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六、选择题(共20分)
1.(1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A.氮气B.二氧化硫C.固体粉尘D.工业废水2.(1分)下列工艺制作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裁剪窗花B.烧制陶瓷C.雕刻玉石D.编织竹篮3.(1分)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B.矿泉水C.酸牛奶D.草莓酱4.(1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葡萄糖B.甲烷C.酒精D.碳酸5.(1分)属于氮肥的是()
A.CO(NH2)2B.Ca(H2PO4)2C.K2CO3D.K2SO4 6.(1分)自来水生产中起吸附作用的是()
A.氯气B.活性炭C.明矾D.氯化铁7.(1分)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B.氧分子可以再分
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8.(1分)以下可回收垃圾中属于金属的是()
A.塑料B.玻璃C.废报纸D.废旧铁锅9.(1分)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且生成白色固体物质的是()A.硫粉B.木炭C.镁D.铁丝10.(1分)关于电解水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1.(1分)关于二氧化碳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俗称“干冰”
B.常用作灭火剂
C.属于碱性氧化物
D.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12.(1分)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水的物质是()
A.氢气B.木炭C.天然气D.一氧化碳13.(1分)关于粗盐提纯实验部分操作正确的是()
A.取粗盐B.溶解
C.过滤D.蒸发结晶
14.(1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2CuO2Cu+CO2↑
B.C+2CuO2Cu+CO2
C.C+2CuO2Cu+CO2↑
D.C+CuO Cu+CO2↑
15.(1分)有关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A.胆矾检验水B.食盐水消毒伤口
C.盐酸除铁锈D.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16.(1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B.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C.溶液的pH: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7.(1分)如图装置反应制取氢气,关闭活塞后固液无法分离,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装置漏气B.稀硫酸消耗完了
C.固体颗粒变小掉下去了D.液体从长颈漏斗口溢出
18.(1分)不能用BaCl2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HCl、H2SO4B.Na2CO3、Na2SO4
C.NaCl、Na2SO4D.Na2CO3、NaNO3
19.(1分)关于置换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
B.置换反应发生时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20.(1分)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几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a=45%B.b=34%C.c=8%D.d=10%
七、填空题(共21分)
21.(7分)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 周年,联合国将2019 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如表是初中“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表”。
(1)表中有种金属元素。
(2)表中元素可组成的稀有气体是(写化学式)。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单质,互称为。
(4)SiO2是制造玻璃、光导纤维、光学仪器等的原料。
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
Si、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查表计算SiO2的摩尔质量为g/mol;1molSiO2中约含个Si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2.(7分)KNO3是制黑火药的重要原料。
①KNO3属于(填“酸”、“碱”或“盐”)。
②KNO3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色。
③如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304050607080溶解度(g/100g 水)45.863.985.5110138169(1)1.30℃时,KNO3的溶解度是g/100g 水。
(2)50℃时,K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只列出表达式)。
(3)8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80℃时的KNO3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图中n 的数值为。
23.(7分)某电镀厂为减少污染及节约成本,从含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的废水中回收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①步骤I、IV 包含的相同操作是。
②写出步骤I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上述步骤(选填步骤编号)所包含的反应体现了锌的活动性比铜强。
④要计算废液中硫酸铜质量,必须要称量的质量。
(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忽略
不计)
⑤判断步骤IV 中加入的稀硫酸足量的方法是。
八、填空题(共19分)
24.(2分)为了测定某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g 大理石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测得产生CO2的质量为8.8g。
求:
①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②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5.(9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套装置。
①写出盛放药品Y 的仪器名称。
②若用甲装置制取氧气,则试剂X 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乙装置
收集氧气,
A 端应与(填“B”或“C”)端相连。
③若X 是稀盐酸、Y 是石灰石,用甲、乙两套装置可组成发生、净化、检验、收集CO2
气体的系列装置。
若要检验CO2,乙中盛放的试剂及现象。
④若X 是水,Y 是CaC2固体,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炔(化学式:C2H2)
气体,同时还生成一种碱,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炔微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若用乙装置收集乙炔,则乙中应该装入。
26.(8分)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新制碱石灰是CaO 和NaOH 固体的混合物。
[提出问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碱石灰样品中的成分是什么?
[问题猜想]: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CO3和Na2CO3五种物质,猜想含有碳酸钠的依据。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分析
①取少量样品与烧杯中,加入
少量水。
烧杯底部不发热。
原样品中一定不含。
②向上述烧杯中继续加入足
量的水,搅拌、过滤。
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
液。
原样品中不一定含CaCO3,用化
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③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
溶液,搅拌。
原样品中一定含碳酸钠。
加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
④向③所得清液中滴加无色
酚酞试液。
酚酞变红。
原样品中含(选填“一
定”、“可能”、“一定不”)[问题
猜想]中你填写的物质。
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六、选择题(共20分)
1.(1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A.氮气B.二氧化硫C.固体粉尘D.工业废水
【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
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解答】解:A、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
B、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故选项错误;
C、PM2.5属于粉尘污染,故选项错误;
D、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下列工艺制作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裁剪窗花B.烧制陶瓷C.雕刻玉石D.编织竹篮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裁剪窗花、雕刻玉石、编织竹篮都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裁剪窗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烧制陶瓷,陶瓷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雕刻玉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编织竹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1分)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B.矿泉水C.酸牛奶D.草莓酱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矿泉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
C、酸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C错;
D、草莓酱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D错。
故选:B。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4.(1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葡萄糖B.甲烷C.酒精D.碳酸
【分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
【解答】解:A、葡萄糖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
B、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
C、酒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
D、碳酸虽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性质和无机化合物相似,是无机化合物。
故选:D。
【点评】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有机物时,不但要看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元素,还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因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要注意理解。
5.(1分)属于氮肥的是()
A.CO(NH2)2B.Ca(H2PO4)2C.K2CO3D.K2SO4
【分析】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
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
【解答】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正确;
B、Ca(H2PO4)2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
C、K2CO3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
D、K2SO4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化肥的分类方法。
6.(1分)自来水生产中起吸附作用的是()
A.氯气B.活性炭C.明矾D.氯化铁
【分析】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在自来水生产中起吸附作用;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难度不大。
7.(1分)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B.氧分子可以再分
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析】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外力的作用下,分子之间的间隔可以发生变化.
【解答】解:A、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改变。
故A错误;
B、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故B错误;
C、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
故C错误;
D、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加压时氧气分子之间间隔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性质,会利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化学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8.(1分)以下可回收垃圾中属于金属的是()
A.塑料B.玻璃C.废报纸D.废旧铁锅
【分析】根据物质的类比进行分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废旧报纸属于纸质材料,废旧铁锅属于金属材料。
【解答】解: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错误;
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C、废旧报纸属于纸质材料,故错误;
D、废旧铁锅属于金属材料,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废弃物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1分)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且生成白色固体物质的是()
A.硫粉B.木炭C.镁D.铁丝
【分析】根据硫粉、木炭、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解答此类题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状态.
10.(1分)关于电解水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了淡蓝色的火焰,是氢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从变化上分类: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
选项说法错误。
C、从宏观上分析: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
选项说法错误。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1分)关于二氧化碳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俗称“干冰”
B.常用作灭火剂
C.属于碱性氧化物
D.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组成及物质分类的依据进行判断。
【解答】解:
A、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正确;
B、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
火,故正确;
C、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错误;
D、二氧化碳增多,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
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
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12.(1分)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水的物质是()
A.氢气B.木炭C.天然气D.一氧化碳
【分析】燃烧后的生成物取决于可燃物的元素组成,燃烧产物一般都是对应元素的氧化物。
【解答】解:A、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故可选;
B、木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故不可选;
C、天然气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故不可选;
D、一氧化碳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故不可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燃烧的产物,属于基础知识,很容易做对。
13.(1分)关于粗盐提纯实验部分操作正确的是()
A.取粗盐B.溶解
C.过滤D.蒸发结晶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溶解粗盐要在烧杯中进行,为了加速粗盐的溶解,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在量筒
内进行溶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
操作错误。
D、在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
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1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2CuO2Cu+CO2↑
B.C+2CuO2Cu+CO2
C.C+2CuO2Cu+CO2↑
D.C+CuO Cu+CO2↑
【分析】方程式的书写:首先要遵循客观事实,即能反应,然后需要配平方程式,其次反应的条件必须书写正确,最后反应后的箭头搭配要合适。
【解答】解:A、反应条件应该是加热,不是点燃,A错误;
B、生成的二氧化碳应该有向上的箭头,B错误;
C、是正确的。
D、方程式没有配平,D错误;
故选:C。
【点评】方程式的判断遵循四步走:能否反应、是否配平,箭头和条件是否正确。
15.(1分)有关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A.胆矾检验水B.食盐水消毒伤口
C.盐酸除铁锈D.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分析】A、根据胆矾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B、根据食盐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炼铁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酸铜可以检验水变蓝,而胆矾本来就是蓝色的,遇水也无变化,不能用于检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食盐水可以消毒伤口;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用于清除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于冶炼金属,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1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B.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C.溶液的pH: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分析;
B.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来分析;
D.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含量来分析。
【解答】解: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故错误;
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约为21%,氮气的体积分数大于氧气的体积分数,故错误;
C.硫酸显酸性,pH<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故正确;
D.在C、CO、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2、CO、C,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溶液的酸碱度与酸碱性关系:pH>7,溶液呈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
17.(1分)如图装置反应制取氢气,关闭活塞后固液无法分离,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装置漏气B.稀硫酸消耗完了
C.固体颗粒变小掉下去了D.液体从长颈漏斗口溢出
【分析】根据装置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关闭活塞后,锌仍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造成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试管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锌粒与硫酸分离,反应停止。
若实验中关闭活塞后固液无法分离,可能是装置漏气或硫酸全部反应、或锌粒变小由孔掉下去了,与液体从长颈漏斗口是否溢出无关。
故选:D。
【点评】使用该装置制取氢气的优点是: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也可以随时使反应进行。
18.(1分)不能用BaCl2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HCl、H2SO4B.Na2CO3、Na2SO4
C.NaCl、Na2SO4D.Na2CO3、NaNO3
【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BaCl2溶液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BaCl2溶液均能与Na2CO3、Na2SO4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钡、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
鉴别,故选项正确。
C、BaCl2溶液能与Na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NaCl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
项错误。
D、BaCl2溶液溶液能与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NaNO3不反应,可以鉴别,
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9.(1分)关于置换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
B.置换反应发生时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分析。
【解答】解:A、置换反应不一定在溶液中进行,如碳还原氧化铜,A错误;
B、置换反应发生时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B正确;
C、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甲烷的燃烧,C错误;、
D、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铁丝的燃烧,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类试题的考查学生一定要谨慎,看似正确的答案往往有陷阱存在,学生有理清概念才不会出错。
20.(1分)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几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a=45%B.b=34%C.c=8%D.d=10%
【分析】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16%=54%,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0%,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58%﹣10%﹣16%=16%,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6%﹣10%=6%,故乙是生成物;
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0%,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58%﹣10%=48%,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54%: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3%时,增加了13%﹣10%
=3%,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27%,则a=70%﹣27%=43%,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生成的丙和乙质量比为48%: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3%时,增加了16%﹣13%=
3%,则丙的质量分数应增加24%,则b=10%+24%=34%,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c=10%,故选
项说法错误。
D、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58%﹣10%﹣16%=16%,d=16%,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七、填空题(共21分)
21.(7分)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 周年,联合国将2019 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如表是初中“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表”。
(1)表中有12种金属元素。
(2)表中元素可组成的稀有气体是He(写化学式)。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4)SiO2是制造玻璃、光导纤维、光学仪器等的原料。
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4;Si、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1:2;查表计算SiO2的摩尔质量为60g/mol;1molSiO2中约含 6.02×1023个Si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分析】(1)根据元素的分类解答;
(2)根据表中元素可组成的稀有气体是He解答;
(3)根据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解答;
(4)根据化合价的计算方法解答;
【解答】解:
(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表中有12种金属元素;
(2)表中元素可组成的稀有气体是He;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4)氧元素显﹣2价,所以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SiO2中Si、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1:2;SiO2的摩尔质量为(28+16×2)g/mol=60g/mol;
1molSiO2中约含6.02×1023;
答案:
(1)12;
(2)He;
(3)碳;同素异形体;
(4)+4;1:2;60;6.02×1023;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元素的分类、化合价的计算方法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2.(7分)KNO3是制黑火药的重要原料。
①KNO3属于盐(填“酸”、“碱”或“盐”)。
②KNO3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③如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304050607080溶解度(g/100g 水)45.863.985.5110138169(1)1.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100g 水。
(2)50℃时,K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只列出表达式)。
(3)8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80℃时的KNO3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图中n 的数值为
62.5。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结构与分类来分析;
(2)根据离子的火焰颜色来分析;
(3)根据表格中的溶解度数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硝酸钾是由钾离子与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填:盐;
(2)硝酸钾中含有钾离子,KNO3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故填:紫;
(3)①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100g 水;故填:45.8;
②5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其值是为;
故填:;
③70℃降温到60℃,析出硝酸钾质量28g,所以溶液中的溶剂质量为100g,若是80℃时
的饱和溶液的话,由80℃降到70℃时,应该析出31g,所以80℃时的KNO3溶液是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