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
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月5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太空轨道。5月8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首战告捷,充分证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可担当空间站建造主力火箭的重任,为全面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航天事业向来是一个国家追求创新发展的缩影。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6日)材料二:
(摘编自《世界各国的主流现役运载火箭全面大比拼》)材料三: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设计没有太多经验可以直接拿来,12项核心关键技术,247项关键技术,接近100%的技术创新,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高可靠性、低成本、无毒无污染、高适应性、高安全性……长五火箭跻身国际最先进火箭之列,起步于设计理念的先进。
大火箭之大。实现大运载能力,一靠大发动机,一靠大结构。火箭要么“长高”,要么“长胖”,太高就变得细长,结构强度减弱,所以大直径变成了必须突破的屏障。设计师的难题在于,不仅要大,还要轻。火箭设计师将重量一边省给燃料,一边省给载荷,箭体自身则越轻越好。为了给箭体减重,设计师通过智能减载、优化结构、更换材料、创新工艺等措施,最终成功为火箭减重。
大火箭之力。长五火箭与其他长征火箭相比最明显的差异当属助推器的斜头锥。研制之初,长五火箭总体与助推器分系统最终定下包括斜头锥、前捆绑主传力、助推主支撑等全新技术在内的助推器方案,但这些关键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斜头锥和前捆绑传力,使得助推器从内而外成为一个非对称结构,箭体非对称结构比对称结构的设计更为复杂。助推器研制时间长达10年,“小小的”斜头锥也经历了六七年才定型。
大火箭之智。长五火箭控制系统设计师将火箭飞行控制和燃料利用集成这两个功能统一在一个数字化
网络平台上,既控制飞行姿态,又控制发动机的利用。完美干出这些精细活儿的是箭载计算机。火箭一旦点火升空,就进入了“自动驾驶”模式,惯性测量组合每20毫秒感知一次火箭的速度、位置和姿态,传送给箭载计算机。计算机飞快运算,指挥火箭实时作出调整,即使发生了小故障也不影响成功。
大火箭之助。长五火箭芯一级的氢氧发动机推力为50吨级,助推器使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为120吨级。这是设计团队在1000多种方案中筛选出的最合理搭配。原因在于,绝对推力并非运载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当火箭升空之后,火箭对比冲的要求提升,对推力的要求降低。燃烧同样质量的液氢液氧混合物产生的气流速度比液氧煤油更高,能将火箭送往更高的轨道。
以人为本、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是长五火箭研制初期就定下的设计原则,在设计长五火箭时,设计师努力实现了液氢加注时不需要人值守的预定目标。
大火箭的背后,是国家科技能力、制造水平的全面体现。荣耀的起点,归于长五火箭的设计师,他们人数多达上万,其中核心人员也多达上千,正值壮龄副总设计师杨虎军、娄路亮等一批航天青年干将,伴随了长五火箭10年,至今也才40岁左右。
(摘编自《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设计理念全解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首战告捷,为全面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B. 从材料二图中各项数据的比对中可以看出,中国已经跻身大推力火箭俱乐部行列,但总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C. 研制之初,长征五火箭总体与助推器分系统采用包括斜头锥、前捆绑主传力、助推主支撑等全新技术在内的助推器方案,填补了国际航天领域关键技术的空白。
D. 长征五号火箭相比我国以前研制的火箭“长胖”了,“长胖”了的火箭结构强度没有变弱,运载能力却加强了。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征五号设计师通过智能减载、优化结构、更换材料、创新工艺等措施,最终成功为火箭减重,使长征五号既大又轻,实现了大运载能力。
B. 长征五号箭载计算机控制飞行姿态,又控制发动机的利用,指挥火箭实时调整速度、位置和姿态,避免了火箭故障的发生。
C. 绝对推力并非运载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火箭升空之后,对推力的要求降低,这是长五火箭芯一级没有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原因。
D. 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与开发起步晚,但发展快,理念新,以人为本,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是我国追求创新发展的缩影。
3. 长五火箭跻身国际最先进火箭之列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色朗读者
范承刚
李德才去世两个月了,整个阳高县城都在谈论他的死亡,人们用一种混杂着伤感和戏谑的口吻回忆着这位71岁老人的一生。
穿过时的军装,戴一身的毛泽东像章,李德才是阳高县的名人。县城的人们能轻易地给他画一幅肖像:五短身材,大眼粗眉,大檐帽永远端正,墨绿军衣颜色早褪,全身满缀着四十多枚明晃晃的毛主席像章。他总是推着一辆吱呀作响的红旗牌28自行车,车后贴着三块写满毛主席语录的纸板,车前挂着一张脸盆大小的毛主席画像——画像被老人当作了车牌。
县城里的人大多能清晰地回忆起他的声音:洪亮,亢奋。激动时,他会咧开干裂的大嘴,露出两排蛮横而不齐整的黄牙,双手像杨树枝一样摇摆。30年来,李德才如布道师一般,不厌其烦地寻觅着人群最密集处,开启他激昂而冗长的演讲。演讲的内容只有一个:红色语录。
政府大院前,他对着来来往往的公务员高呼:“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
体育场里,他跑着步,一遍遍地大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田畔地头,他笑着热情鼓励田里的农民:“备战备荒为人民!”
就连在街头有人打架,他也会冲上前,拦下两人,正经严肃地表示:“要文斗,不要武斗……”
更多的时候,人们会看见李德才站在县政府门口,针砭时弊,指点江山。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仍怀抱着坚硬的革命情怀,并试图影响他人。
有时,他也会得意自夸:“马克思的博才,毛泽东的天才,刘少奇的文才,周恩来的人才,张春桥的口才,都不如阳高的李德才!”
小城里的人很早就窃窃私语,说李德才“精神有毛病”“学毛主席语录走火入魔了”“陷在旧时代里出不来了”……
平日里的李德才和善、勤快,言语清晰,种菜为生,他卖菜羞于与人讲价,遇见老人还免费赠送,这让他仅能勉强维持温饱;农闲之时,他常推着个小推车走街串巷,收捡人们丢弃的毛主席像章或其他“文革”遗物,最终收集了一两百个像章,装满一个小布袋。
在这些之余,他穿上军装,戴上毛主席像章,便又成了人们眼中那个精力充沛、脾气粗暴、爱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