼儿游戏材料设计与指导
科学游戏
照片:
材料名称:哪辆汽车跑得远
适合班级:中班上、下学期
制作所需材料:
大小一样,颜色不同的小汽车
pvc槽
制作方法:
将PVC槽插在底板上做成车道,架起不同高度,用一档板在一端做起始点
目标:
1、能试验发现马路斜度不同汽车滑行的远近不同。

2、正确记录实验结果。

3、敢于大胆操作,细心观察。

玩法:
1、实验前先引导幼儿进行猜测和做记录:两辆小汽车同时下滑,哪一辆跑得远?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猜想的结果。

2、将小汽车放在斜坡的最高处移开挡板,小车同时下滑,在小车停稳后观察哪辆车跑的比较远。

3、幼儿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实验的结果“马路倾斜度不同,汽车滑行的远近不同。


教师观察点:
1、观察幼儿对材料是否感兴趣。

2、观察幼儿操作中材料是否在同一起跑线,是否同时向下滑动。

3、观察幼儿猜想、操作、记录的方式。

1、观察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

教师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观察材料与小车速度之间的关系。

2、指导幼儿大胆猜想,并记录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

3、指导幼儿与同伴交流经验,介绍自己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4、指导幼儿注意试验中减少误差(同时在起跑线起跑)。

5、指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2024年《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

2024年《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

2024年《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有趣的力与运动”,详细内容围绕“小车跑起来”的活动主题,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引导幼儿探索简单机械原理以及力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其观察、思考、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力的作用及其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小车运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斜面、滑轮、拉力器、积木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斜面、滑轮、拉力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幼儿展示各种运动的小车,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车的运动方式。

提问:“为什么小车可以跑得这么快?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车跑得更快?”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和操作,讲解力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举例说明:使用拉力器使小车运动,演示力的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力使小车运动。

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不同力的作用下小车的运动情况。

讨论如何让小车跑得更快,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车跑起来”2. 主要内容:力的概念和作用小车运动原理不同力作用下小车的运动情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玩具小车,思考如何让它跑得更快,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我发现把小车放在平滑的桌面上,用力推,小车会跑得更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中尝试更多关于小车运动的实验。

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关于机械和力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哪辆汽车滑的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哪辆汽车滑的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哪辆汽车滑的远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对微生物学的兴趣。

通过亲自实验,让幼儿感受到空车和满车从同一坡度上滑下来,满车滑得远一些。

2、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会合作,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并能大胆表达。

3、培养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准备:1、空车、满车若干(同一车型)。

2、小山坡模型。

3、人手一块记录板。

4、活动室内老师事先投放一些可以做栏杆(或轨道)的材料。

5、老师预设幼儿在实验即使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

过程:一、提出问题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四辆小汽车,你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2、幼儿很快的发现有一辆汽车上面装了,一辆是空车,一辆是满车。

3、师:如果空车和满车都从这个高高的小山坡上自己滑下去,那一辆汽车会滑得远一些呢?二、幼儿猜想幼:我认为是空车滑得仍远,因为它轻。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谁有不同的意见?幼:我认为是满车滑得仍远,因为它上面装了苹果。

● 教师与幼儿一起教员统计预测结果:有3名幼儿园认为满车滑得远,有17名幼儿认为空车滑得远。

● 统计结束后,教师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验校正验证自己的想法,并提醒幼儿一边做实验一边用自己新生儿的方式记录实验的结果。

三、实验论证1、幼儿找到好朋友,两人合作做实验,一人拿空车,一人拿满车,并把实验的境况重新整理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 有的幼儿用"√"和"×"表示汽车滑得远近。

● 有的幼儿用"☆"和"○" 则表示汽车滑得远近。

● 有的幼儿用"100"和"0" 表示上海汽车滑得远近。

● 有的幼儿用"--"和"-"表示汽车滑得远近。

……2、教师巡回指导,中会着力点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碰到那些问题,并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 本过程中每一组幼儿都积极的投入了,并能一边实验一边做记录,而且有好几组幼儿都发现汽车开到地板转弯处上会突然拐弯,导致看不出哪辆汽车滑得远。

幼儿园大班教案科学探索小汽车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科学探索小汽车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科学探索小汽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运动》,详细内容为:小汽车跑起来。

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实验,了解小汽车运动的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汽车运动的原理,知道物体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2.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汽车运动的原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汽车、斜坡、实验装置、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汽车、斜坡、实验装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辆小汽车,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辆小汽车会跑吗?它是怎么跑起来的呢?”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和实验装置,讲解小汽车运动的原理,引导幼儿观察小汽车在斜坡上的运动。

3. 随堂练习:a. 教师分组指导幼儿进行小汽车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小汽车在不同斜坡上的运动。

b. 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小汽车在哪些斜坡上跑得快?哪些斜坡上跑得慢?”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汽车跑起来2. 板书内容:a. 小汽车运动的原理b. 物体运动需要力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家里的小汽车,描述它的运动。

b. 绘画:画出小汽车在斜坡上的运动。

2. 答案:a. 描述小汽车的运动,如:“我家里的小汽车在平地上跑得慢,在斜坡上跑得快。

”b. 画出小汽车在斜坡上的运动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其他物体的运动。

b. 家园共育:让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里的小汽车,分享观察结果。

c. 开展科学小制作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小汽车模型,加深对物体运动原理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小车的构造和运行原理。

2.增加幼儿对机械的兴趣和好奇心。

3.提高幼儿园大班幼儿动手实践和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小车的构造2.制作小车3.验证小车运行原理三、教学过程1. 了解小车的构造1.向幼儿们介绍小车的构造,展示一些小车的模型或图片。

2.引导幼儿们发现小车的主要构成部分,例如:车轮、车身、引擎等。

3.引导幼儿说出小车的基本功能,例如:行驶、载人、载物等。

2. 制作小车1.准备材料:纸板、小车轮、细铁丝、胶水和彩笔等。

2.分发材料,给每个幼儿提供制作小车的机会。

3.指导幼儿把纸板剪裁成车身形状,用胶水粘贴在一起。

4.将小车轮用细铁丝固定在车身下方。

5.让幼儿们自己设计小车的外观并用彩笔上色。

3. 验证小车运行原理1.介绍小车的运行原理。

2.鼓励幼儿尝试推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行情况。

3.鼓励幼儿通过调整小车的构造,使小车能够行驶更远、更快。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1.观察幼儿了解小车的构造和功能的情况。

2.检查幼儿制作小车的过程和结果。

3.询问幼儿对小车运行原理的理解程度。

4.观察幼儿通过修改小车设计来进行试验的情况。

五、教学延伸1.引导幼儿思考自己所感兴趣的机械,并尝试了解它们的构造和原理。

2.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并制作机械模型,例如:火车、飞机、船等。

3.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制作和观察实物,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教学心得本次科学活动,通过让幼儿们制作小车,了解小车的构造和运行原理,激发了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在制作小车的过程中,幼儿们不仅能够动手实践,还能够通过观察小车的运行情况,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让幼儿们设计小车的外观,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幼儿们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完成科学活动。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课程,涉及教材《小车跑起来》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不同类型的小车,理解小车运动原理,探索小车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及开展小车制作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常见小车的名称,了解小车的运动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小车的制作。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车运动原理,探索小车速度与力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小车,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小车模型、小车运动原理图、实验材料(小车、斜面、计时器等)。

学具:小车制作材料(纸盒、瓶盖、轮子、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小车,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车的名称。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小车,讨论小车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辆玩具小车为例,讲解小车运动原理。

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并理解小车速度与力的关系。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小车进行观察,讨论小车的运动原理。

各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小车制作活动(10分钟)教师发放小车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步骤。

幼儿按照步骤,动手制作自己的小车。

5.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车,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教师评价每个幼儿的制作成果,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车跑起来》2. 内容:常见小车名称小车运动原理小车速度与力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辆你喜欢的小车,并描述其运动原理。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小车是火车。

火车通过轮子与铁轨的摩擦力,以及蒸汽机的推动,使火车跑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使幼儿掌握了小车的基本知识。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中的第三节《小车跑起来》。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简单机械——轮子;探讨小车运动的原因;探索如何使小车跑得更快;了解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轮子的作用,认识简单机械。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使小车跑得更快;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重点:认识轮子的作用;探讨小车运动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轮子、滑板、斜面、计时器、毛巾、实验材料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轮子、滑板、斜面、计时器、毛巾、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小车,引发幼儿兴趣。

(2)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车可以跑起来?”引导幼儿思考。

2. 讲解与探索(1)介绍轮子的作用,引导幼儿认识简单机械。

(2)分组讨论:如何使小车跑得更快?(3)实验: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观察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出示滑板,让小车在不同材质的表面上滑动,观察小车的运动速度。

(2)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车在毛巾上滑得慢,而在滑板上滑得快?”4. 随堂练习(1)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索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拓展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摩擦力?六、板书设计1. 轮子的作用2. 小车运动的原因3. 如何使小车跑得更快4. 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玩具小车,思考如何使它跑得更快。

答案提示:(1)给小车换上更光滑的轮子。

(2)减少摩擦力,如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

2. 作业题目:举例说明生活中利用摩擦力的地方。

答案提示:(1)汽车轮胎上的花纹。

(2)鞋底的花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轮子的作用,认识简单机械,探讨了小车运动的原因及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024年《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指导纲要》第四章“简单机械与能量”中的第二节“力与运动”,以教材《小车跑起来》为主要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小车的基本结构、力的作用与运动的关系、简单斜面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理解小车的基本结构,掌握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运动。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他们勇于尝试和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力的作用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以及斜面原理。

教学重点:小车的基本结构及其运动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模型、斜面、球、磁铁、积木等。

2. 学具:每组幼儿准备一辆小车、斜面板、小球、磁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幼儿展示一辆小车,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小车的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小车为什么会跑吗?”引发幼儿对力的作用与运动的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小车的基本结构,引导幼儿认识小车各部分的作用。

通过演示,让幼儿观察并理解力的作用可以使小车运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发现斜面原理和力的作用。

5. 拓展活动(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利用磁铁、积木等材料制作小车,增强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小车的结构:轮子、车身、驱动装置等。

2.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可以使物体运动、斜面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玩具车,描述其运动原理。

2. 答案示例:我的玩具车是通过电池提供动力,驱动轮子旋转,从而使小车前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分析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里尝试更多关于力与运动的实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5. 板书设计的信息传递效果;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大班科学《会跑的小车》说课稿

大班科学《会跑的小车》说课稿

大班科学《会跑的小车》说课稿一、设计意图新《纲要》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

”缺乏生活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空洞乏味的。

汽车是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幼儿对汽车玩具也特别的感兴趣,尤其是男生,他们对汽车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

二、说教材STEAM教育是以真实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立足学习过程,以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为根本目标。

幼儿园STEAM教育重在如何让幼儿通过科学探究实现自己的想法,充分体现对问题解决的思考,重在培养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跑的小车》这一科学活动就是让幼儿在制作小车的过程中通过比较会跑的小车和不会跑的小车之间的区别,发现小车跑起来要满足的条件,从而发现自己制作的小车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整改让小车跑起来,整个过程中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幼儿在动手动脑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经验。

充分体现“做中学”,“玩中学”。

其中幼儿分享经验这一环节,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大胆表述自己是如何制作小车,给幼儿充分表达与表现的机会,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幼儿在设计自己制作小车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幼儿在艺术领域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水平,幼儿分组合作制作小车,充分提现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因此,本活动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将各领域核心要素进行整合,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三、说活动目标及重难点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以及科学活动自身的特点制定本次活动目标:1.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感知车轮与车轴之间的关系。

2.大胆动手制作小车,探索车轮会转小车的制作方法。

3.在分享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说重点难点根据目标的总体导向我将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大胆动手制作小车,探索车轮会转小车的制作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远
一、设计意图
大班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其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刚刚萌芽;且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这三点决定了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常常会追根究底。

顺应这一特点,我在《哪辆小车跑得远》这一活动中,为孩子提供了小车、积木、木板等多种材料,引导孩子在操作实践中观察思考小车滑行的距离和斜坡高度、表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达到了纲要中提出的引导孩子“能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喜欢观察、思考、操作与试验,并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萌发对科学的兴趣”这一要求。

二、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观察、发现小车滑行距离与斜面高度、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并用不同的方式记录结果;尝试用多种方法自然测量。

3.体验与同伴合作探究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操作中观察、发现小车滑行距离与斜面角度、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难点:能用不同的方式表征、记录自己的发现;尝试用多种方法自然测量。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玩具小车15辆;
2.相同质地的长方形板子15块,长方体积木15块;
3.卫生纸、地毯、手帕、毛巾、尺子、筷子、彩水笔、记录夹若干。

知识经验准备:
孩子有初步的自然测量经验。

五、活动过程
1.出示小车玩具,引发兴趣:
小朋友,怎样做能让小车跑起来?如果不用手推,怎样能让小车跑起来?
2.引导孩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搭建“山坡”,练习自然测量:
小汽车跑了多远?三个“山坡”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谁能量一量?引导孩子自然测量距离和高度。

3.孩子操作并观察小车从相同表面、不同高度的“山坡”上跑下来:
引导孩子讨论:小车从哪个“山坡”上跑下来会跑得远?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孩子试一试,并分组记录实验结果进行交流。

小结:在相同的“山坡”上,“山坡”越高,小车跑得越远。

3.孩子操作并观察小车从不同表面、相同高度的“山坡”上跑下来:
将斜面覆盖上地毯、卫生纸、手帕等,引导孩子讨论:现在三个“山坡”一样高吗?小车会跑得一样远吗?哪辆小车跑得远?为什么?怎样赛车才公平?孩子分组实验、记录并交流。

小结:在相同的高度上,“山坡”表面越光滑,小车跑得越远。

4.欣赏小魔术:小兔子下“山坡”
讨论:小兔子是怎样跑下“山坡”的?引导孩子到科学区中尝试:还有什么物品能把小兔子带下“山坡”?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中制作会滑动或滚动的玩具,如会跑的小纸杯、会跑的小盒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