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及方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规定低碳能源的使用要求,
• 节能设施——三联供,地源热泵,水源热 泵。
• 设置低碳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关联设施空间
碳汇供给
• ——保护原生态植被,增加森林绿地面积。 • 通过多种鼓励性手段增加绿地指标,尤其
鼓励乔木种植。
新型城镇化目标选择——产 业目标
• 可能性一——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发展生 态农业,生州、南京的后花园。
• 集约发展,香港模式 • 组团发展,新加坡模式 • 集约与组团结合,厦门模式
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
人与自然的和谐 • 土地 1、建设用地——绿化指标的深化 如屋顶绿化,垂直绿化;自然生态通道(水平,
垂直)保持。 2、非建设用地的保护——严格限制一定量的
生态用地的开发,如林地,滩地,田地, • 水系——保持一定的水面率,减少径流系数,
绿色生态的人文环境
解决不同人群的活动,创造幸福生活的空间 • 适当增加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如学校,社
•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停车智 能管理,智能交通费用管理。
• 智能化市政——能源的三联供,排水智能
新型城镇化的途径——绿色
• 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土地,水系,大 气
• 绿色生态的人文环境——不同人群 • 绿色生态的生产环境——产业链 • 绿色的控制指标——除了常规的绿地率,
绿化率,绿化覆盖率等,增加了屋顶绿化 率,垂直绿化率,乔木覆盖率,渗透率
空间集约
• 目标——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的产出,调 整土地构成的合理性
提高开发容积率 增加功能复合度
新型城镇化的途径(2)— —智能
• 智能管理——行政管理,安全管理(防盗, 防灾,防破坏)。
• 智能产业——发展与智能有关的产品,智 能化管理产业生产,如工业生产智能化, 农业生产智能化
• 智能教育——常规教育(学校智能化教 育),教育智能化体系。
新型城镇化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一)
硬环境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0%, 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 产业的前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转变,中国制造 向中国创造演变。
• 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已经明显变慢。农村 与城市的差别在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减小。(如 江苏的苏南地区)
新型城镇化的途径(1)— —集约
• 产业集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 耗,降低环境污染。
• 空间集约——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的产出, 调整土地构成的合理性
产业集约
•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环境污染。
• 控规指标控制——最低投资额度,最低产 出水平,最高污染水平,最高能源消耗
区,养老; 全面配置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空间
绿色生态的生产环境
• ——产业链 • 资源,能源,三废处理
新型城镇化的途径——低碳
• 低碳能源——光电,风电,水电,生物能 源,再生能源。
• 节能设施——三联供,地源热泵,水源热 泵。
• 碳汇供给——保护原生态植被,增加森林 绿地面积。
低碳能源
• ——光电,风电,水电,生物能源,再生 能源。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三)
中央的举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 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 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 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 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 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 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香港模式(第三产业为主) • 可能性二——发展原有产业,工业为主,
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标准,延长产
业链。新加坡模式(第二产业为主)
• 可能性三——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改造, 增加新产品研究和创新,成为研究与中试
基地,展示基地,物流基地。厦门模式 (2.5产业为主)
的新型城镇化目标选择—— 空间目标
• 快速交通(高铁,城铁,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城 市向两个方向发展——蔓延、聚集。
历次人口普查的城市化水平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二)
软环境
• 消费理念的变化——如吃的饱变成吃得好, 有的穿变成穿的漂亮,有的住变成住的大 等等。
• 休闲时间的延长——工作时间的缩短,双 休日,节假日。
• 文化水平的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历史 遗迹保护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