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公开课)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8-39 页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起始课,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这四种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好基础。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辨别出这四种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通过摸、找、画、说、拼等一系列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辨别出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平面图形、白纸、小棒、彩笔等。

二、说教法学法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动手操作法、启发诱导法、联系生活教学法等
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新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深化新知,鼓励学生在练习中拓展新知。

在学法的选择上,我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实践当中。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如下教学程
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做数学是新课标的一大特点,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想知道是谁吗?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想。

紧接着老师出示一个由一些立体图形做成的机器人(课件演示)。

听听机器人说什么“同学们,你们好”“我的身上有你们认识的老朋友吗?这个问题的引入,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回忆中被深深吸引住,学习积极性也立即被调动起来。

(学生马上指出:有长方体、正方体、球还有圆柱)。

接着我又问,那你们知道这是谁?这时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我向他们做简要介绍,为学习三角形作准备。

看到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几位新朋友呢?这些新朋友就藏在这些老朋友的身上呢。

你们想不想见见他们,与它们成为好朋友呢?这样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堂课浓笔重抹的部分,也是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部分。

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活动达到新课标强调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的目的。

1.帮新朋友取名
快来看,老师把新朋友请到了咱们的黑板上!(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可惜它们还没有名字呢?你们能帮它们取个名字吗?于是孩子们纷纷尝试给图形取名,我根据他们的回答板书名称。

接着我说:“其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图形(课件展示)。

”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
2.给新朋友找家
记住了新朋友的名字,我们该到哪儿去找它们?它们的家在哪儿呢?孩子们的探究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于是我引导他们:
(1)在长方体上找长方形
我手拿一个长方体,摸一个面问:这个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它是长方形,随后我引导他们在桌面上找到长方形,也有人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长方形,还有同学找到几个长方形,对这样的同学我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孩子,你观察的真仔细!”并奖励他们小组一个图形宝宝。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体现“以人为本”“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自主合作在其它物体上找图形
接下来我再次启发学生“其实,这些新朋友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呢,你能从他们身上找出黑板上的平面图形吗?请小组同学一起找一找、摸一摸、互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学生参与兴致非常高,他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合作进行。

这样让他们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自体验从体上找面,体会面在体上。

然后把找到的面摸给同桌的同学看,有什么感觉,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知道面都是平的。

通过学生观察课件,面从体上滑下,加深学生对面在体上的理解。

最后告诉大家,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孩子们对动手操作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以上设计的操作情境,使学生的思维付诸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帮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面在体上”, 突破本课难点,切实反应“学数学”不如“做数学”的理念。

3.为新朋友画像
在此,我对学生前面的操作活动进行简单评价:你们真了不起!不但知道新朋友的名字,还找到了它们的家,现在让我们为新朋友画张像在纸上留个纪念好吗?这里,我又设计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1)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把新朋友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我先给学生买个关子:下面老师来给同学们变个“魔术”。

:我先放一张白纸在讲桌上,挡住学生的视线,用印章在印泥上按一下再印到白纸上,隔一会儿再让学生看白纸,)看,变出了什么?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变出圆的吗?由于所用的物品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他们很快明白了“魔术”的奥妙,纷纷举起小手:“我知道,我知道!“老师是拿圆柱体往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纸上印一下,白纸上就有圆啦!”其实这只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小组一起讨论一下。

这个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立刻展开热烈地地讨论,有的说,把它画下来、还有的说把它印下来、剪下来等,这里,我给孩子们足够的“说”的机会,让他们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把图形宝宝奖励给想出好办法的小组,以此来建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个活动(2)动手操作:用你喜欢的方法得到新朋友的像,并向大家展示
教室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学生纷纷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印、画出不同的图形。

展示时学生边说边演示,老师表扬并奖励图形宝宝,每一个同学说完把画好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这时,我因势利导让他们用小棒拼出新朋友的像,然后告诉大家你用几根小棒拼出了什么图形,最终学生就会发现,用小棒拼不出圆来,通过探究得知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从而更加清楚的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突出本课重点。

最后我又鼓励他们进行自主评价、互相评价谁的方法是最好的,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新朋友自我介绍
这些图形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假如你是这些图形,你怎样把自已介绍给大家呢?这个环节中我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言,引导他们说出四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考虑到孩子们年龄小,我先给他们做个示范,对介绍的好的孩子我用图形宝宝做奖励,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介绍新朋友的活动提供了学生说的平台,巩固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在经历从具体形象抽象出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三)联系生活,深化新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为了将数学课上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孩子们对图形的认识,我做了如下设计:
1.找生活中的朋友
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图形呢?这个问题我让孩子们自由发言,有的孩子说:黑板是长方形的,我会引导他们说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钟表的面、魔方的面、红领巾的形状等等。

接着我又出示生活图片让他们先观察再来说一说(课件演示),通过找图形让他们体验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2.认识交通标志牌
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课件演示)我把孩子们带入放学回家路上的情境中,让他们说出交通标志牌表面的形状就是今天认识的图形朋友,使他们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就在我们身边,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同时渗透了交通安全教育。

(四)趣味练习,拓展新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我通过让孩子们“找、涂、数、拼”等多层次“做数学”的练习,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1.连一连,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先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蒙上眼睛摸一摸、猜一猜、再连一连,加深他们对面在体上的认识;
2.涂一涂,通过动手,加深孩子们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3.数一数,我引导孩子们有序的数图形,做到不重复、不漏数;
4.拼一拼,先展示小伙伴淘气笑笑的拼图作品,然后再激发鼓励孩子们利用这些平面图形设计一幅作品,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数学美、几何美。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简洁明了,突出本课重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五、说学习评价与反思
本堂课我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热情与方法的评价,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多处运用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具有实用价值的数学活动去影响学生、吸引学生,突出了学生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