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物态变化-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3届中考物理解答题专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3届中考物理解答题专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3届中考物理解答题专练:物态变化(共15题)1.读数:(1) 体温计的示数是∘C;(2) 电能表的示数是kW⋅h。

2.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甲、乙、丙,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 可能属于同种物质的是,因为这两物质的;(2) 这两物质中,质量较大的是,因为达到相同的温度,其所用的加热时间较长。

3.下列现象中提到的“热”,其含义分别是:(1) 摩擦生热。

这里的“热”指。

(2) 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指。

4.请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甲,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儿气球会鼓起来,原因是。

(2) 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选填“二氧化碳”“空气”或“水蒸气”)遇冷在外壁(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霜。

5.常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和。

(2)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接触。

(3) 待温度计的示数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6.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 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碗或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较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

(2) 如图所示的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使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 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

7. 将下列物质按状态分类:糖、酱油、水蒸气、橡皮、修正液、氧气、烧杯、酒精、铅球、矿石、泥土。

(1) 属于固态的有 ,其特征为 。

(2) 属于液态的有 ,其特征为 。

(3) 属于气态的有 ,其特征为 。

8. 小伟查得 4∘C 时均为 1 厘米3的三种液体在不同温度时的体积如下表所示:(1) 4∘C 时 1 厘米3 的丙液体在 48∘C 时的体积为 厘米3。

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专题)

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专题)

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专题) 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专题专题一:运动和力学1.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2. 动力学方程和牛顿第二定律3. 力和力的平衡4. 运动的曲线和力学的解释5. 动能和机械能的转化专题二:能量和功率1. 功和功率的定义2. 动能和势能的区别和转化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 机械效率和能量损失专题三:压力和浮力1. 压力的定义和计算2. 浮力的原理和计算3. 浮力和物体的浮沉条件4. 阿基米德定律和浮力的应用专题四:光的传播和成像1. 光的传播方式和直线传播原理2. 光的反射和折射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4. 成像的特点和公式专题五:静电和电路1. 静电的产生和电荷的性质2. 电场的概念和性质3. 电容和电4. 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专题六:磁场和电磁感应1. 磁场的产生和磁场线的性质2. 磁场对电荷的影响3. 电磁感应的原理和生成电动势4. 电磁感应的应用和法拉第定律专题七:电磁波和光谱1. 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方式2. 光的三原色和光的合成3. 光的色散和光谱4.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专题八:原子和原子核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2. 同位素和放射性衰变3. 核反应和核能的转化4. 核能的应用和辐射的防护专题九:振动和波动1. 机械振动的性质和特点2. 波动的传播方式和波的叠加原理3. 声波和光波的差别和特性4. 波的干涉和衍射专题十:热现象和热力学1.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 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相变规律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4. 热量传导和热量辐射的应用以上是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的十个专题,每个专题涵盖了与物理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专题依次复习,并进行相关练习和思考,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祝你们成功!。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一、温度1.温度(1)概念: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

(2)符号:摄氏温标用t表示,热力学温标用T表示。

(3)单位:摄氏度(℃)(摄氏温标),开尔文(k)(热力学温标)。

2.摄氏温度(1)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2)书写和读数规则:0℃以上的温度,书写时可省略数字前面的“+”号,如10℃,读作“10摄氏度”或“零上10摄氏度”;0℃以下的温度,书写时数字前面加“-”号,如-10℃,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

(3)宇宙中的最低温度为-273.15℃,这是一个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以此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0k=-273.15℃。

3.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C;(2)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C;(3)人体感觉最适宜的水温约23°C;(4)我国的最低气温约为−52°C;(5)人洗澡时最舒适的水温约为40°C。

二、温度计1.用途: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2.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构造:玻璃外壳、细玻璃管、玻璃泡(内有液体)、刻度和单位。

4.分类(1)按玻璃泡使用的测温液体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

(2)按用途分: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等。

5.温度计的构造特点(1)玻璃泡的玻璃壁很薄是为了使玻璃泡内液体的温度能很快与被测物体的温度相同;(2)玻璃管的内径很细是为了使玻璃管中液柱的变化更加明显;(3)玻璃泡的容积较大,泡内液体的体积较多,热膨胀更加明显,在玻璃管内液柱长度的变化大,测量结果越准确。

6.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一估二看”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知识点回顾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不同的物质在熔化时,表现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类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由固态全部熔化为液态,温度才上升。

这类固体称之为晶体。

另一类物质在熔化时,没有一定不变的温度,在吸热后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全部变为液态,温度不断升高,这类物质称之为非晶体。

(2)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晶体溶液在凝固过程中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是不相同的。

(3)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读:熔化和凝固图象如图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可知:A点开始计时,B点表示t=5 min时萘的温度为80 ℃,此时萘仍全部处于固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萘不断吸收热量,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萘的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萘的熔点是80 ℃。

BC段与时间轴平行,到C点全部熔化成液态。

此后,萘继续吸热升温,如CD段所示。

从图象看出,B点是80 ℃固态的萘,C点是80 ℃液态的萘,BC之间是80 ℃固液共存状态的萘。

若从D点起停止加热后,液态萘温度不断降低。

当降到E点(80 ℃)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仍保持80 ℃不变,直到F点全部凝固。

以后,固态萘放热,温度才开始下降,即图线中FG段。

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物质要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蒸发要吸热,所以有制冷作用。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下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D.甲、丁、乙、丙2.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3.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椭圆轨道绕月球运行,有近月点和远月点.当卫星从远月点向近月点运动过程中,卫星的.....................................................................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B.动能减小.势能减小C.动能增大.势能减小D.动能增大.势能增大4.一空心金属球的质量是0.5kg,把它投入煤油中时排开煤油(ρ油=0.8ρ水)的体积是0.5dm3,平衡时金属球将 ............................................................................... ( )A.漂浮在液面上B.悬浮在液体中C.沉在容器底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用分度值为c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以m为单位,记录结果小数点后有多少位小数 ........................................................................................................................................ ()A.1位B.2位C.3位D.4位6.随着三峡电站和水布垭电站的建成蓄水,恩施州境内的神农溪和清江观光旅游迅速升温。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9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目录【典例分析】下列过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答案】D【解析】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实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属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与其他不同,符合题意。

故选D。

【提分秘籍】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1)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3)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变式演练】1.(2022·湖南湘西·统考中考真题)头球是足球比赛中的技术动作,运动员以头顶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头球过程中足球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B.头球过程中足球发生了形变C.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头球过程中运动员头部受到足球冲击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C【解析】A.运动员以头顶球的过程中,足球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运动员以头顶球的过程中,足球受到力的作用,凹陷进去,发生了形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符合题意;D.头球过程中运动员头部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头部也受到足球施加的力,即头部受到冲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温度和物态变化(解析版)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温度和物态变化(解析版)

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仅液化
B.仅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答案】D
【解析】水池中的水先吸热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放热成水珠,产生白气,故 ABC 不符合
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8.(2023 四川成都)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
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
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
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
【答案】D
【解析】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减小了蒸发的面积,可减慢蒸发,故 A 不符合题意;
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是减小了表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故 B 不符合题意;
C.金秋,阳光照射迷雾散去
D.寒冬,双溪水库水面结冰
【答案】A
【解析】A.冰雪消融汇流成溪,冰从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故 A 符合题意;
B.冰棒周围出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 B 不符合题意;
C.雾是悬浮在空中的小水珠,太阳出来,小水珠吸收热量汽化而散去,故 C 不符合题意;
专题 04 温度、物态变化
考点 1 温度
1.(2023 山西)近几年,我省对老旧小区的楼房进行外墙保温改造。为了了解材料的性能,创新小组的同
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市场上选取了常用的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板和岩棉板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的材料在
保温性能、阻燃性能、隔音性能和吸水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同。现有两张厚度相同的聚氨酯泡沫板和岩棉板,
考点 2 熔化和凝固
2.(2023 山东泰安)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专题02 物态变化(解析版)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2 物态变化(解析版)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2物态变化1.【物理观念·生活情境】(2024·湖南·中考真题)2024年初,几场寒流来袭,让湖南人在家门口也能看到北方常见的冰挂(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挂熔化时,需要吸热B.冰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冰是非晶体,有固定的熔点D.一定质量的水结冰时,体积变小【答案】A【解析】A.冰挂熔化时,由固态变为液态,需要吸热,故A正确;B.固态的冰是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故B错误;C.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C错误;D.一定质量的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2.【科技创新·古代科技】(2024·安徽·中考真题)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

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答案】C【解析】AB.“炙化其中油蜡”是固态的油蜡变成液态的蜡水,因此是熔化的过程,故AB错误;C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液态的铜液变成固态的铜,因此是凝固的过程,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新中考·生活实践】(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蒸馏法在酿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为蒸馏过程中的原理图,烧瓶内装有含酒精和水的酒糟,在蒸馏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升华需要吸热B.在烧瓶内,仅酒精沸腾,瓶中的水不会发生汽化C.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汽遇冷液化,需要放热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内能不变【答案】C【解析】A.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汽化吸热,故A错误;B.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吸收,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故B错误;C.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汽遇冷液化放热,故C正确;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D错误。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②图乙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烧杯中的水没有沸腾,但水面却降低了,原因是水温升高,蒸发_____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
5.(2022宁夏)如图所示,甲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观察气泡可判断是水沸腾________(选填“前”或“时”)的现象。
题型三:物态变化实验探究
【题型专练】
1.(2022娄底)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 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4)分析图像可知:该物质在_____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时,吸热能力强。
7.(2022辽宁本溪铁岭辽阳)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______(填“a”或“b”)的高度。
11.(2022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的刻度尺,其分度值为________,所测量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2)若污渍遮挡了刻度尺上的部分刻度,会影响测量物体长度吗;________
(3)通过观察图2中的两个温度计,________图是寒暑表,________图是体温计,甲、乙两表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A.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
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
C.寒暑表的示数是21℃
D.寒暑表的示数是39℃

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讲】-2023年高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

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讲】-2023年高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

专题01力与直线运动【要点提炼】1.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方法技巧(1)常用方法①基本公式法,包括v t 2=x t =v 0+v2,Δx =aT 2。

②v ­t 图象法。

③比例法:适用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④逆向思维法: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做反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追及相遇问题的临界条件:前后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或最小。

2.物体的直线运动(1)条件:所受合外力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2)常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

3.动力学问题常见的五种模型(1)等时圆模型(图中斜面光滑)(2)连接体模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m 1和m 2的相互作用力为F N =m 2·Fm 1+m 2,有无摩擦都一样,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

(3)临界模型两物体刚好没有相对运动时的临界加速度a =g tan α。

(4)弹簧模型①如图所示,两物体要分离时,它们之间的弹力为零,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分离前整体分析,分离后隔离分析。

②如图所示,弹簧长度变化时隔离分析,弹簧长度不变(或两物体运动状态相同)时整体分析。

(5)下列各情形中,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

4.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由静止释放的物体,若能在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同向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则加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必与物体和传送带的相对位移大小相等,且等于传送带在这个过程中位移的一半。

在倾斜传送带(倾角为θ)上运动的物体,动摩擦因数与tanθ的关系、物体初速度的方向与传送带速度方向的关系是决定物体运动情况的两个重要因素。

5.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问题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关注:两个接触面(滑块与滑板之间、滑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关系,外力作用在哪个物体上。

若外力作用在下面物体上,随着力的增大,两物体先共同加速,后发生相对滑动,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是下面物体的加速度较大。

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练】-2023年高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

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练】-2023年高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

专题01力与直线运动一、单选题1.(2022·河南·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模拟预测)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

如图所示,这可以大致表示实验过程,图中各个小球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认为相等,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用图甲的实验,可“减弱”重力的作用,放大时间,便于观察B.只要测量出图丁中相邻两小球球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大小C.该实验中将自由落体运动改为在斜面上运动是为了缩短时间,便于测量位移D.从图甲到图丁,通过逐渐增大斜面倾角,最后合理外推到自由落体运动,从而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它的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图线如图所示。

已知乒乓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平方成正比,重力加速度为g。

则乒乓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小值、最大值为()A.0,4g B.0,5g C.g,4g D.g,5g乒乓球最终匀速运动时,速度为1,则21mg kv =此时的动能m 5a g=故选B 。

3.(2022·湖南·长沙一中一模)如图所示,将一盒未开封的香皂置于桌面上的一张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香皂盒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香皂盒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

若本实验中,1100g m =,25g m =,0.2μ=,香皂盒与纸板左端的距离0.1m d =,若香皂盒移动的距离超过0.002m l =,人眼就能感知,忽略香皂盒的体积因素影响,g 取10m/s 2;为确保香皂盒移动不被人感知,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是()A .0.72NB .0.92NC .1.22ND .1.42N【答案】D 【详解】香皂盒与纸板发生相对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11m g m a μ=解得212m/s a =对纸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1222F m g m m g m a μμ--+=为确保实验成功,即香皂盒移动的距离不超过l =0.002m ,纸板抽出时香皂盒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2l x x =+由题意知13a a =1132a t a t =代入数据联立求得1.42NF =故选D 。

2023年中考物理“热现象及物态变化”高频考点总结

2023年中考物理“热现象及物态变化”高频考点总结

2023年中考物理“热现象及物态变化”高频考点总结一、热现象1.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导热:热直接由物质的高温区传到低温区,如金属导热、液体导热、气体导热等。

对流:热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如气体、液体的对流传热。

辐射:热通过空间的辐射传递,如太阳辐射的热能、火焰辐射的热能等。

2. 热传递规律:热传递的速率与传热材料的导热性质、温度差、传热距离以及传热面积等因素有关。

3. 热传递公式:热传导速率Q=λ×A×ΔT/Δx,其中Q为热传导速率,λ为热导率,A为传热面积,ΔT为温度差,Δx为传热距离。

4. 影响热传递的因素:导热性质、导热面积、温度差、传热距离等。

5. 热膨胀现象:物体受热后由于温度的增加而体积膨胀,反之亦然。

6. 热量的传递: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7. 保温材料的应用:选择导热性能较小的材料作为保温层,减少热量的传递。

二、物态变化1. 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分子运动缓慢,分子之间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

液态:分子运动较快,分子之间的距离不固定,可以流动。

气态:分子运动极快,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2. 熔化(固态转液态)、凝固(液态转固态)、汽化(液态转气态)、凝结(气态转液态)、升华(固态直接转气态)、凝华(气态直接转固态)。

3. 引起物态变化的因素:温度变化、压强变化。

4. 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物理量:熔点、凝固点、沸点、气化热、凝结热、升华热等。

5. 与物态变化相关的公式:Q=m×L,其中Q为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L为物质单位质量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三、换热方程1. Q=m×c×ΔT,Q为热量(单位:焦耳),m为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c为物体的比热容(单位:J/(kg·°C)或J/(g·°C)),ΔT为物体的温度变化(单位:摄氏度或开尔文)。

2. m×c表示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1摄氏度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精品】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最新版)★

【精品】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最新版)★

【精品】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最
新版)★
前言
本文旨在对2023年中考物理科目的考试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整理,希望对广大中学生备战中考有所帮助。

机械运动
- 牛顿第一定律
- 牛顿第二定律
- 牛顿第三定律
- 等速直线运动
- 自由落体运动
- 碰撞
- 圆周运动
力与压力
- 动能、动能定理
- 位能、势能能量转化定理
- 功和功率
- 压力和压强
- 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
波动与光学
- 机械波和电磁波
- 纵波和横波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光的色散和全反射
- 透镜成像和光学仪器
电学
- 常见电器电路和电器使用- 静电和静电场
- 电流、电流定律、欧姆定律- 电阻和电功率
- 电动势和电磁感应
- 交、直流电
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 物态变化和过程的描述
- 分子运动论
- 能量的守恒定律和转化
- 热力学过程
- 热能的传递与应用
结尾
以上是2023年中考物理科目的考试知识点归纳,希望考生们掌握这些知识点,考出理想的成绩。

此外还需要广大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在物理科目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专题10 运动和力-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0 运动和力-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0 运动和力目录【典例分析】让滑块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滑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探究“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下列做法能获得结论的是()。

A.坚持不懈进行多次实验探究B.改进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C.调整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D.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提分秘籍】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2)牛顿第一定律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它的运动状态)。

(5)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

【变式演练】1.(2022·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3月23日,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集中收看了中国空间站进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课,其中太空抛物实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物体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为了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宇航员王亚平拿着冰墩墩转身面向叶光富,将冰墩墩水平向叶光富扔过去。

不考虑舱中的空气阻力,王亚平抛出冰墩墩后,冰墩墩将()A.沿抛物线快速下落B.竖直下落C.沿原方向加速运动D.沿原方向匀速运动2.(2022·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红的妈妈陪弟弟在公园里荡秋千,假如弟弟荡到左边最高点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将会()A.继续向左运动B.从左向右运动C.竖直向下运动D.静止不动3.(2022·广西河池·统考中考真题)观察、实验、推理、归纳等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伽利略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摆球的运动规律:悬线越长,摆球的摆动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归纳出运动和力的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状态或静止状态。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物理第二次联合测评试卷附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物理第二次联合测评试卷附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物理第二次联合测评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潜水艇能够从水下上浮的原因是利用压缩空气,排出水舱里的水以后,在上浮到露出水面以前()A.艇重力不变,浮力变大B.艇重力变小,浮力不变C.艇重力变小,浮大变大D.艇的重力和浮力都不变2.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分别为F1=3N,F2=5N,并且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则F1与F2的合力...................................................................................................()A.一定是8N B.一定是2NC.可能是3N或5N D.可能是2N或8N3.2005年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我国上海举行,我国选手包揽了全部五项冠军,他们在比赛中使用的“大球”较以前的“小球”直径增加了()A.2μm B.2mm C.2cm D.2dm4.物体带电的过程是()A.产生电荷的过程B.电子转移的过程C.质子转移的过程D.电子、质子同时转移的过程.5.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一一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一一凝华6.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

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B.水池底看来起来比实际浅C.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D.白天,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8.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蝙蝠发声响度小B.蝙蝠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太大C.蝙蝠本来就不发声D.蝙蝠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太小9.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是用来描述回声现象的?()A.“隔墙有耳”B.“余音绕梁”C.“震耳欲聋”D.“掩耳盗铃”10.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专题13 功和机械能-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3 功和机械能-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3 功和机械能目录【典例分析】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答案】A【解析】A.推着小车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对物体施加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故A符合题意;B.搬而未起,有力但是无距离,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有力但是无距离,不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即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垂直,不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提分秘籍】1.功的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公式: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1J= 1N·m 。

4.功的公式的应用: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①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①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不是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力臂单位不能写成“焦”)。

【变式演练】1.(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课间,小冰为班级换矿泉水,他把刚抬回来的满桶矿泉水立放到水平地面上。

若桶与水的总质量为16kg,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课桌高为0.8m。

求:(1)立放时,这桶矿泉水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小冰将这桶矿泉水匀速抬到课桌上,对这桶水做的功是多少?【答案】(1)41.610Pa⨯;(2)128J【解析】解:(1)桶与水的总质量为16kg,则桶和水的总重力==⨯=16kg10N/kg160NG mg因为矿泉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桶和水的总重力,即=F G则立放时,这桶矿泉水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将这桶矿泉水匀速抬到课桌上,则对这桶水做的功===⨯=W Fs Gh160N0.8m128J答:(1)立放时,这桶矿泉水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4⨯;1.610Pa(2)小冰将这桶矿泉水匀速抬到课桌上,对这桶水做的功是128J。

2023年中考物理单元复习:物态变化(解析版)

2023年中考物理单元复习:物态变化(解析版)

单元复习03 物态变化1.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详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底,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以下温度最接近22℃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C.人的正常体温D.无锡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答案】B【详解】A.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A不符合题意;BC.人体正常体温为36至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无锡盛夏室外最高温度超过35℃,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直接用来测体温是37℃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A.37℃和40℃B.40℃和40℃C.39℃和40℃ D.39℃和39℃【答案】C【详解】由于体温计有缩口,在不甩的情况下体温计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体温是37℃和40℃的两个病人,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显示39℃和40℃,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

已知甲是水,则()A.乙是冰B.丙是水蒸气C.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D.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答案】D【详解】AB.由于甲是水,由甲转变成乙要吸热知道,乙是气体,可推导出丙是固体,故A、B 错误;CD.从丙到甲是熔化过程,要吸热,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15~20min内没有吸收热量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停表【答案】C【详解】A.由图乙可知该固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物质在15~20min内为熔化过程,要持续吸热,故A错误;B.该物质是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由图乙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80℃,熔化过程为10min~25min,持续时间15min,故C正确;D.本实验是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要有计时工具和测温工具,不需要天平,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2 物态变化目录一、热点题型归纳【题型一】温度【题型二】熔化和凝固【题型三】汽化和液化【题型四】升华和凝华【题型五】三个图像二、最新模考题组练【题型一】温度【典例分析】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答案】D【解析】A.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错误;B.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提分秘籍】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常说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如果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相同。

2.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并估测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4.体温计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变式演练】1.(2022·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妈妈对你说,今天降温了,看看墙上挂的寒暑表,自己选择合适的衣服。

如图所示,关于该寒暑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C.寒暑表的示数是21℃D.寒暑表的示数是39℃【答案】C【解析】A.寒暑表的量程是-35~50℃,故A错误;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故B错误;CD.由寒暑表的分度值和液柱指示刻度可知,寒暑表的示数是21℃,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小金配合社区防疫工作,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0℃到42.0℃,最小刻度为______℃。

消毒后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______(填写操作),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35℃以下,然后放入自己腋下5分钟,取出后直接读数。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0.1用力甩几下见解析【解析】[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 。

[2][3]体温计存储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缩口,测量体温时,水银膨胀通过该处上升,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因温度降低而收缩,水银柱便在该处断开,使上面的水银柱不能退回玻璃泡中。

所以体温计使用之前要用力甩几下,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

3.(2022·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个简易气压计,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大气压越大,甲中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就越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如图是该同学自制的一个简易温度计,在大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乙中玻璃管内的液柱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低升高【解析】[1]如图甲所示的气压计,瓶内气压等于瓶外大气压与管内液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当大气压增大时,会将玻璃管内的部分液柱压入瓶内,所以,大气压越大,甲中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就越低。

[2]乙图自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当温度升高时,瓶内的液体受热会膨胀,导致玻璃管内液面升高。

【题型二】熔化和凝固【典例分析】如图所示,制作冰糖葫芦时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熔化为糖浆后,将山楂放入锅中蘸上糖浆,等待山楂上的糖浆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答案】放出凝固【解析】[1][2]℃℃℃℃℃℃℃℃℃℃℃℃℃糖浆为液态,变为固态会放出热量,是凝固现象。

【提分秘籍】1.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2.物态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物态变化时伴随热量的传递。

3.熔化:(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熔化过程的特点:物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对晶体来说,熔化时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凝固:(1)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各物态变化过程。

(2)凝固过程的特点:固、液共存,物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3)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4)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5.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熔点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变式演练】1.(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1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凝固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熔化过程中所需环境温度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凝固过程中所需环境温度。

【答案】等于大于【解析】[1]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所以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于水凝固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冰是晶体,所以冰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是0℃的冰不能继续吸收热量,不能继续熔化,0℃的水不能继续放出热量,不能凝固,所以冰熔化过程中所需环境温度大于水凝固过程中所需环境温度。

2.(2022·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小张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

(1)图甲中加热方式叫水浴法,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______;(2)图乙中小张同学关于温度计读数的方法不当之处是______;(3)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海波的温度是______℃;(4)小张同学绘制出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此海波的熔点是______℃,此温度与课本中列出的海波熔点略有不同,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受热均匀,温度波动不大视线未与液面相平4647海波中可能存在杂质,熔点降低【解析】(1)[1]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海波,会使海波熔化过快,且受热不均匀,不方便记录温度,所以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海波受热均匀,且温度升高得慢,便于记录温度。

(2)[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视温度计读数,所以小张同学关于温度计读数的方法不当之处是视线未与液面相平。

(3)[3]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零刻度线在下方,所以此时海波的温度是46℃。

(4)[4]由图像可知,海波熔化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所以此海波的熔点是47℃。

[5]此温度与课本中列出的海波熔点48℃略有不同,原因可能是课本实验中用的海波和本次实验中用的海波纯度不同,本次实验中用的海波可能含有杂质,影响了海波的熔点。

3.(2022·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帮助小明完成“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1)小明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

(2)小明使用A、B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固体和水的温度。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___________(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依次安装。

(3)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某时刻温度计B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___℃。

(4)图乙是温度计A、B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小明观察时发现,试管内出现液体时A的示数就不再升高,当固体全部变成液体后温度再升高。

此现象说明固体是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5)t0时刻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___________。

t0时刻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答案】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由下而上81晶体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态【解析】(1)[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2]酒精灯加热需用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安装器材时要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3)[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对应的刻度线为81,所以示数为81℃。

(4)[4]因为晶体熔化时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上升。

由试管内出现液体时A的示数就不再升高,当固体全部变成液体后温度再升高,可说明固体是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5)[5][6]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t0时刻试管中的物质已经熔化,但还没有完全变成液体,故属于固液共存状态。

【题型三】汽化和液化【典例分析】在野外,用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扎紧袋口,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A.附着在塑料袋的内表面B.附着在塑料袋的外表面C.由叶片中的水先蒸发后液化而成D.由空气中的水先升华后凝华而成【答案】AC【解析】植物叶子内有很多的水,叶子上有很多的气孔,叶子中的水从气孔蒸发变为水蒸气,这是汽化过程;水蒸气遇到冷的塑料袋液化为水,获得饮用水。

故AC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提分秘籍】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是指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晾晒衣服干的快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撑开、把地下积水扫开等)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有关。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