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困境及激励措施研究
养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养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行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目前我国养老行业面临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人员短缺、服务质量不高和资源分配不均等方面探讨养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改进现状。
二、人员短缺问题1.1 人员培训和技能水平低下由于养老服务工作特殊性及较低待遇,导致吸引力不大,从而影响了人才储备。
此外,现有服务人员培训水平普遍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对策建议:2.1 提升服务人员待遇和福利应加大力度提高养老服务人员薪酬水平,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体系,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流失率。
2.2 加强培训机制建设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养老机构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并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
三、服务质量不高问题3.1 养老服务内容单一目前,养老机构的服务项目比较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缺乏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策建议:4.1 增加服务项目种类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养老机构增加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如健身活动、双向沟通等,以提升养老服务体验。
4.2 加强人文关怀养老机构应加强人文关怀力度,建立健全情感陪伴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交活动等方式,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
四、资源分配不均问题5.1 地区差异明显养老资源在我国地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差异,导致部分地区缺乏基本的养老设施和服务资源。
对策建议:6.1 资源统筹规划政府应加强对养老资源的统筹规划和补充供给。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投资引导措施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并按照地区老龄化程度合理分配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人工智能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五、结论养老行业存在的问题涉及人员短缺、服务质量不高和资源分配不均等方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养老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并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相关机构和设施。
同时,还需要注重提高服务人员的培训水平和待遇,以及加强对老年人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问题、行业障碍及策略分析
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问题、 行业障碍及策略分析文 / 叶海春 欧丽敏■摘 要: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庞大的养老市场以及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逐年增加,市场对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有迫切需求。
如何培养集专业化、技能化、职业化“三化”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人才是当务之急。
本文从院校培养、“干中学”、职业培训三个方面分析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揭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需要清楚的行业障碍,提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养老服务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护理;养老服务人才;策略■课 题:本文系2023年度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会学习研究院科研课题“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宁夏为例”(课题编号:ZCXY2023025)的研究成果。
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底我国总人口超14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人口总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人口总数13.50%,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突出的发展现实问题之一。
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与新出生人口减少导致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提升有关;另一方面与老年人寿命延长导致老年人口绝对增加有关。
深度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当前养老服务业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老年人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和晚年的生活质量,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随之增加。
相比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我国与养老相关的机构、队伍、服务支持能力严重不足;老年人重点疾病防控力量薄弱,医疗、护理、康复、信息化等实用型、专业化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极为紧缺。
一、关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共识大量文献给出了增加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数量、提升技能水平的思路。
有的学者强调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依托高校对养老服务人才进行全方位培训,畅通养老服务人才上升渠道。
有的学者重视产学研融合,提出职业教育应根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完善课程体系、主张人才培养应注重专业素质、教育培训并重,通过医养结合、产教融合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人才的共享与互补,建立全面、立体式的养老专业人才结构。
养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养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养老行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尽管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供给不足:当前,我国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但养老服务供给并未跟上需求。
许多地方的养老院床位紧张、医保覆盖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养老服务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2. 资金缺乏:由于资金来源有限,许多居民无法负担高昂的养老费用。
与此同时,企事业单位福利性退休制度改革以及城镇居民斗转星移所带来的家庭责任断裂也会导致很多独居或单身老人在养老金方面遇到困境。
3. 专业人才缺乏: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着护理员短缺和培训不够规范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在很多养老院里,老年人得不到足够的照料和关注。
4. 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养老机构管理薄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这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风险。
同时,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也有待完善,缺乏一套科学、严格的监管措施。
二、建议为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养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力度,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资金支持体系。
同时,在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时,要加强监管力度并保护消费者权益。
2.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医保制度改革,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并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此外,在基础医疗保障之外增设长期护理险等专门针对养老需求的保险产品。
3. 培训与激励专业人才:通过开展培训班、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提高护理员待遇等方式,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专业人才。
同时,可以建立养老行业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机制,激励优秀人才的加入。
4. 加强监管与处罚力度:加大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按照相关标准提供服务。
一方面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养老机构,并进行整改;另一方面要完善信用体系,在违规行为上采取严格惩罚措施。
5. 推动家庭养老参与:尽可能地推动家庭参与养老工作,在传统孝道观念基础上产生新型亲情责任感,并鼓励支持二孩政策,以缓解未来社会对于养老资源需求的压力。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现实困境及对策探析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现实困境及对策探析以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现实困境及对策探析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却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困境。
本文将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析。
一、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现实困境1.人才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一方面,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如护理师、康复师等;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中年龄偏大,缺乏年轻人的参与。
2.人才结构不合理。
现有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中,绝大部分是基层从业人员,缺乏高级职称和高学历的人才。
这导致了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提供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3.工作条件待遇不佳。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从业人员工作强度大、压力大,但工资待遇较低,福利保障不完善。
这导致许多人才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剧了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对策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相关专业的教育质量。
鼓励高校设立养老服务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同时,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
2.优化人才结构。
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中,应注重提升人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培养更多的高级职称人才和高学历人才。
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改善工作条件待遇。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完善福利保障。
同时,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4.加强社会关怀与支持。
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养老服务人才的工作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同时,加强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宣传和推广,提升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认知度和尊重度。
5.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人才评价体系,通过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中国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困境研究
中国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困境研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护理员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发展面临多种困境,影响其职业发展和福利待遇。
本文将分析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的困境,并提出改进方案。
一、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困境1. 工作内容单一、机会有限养老护理员的主要工作是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包括起居、洗浴、饮食和体检等。
由于任务重复性高,技能要求相对简单,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内容非常单一。
此外,由于养老护理员的需求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且大多数被雇佣的养老护理员并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因此他们很难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以增加自己的机会。
2. 薪酬低、福利差由于养老护理员多数是从事民营养老机构和家庭养老服务行业,这些机构通常在薪酬上没有明确的标准,通常都是由派遣公司、养老机构或家庭自行协商定价。
这导致了养老护理员的薪酬较低,很难获取稳定的收入。
同时,由于雇主很少给养老护理员缴纳社保或提供其他福利,如意外保险等,这使得养老护理员的安全保障和职业前途成危机。
3. 缺乏职业性认同养老护理员的工作较为辛苦,需要不断地关注和照顾老人的生活,因此从业人员通常没有明确的职业认同感。
同时,由于家庭养老服务和民营养老机构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养老护理员通常没有专业技能资格证书,这限制了他们在职业上的发展。
二、改善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困境的建议1. 加强专业培训为了提高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水平,可以建立更为系统性和全面的培训体系,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职业机会。
此外,国家应加强对养老护理员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人们对养老护理员的认知度,使其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
2. 提高薪酬水平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薪酬水平,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这一行业的必要条件。
领导可以通过相关税收等措施来减轻养老机构的负担,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薪酬支出,最终提高养老护理员的收入水平。
3. 加强社会保障建立全面、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给予养老护理员更好的社会福利待遇,撑起他们的安全保障与职业发展。
养老护理员发展的困境与改进意见
养老护理员发展的困境与改进意见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然而,养老护理员作为这个行业中最基础的一环,却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养老护理员的困境1、职业认知度低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不够被社会认可。
一方面是因为养老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不被重视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缺乏正规的职业认证制度。
2、岗位稳定度低目前,大部分养老护理员工作的是临时工、兼职工,甚至无法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而且,因为养老服务市场缺乏相应的监管,一些从业人员甚至存在着欺骗老人、虐待老人等问题,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则容易导致企业的破产,从而让养老护理员失去工作机会。
3、薪资水平低养老护理员的薪资水平偏低,无法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业能力的下降,很多养老护理员很难维持工作。
二、养老护理员发展的改进意见1、扩大培训和认证力度应该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认证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
另外,还可以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更多的人向这个行业转型。
2、提升岗位稳定度应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市场的红线和底线,加强对于企业、从业人员的监管。
同时,应该倡导企业合法、公正的用工行为,保障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
3、提高薪资水平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养老服务行业,就得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让从业人员在养老服务工作中感受到自己的劳动价值,提高职业的整体吸引力。
同时,建立完善的排他性福利待遇,给予从业人员安全感,使他们通过良好的工作表现获得更大的利益。
总之,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行业最核心的人才,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政府、企业都应将从业人员的安全、待遇、职业政策放到优先考虑的位置,为推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养老服务管理中的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
养老服务管理中的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行业中,员工的激励和绩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养老服务管理中的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员工激励的重要性养老服务行业的员工激励是提高服务质量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行业中,员工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情感负荷,需要有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只有员工工作积极性高涨,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二、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绩效管理是一种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激励的管理方法。
在养老服务行业中,绩效管理是提高服务质量和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通过激励措施,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员工激励的方式在养老服务管理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励员工。
首先,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来激励员工。
例如,提供舒适的工作场所、合理的工作时间和薪资待遇,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其次,可以通过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来激励员工。
例如,提供专业培训和晋升机会,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此外,还可以通过激励奖励和员工关怀来激励员工。
例如,设立各种奖励制度,如优秀员工奖、年终奖等,同时关注员工的生活和健康。
四、绩效管理的方法在养老服务管理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进行绩效管理。
首先,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通过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评估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量化评估,从而客观地评价员工的绩效。
其次,可以进行定期的绩效评估和反馈。
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同时给予员工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激励措施来激励员工。
例如,设立绩效奖励制度,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解决方案为了有效地实施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养老服务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养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
养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其对于养老行业来说尤为重要。
在养老服务领域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机构的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养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旨在为养老机构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一、养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在现实中,养老行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和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
首先,由于养老服务的特殊性,专业人才缺乏是普遍现象,导致机构难以招聘到满足要求的员工。
其次,由于养老行业的工作强度大,加之薪资待遇较低,员工流动性大,造成机构的运营稳定性受到影响。
此外,由于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养老服务需求量大,养老机构争夺人才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二、养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在养老行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 招聘和选拔问题:养老机构在招聘时往往过于依赖简单的面试技巧,忽视了对候选人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评估。
这导致了人才招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
2. 培训和发展问题:养老行业对于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相对不足,缺乏明确的晋升渠道和成长空间,导致员工的士气和积极性下降,甚至产生流动性。
3. 薪酬福利问题:养老行业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福利待遇也相对简单。
这导致了人才流失的问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忠诚度降低。
三、养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针对养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1. 灵活多样的招聘策略:养老机构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招聘,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面试,还可以考虑开展实习计划、校园招聘等,以吸引到各种人才。
同时,在选拔过程中应该采用全面的考核方式,包括面试、测评和实践任务,以评估候选人的整体素质和适应能力。
2. 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养老机构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可以开展内部培训课程、外部培训机会和参与行业研讨会等活动,以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养老服务管理的员工福利与激励机制
养老服务管理的员工福利与激励机制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养老服务管理的员工福利与激励机制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员工福利和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一、员工福利员工福利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养老服务行业尤为重要。
首先,企业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养老服务管理的员工通常需要长时间工作,因此,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设施,如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先进的办公设备等,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其次,薪酬福利也是吸引和激励员工的重要因素。
养老服务行业的员工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贡献,给予合理的薪酬待遇。
此外,企业还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福利,如年终奖金、员工旅游、健康保险等,以增加员工的福利感和归属感。
另外,培训和职业发展也是员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老服务行业的员工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定期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同时,企业还可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潜力。
二、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推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在养老服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立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企业可以建立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
通过设立明确的绩效指标和评价体系,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奖惩,既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又可以提高工作质量。
其次,企业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和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养老服务管理需要多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作,因此,企业应该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
同时,企业还可以定期组织员工交流会议和培训活动,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学习,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提供一些额外的奖励和福利,如员工荣誉称号、出国交流机会等。
如何优化养老服务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机制
如何优化养老服务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机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迅速,养老机构对于员工激励机制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员工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还能够促进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优化养老服务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机制,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养老机构应该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薪酬是员工最直接的激励手段,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养老机构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职位等级来确定薪酬水平,同时也可以考虑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学历等因素。
此外,养老机构还可以设置绩效奖金和年终奖金等激励措施,以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
其次,养老机构应该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
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是激励机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培训和发展,员工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养老服务做出贡献。
养老机构可以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同时,养老机构还可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晋升和提升的机会,激发员工的职业发展动力。
第三,养老机构应该注重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养老机构可以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提供完善的工作设施和条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此外,养老机构还可以提供丰富的福利待遇,如员工生日福利、员工旅游等,以增加员工的福利感和归属感。
第四,养老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激励评价体系。
激励评价体系是激励机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进行评价,可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
养老机构可以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和考核,对员工进行激励和奖励。
同时,养老机构还可以通过员工的参与和反馈,不断完善激励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最后,养老机构应该加强员工的沟通和参与。
我国社区养老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
我国社区养老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近年来,我国社区养老事业发展迅速,养老志愿者队伍也日益壮大。
养老志愿者们默默奉献,为社区的老年人提供了无私的关爱和帮助。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志愿者队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区养老志愿者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社区养老志愿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目前,社区养老志愿者的激励手段比较单一,往往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表彰和奖励方式来激励志愿者。
这些激励手段往往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长期的激励效果,不能够真正激发志愿者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志愿者的待遇不够公平由于缺乏统一的激励标准和制度,各个社区对养老志愿者的待遇不尽相同,导致了志愿者的待遇不够公平。
一些社区甚至存在着待遇不足、不受重视的情况,这将影响到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3. 志愿者的培训和发展渠道有限目前,社区养老志愿者的培训和发展渠道比较有限,一些志愿者想要提升自己的技能和水平往往比较困难。
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发展渠道也将限制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针对当前社区养老志愿者激励手段单一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套多元化的激励手段,包括物质奖励、表彰和荣誉称号、培训和发展机会等等。
这些激励手段应该能够真正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2. 设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标准和制度为了解决志愿者待遇不够公平的问题,需要制定出公平合理的激励标准和制度,确保每一位志愿者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关怀。
这些标准和制度应该是透明的、公正的,让志愿者们有公平的竞争和发展空间。
为了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需要拓展志愿者的培训和发展渠道。
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辅导等方式,来满足志愿者的成长和发展需求。
1. 建立多方参与的激励机制社区养老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建立应该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需要充分调动社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的积极性和资源,共同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策略研究
养老效劳从业人员鼓励策略研究养老效劳从业人员鼓励策略研究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养老效劳从业人员现状,从供求状况、年龄结构、性别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其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组织和从业人员三个层面改良建议。
通过对培养体系和鼓励机制的改良,提升养老效劳行业的开展水平。
关键词:养老效劳从业人员;鼓励策略一、问题的提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了人口总数的14.9%,远远高出了联合国所规定的10%的人口老龄化标准。
养老人数的急剧增加,加速了养老效劳人员的市场需求。
培养和鼓励养老效劳人才对于促进养老事业的快速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养老效劳从业人员的现状分析养老效劳从业人员是指从事老年人效劳工作的所有专业人员。
目前我国养老从业者不仅在总量上严重缺乏,同时在人员结构上也存在很多问题。
养老效劳人员总量缺乏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到达2.02亿人,其中失能和半失能到达3700万人。
按国际护理人员1:3的配备标准来看,至少还需要1000万的养老效劳人员,但目前全国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缺乏百万,取得专业执业资格的人更少。
人口急速老龄化使我国养老效劳人才的需求剧增,无论是基层效劳人员还是有专业背景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上,都呈现巨大的人才缺口。
养老效劳人员结构失衡第一,年龄结构失衡。
人员队伍老化严重,以占据很大比重的养老护理员为例,为了能与老年人更好地沟通,养老机构大多采用年龄较大的从业者。
加之年轻人对行业的偏见,很少有人愿意从事伺候老人的工作,所以更加剧了年龄机构上的不平衡。
第二,性别结构失衡。
我国养老效劳工作大多还处于较低水平,更多着力于满足老龄人口生存方面的需要,基于这种分工上的细致性,养老效劳的从业者大多是女性,相比结构严重失调。
第三,学历结构失衡。
由于对养老效劳业认识的片面性,现实中很难吸引到高学历的人才从事该工作,所以养老效劳从业者学历普遍较低,大局部都集中在初、高中的文化层次。
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研究报告
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研究据《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2亿,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6.5%,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6%,说明我国已经快速进入了老龄社会。
伴随着老龄化,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但人才问题成为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一、养老服务业面临的人才困境我国养老服务业人才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养老服务业招人困难养老服务业招人难表现在人才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首先从人才“原材料采购”环节老看,全国大约有100所左右院校开办了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其中高职高专约70所左右,大部分是是近3年开始招生,普遍存在招生困难问题。
据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10所招生院校没有在校生,10所院校在校生人数低于50人,学生数在50-100人的有14所,100-200人的有6所,超过200人的有5所,45所院校平均在校生人数为80.8人1。
据粗略统计,脱产学历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每年仅能培养2000多名学生,高职院校在校生总数约有5000人左右。
我们运用访问的方式对市招收老年服务与管理及相关专业方向的职业院校进行了抽样调研。
数据显示,市职业院校除护理专业方向外,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含社工方向)的实际入学人数均在下降,民办职业院校(如汇佳)即便面向全国招生,实际入学人数也仅保持个位数。
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一直是市的示专业,在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2016年也只完成招生计划的80%。
在整个养老服务人才供应链中,招生处在上游,招生的困难最终必然会在人才供给市场上体现出来。
从企业人才招聘看,随着各路资本纷纷进入养老产业跑马圈地,养老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岗位人才需求激增,各层次养老专业人才均出现了招聘困难现象。
尤其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养老院院长级人才、基层管理人才和一线专业护理人才更成为了各个养老机构争抢的对象。
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延长和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工作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然而,目前我国养老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如高龄依赖比上升、养老院服务不足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高龄依赖比上升1. 问题描述: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增加,导致高龄人口增多。
在此背景下,高龄依赖比不断上升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2. 影响分析:高龄依赖比上升意味着劳动年限减少、社会经济压力增大。
同时,在未来社会中,家庭支撑系统可能无法承担起全部或部分照顾责任。
3. 对策建议:(1)政府主导制定全面合理的退休制度: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并鼓励灵活就业与延迟退休等方式来缓解社会负担。
(2)完善失能老人护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各类专业护理和康复设施,鼓励专业机构参与照料。
三、养老院服务不足1. 问题描述:随着城市化与家庭结构变迁,传统的子女赡养模式逐渐不可持续。
而现有的养老院供应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日益严重的养老院服务不足。
2. 影响分析:缺乏合格的、有质量保证的养老院服务意味着高龄人口无法得到妥善照顾。
这种情况容易引发家庭争议和社会问题。
3. 对策建议:(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措施来支持私立养老院建设,并为符合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提供必要资金补贴。
(2)推行智能化改造:运用智能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并改善居住环境,在细节上关注民众需求,以增加对新型生活方式接受性。
四、失能长者护理困境1. 问题描述:失能长者是一个特殊而脆弱的群体。
虽然我国已经开展了相关政策和服务,但与庞大的需求相比,失能长者护理仍然面临诸多困境。
2. 影响分析:对于失能长者来说,缺乏专业、人性化、贴心的照料会剥夺他们自主权,并可能影响身心健康。
这也给家属带来沉重物质和精神压力。
3. 对策建议:(1)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形象和技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困境及激励措施研究作者:郑昕媛
来源:《丝绸之路》2017年第04期
[摘要]面对当前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养老模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社会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并对其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然而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业依然存在着人员数量极少、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得不到公平对待等一系列职业发展困境。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是我国社会化养老的重要力量,要解决好养老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养老服务人才。
只有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改善当前从业人员的职业困境,才能使得养老服务人员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养老事业,将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转变为机遇,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职业困境;激励措施
一、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面临的职业困境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根据我国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迅速,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
由此看出我国养老形势十分严峻,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化养老模式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扔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正视和解决。
(一)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数量严重短缺,年龄性别比例失衡
根据我国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2015年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共有约23万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而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亿,其中失能失智和需要护理的老人数高达4000万,如果按照1:3的比例来分配老人和护理人员,那么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所需的护理人员还缺少至少1000万。
而北京、上海、南京这些首先进入老龄化的城市,对服务人员的需求量更大。
但目前我国各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养机制并未形成行业化运行模式,加之人员基数小,人员数量很难满足我国养老机构的需求。
从养老服务产业人员年龄分布上来看,46岁到65岁从业人员占大多数,约有13万人,占总从业人数的56.7%;“60后”从业人员占比例较大,约有8万,占总从业人数的35%;“90后”等年轻群体人数极少,仅占总从业人数的6.1%。
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年龄整体偏大,合理人才发展队伍尚未形成。
实际上老年人护理服务存在着一定的护理风险,应该有更多的青壮年龄阶段的护理人员来从事护理工作。
因而养老服务产业人员年龄结构亟需调整。
从服务人员性别分布来看,其中女性约有15万人,占64.12%,男性约8万人,占
35.88%,性别比例分布严重失衡。
养老护理服务工作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在从事一些复杂或是具有特殊性的服务工作时,需要更多的男性从业人员的支持完成。
因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性别结构也亟需调整。
(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学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技能人才
养老服务业作为一门具有专业性技能的服务职业,要求其服务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
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养老从业人员学历程度参差不齐,70%的从业人员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本科生占6.95%,研究生及以上的人数最少,仅占0.23%。
从业人员整体学历水平低,没有文化素质的保障使得养老服务人员难以很快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也很难有更高层次的职业提升。
从从业人员的专业资格来看,我国仅有约11.11%的从业人员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说明我国养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养老服务得不到專业保障。
在养老事业发展更加专业化的今天,没有专业化技术人才的支持,我国的养老事业就很难会有稳健的高质量的发展,也难以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体系建设,同时从根本上制约了社会化养老的发展步伐。
(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福利待遇偏低,得不到社会认可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福利待遇较差。
根据我国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2015对我国养老从业人员薪金调查数据来看,从业人员的薪金范围主要集中在3000元以下,且社会保险的覆盖率非常低,而在大多数的养老机构,一个养老护理人员可能要照顾6~7个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人员工作强度非常大,但却得不到合理的薪酬待遇。
养老机构的工作任务一般都较为庞杂,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枯燥单一,且责任性强。
此外,大多从事高强度护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存在着从未接受专业化技术培训、专业技能低、与老年人之间的沟通较少等情形,使得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作压力和难度大大增加,且入职后也得不到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提升。
这些都使得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得不到公平对待,缺乏职业认可度。
二、我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激励措施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提高养老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对加快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励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一)扩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人数
首先政府要给予老龄事业更多政策支持,加大养老服务业的宣传普及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养老事业。
增加对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规范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行体制,鼓励社会组织力量的参与,创建更多多样化、正规化的养老机构,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还可以利用依靠社区团体、志愿者加入等方式。
同时,还要不断扩大养老服务人员队伍。
首先政府要鼓励加大老年服务人才的专业建设和招生规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向专业的养老机构定向培养输送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服务从业者供给不足问题,改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的合理性。
其次是要增加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
还应引导社会各界提高对养老服务业的职业认知,减少职业偏见,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归属感,使得更多的人有意愿加入养老服务行业。
(二)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
人才的培养必须要进行长久的规划,把它作为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教育,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增加与养老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根据不同文化素质层次的特点需求,有层次、有计划、有目的培育不同岗位的人才,使得人才利用实现最优化。
高职专科学校应该注重培育基础性人才。
高职专科毕业生或待业、失业的社会青壮年,在进入社会后,往往因为缺乏一技之长或是其他原因,未能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这类人力资源未能得到社会和企业的充分利用。
利用好这类劳动力资源是促进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的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老事业发展越来越多样化,社区养老提出社区可以具体到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设施、衣食住行上的方便,以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因而高职院校等培训机构,既可以开设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性较强的技能专业,其他与养老相关的职业技能亦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发展。
有意识地将养老服务知识渗入高校学习中,在高校增设老年护配置、老年精神文化服务等与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化知识教育。
还可把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融合到社会教育系统中,逐渐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政府可以为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提供就读的机会、提供就业补贴,对学校进行税收优惠等政策。
对于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应当更加注重管理阶层人才的培养,在掌握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更好地引导基层服务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提高,不断改善养老服务业的运行机制。
这样既满足了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要求,使得养老从业人员能够像护士等医护人员一样形成规模化的产业。
同时,机构要鼓励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获得专业职业资格证,增加专业服务人员数量。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能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三)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改善福利待遇
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著对养老服务人员的认知偏见,养老服务职业得不到社会认可,受到苛刻要求和不公平待遇。
政府组织应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养老服务工作,敬老爱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养老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值得我们更加尊敬。
消费者也要认识到,老年人和养老护理员是一种服务照顾的契约关系,养老护理人员要尊重老年人,老年人及家属也要尊
重养老护理人员,多一些互相体谅,多一些关怀。
还应把养老护理员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而非技术工人队伍,创新政策设计,参照医护体系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从根本上引导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传统评价。
养老从业人员面对特殊的老年群体,具有很大的职业牺牲精神,应该得到与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量相对等的劳动报酬。
政府应该制定关于养老服务护理人员薪资标准,具体按照各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性质给予补贴奖励等。
养老机构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养老护理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激发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
企业还应改善养老机构的软件硬件设施,例如可以增加休息时间周期,为员工提供更多外出考察和旅游的机会等,鼓励员工积极面对工作,增加从业人员心里身体上的工作愉悦感。
参考文献
[1]朱慧.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J].劳动保障世界, 2011,(12).
[2]陈敏.社会支持视角下的机构养老护理员的激励策略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报,2014.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性看,齐心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