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医论舌诊(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名医论舌诊(2)
舌诊的临床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判断邪正盛衰
正气之盛衰,可在舌象方面反映出来,如舌体淡红,柔软灵括,苔薄白而润,说明正气充足,气血运行正常,津液未伤;舌色淡白,是气血两虚;舌干苔燥,是津液已伤;舌苔有根,是胃气充足;舌苔无根或光剥无苔,是胃气衰败;舌苔厚则为邪气盛,舌苔薄则为邪气不盛。
(二)区别病邪性质
不同的病邪致病,在舌象上反映出不同的变化。如外感风寒.苔多薄白;外感风热,苔多薄白而干;寒湿为病,多见舌淡苔白滑;湿浊、痰饮、食积或外感秽浊之气,均可见舌苔厚腻:燥邪为患,则舌红少津;实热证,则舌红绛苔黄燥;内有瘀血,舌紫暗或有斑点,或舌下络脉怒张。故风、寒、热、燥、湿、痰、瘀、食等诸种病因,大多可从舌象上加以鉴别。
(三)辨别病位浅深
病邪轻浅多见舌苔变化.而病情深重可见舌苔舌质同时变化。如外感病中,苔薄白是疾病初起,病情轻浅;苔黄厚.舌质红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主气分热盛;邪入营分,可见舌绛;邪人血分,可见舌质深绛或紫暗,苔少或尤苦。说明不同的舌象提示病位浅深不同。内伤杂病中,若脏腑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舌。一般舌尖红起芒刺,属心火亢盛;舌边红多属肝胆有热;舌苔白而厚腻,多因脾失健运,湿邪内阻,如见于湿浊、痰饮等;舌中苔黄厚腻,多属脾胃湿热;舌体颤动,多为肝风内动;舌体歪斜,为中风或中风先兆等。
(四)推断病势进退
通过对舌象的动态观察.可测知疾病发展的进退趋势。从舌苔上看,若苔色由白转黄,由黄转为灰黑,苔质由薄转厚,由润转燥,多为病邪由表人里,由轻变重,由寒化热,邪热内盛,津液耗伤.为病
势发展。反之,若舌苔由厚变薄,由黄转白,由燥转润,为病邪渐退,津液复生,病情向好的方向转变。若舌苔骤增骤退,多为病情暴变所致。如薄苔突然增厚,是邪气急骤人里的表现;若满舌厚苔突然消退,是邪盛正衰,胃气暴绝的表现,二者皆为恶候。从舌质上看,舌色由淡红转为红、绛或绛紫,或舌面有芒刺、裂纹,是邪热内人营血,有伤阴、血瘀之势;若淡红舌转淡白,淡紫湿润,舌体胖嫩有齿痕,为阳气受伤,阴寒内盛.病邪由表人里,由轻转重,病情由单纯变为复杂,为病进。
(五)估计病情预后
舌荣有神,舌面有苔,舌态正常者,为邪气未盛,正气未伤,胃气未败,预后较好;舌质枯晦,舌苔无根,舌态异常者.为正气亏虚,胃气衰败,病情多凶险。
舌诊原理
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有着密切的联系。
舌为心之苗。《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昧矣。”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因心主血脉,而舌的脉络丰富.心血上荣于舌,故人体气血运行情况,可反映在舌质的颜色上;心主神明,舌体的运动又受心神的支配,因而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自如,语言是否清晰,与神志密切相关。故舌与心、神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反映心、神的病变。
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舌居口中司味觉,而《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故曰脾开窍于口。中医学认为.舌苔是由胃气蒸发谷气上承于舌面而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应,如章虚谷说:“脾胃为中土,邪入胃则生苔,如地上生草也。”舌体赖气血充养,所以舌象能反映气血的盛衰。而与脾主运化、化生气血的功能直接相关。
肝藏血、主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肾藏精,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其他脏腑组织,由经络沟通,也直接或间接与舌产生联系,因而其他
脏腑一旦发生病变,舌象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所以观察舌象的变化,可以测知内在脏腑的病变。
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对此古代医籍有不同的划分记载.其中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舌质候五脏病变为主,侧重血分;舌苔候六腑病变为主,侧重气分。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另外,《伤寒指掌-察舌辨证法》还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根据临床观察,如舌尖红赤或破溃,多为心火上炎;舌体两侧出现青紫色斑点,多为肝经气滞血瘀;若舌见厚腻苔,多见于脾失健运所致的湿浊、痰饮、食积;若舌苔出现剥脱,在舌中多为胃阴不足,在舌根多为肾阴虚等等。说明某些内脏病变在舌象变化方面有一定的规律,但并非绝对.因为疾病表现是错综复杂的,故还须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舌为血脉丰富的肌性组织,有赖气血的濡养和津液的滋润。舌体的形质和舌色,与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态有关;舌苔和舌体的润燥与津液的盈亏有关。舌下肉阜部有唾液腺体的开口,中医认为唾为肾液、挺为脾液,皆为津液的一部分,其生成、输布离不开脏腑功能,尤其与肾、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所以通过观察舌体的润燥,可判断体内津液的盈亏及病邪性质的寒热。
望舌质诊病法
1、正常舌质
正常的人,由于血液充足,阳气和畅,能够充养,温润于舌,因此,舌质淡红而活泼光润,上布薄白苔。由于人有老幼之不同,四时有阴阳之差异,因此,老人正常舌色也可略深,春夏舌色淡红之中也也可略红,此体质、四时之有别也。
2、淡白舌
望诊可见患者从舌尖到舌根均呈淡白色
临床意义
(1)血气亏虚血乃不能充养于舌,故色淡白;气主温煦、统血、帅血,气虚不能帅血于上,则舌色淡白。常伴有面色萎黄,头晕,心
悸等。
治法补益气血。亏虚八珍汤或当归补血汤
(2)阳虚阳主化。阳虚,特别是脾肾阳虚,运化不足,生化无力,湿气内停,故可致舌质淡白湿润,若阳虚津不上布,也可舌质淡白少津。常伴有畏寒,手足不温,纳少或浮肿等
治法温补脾肾。可选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
(3)脾胃衰败脾胃衰败,化源枯竭,血无由生,胃气欲无,故可见舌质淡白,薄苔全部脱光,热新剥皮之鸡肉。同时可见身羸、面色萎黄、恶心、纳食少进等
治法养脾。可选当归黄芪建中汤
淡红舌
望诊可见舌质淡红,不深不浅,红润内充
临床意义
(1)正常人气血充盈、营养于舌,故淡红而润,是为无病
(2)邪犹在表外感伤人,邪气轻浅,尚未入里,邪未入营血,正气未伤,故舌质淡红而苔薄白。多有头痛,鼻塞,身微热等治法解表法。可选荆防败毒散或银翘散
(3)气血尚旺在杂病中,如见舌质淡红而明润,是气血尚旺,病势轻浅或转愈之佳兆
治法可酌情对症治疗
4、淡红干裂舌
望诊可见患者舌质淡红,干而无津,舌面上有不同形状的裂纹
临床意义
(1)寒邪化火寒邪在表,初入里化热,热已伤津或阴虚之质,故可见舌淡红干裂、苔黄白相兼,同时看伴有身热,心烦,口干渴等治法透热生津。可选竹叶石膏汤
(2)温燥犯卫温燥之邪干犯,最易伤人津液,胆邪气在卫尚浅,故可见舌淡红而干,同时可见头痛、汗出、恶风等
治法扶正祛邪。可选用加减葳蕤汤
5、淡红滑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