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中国法制史.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中国法制史
(Chinese Legal HistoryJ
一、课程简介:
《中国法制史》是教育部规定的法学本科学生应学习的十四门核心课之一, 为必修课。
开设对象是木科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新生。
《中国法制史》指导思想是:通过对中国近五千年的法律发展历史的学习,了解我国法制历史的变迁,从而系统的掌握中国法制发展的规律,认清中国法制发展的趋势,加深对屮国当代法学的理解。
通过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木要求:
1、了解我国各个历史吋期的立法活动、立法成果、法律原则和法制特点。
2、了解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司法状况,包括各种类型政权的司法机关、司法
体制、诉讼制度和狱政管理等。
3、屮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产生的、有重要影响的法律思想。
二、教材及推荐参考书目:
1、蒲坚主编:《新编屮国法制史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教学适用教材)
2、曾宪义、赵晓耕主编:《屮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张晋藩主编:《屮国法制通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4、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主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叶孝信主编:《屮国法制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粱治平:《寻求自然秩序屮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粱治平:《法意与人情》,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三、学习时间:
教学周18周,每周一次课,每次2学时;其中授课16周,每周一次2学时共32课时;考前辅导一次、2课时;考前答疑一次、2课时。
四、考试形式:
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占10%,作业的形式为小国法制史文献英译汉翻译;出勤率与课堂表现占10%,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成绩占80%。
五、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辅之课后研习论文、小组讨论和英文屮法史资料翻译, 并结合司法考试的相关内容,以使学生掌握中国法制史基本知识,并能够接触一些相关的中英文资料和学术资源。
六、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
本课程分两编:(-)绪论;(二)本论,本论共十一章。
课程内容和进程如下:
绪论
(一)教学内容
1、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彖
2、中国四千年法律制度发展概述
3、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
4、中外法制史学科的研究现状
5、研究中国法制史的方法
6、学习屮国法制史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7、教学方法
8、考试形式
9、教学安排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屮国法制史的学科性质及发展现状
2、认清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
3、把握学习法制史的方法。
中国法制史的学科性质及发展现状
(四)学习时间:2学时
(五)思考题:
1、何为屮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
2、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何在?
本论
第一章屮国法律制度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1、中国法律制度的起源
2、夏朝的法律形式、夏朝的司法制度、刑罚与罪名
3、商朝的立法概况、主要罪名与刑罚、婚姻继承制度、司法机关与狱政制度(-)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法律制度的起源的特点
2、了解夏朝、商朝的立法制度、刑事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
(三)学习重点
1、中国法律制度的起源
2、奴隶制五刑
(四)学习时间:2学时
(五)思考题
1、中国奴隶制法律制度在形成中出现了哪些特点?
2、什么是奴隶制五刑?
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西周的法律思想、西周的立法概况(九刑、周礼、吕刑)、刑法原则、主要刑名、司法机关(中央、地方)、审判活动与狱政制度、西周的财产与婚姻制度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西周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彩响
2、西周的司法审判活动中采纳的司法技术,比如“五听”
3、西周的婚姻家庭制度屮的主要规定
(三)教学重点
1、西周的法律思想,特别是礼刑并用及礼刑关系。
2、西周的婚姻制度。
3、西周契约制度及司法制度中的名词。
(四)学习时间:4学时
(五)思考题
1、西周法律思想中礼与刑的关系?
2、什么是“五听” ?
3、简述西周的婚姻制度。
第三章春秋战国吋期的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1、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屮法家与儒家的法律思想;公布成文法运动的论争和意义;主要立法。
2、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战国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立法概况、战国时期魏国的《法经》、战国时期秦国的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1、掌握春秋时期主要立法、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2、掌握《法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战国时期秦国的法律改革
3、了解春秋时期各国的改革,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和立法概况
1、春秋时期主要立法和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2、战国时期的《法经》和秦国的立法。
(四)学习时间:4学时
(五)思考题
1、简述法经的内容和特点。
2、简述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运动的成果及意义。
3、试述商鞅变法及其影响。
4、试述春秋儒法之争及其对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发展的意义。
第四章秦朝的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秦朝的法制思想、从《云梦书简》看秦朝的主要立法、秦的主要法律形式、刑事法制、民事法制、司法监察制度、秦朝法律的总体特征。
(-)教学要求
1、掌握秦朝的刑事法律制度、司法监察制度。
2、掌握秦朝的立法思想和总体法律特征。
(三)学习重点
秦朝的刑事法律制度
(四)学习时间:2学时
(五)思考题
1、简述秦法制的总体特点和历史教训。
2、简述秦朝的主要刑事立法。
第五章:汉朝的法律制度
(一)教学内容:
汉朝的立法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汉朝的法律形式和主要立法、春秋决狱及汉代法律儒家化;汉文景帝时期的刑法改革;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汉朝的司法、监察制度。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汉朝的主要立法、刑事法律制度、婚姻家庭继承制度。
2、了解汉朝的司法监察制度。
3、掌握汉代法律儒家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4、汉文景帝改革形制的内容及意义。
(三)学习重点
1、汉朝的刑事法律制度
2、婚姻家庭继承制度
3、汉代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及影响。
(四)学习时间:2课时
(五)思考题
1、汉文景帝刑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2、简述汉朝的主要立法。
3、简述汉朝的法律形式。
4、试比较汉朝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和唐朝的“同居相为隐原则”的区别。
5、简述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及意义。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
(一)教学内容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概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思想、主要立法和法律形式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监察制度
司法机关的变化、诉讼制度的特点、监察机关的发展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律学的兴起与发展
4、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吋期法律变化的总体认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西晋、北齐时期的主要立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形式和法典休例
的发展变化。
2、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在内容上的变化。
3、了解律学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学习重点
1、三国两晋南北朝吋期法典体例的变化,确立的重要的刑法原则,罪名
的变化,司法机关的变化。
2、律学的兴起与发展。
(四)学习时间:2学时
(五)思考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吋期法律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
3、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律学的兴起与发展。
4、试论述“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
第七章隋、唐的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1、隋朝的法制概况
隋朝的立法概况、隋朝法律的总体特点
2、唐朝的法律制度
唐朝的法制思想;主要法典和法律形式、唐律的基本内容;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司法、监察和狱政制度;唐律的总体特点及其影响
(-)教学要求
1、掌握隋朝的主要立法及其总体特征
2、唐朝的主要法典及法律形式、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司法监察制度、
唐律的总体特点及其影响
(三)学习重点
重点常握唐朝的主要法典及法律形式、唐律的基本内容、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司法监察制度、唐律的总体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学习时间:4学时
(五)思考题
1、简述隋朝的主要立法。
2、简述封建制五刑的发展过程。
3、简述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
4、唐律的主要篇目及其历史地位。
5、唐律的总体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彩响。
第八章宋朝、元朝的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1、宋朝的法律制度
理学与宋代法律思想的变化及宋朝立法思想的三个阶段;宋朝的立法形式的变化、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司法、监察制度
2、元朝的法律制度
元朝的立法及法律的总体特点
(-)教学要求
1、掌握理学与宋代法律思想的变化;掌握宋代法律制度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变
化。
2、了解宋朝民事法律制度。
3、了解元朝法律的总体特点。
(三)学习重点
1、理学与宋朝法律思想的变化
2、宋朝的法律制度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
3、宋朝的民事法律制度。
(四)学习时间:2学时
(五)思考题
1、简述理学与宋代法律思想的变化。
2、宋朝法律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变化。
3、简述宋朝的土地制度和契约制度。
第九章明朝的法律制度
(一)教学内容
明朝重典治国的法律思想、明朝的主要立法、明朝刑事法律制度发展变化及其特点、民事经济法律制度、司法制度与监察机关
(-)教学耍求
1、掌握明朝重典治国的法律思想
2、了解明朝的主要立法、明朝刑事法律制度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三)学习重点
1、重点掌握明朝重典治国的法律思想
2、明朝的主要立法、明朝刑事法律制度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四)学习时间:2学时
(五)思考题
1、明朝重典治国的法律思想及其体现。
2、明朝“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的刑法原则。
3、明朝的法律的总体特征。
第十章:清朝的法律制度及清末变法修律
(一)教学内容:
1、鸦片战争前清朝的法律制度
鸦片战争前清朝的主要立法、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特别是会审制度,清朝法律的总体特征
2、鸦片战争后清朝(清末)的变法修律
变法修律的背景及原因;变法修律的主要内容(预备立宪、其他修律活动。
司法制度改革;变法修律的木质、意义与影响;
(-)教学要求
1、常握鸦片战争前清朝的主要立法和总体法律特征
2、掌握清末变法修律的背景、内容、本质、意义与影响
(三)教学重点
1、鸦片战争前清代的主要立法成就
2、鸦片战争前清代法律的总体特征
3、清末变法修律的背景、内容、实质与影响
(四)教学时间:4课时
(五)思考题
1、试述清朝的会审制度。
2、简析清末资政院的性质。
3、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制度的建立及对中国司法主权的影响。
4、试述清末修律的实质与影响。
5、试述清朝法律的主要特点。
第十一章中华民国和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一)教学内容
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制度、宪法性法律、主要法令、司法制度
2、屮华民国北京政府(北洋政府)的法律制度
北洋政府的立法制度、宪法性法律和宪法及其他立法
3、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制度、约法、宪法、行政法、刑法和刑事特别法、民、商事立法、司法制度
4、革命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人民民主政权的立法制度、宪法性法律、其他立法、司法制度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屮华民国南京临吋政府的宪法性法律和司法制度;南京国民政府的约法宪
法、刑法和刑事特别法
2、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制度、主要法令;北洋政府的立法制度、司法制度; 南
京国民政府的立法制度、民商事立法、司法制度
3、人民民主政权的立法制度、其他立法
(三)学习重点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人民民主政权的宪法性法律、刑事法律、司法制度
(四)学习时间:2学时
(五)思考题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主要内容?
2、《屮华民国临吋约法》的主要性质和主要特点?
3、试述北洋政府制定的主要宪法性法律。
4、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刑事立法和刑事特别法。
5、试述〈屮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内容和丿力史意义。
6、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7、抗日民主政权关于保护人权条例的主要内容。
七、复习考试
第I•七周至第I•八周为复习考试时间。
第19周实行闭卷考试,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和材料分析,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