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微生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4年英国拜德(Baird)公布在英格兰购买的 147种化妆品中,67%存在微生物污染,6.1% 的产品分离出革兰阴性菌,4.1%的产品发现假 单胞菌污染。
23
1970年以后,发达国家由于制定了化妆 品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抽检的化妆品 微生物污染率明显降低,很少有化妆品 微生物污染的报道。
即采用生物技术制造与人体自身结构相仿并具 有高亲和力的生物精华物质并复配到化妆品中, 以补充、修复和调整细胞因子来达到抗衰老、 修复受损皮肤等功效,这类化妆品代表了21世 纪化妆品的发展方向。
这些化妆品以生物工程制剂如神经酰胺和基因 工程制剂如脱氧核糖核酸和表皮生长因子的参 与为代表。以致使丰胸、瘦身,肌肤某种程度 上恢复青春成为可能。
10
第二节 化妆品微生物的来源、种类
及其卫生学意义
11
一、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按其来源分为 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 ➢ 一次污染是指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导 致的污染 ➢ 二次污染是指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造 成的污染。
12
(一) 化妆品的一次污染
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到产品的污染称 为一次污染,包括原料污染和生产过程污 染。
30
国外报道由于使用被微生物污 染的化妆品而引起的感染
1946年新西兰报道由于爽身粉中滑石粉污染破伤 风梭菌而引起新生儿破伤风。
1966年英国Noble报道,由于使用加有六氯酚的药 用雪花膏被假单胞菌污染,致使某医疗单位有11 人受感染。
1967年Morse等报道,在美国某医院因护士使用的 擦手霜污染了肺炎克雷菌,在给病人输液时引起 13人感染,致使6人患败血症,其中1名60多岁的 老人因败血症死亡。
化妆品是指以涂沫、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 散布于人体表面(皮肤、毛发、指甲、口唇 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 美容和修饰目的的化学工业品。
化妆品的商业价值,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
化妆品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
即直接使用动植物或矿物来源的不
经过化学处理的各类油脂。
古埃及人4000多年前就已在宗教仪式上,干尸保 存上以及皇朝贵族个人的护肤和美容上使用了动 植物油脂、矿物油和植物花朵。
6
化妆品在生产、贮藏和使用过程中均可能 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可引起化妆品的变质、 变色和产生异味,降低或失去了其商品价 值。
更重要的是如有病原微生物或条件致病微 生物的污染还可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如 化脓性细菌污染可引起皮肤和眼部的感染。
7
第一节 化妆品生境特征
水:大多数化妆品如膏霜、奶液和香波等 都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有利于微生物的 生长。
国外有从眼部化妆品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的报道.
三、化妆品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
(一)微生物引起化妆品变质 化妆品污染最多的是腐败菌,在适宜的
条件下,细菌在化妆品中大量繁殖,致使受污 染的化妆品发生一系列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改 变,如变色、变稀、产生气泡、有异味或出现 霉斑等,最终导致化妆品变质,失去商品价值。
24
各类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情况
霜膏类(护肤类) 这类化妆品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有可供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油脂、胶质、蛋白质、多元醇等多种 营养物质,有较适宜的pH(中性或微酸),这都为微生物 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据调查霜膏类化妆品微生物的污染率最高,污染的微生 物种类也最多。细菌总数大于1 000cfu/g的占22%,细 菌总数的超标率为65.6%,粪大肠菌群检出率为4.7%,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2.8%,此外还检出金黄色葡萄 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克雷伯菌、沙雷菌、肠杆菌属、 枸橼酸杆菌、假单胞菌属、粘杆菌、枯草杆菌、真菌等。
试验表明,用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洗 发膏稀释100~1 000倍滴眼,可引起化脓性炎症。
粉类包括香粉、痱子粉、爽身粉、粉饼 等。
这类产品干燥,微生物污染率比上述二类低。 其污染来源主要是原料,如滑石粉、高岭土、 皂土等,这些原料易受土壤中微生物的污染。
国外报道曾检出破伤风梭菌、枯草杆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等。
温度: 化妆品的生产、贮藏和使用的温 度大多在20~30℃之间,正是多数环境 微生物的适宜生长温度。
9
防腐剂的使用
为了抑制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的生长繁殖和避免 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产品污染,往往在化妆 品中加入了不同种类、一定剂量的防腐剂。
但由于防腐剂可以产生过敏症等皮肤刺激症状, 甚至多次使用经皮肤吸收有引起全身中毒的可 能,所以对防腐剂的品种、用量上要做出种种 限制,不可能用量太大。
(二)化妆品的二次污染
化妆品的二次污染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被微 生物污染,主要是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的。但 包装设计的不科学,防腐剂使用不当也给化妆 品的二次污染造成了机会。
例如,用不洁净的手涂抹化妆品时,手指上大 量的微生物就会污染化妆品;涂抹用的海绵、 小刷子、粉扑等反复使用会将皮肤上的微生物 带到化妆品上;另外,容器敞开时,空气中的 微生物也会进入到化妆品中。
液,蜂王浆等; ➢ 植物成分如芦荟、红花、甘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参提取液等。
这些成分本身带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同时因其营 养丰富,外界污染的微生物极易生长繁殖。
15
(2)较易被微生物污染的原料:
此类原料有:增稠剂、成膜剂(天然胶质、高分 子胶乳)、粉体(滑石粉和高岭土等)、色素(有机无机 染料、颜料)、离子交换水和表面活性剂等。
3
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和以后人们大量的实践中,化妆品 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原始的初级的小型家庭 生产,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专业性的科学技术。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国化妆品行业才成为目前我国轻工 行业中发展最迅猛,最受广大民众欢迎的诺大行业。
就连美国著名的FDA(食品药品管理委员会Food Drug Administration ) 也正在考虑更名为FDCA(食品药品化 妆品管理委员会Food Drug Cosmetics Administration)。
21
二、化妆品污染微生物种类
污染化妆品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主要有细菌、霉 菌和酵母菌。
化妆品中常见的细菌主要以G-为主,如埃希菌 属、假单胞菌属、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肠 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等,也有葡萄球菌属、链 球菌属、沙雷菌和芽胞杆菌属。
常见的霉菌有青霉属、曲霉属、毛霉属、丝核霉 属、茁霉属和根霉属。
此外,对某些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也应有所 警惕,如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等。
32
第三节 化妆品微生物的检验及卫生标准
33
一、化妆品的微生物检验
(一)样品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1.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一般视每批化妆品数量大小,
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包装单位。检验时,应分别从两个包装单位
以上的样品中共取10g或10ml。包装量小的样品,取样量可酌减。
25
洗护类产品包括洗发香波、护发素、浴液、液体香皂 (洗面奶)等。
这类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率也较高,仅次于霜膏类。
除检出铜锰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还检出了变 形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菌落总数大于1 000cfu/g者 占16%,粪大肠菌群的检出率为2.8%.
这类产品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容易被生产厂家和消费者忽 视,生产厂家大多认为这类化妆品使用后很快被冲洗掉, 未考虑到被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的清洗剂若流人眼、口 或残留于损伤的皮肤上,可能会造成感染。因而在生产 过程中对卫生问题不重视。
27
美容类化妆品包扩唇膏、胭脂、眉笔、眼影膏、 睫毛油等
其原料中大多含有香精、香料,这些芳香族化 合物本身就有杀菌作用。在制造过程中,这类 产品大多经过高温熔化,因而很少含菌。
对产品实际调查证明其污染率确实很低,细菌
总数超过500cfu/g者仅占3.9%。
污染常发生在使用过程中,一旦污染微生物, 尤其是致病菌,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特别是 眉目化妆品和唇膏。
其中特别应注意的是水,化妆品生产中主要采 用离子交换水,但离子交换水由于除去活性氯,所以 污染的微生物容易生长。近年来由于特殊用途化妆品 的发展,
维生素类作为化妆品的添加剂其用量越来越大, 品种也越来越多,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物质条件。
(3)微生物污染较少的原料: 油脂、高级脂肪酸、醇、香料、酸和
常见的酵母菌有红酵母属、圆酵母属、隐球酵母 属和假绿酵母属。
22
国外报道化妆品微生物污染
1968年沃尔凡(Wolven)检测了美国市场上200种 化妆品,发现有25%的产品受到微生物污染。
1969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检测169种 化妆品,结果在检测的产品中有20%污染微生 物,其中50%为革兰阳性菌。
20
二次污染有许多实例报道
安得森(Anderson)曾报道眼影粉、眼线液、眉 黛等细菌污染水平为102~103cfu/g,金黄色 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检出率较高。
埃亨(Ahearn)等证明睫毛油在使用前污染率仅 为1.5%,使用中污染率则急剧增加到60%。
迈尔(Myer)在1973年报道海绵、刷子等化妆品 用具污染也相当严重。
营养成分:天然的动物脏器,各种酶类, 花粉,蜂王浆,天然或合成的胶质、蛋白 质、氨基酸、淀粉、维生素等,这些成分 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必须的碳源、 氮源、矿物质和维生素。
8
pH值: 化妆品的pH在4~7之间,最适宜 微生物生长。多数细菌适宜生长在中性 及微碱性(pH6~8)环境,酵母菌和霉菌 可在中性及酸性环境(pH4~6)条件下生 长。
第三代 是添加各类动植物萃 取精华的化妆品
诸如从皂角、果酸、木瓜等天然植物或者从 动物皮肉和内脏中提取的深海鱼蛋白和激素类 等精华素加入到化妆品中去。
产品在国外已经流行了四五十年,使人们始终 追求的美白、去粉刺、去斑、去皱等成为可能, 直到如今,这些化妆品有的还很受欢迎。
第四代 是仿生化妆品
29
(二)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化妆品污染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可对人体健 康造成较大的危害。
化妆品受污染后可产生腐败酸解产物,后者能直接刺 激皮肤发生炎症;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可引起 毛囊炎、疖、痈、脓肿乃至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感 染如不及时治疗则也可发生全身扩散,严重感染可危 及生命。
碱等是污染机会较少的原料,因为这些 原料本身有抑菌或杀菌作用。
17
2.生产过程
生产设备: 搅拌锅和罐装机是微生物 最有机会聚集的地方。
厂房空气 生产人员 厂房环境
18
包装材料: 目前化妆品包装材料有玻璃容器、塑 料容器、瓷制品及纸制品。这些包装材料在堆放、 输送和贮藏过程中,往往由于空气中微生物或用 含微生物的水冲洗等而造成微生物的污染。与化 妆品直接接触的刷子、海绵和内塞等材料也易受 到污染,尤其是动物毛制的刷子带有多种细菌, 如不能用有效的方法灭菌,则造成化妆品的污染。
13
1.原料 化妆品的原料被微生物污染是 一次污染的主要原因,它们在生产前(如加 热、混合前)可能已受到微生物的污染。根 据污染可能性的大小可将原料分为三类:
(1)最易被微生物污染的原料 (2)较易被微生物污染的原料 (3)微生物污染较少的原料
(1) 最易被微生物污染的原料:
天然动植物成分及其提取物属于此类。 ➢ 动物成分如明胶、骨胶原、多肽水解物、胎盘提取
古罗马人除对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的美化和 保养外,那不勒斯地区已成为香业中心,用于愉 悦的香味外,也可在衣橱内防虫蛀,最早的芳香 物有樟脑、麝香、檀香、薰衣草和丁香油等。
2
第二代 以油和水乳化技术为 基础的化妆品
十八、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后,化学、物理 学、生物学和医药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 新的原料、设备和技术被应用于化妆品生产, 更由于以后的表面化学,胶体化学、结晶化学、 流变学和乳化理论等原理的发展,引进了电介 质表面活性剂,解决了正确选择乳化剂的关键 问题。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睫毛膏被假单胞菌污染,
出现数起导致失明的事件。
31
近年国内也有由于使用化妆品而引起面部疖肿、红 斑、炎性水肿、眼结膜充血等,用抗过敏治疗无效,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后症状才消失的报道。
总的来说,这方面的调查研究还比较少。随着化妆 品使用的日渐广泛,化妆品被微生物污染引起的感染 症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