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研究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AA- *第一早语法信息:由于主体有感受力能够感知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由于主体有理解能力,能够领会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逻辑含义,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由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因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信息资源化的成因:1、信息资源是直接为人类所需要,并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资源。
2、信息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稀缺资源3、信息资源是使用方向具有可选择性的资源信息资源化的意义:1、信息资源的定义:广义: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都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他强调“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集合狭义:将信息资源界定为是经过人类选择、组织和加工处理的有序化的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的类型:文献型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单机信息资源)一次信息资源:是指著作者最初发表的原始文献,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二发表的原始创作二次信息资源:实在对大量的分散的原始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内容浓缩的基础上,按照一定体例组织而成的客供件所得一种信息资源三次信息资源:是指通过利用二次信息资源对一次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究、评述而加工成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就是人类对所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成为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信息资源建设的三个阶段:1、藏书与藏书建设2、文献资源建设概念的提出与理论体系的形成3、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1、信息资源体系规划2、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3、馆藏资源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4、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5、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6、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7、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1、信息资源建设使无序的信息成为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2、信息资源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远距离获取,为人们利用信息带来极大的便利3、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基础,是图书馆开展服务活动的重要保障4、信息资源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AA- 一 * 第一早信息资源建设的典型理论1、贮存图书馆理论2、零增长理论3、拥有与获取理论拥有本馆资源与获取馆外信息的关系拥有获取是相互辅助的关系、长期共存的关系、缺一不可的关系、互动的关系,也就是说,纪要重视拥有,也要重视获取,这应该成为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4、文献老化理论(指的是文献内容上的老化)文献半衰期:指的是正在被利用的文献中的一半实在多长一段时间发表的(文献的半衰期越长,文献老化越慢,反之越快)普赖斯指数:即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发表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值P=出版年限不超过五年的被引文献量/被引文献总量普赖斯指数与文献老化速度成正比4、普赖斯曲线一文献信息的指数增长规律(指的是社会总文献在长期的历史时间内的增长规律)5、布拉德福定律一文献分布规律理论核心期刊: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1、实用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特色化原则4、共建共享原则AA- -* * 第二早新的信息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1、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影响2、对馆藏信息获取方式的影响3、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质量评价的影响4、对信息资源保障方式的影响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1、科学技术知识是知识经济形成的基础2、科学与技术共同支撑着知识经济的发展3、学习、创新是知识经济不可或缺的条件知识信息需求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1、图书馆作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信息载体集散中心的地位将更加重要2、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必须因知识信息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3、必须建立信息资源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多元化的知识信息需求国家政策及法律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促进作用1、加快制定图书馆法,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健全的法制环境2、加大投入力度,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3、加强对信息资源布局宏观规划与调控4、完善我国信息法律体系,寻求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进一步协调知识产权制度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积极意义1、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刺激知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使人们创造日益增多的精神财富,从而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源2、知识产去哪制度有利于促进知识成果的传播和利用,促进科技、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3、知识产权制度保证了知识成果的新颖性、创造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第四章第五章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主要流程与环节1、前期建设阶段信息资源建设规划信息需求分析信息源及供应源分析2、建设实施阶段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组织信息资源存储、管理信息资源检索3、开发利用阶段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传播、传递4、信息服务阶段信息资源反馈文献采访:文献采访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对馆藏、读者和文献源的调查,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地收集馆藏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文献采访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满足需求1、这一理念要求图书馆在文献采访时要把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2、这一理念带来了当代图书馆评价标准的变化3、这一理念要求图书馆采访人员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对书的鉴赏能力,还要有对社会文献信息需求的判断能力重点藏书:是指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所选配的某些学科、专业获专题范围内系统完整的文献资料一般藏书:主要包括一般用户用于学习提高所用的基础书刊,普通参考工具书,业余阅读欣赏的文艺书刊和通俗科普读物,以及综合性、边缘性与相关学科的书刊资料等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的关系:1、相互依存,相互补充2、相互交叉,相互转化国外选书理论:价值论一美国杜威需要论一美国普尔克特综合计分法一英国麦考文社会调查选择说一英国维拉德使用概率论一印度阮冈纳赞补充原则一原苏联复选理论一原苏联格里戈利耶夫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出版国家书目,拥有一个丰富的外文馆藏;作为国家书目情报中心,编制联合目录,出版回溯性的国家书目国家图书馆的基本任务:全面系统的收集、保存国家文献,他要求国家图书馆将国内出版的各类型、各语种的出版物,全面采集入藏,意识国家图书馆成为本国书刊资料查询和借阅的最终基地文献信息采集源:用于文献采访工作的各种采集工具采集工具:征订目录:是图书馆信息采访人员订购书刊时直接使用的主要书目工具通报性书目和积累性书目:是一种积累报道全国各地出版社已经出版发行的图书情况的总书目,是记录一定时期内文献出版情况的目录,其主体是国家书目参考性书目:其所列图书均是已经出版发行的图书。
对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综述
中国矿业 大学档案馆
江 苏省 徐 州 市档 案 局
吴艺博
周晓林
陆 江
2 世 纪 9 年代 以来 , 0 0 社会 逐 渐进 入 知识 经济 与 词 初检 分 别得 到文 章 4 篇和 2 7 。这 反映 出人们 4 5篇
信 息 时代 , 人们 对 信 息 , 其 是对 有 价 值 的 、 有真 对 于“ 尤 具 档案 信 息 资源 建 设 ” 的研 究 热度 远 远低 于“ 档
成 果并 为下 一步 开展更 深入 的研 究作好 准备 。
一
研 究还不 够广 泛和 深 入 , 必 要对“ 有 档案 信 息资源 建
、
文献 分布 统计分 析
设” 开展 进 一 步 的研 究 。文 献 发表 年 度 分 布情 况 见
由于 档案 信 息 资 源 和档 案 资 源 之 间密 不 可 分 , 表 1 1 .。 人 们 在 其 概 念 理 解 上又存在分 歧 ,
档 案 信 息 资源 建 设 是 档案 信 息 化 建设 的核 心 , 发 利 用 》 文 首 次 采 用 了“ 案 信 息 资 源 建 设 ” 一 档 一 随 直 是 衡量 档 案 信 息化 发 展 水 平 的一 个 重 要 指标 , 对 词 。然而 , 后几年 却 几乎 没有 新 的文献 出现 , 到
|
l
f
1
坛
通 过 表 1 2的统 计 分析 可 以看 出 , 关文 献 主 容 本 身 , 广 义 的档 案 信 息 资源 则 既包 括 档 案信 息 . 相 而 要集 中在 期 刊数 据库 中 , 由于期 刊文 章 篇幅 所 限 , 难 本身 , 包括 有 关提 供档 案 信息 的设 施 、 又 设备 、 织 、 组 以对 某 一 研 究 问题 做 较 为 全 面 的研 究 , 期 刊文 献 人员 、 金等 其他 资源” 并 且认 为“ 案 信息 资源 实 但 资 , 档 往 往 处 于 学 术研 究 中较 为 前 沿 的位 置 , 代表 着 目前 质 上 是 有 用 的档 案 信 息 ” 强调 其 可 开 发 性和 可 利 用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及其利用研究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及其利用研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和提供者,其信息资源建设及利用方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如何高效地组织、利用和传播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事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概念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依据其定位、职能和发展战略的需要,采用以用户为中心、数字化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高图书馆现代化水平,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是数字化,数字化技术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不仅使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和智能化,同时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手段。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方式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纸质文献资料和数字化文献资料两种。
数字化文献资源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字化报纸、数字化地图等。
信息资源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预约借阅图书馆提供了预约借阅服务,读者可以选择需要的书籍进行预订,预定后图书馆会通过系统自动通知读者取书时间和地点。
2. 在线查阅图书馆提供了数字化文献阅读平台,读者可以在线查阅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数字化文献资源。
3. 网络检索图书馆提供了网络检索服务,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检索系统检索所需要的文献资料,检索完成后可以直接进行在线阅读或下载。
4. 信息咨询图书馆提供了咨询服务,读者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和在线咨询等方式进行咨询,接受专业人员提供的信息服务。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1. 信息资源统一标准化建设问题现代图书馆收集、组织和传播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这些信息资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和交互,而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不光是技术问题,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
2. 数字化资源的版权保护问题数字化资源的版权保护问题一直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图书馆在收集、整理、利用数字资源时,不仅要考虑到资源的规模和质量,更要注意到版权保护问题。
(完整版)信息资源建设
(完整版)信息资源建设第一章信息资源建设概论一、信息资源: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并可以存取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
二、数字化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
三、网络信息资源: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可以获取和利用的所有信息资源的总和。
四、单机信息资源:指通过计算机存储和阅读但不在网络上传输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人们常称之为机读资料。
五、信息资源建设: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
六、藏书建设:符合图书馆任务与读者需求,系统地建立、发展、规划、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
第二章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一、信息资源建设的支撑理论1、系统论(1)、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基本的方法论基础(2)、系统的联系性原则为信息资源体系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3)、系统的有序性原则对信息资源组织的理论指导意义(4)、系统的动态性原则要求信息资源系统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2、经济学理论(1)、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质是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2)、信息资源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学原理3、信息管理理论(1)、布拉德福定律(2)、普赖斯曲线:(3)、文献老化理论二、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1、实用性原则图书馆及其他类型信息机构,要从实际使用需要出发,规划、选择、搜集、整序、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要求是:根据图书馆服务任务的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根据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2、系统性原则在信息资源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宏观和微观的信息资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注意信息资源系统与环境的联系。
系统性原则的依据: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信息资源自身的连续性;读者需求的系统性;保存和传递的系统性系统性原则的要求:以服务的重要学科为中心的一些重要的纸质文献、数字化文献和特藏书刊,要完整系统地收集;对与本馆服务任务直接相关的多卷书、丛书、连续出版物及重要工具书,要完整无缺,不能随意中断;要注意各学科间相互渗透、边缘交错的内在联系,广泛而有选择地收集相关学科、边缘学科以及供一般读者学习和阅读的基础书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一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与其他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同的特点特色化的内容:学科特色;专题特色;地方特色;文献类型特色4、共建共享原则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科学规划,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相互提供利用,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信息资源建设 第一章 概述
②对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将购置的数据 库与自建数据库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对其内容进 行充分的揭示,实现跨库检索,提供“一站式〞 效劳。
6.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①建设相对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②形成覆盖面宽,利用方便快捷的书目信息网 络;
?文献著录总那么?: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1.刻写型文献信息资源: 以刻划和手工书写为手段,将知识信息内容记录在各种自然物质材料和纸
张等不同的载体上而形成的文献。
2.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 通过石印、油印、铅印、胶印、复印 等印刷方式,将知识信息内容记录在纸质 载体上的一种文献形式。
印刷型文献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知识信息载体。
③建立迅速高效的电子文献传递系统。
四、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
比较图1-1和图1-2的两个体系,它们 有何区别?
思考题:
1.怎样理解信息资源这个概念? 2.如何划分信息资源的类型? 3.为什么说期刊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 4.特种文献资料有有何特点?包括哪些类型? 5.什么是数字信息资源?有何类型? 6. 按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哪些 类型? 7. 现代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与开展趋势是什么? 它们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什么影响?
1.网络信息资源 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可以获取和利用的所有信 息资源的总和。
网络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
2.单机信息资源
单机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存储和阅 读但不在网络上传输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人们常称之为机读资料。
单机信息资源按其存储载体可分为磁带、 磁盘、光盘等类型,其中磁盘和光盘是主 要的单机信息资源类型。
提高; 信息的积累和增长。
3. 信息作为资源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资源建设 新理念、新思路
信息资源建设新理念、新思路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随着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因此,图书馆要想在新时代下生存下来,要想在线时代下保持活力,要想在新时代下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在管理经营方面做出改进,破除陈旧的管理经营模式,更新陈旧的管理经营理念,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型图书馆。
这就必然要求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建设。
由此可见,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信息化的关键一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标签:信息资源建设新理念新思路一、什么是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资源信息化所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图书馆建设,管理,经营都十分重要,关乎图书馆在新技术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
高波,吴慰慈在《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一文中,认为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采集,开发并组织的各种媒介信息的有机结合,而信息资源建设是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信息进行有机结合,开发,组合的活动。
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传统的图书收藏阶段,在这个阶段,图书管主要以收藏各类图书为主,忽视了对报刊,文献,论文等其他资源的收藏,在这个阶段的图书管收藏还是比较单一的。
第二阶段就是所谓的文献资源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图书馆强调重视文献资料,书刊报纸,论文资料等的收集,不再是单纯的图书收集。
在这一阶段,虽然图书馆收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有所缺失。
随着时代发展,图书管的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即信息资源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要求对纸质书籍,报刊,杂志,文献的收集与保护,更加要求将这些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共享化。
将处于无序状态的图书资源,报纸,期刊,文献资源通过云资料,云数据库等新兴网络技术进行整合,使其处于有序化,信息化状态,更加方便这些学习资源的获取。
二、信息资源建设的三个方面1.信息资源的收集当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各个图书馆之间处于相互孤立的状态,各个图书馆之内的信息资源处于无序状态。
信息资源建设_第十章_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教材教学课件
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意义
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需要
适应和满足用户 信息需求变化的需要 改变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基础 薄弱和发展不平衡状况的需要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是指一个国家或一 个地区范围内,各 类型的信息机构协 调合作,根据统一 的规范,建立一个 集信息资源的收集、 组织、存储、传递、 开发和利用于一体 的信息资源保障体 系。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第三节 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进 展与问题
起步时期(新中国成立后—1965年)
停滞及
恢复时期 (1966一80年代末)
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 系建设的历史进程
发展时期
(90年代初—90年代末)
繁荣时期(2000年以来)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馆组成的资源共享联盟。最成功的地区性图书馆 联盟。新增的产品和服务:
电子资料库、电子杂志中心、数字媒体中心、 电子图书、电子硕、博士论文中心。
俄亥俄合作网是以州为单位组建的图书馆联盟 模式,其优点在于各成员机构同属州政府行政体 系,容易达成共识和取得经费。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三、国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功范例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发展时期: 1993:中国教育与科学研究示范网(NCFC); 1994: 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 1994: 珠江三角洲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 1998: CALIS启动; 1999: 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框架
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框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资源管理在各个领域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学术机构,都需要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来支持决策和创新。
为了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高效运作,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框架是必不可少的。
一、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意义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收集、组织、存储、检索和利用的过程。
它涉及到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和应用等多个环节,旨在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协同和创新,以支持组织的决策和创新能力。
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在于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有效管理信息资源,组织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信息资源管理还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和学习,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二、信息化建设框架的构成要素信息化建设框架是指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组织结构等要素的综合体系。
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框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设施等。
它们提供了信息资源的存储、传输和处理能力,是信息资源管理的物质基础。
2.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工具,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文档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可以帮助组织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存储和检索,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3. 信息资源管理流程:信息资源管理流程是指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传输和应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流程,可以确保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安全管理。
4. 组织结构和人员能力: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能力支持。
组织结构应该明确信息资源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建立信息资源管理部门或岗位,确保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同时,还需要培养和提升员工的信息化素养和技能,使其能够适应信息资源管理的要求。
网络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网络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字统计、分析等。
【背景介绍】网络化数字图书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图书馆的资源数字化,并通过网络进行管理、检索和利用的一种新型图书馆形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在整个图书馆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仅可以拓展图书馆的资源范围和服务内容,更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满足用户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当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都在积极推进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断完善其信息资源,提升其服务水平。
对网络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内容分析、策略、实践以及国内外比较,对于加快图书馆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网络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当前信息化时代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有利于社会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网络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可以推动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网络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还可以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其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对网络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可以加深对数字化时代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
对网络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开展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和文献综述等方法,以全面深入地探讨网络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问题。
我们将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各类数字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建设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全面了解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需求。
基于“3e”理论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构研究
212高校图书馆智慧化的推进使得信息和知识以更加开放、交互、多维、智能、快速的方式融入到读者的生活和学习中,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也将因此发生巨大变化。
图书馆传统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及构建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智慧化的发展要求,需要从根本结构上进行变革和转型。
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效益原则[1]。
效益原则是指在构建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时,应充分考虑投入与产出、成本与绩效的关系,尽可能地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
当前,高校信息资源建构效益差、利用率偏低、服务效能低下,而信息资源及其服务投入成本较高,投入与效用偏离值较大。
效用价值论认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其效用,无用之物,便无价值[2]。
所以,图书馆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亟待进一步解决信息资源构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探讨提升信息资源体系建构效用的策略和方法。
一、“3E”理论对提高资源建构效用的适用性和价值“3E”即效率(efficiency,E1) 、产出(efficacy,E2)、效果(effectiveness,E3)。
英国的切克兰德(Checkland P.B)教授从系统论的角度最先提出,即用产出(efficacy)衡量自身的产出、用效率(efficiency)体现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情况、用效果(effectiveness)体现本系统产出对其上级系统的作用[3]。
系统论认为,任何研究对象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多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构成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4]。
基于系统论,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也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单一因素无法使整体信息资源功能达到最优化,但却能影响整体功能的效用。
如果把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看作一个由资源(输入)、服务(产出)和效果(影响)三大模块构成的有机系统,就可以将基于系统观的3E理论引入到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绩效评价中。
3E理论可用效率(E1)来评价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质量,用产出(E2)来评价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供给,用效果(E3)来评价图书馆资源投入的综合影响力。
海事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构建研究
第一章前言1.1研究背景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电子政务发展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政务信息化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我国的电子政务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政务部门间信息交换和共享困难,严重影响了电子政务整体效能的发挥,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提出为解决问题找到了出路。
①为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构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 号)中指出“为了满足社会对政务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国家要组织编制政务信息资源构建专项规划,设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
”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文件)指出“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构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③交通运输部开展了交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规划和构建,以通过对分散在交通行业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梳理,实现对交通信息资源的有序组织,为使用者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发现和定位服务,于2006年12月26日印发了《公路水路交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总体框架》(《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总体框架的通知》交科教发[2006]762号)。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海事监管手段的不断多样化、智能化,海事信息化构建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海事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构建的核心,是加强监管的基础,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条件。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于2009年3月启动了海事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并根据“构建结构统一、布局合理、数据规范、管理科学的海事信息资源总体架构,形成及时采集、准确可靠、高效共享的全国海事系统数据资源环境”的目标编制完成了《海事信息资源发展规划》。
①高飞.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研究及其在Struts框架下的实现.天津大学.2007②《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办〔2006〕2号)③《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政府信息目录编制工作的通知》(国信办〔2007〕24号)直属海事系统部分单位,如上海、天津、福建、深圳、浙江、广东、辽宁等海事局根据各自使用需求,开展了包括各种海事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初步实现了业务协调及数据共享。
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报告
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报告
《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报告》是对信息化建设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报告。
信息化建设指的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组织、企业和社会进行全面的信息化改造和建设。
这一理论研究报告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1. 信息化建设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信息化建设的定义、基本原则和目标,明确信息化建设的范围和内容。
2.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顾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从计算机普及到Internet的出现,再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分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3. 信息化建设的影响:探讨信息化建设对组织、企业和社会的影响,包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4. 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介绍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如信息系统开发、网络建设、数据管理与分析等。
5. 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实施:讨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变革管理等,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过程和关键成功因素。
6. 信息化建设的评价与监控:介绍信息化建设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用于评估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和成果,以及监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7. 信息化建设的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的信息化建设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供借鉴和指导。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报告》将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相关的实践指导和借鉴经验,以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应用。
信息资源建设:新理念、新思路
信息资源建设:新理念、新思路【摘要】本文在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阐述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了,并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理念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理念;建设思路一、引言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服务功能发挥的重要基础,故而信息资源建设也是图书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业务活动之一。
对于我国图书情报界来说,信息资源建设还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其演变大致经历了馆藏建设、文献资源建设,然后再到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这一概念的出现,与网络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信息资源建设是基于网络信息化而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图书馆在网络时代馆藏建设或是文献资源建设的必然发展结果。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为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是一个较为漫长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志是传统的文献形式与采集方式,图书馆主要以收藏印刷型文献为主,采集方式也是较为原始的手工作业;第二阶段是可以称为文献资源建设阶段,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文献形式与采集方式的变革阶段。
在此阶段,文献形式还是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但其它类型的文献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出现,但最重要的标志还是信息采集方式的变化,自动化采集方式是这一阶段区别于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虽然馆藏收集的主要还是印刷型文献,但自动化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使高度重复性的采访工作从手工方式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自动化处理。
第三阶段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建设,其主要标志是电子化、数字化的文献信息形式以及网络化的采集方式。
在这一阶段,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形式、类别、馆藏范围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非印刷型信息资源逐步进入收藏范围,电子资源比重增大,重视收集网络信息资源尤其是学术信息资源;图书馆从本馆收藏发展到无墙图书馆,从资源的收集、占有发展为共享共建;信息资源建设的途径也变得多样化。
论文-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及应用
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及应用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根据其性质、任务及用户需求,有计划系统的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信息资源体系的整个过程和全部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信息资源建设的工作人员我们需要充分地了解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例如我们需要对本机构的基本信息有着充分的了解,需要对这个机构所面对的服务对象,也就是信息用户,有所了解。
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去选择信息资源,进而构建一个信息资源体系。
在这之中的每一个基本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来累积着整个过程地建立,通过这些理论来帮助我们去采集,评价,组织信息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资源的形式多样化和内容丰富化,越来越多的信息机构更加地倾向于电子信息资源,那么在如今文献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共存的环境下,我们对于信息资源建设所要做的即有五点:信息资源的体系规划;信息资源的选择和采集;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这些研究内容中,对于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研究是该项目前工作进行和未来发展的基础,基本的理论指导着各项工作的进行。
1.信息资源的体系规划。
现代信息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信息资源更好更全面地为用户所利用,要使用户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不仅仅需要我们拥有较多的信息资源,还需要我们把这些包含有不同学科,不同学术水平的信息资源密切联系起来,按照某种规律形成一个可方便地供用户检索的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立足于系统理论、文献老化理论、拥有和存取理论、布局理论等一系列基本理论。
系统理论要求我们遵循信息资源系统的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和动态性。
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一个信息资源体系本质上是由许多个小的系统组成的,分开来看这些小系统对于用户的作用之和并没有通过把这些小系统联系起来之后所构成的大系统对于用户的作用大,也就是说,整体是大于部分之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研究作者:齐文君金胜勇来源:《河北科技图苑》2016年第03期摘要: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为信息资源价值理论。
通过对现有的信息资源建设理论进行梳理,认为其主要可划分为三个维度,即信息资源发展理论所在的时间维度、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所在的空间维度以及信息资源采集与组织理论所在的过程维度。
在已有理论基础上对各维度下的理论进行补充,并讨论各维度之间的理论关联,构建出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框架模型。
关键词: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信息资源价值理论;系统论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信息资源建设是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成为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1]。
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性、业务性,同时离不开理论指导。
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过程中,信息资源建设的工作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因此,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依据进行研究,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 研究概况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作为指导实践的重要基础,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
随着信息环境不断变化,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也在不断充实与完善。
1.1 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概况关于信息资源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简单介绍信息资源的相关理论,此类研究的理论内容丰富,但没有形成体系,主要分布在教材的各个章节,对信息资源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晰,只能作为对信息资源相关理论的基本介绍,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以用于指导实践。
研究主要包括:程焕文、潘燕桃的《信息资源共享》教材中第二章的基本定理、第三章的基本原则、第四章的基本理论,该教材中还介绍了一些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中的具体指导原则[2]。
肖希明在《信息资源建设》中,涉及到的信息资源建设理论有第二章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资源建设的支撑理论、基本理念和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以及分布在各章小节下面的具体原则、原理[3]。
除此之外,周晓英、宛玲在《信息资源管理》教材中的第五章详细阐述了信息生命周期[4]。
另一类是对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有高波、吴慰慈在论文《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中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分为基础理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5]。
肖希明在《信息资源建设:概念、内容与体系》一文以及他的著作《信息资源建设》中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分为基础理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四个方面的理论。
在肖希明的论文中还提到了孟雪梅的理论体系划分方式,即总论、微观信息资源建设和宏观信息资源建设三部分[1]。
这些研究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形成了体系,但大体是对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的简单叠加,将各种类型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指导理论进行罗列,体系内各理论的相互联系没有得到体现。
1.2 信息资源建设相关理论内容通过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如表1所示。
通过对以上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去除指导具体工作的理论,大致可以将以上理论分成时间、空间、过程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过程维度这三个维度来探讨各理论的具体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对理论进行了补充,认为与信息资源建设相关的理论还应当有信息资源剔除理论、布拉德福定律、帕累托原理、资源结构理论、长尾理论和完整学科拼图理论。
2 信息资源建设的逻辑起点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作为一个学科研究方向,自然具有其内在的逻辑系统和范畴体系,与此相应,就应有自己的逻辑起点。
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逻辑起点应理解为建构和展开研究的初始环节,是其理论体系的始基范畴,所有关于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都与之有密切关联。
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逻辑起点既体现出作为一个学术方向建立的基本合理性,也包含着理论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学理依据。
我们认为信息资源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信息资源价值理论,信息资源是具有价值的这一判断是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的全过程,并且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对信息资源价值的研究是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研究基础。
信息资源价值理论的相关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信息资源的概念角度出发,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信息资源,有用的信息可以成为资源,无用的、过时的、虚假的、垃圾信息等都不是信息资源。
成为信息资源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是,可以创造价值的信息[4]15。
从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可以看出信息资源一定有其价值所在。
程焕文、潘燕桃认为“一切信息资源都是有用的”,其揭示了信息资源的本质属性。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资源”,所有有关“资源”的定义都包含着一个不可缺少的核心概念要素,即资源是有用的或是有价值的[2]19。
不论是不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也不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只要是资源就必然具有价值和效用。
自然,没有价值和效用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也就不属于资源的范畴。
图书馆学五定律中也强调“书是为了用的”、“每本书有其读者”,都说明信息资源是具有价值的。
信息资源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信息资源本质的深刻理解。
杨文祥教授认为:“信息文明的基础是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既是人类进行知识创新的前提,也是知识创新的产物和成果”,“信息资源构成了信息文明时期一切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主要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信息资源管理——具体表现为知识管理就必然构成了信息文明时期社会竞争和社会管理的焦点与核心领域。
”[6]在以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基础资源的信息时代,信息资源价值与信息资源价值理论就构成当今世界全球信息化、信息文明建设、信息资源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前提、基础和科学依据。
信息资源价值,是由信息资源和价值这两个基础概念在双方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构成的一个符合概念。
它是以信息资源为客体,以人类社会作为主体构成的一种主客体关系。
信息资源的价值包括信息资源的自然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等。
信息资源价值具体表现在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信息资源是人类用以进行社会活动的条件,是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
信息被认为是各组织内部的一种宝贵资源,这种资源如果管理和使用得当,可以鼓励革新、加快产品开发、提高生产率,保证质量始终合乎标准,而且通过所有这些手段,提高相对竞争力。
在今天这个被称作信息社会的时代,信息资源已经和财富一词联在一起,它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
”3 信息资源发展理论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性工作,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其连续性与发展性,由于信息资源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其自身的价值也在发生着改变,它的发展理论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工作,对其发展理论的研究能够有效地使信息资源发挥各发展阶段的最大价值。
信息资源发展理论是从时间维度上对信息资源建设起指导性作用的理论。
通过对已有理论的分类并作出相应的补充,认为信息资源发展理论有信息生命周期、文献老化理论、零增长理论、贮存图书馆理论以及信息资源剔除理论。
信息资源发展理论,表明了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改变,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在不断发展中。
首先应当明确信息生命周期是指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其生命周期由一系列逻辑上相关联的阶段或步骤组成,体现了信息运动的自然规律。
信息的生命周期过程经历产生、传播、使用、维护、归宿等不同阶段。
信息资源刚生成时,处于生命周期的早期,这个阶段的资源被频繁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资源“年龄”增长,使用频率逐渐降低,当它“老化”到利用较少或不再被利用时,就要考虑将其删除或迁移。
消亡的信息资源有可能被新的信息资源激活从而达到再利用的目的,因此具有周期性。
[4]102从整个信息生命周期所经历的过程可以看出其本质就是信息资源价值大小的变化过程。
文献老化理论即从信息生命周期演化而来的,信息资源有着其周期性,随着时间的发展,由于各种内、外界因素影响使文献的价值逐渐降低。
半衰期和普莱斯指数是用来衡量文献老化的量度指标,一般来说,某一学科领域文献的普莱斯指数越大,其半衰期就越短,文献老化的速度就越快,对文献老化理论的研究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了解文献信息资源的发展趋势,揭示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信息资源价值理论强调一切信息资源都是有用的,因此保存信息资源是社会赋予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
由文献老化理论可知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都有着一定的“年龄”,因此图书馆存在着少用、甚至较长时间不用的老化文献。
为了保持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最佳状态,在图书馆的复选过程中,需要对这类藏书进行处理,即信息资源剔除理论,对入藏后的图书重新审查并再次选择。
而对于这些被剔除掉的老化文献,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建立贮存图书馆。
自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图书馆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贮存图书馆”理论,并相继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贮存图书馆系统。
贮存图书馆理论能够为图书馆全面地履行保存信息资源的职能提供保障[2]23。
藏书“零增长理论”也只有建立在贮存图书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正确的意义。
信息资源发展理论从信息资源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时间维度的各理论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指导作用。
利用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依据信息资源价值的变化,规范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策略,并通过研究文献老化理论的各项数据,指导图书馆复选过程中的剔除工作,优化图书馆馆藏,同时利用贮存图书馆起到文献保障的作用。
4 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不是将信息资源简单地安放在图书馆的各个空间,而应遵循一定的规律。
信息资源由于其自身价值高低的不同以及面对不同读者各异的需求,应有规划、有依据地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要了解信息资源的价值与读者需求并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就要对信息资源配置理论进行研究。
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是指空间维度的信息资源建设理论。
对已有理论的总结并补充,将帕累托原理、馆藏资源结构理论、长尾理论、拥有与获取理论、布拉德福定律和完整学科拼图理论归为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中。
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的信息资源需求为依据、以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为指针、调整当前的信息资源分布和分配预期的过程,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
从空间维度考虑即应该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同时保证信息资源的传递与利用跨越空间的限制。
空间维度的各理论都围绕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这一目标,指导信息资源进行最优的配置。
其中帕累托原理、布拉德福定律和馆藏资源结构理论都是以核心资源建设作为其价值取向,主要用于指导信息资源配置的优先次序及程度等问题。
帕累托原理中的帕累托最优,又称二八定律,该理论起源于经济学,而今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发展各个领域[7]。
帕累托最优主要用于对核心资源与一般资源进行划分,能够对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以便于优化馆藏结构,指导馆藏资源的布局进行主次区分,使读者的需求达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