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
2. 立足想象与操作,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 在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课件、模型、搭长方体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数学图形,你认识它们吗?(认识)
师:那这个图形叫什么?这个呢?这个……
师:在这些图形里,你能分辨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吗?(能)
师:你上来试一试。
请将是平面图形的拖到左边,是立体图形的拖到右边。
师:同学们,他做的对吗?(对)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立体图形的世界,更深入的认
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新授
1.说一说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师: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认识长方体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
请同学们看,在长方体中,老师手摸得这些平平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面,然后面与面相交的这条线就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这个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有一个长方体的物体。
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下面这些问题摸一摸你的长方体。
(1)长方体有()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长方体有()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6)长方体有()个顶点。
师:你们有答案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知道了: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制作长方体,认识长、宽、高
交流: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初步认识了长方体,你们想亲自动手用小棒做一个长方体吗?(想)
师:那想要搭成一个长方体,需要几根小棒呢?(12根)
师:为什么是12根?
师:给你12根一定能搭成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老师这里有4种方案,请大家思考一下,哪些一定能搭成长方体,哪些一定不能,为什么?
操作:
师:同学们想好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出示任务要求:
(1)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小组合作搭一个长方体。
(2)进一步思考其他方案可不可以搭成,为什么?
(3)思考在搭长方体的过程中自己的发现。
学生操作
反馈:
师:同学们完成了吗?请问哪些方案不能搭成长方体?
方案2
师:这些方案都用了12根小棒,为什么唯独2号方案不可以搭成长方体?
预测1:2号方案黄色小棒不够了,而蓝色的多了一根。
预测2:每种长度都应该是4根才够,否则搭不成。
小结:长方体有12条棱,分成3组,每组都是4根。
师:哪些学生是按方案1搭的长方体。
(拿一个作品展示)你们在用这个方案搭长方体的过程中,你们有哪些发现?
预测1:每种长度都有4根。
引导学生指一指模型并板书:分成3组,每组4根。
预测2:长度相同的4根小棒,放在相对的位置。
板书:位置相对。
预测3:每组相等的小棒,都是平行的。
师:(利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水平面相对的棱互相平行;
垂直面相对的棱互相平行;
侧面相对的棱互相平行。
预测4:每个顶点上有3条长度不等的棱。
师引导:在这里,相交于一个顶点上有3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
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把长方体水平放置)一般情况下,底面较长的那条棱是长,较短的是宽,垂直的是高。
谁来指出白板上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同学们,请看模型。
老师把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拆下来看一下,我们会发现它们的长与宽都是用的一样的小棒,所以前面和后面是一样的长方形,同样的道理,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长方形,上面和下面是一样的长方形。
我们再一次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并且相对的面大小相同。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方案3搭成的长方体,哪些同学是用方案3搭的?
师:(出示方案3)这个长方体与与用方案1搭的长方体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预测:方案1搭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方案3搭的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
师:是的,这是方案1的长方体,我们可以将它怎样变化,得到方案3搭的长方体呢?(课件演示)
师:再进一步思考,我们能不能继续把这个长方体变成正方体呢,有什么办法?
学生反馈,师动态演示
师:这么特殊的长方体即正方体,有哪些小组搭出来了?
师:(展示方案4所搭成的正方体)正方体与长方体相比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师:根据你们的回答,老师画出了这幅图,这个图是什么意思?在以前学习中有没有这样的图?(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集合图,体会两者关系。
)
师:其实,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三、练习巩固
略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中,还介绍了容积的概念。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够辨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材内容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安排,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教材内容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学习掌握知识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同时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为学习立体图形作好了准备。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为学习新的知识锻炼了能力方面的基础。
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掌握知识的内涵,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
3、能比较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
(课件:书27页冰箱、砖、楼房、衣柜电视机、包装箱等)
师:冰箱、砖、楼房、衣柜电视机、包装箱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长方体、正方体)
师:像长城上的砖、高楼、衣柜、冰箱这些物体都是正方体(课件:由实物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电视机包装箱这种物体都是正方体(课件:由实物抽象出正方体)。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长方体正方的认识)
二、长方体的认识
1,课前就布置学生把课本后面的两个图剪下做长方体和正方体。
2、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请同学们首先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物体和老师一起来仔细观察。
⑴、教师: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学生:面。
(教师板书:面)
师: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你能在各个面上分别标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位吗?
⑵、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有一条边。
教师:这条边称为棱。
(板书:棱)数一数一共有几条棱?
⑶、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尖。
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点。
(板书:顶点)一共有几个顶点?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⑴、观察、交流: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那长方体具体又有那些特征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将结果填在表格中。
⑵、汇报、展示:
面:
师: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有特殊情况吗?(相对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棱:
师: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长度相等?
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长、宽、高
师:相交于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着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件演示长、宽、高)
三、正方体的认识
3、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1、观察、交流:
师:刚才我们围绕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研究了长方的特征,你能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出正方体的特征吗?
2、汇报、展示: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比较
1、师:让我们来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学生讨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3、师: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那我们可以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是?
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书本:31页
⑴、和a平行的棱有几条?
⑵、和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哪几条?
⑶、和b平行的棱有几条?
3、判断。
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投影片)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相等。
()
(3)、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4)、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5)、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6)、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4、书本:32页第7题
小卖部要做一个长4米、宽2,高1米的玻璃柜台,现要在柜台各边上都安上铁皮,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铁皮?
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
是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它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从计算面积到计算体积,而且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
学生在空间方面的认识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
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
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值得自己回顾和总结。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本节课我是在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验、学习兴趣,恰当地把握了教学起点。
例如本课在导入时,以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开门见山设计了辨认生活中那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然后直接转入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研究,避免了教学拖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重点。
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在几何形体知识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
3、教会知识,更要教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但在教学设计上我把重点放在长方体的研究上。
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得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让学生用类比法参照长方体特征研究过程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最后进行两者之间的异同比较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这种过程的设计既留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又教会了一种知识探究的方法。
学生学会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
4、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⑴、老师对学生引导太多,放手太少。
在研究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的过程中给出的时间太过仓促,部分学生研究的不够从分。
⑵、课堂中老师学生之间的倾听与反馈以及教学中的自然生成的把握,还要从细微处去观察去扑捉。
⑶、练习的设计要更全面、更扎实、更巧妙。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尹始,教师出示灯片:由若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童话式的图形王国城门图。
然后教师谈话:"小朋友,在这里你能找出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评析:活泼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既让学生回顾了旧知,又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
二、直观导入,初步感知
教师拉开灯片的覆盖片,显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提出两个问题,(1)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有谁认识它们?(2)长方体、正方体跟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正方形相同吗?为什么?
三、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①教师依次出现两个长方体(一般的和特殊的)。
问:谁认识它?小朋友想不想对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呢?
②教师指导学生用长方体展开图自制长方体,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研讨,建立表象。
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以后,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制作长方体过程中,你发现了长方体的什么秘密?先小组讨论,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3)验证认识,形成概念。
①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长方体特征后,教师播放电视录相:一个长方体匀速转动,清晰、布序地显示长方体六个面,按
着六个面一对一分解3排开。
验证学生的认识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②请小朋友一起有序地数出长方体的六个面。
2.认识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模型,问:小朋友认识它吗?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请朋友带着这一个问题看电视录相。
(2)观看电视画面,指名回答:正方体什么特征?
四、引导辨析,掌握本质
1.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怎样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先小组合作学习,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3.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评析: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你是怎样来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习思考。
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必须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进行搜索、归纳、整理,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五、巧设练习,拓展新知
1.数一数。
如图,
①图A中有几个小正方体?②至少补上几个小正方体就可以成为一个大正方体?(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电脑操作,图A→B,添加部分闪烁。
)
2.想一想。
如图:
(1)这些图片中哪些可以做成一个长方体?哪些不能?为什么?
(2)折长方体比赛。
(3)用12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有几种摆法?(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展示)
4.做一做。
让学生用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自由上台展示作品,并介绍制作经验。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4
一、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三、教具
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墨水瓶盒等,课件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什么图形?谁来说说(学生说)
不错,那谁来说以说它们当中哪些图形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边叙述,边出示幻灯片)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中的两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新授
1、老师今天带来了长方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示正方体)。
2、还记得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的一些方法吗?谁愿意来给老师说说?(学生说: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要看一下你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现在请仔细观察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想一想,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我请......
(学生说)
3、说的真好,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三个部分组成的,那谁来指指长方体的面是哪一个部分?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摸看。
谁来指指长方体的棱是哪一个部分?(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摸看。
那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顶点又是指哪一个部分?请同桌互相指指看看。
(同桌互相指顶点)(课件出示)
数学上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平平的部分叫做面,把两个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今天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首先研究长方体,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讨论要求。
(学生读要求)现在每排的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老师发放的表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