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A卷 基础巩固)-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A卷·基础巩固
(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含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物质”的含义及物质循环的特点是()
A.有机物;循环性、全球性
B.元素;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C.无机物;循环性、全球性
D.元素;循环性、全球性
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有关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D.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O2
B.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
C.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有植物的光合作用
D.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唯一方法
4.(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为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禁止对任何野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B.对环境受破坏地区可大量引进外来生物物种
C.为解决粮食问题进行围湖造田,增加陆地面积
D.为保护生态环境,实行退耕还林
5.(2022·全国·高二)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不断变化的过程
B.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以元素的形式进行的
D.稻田除草灭虫能有效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
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垃圾分类是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害垃圾填埋处理可消除环境污染
B.厨余垃圾加工后可作为鱼类养殖的饵料
C.生活垃圾发酵能产生清洁可再生能源
D.禽畜粪便作为花卉肥料有利于物质的良性循环
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关于下图所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环境容纳量e点以后,种群数量会始终保持不变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使e点上移,达到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目的
D.可以选择图中c点对应的时间,作为最佳消灭灰鼠的时间
8.(2022·全国·模拟预测)信息传递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不管是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还是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糖平衡的维持离不开信息传递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以降低其种群密度
C.不同消费者体内的信息传递都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D.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一般是单向的
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10.(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北极北部冰雪覆盖的荒原地带和北极南部森林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区被称为苔原。

在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靠地衣来维持生命活动。

而热带雨林地区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当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时可以保持原状。

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遭到破坏,恢复原状,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抵抗力稳定性也较弱
C.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很强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改变营养结构11.(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沿海滩涂上两种水鸟在三种主要觅食环境中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脚鹬的觅食环境范围大于绿翅鸭的觅食环境范围
B.环境污染可能会对绿翅鸭和青脚鹬的生态位产生影响
C.二者的生态位存在差异完全是两种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两种水鸟的生态位存在差异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12.(2022·全国·高三阶段练习)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和磷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中的氮和磷以离子或化合物的形式被农作物吸收
B.农作物吸收的氮和磷能够合成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某些物质
C.缺乏氮、磷可使农作物因分生细胞的增殖受阻而影响生长
D.合理安排其它作物与豆科植物轮作可减少氮肥的使用
1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间竞争可以导致生态位发生变化
B.生态位是群落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同一物种在不同群落中的生态位相同
D.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1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请挑选出恰当的研究方法与实验目的组合()
A.研究方法: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目的:认识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B.研究方法: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实验目的: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研究方法:构建物理模型;实验目的:研究DNA分子的结构
D.研究方法:标志重捕法;实验目的:调查黑线姬鼠种群的年龄组成
1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
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
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
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①标记重捕法调查白头鹎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②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不仅统计方格内植株,也统计了四条边线上的植株
③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地区取样
④调查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②③④1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景观破碎化是指人为干扰等导致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是生物多样性丧失主要的原因之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斑块镶嵌体描述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受光照、地形变化的影响
B.景观破碎化的形成表明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景观破碎化改变了物种生存所需的地理环境,使物种生存空间增大
D.景观区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

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

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
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
C.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群落空间结构完全相同
D.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低
1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关系
C.图乙中Ⅱ生物对Ⅱ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种间竞争并存,后期Ⅱ的种内竞争加剧20.(2022·全国·高二阶段练习)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原型是国宝大熊猫。

它们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如今的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熊猫食性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同保护区的大熊猫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对大熊猫尿液成分分析,可能检测到生长素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提高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21.(2022·全国·模拟预测)“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结构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改变。

如表为1960—2002年太湖生态系统相关特征的变化情况,其中“连接指数”是反映系统内部联系复杂程度的指标,“平均路径长度”指每个循环流经食物链的平均长度。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食物网连接指数下降13.49%
食物网平均路径长度下降28.12%
物质循环指数下降55.71%
A.食物网连接指数越大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B.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功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以上数据说明太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干扰
D.对抗破坏或干扰使生态系统恢复平衡的调节机制是正反馈调节
2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

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1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50条鱼。

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
A.2×104条B.4×104条C.6×104条D.8×104条23.(2022·全国·模拟预测)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废物可以重新得到利用。

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微生物。

结合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垃圾分类处理站所有的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一起构成一个群落
B.分解垃圾的不同微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竞争、互利共生等关系
C.垃圾分类粉碎后,再用相应的微生物处理,分解速度可加快
D.厨余垃圾中含有较多的油脂,直接回收后,可重新供人们食用
2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表示三种可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生物(营养级不同)在
某河流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物种甲→物种乙→物种丙
B.若物种甲表示绿藻,它在不同水深处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是温度的原因
C.物种乙的数量突然增加,短时间内物种丙的数量也会增加
D.若物种丙表示肉食性鱼,该种群营养级高,所含能量较少
25.(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的影响中,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足迹会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大B.对资源的不断开发,造成资源危机C.由于生态足迹的扩大,改造环境的力量增大D.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

2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图乙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请回答:
(1)图甲中能量损耗最多的食物链共有_______条,二级消费者包括_______,图甲中没有体现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图乙中的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2)图乙中的D对应图甲中的生物是_______。

(3)如该生态系统不慎被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

2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图甲表示棉花田内存在的部分食物健,麻雀以棉籽(位于棉铃中)和棉铃虫为食,棉铃虫主要取食棉花的叶片和棉铃。

研究人员为防治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在面积为一公顷的棉田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定期调查棉田中棉铃虫的种群密度,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若想调查棉铃虫的种群密度,则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如果当前棉铃虫的年龄
结构为增长型,一定时间内棉铃虫的数量却没有持续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而言,能量在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至20%,但研究发现,在棉花与棉
铃虫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足1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甲可知,棉铃虫与麻雀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由此推测,在棉田中每隔一定距
离设置适宜高度模拟树桩的目的是__________。

由图乙可知,树桩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时防治害虫的效果较好。

及时消灭农田中的害虫,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_____。

28.(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

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
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科学家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花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

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科学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中“毒蛋白基因移入棉花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成功表达”的含义是指
______________。

(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

(4)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有利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害方面:_________________。

2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广阔众多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
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科研人员对某湿地生态系统每年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

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465X Y
呼吸消耗量9622.8 3.8
未被利用29033.5 2.6
分解者分解14 2.2微量
(1)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

(3)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野生鲻鱼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调查该
生态系统中野生鲻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人工养殖鲻鱼时以植物青饲料为饲料,欲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某区域进行人工养殖,还需每年投放植物青饲料35000kJ,此时,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

(4)该湿地生态系统经过多年科学有序的综合治理,已成为该地区湿地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的一颗璀璨明珠。

河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

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0.(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并使用图乙所示的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的最初阶段,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可能呈“J”形增长。

(2)在图乙所示的计数室中,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的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如果经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______个。

(3)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