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诊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型:外翻外旋型(内踝撕脱骨折,腓骨位置 高)
治疗
治疗前应了解一些因素: – 距骨与胫腓骨下端紧密接触,是骨折复位的
关键,因为两踝均通过韧带与距骨相连 – 采用与损伤相反方向,将距骨与胫骨远端的
关系恢复正常,踝关节的解剖位置将恢复, 由于这一位置很难保持,故需用内固定
– 踝关节骨折脱位均应予以复位减少皮肤张力, 以防皮肤坏死
旋后内收
旋后外旋
旋前外展
旋前外旋
临床上结合Lange-Hansen分型及DannisWeber 分型更为实用
Ⅰ型:内翻内收型(水平下外踝斜形内踝踝) Ⅱ型:
– 外翻外展型(牵拉内踝骨折,平面处外踝骨折)
– 内翻外旋型(平面处外踝骨折内踝撕脱性骨折)
– 特征:三踝骨折,胫腓韧带完整或断裂,由于腓 骨骨折部位低,仍可保留部分联合韧带完整性, 通常不发生踝关节脱位。
术后
青年男性,车祸伤
术后
踝关节骨折
Fracture of the Ankle
概述
踝关节是最容易受伤的负重关节 踝关节损伤常见病因:直接损伤、间接损 伤(旋转、轴向、间接传导)。往往导致 距骨在踝穴内半脱位或脱位 Ramsey等最早报道了韧带的轻微损伤也能 导致踝关节的应力不均匀和继发的关节炎
解剖概要
铰链关节 构成:胫骨远端、腓骨远端、距骨体 外踝,内踝,后踝: 踝关节背屈位时稳定;跖屈位时,间隙增大,
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选用何种固定方式及术后 处理仍无统一标准 诊断:主要应力位X片 影像诊断标准:正位片下胫腓骨间隙大于6mm和 胫腓骨重叠部分小于1mm 术中Ctton试验:用巾钳钳夹腓骨远端行推拉活 动,判断是否与胫骨分离
下胫腓联合损伤
多数腓骨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的可同时通过接骨板 或螺钉固定 方法:腓骨应相对距骨复位,并使用1-2枚直径 3.5或4.5mm螺钉固定,穿过三处或四处皮质。距 踝穴近端1.5-2cm处,斜向前方,平行胫骨关节面 多数学者倾向于固定时踝关节处于背屈位
A型:腓骨骨折位于胫腓联合平面下。(内 收内旋)
B型:位于胫腓联合平面处(外旋)。 C型:位于胫腓联合平面上(外展外旋), 常伴有韧带联合损伤
缺点:忽略内侧结构损伤
Lange-Hansen分型:足部受伤的位置及致 伤暴力。 旋后外旋型:约85% 旋后内收型 旋前外旋型 旋前外展型
对踝部复位方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手 术相关性不高
下胫腓联合损伤
固定材料:胫腓钩、下胫腓钩板固定器、缝扣固 定、可吸收螺钉 韧带重建:部分腓骨长短肌移植重建。 术后处理:术后禁止下地8周,8周后带支具允许 负重活动。12-14周取螺钉
23岁男性,下楼梯时扭伤 (三踝骨折)
术后
19岁男性,打篮球扭伤 (三踝骨折)
术后
中外踝克氏针。 内踝:松质骨螺钉或张力带
Ⅱ型: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 内踝:松质骨螺钉或张力带 – 外踝:一般用钢板 – 后踝:1/3-1/4关节面(10%);后方半脱位
或后方动态不稳定
Ⅲ型:多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需切开复位内固 定并行韧带联合螺钉固定术
下胫腓联合损伤
活动度增大,不稳定,易骨折
踝关节周围的主要三组韧带:
– 下胫腓前后韧带:加深踝穴前后方,稳定踝关 节
–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 舟胫、距胫、跟胫、距胫后韧带。 侧方不稳定
– 外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各方不稳定
踝解关节运动剖轴
评估踝关节正常形态的可靠指标
分型
Dannis-Weber 分型:基于腓骨骨折水平, 分三型。假定外踝是影响踝关节稳定性的 关键因素
– 外踝或腓骨下端被认为是处理关节损伤中的一 个很重要的部分,有时需要依靠内固定腓骨来 保持踝关节的完整性
– 下胫腓关节的分离应完全纠正,必要时需内固 定
原则:在充分认识损伤特点的基础上,以恢复 踝关节的结构及稳定性为原则,灵活选择治疗 方案 无移位,无关节分离:石膏固定于外翻或内翻 位,6-8周 有移位,有关节分离: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
治疗前应了解一些因素: – 距骨与胫腓骨下端紧密接触,是骨折复位的
关键,因为两踝均通过韧带与距骨相连 – 采用与损伤相反方向,将距骨与胫骨远端的
关系恢复正常,踝关节的解剖位置将恢复, 由于这一位置很难保持,故需用内固定
– 踝关节骨折脱位均应予以复位减少皮肤张力, 以防皮肤坏死
旋后内收
旋后外旋
旋前外展
旋前外旋
临床上结合Lange-Hansen分型及DannisWeber 分型更为实用
Ⅰ型:内翻内收型(水平下外踝斜形内踝踝) Ⅱ型:
– 外翻外展型(牵拉内踝骨折,平面处外踝骨折)
– 内翻外旋型(平面处外踝骨折内踝撕脱性骨折)
– 特征:三踝骨折,胫腓韧带完整或断裂,由于腓 骨骨折部位低,仍可保留部分联合韧带完整性, 通常不发生踝关节脱位。
术后
青年男性,车祸伤
术后
踝关节骨折
Fracture of the Ankle
概述
踝关节是最容易受伤的负重关节 踝关节损伤常见病因:直接损伤、间接损 伤(旋转、轴向、间接传导)。往往导致 距骨在踝穴内半脱位或脱位 Ramsey等最早报道了韧带的轻微损伤也能 导致踝关节的应力不均匀和继发的关节炎
解剖概要
铰链关节 构成:胫骨远端、腓骨远端、距骨体 外踝,内踝,后踝: 踝关节背屈位时稳定;跖屈位时,间隙增大,
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选用何种固定方式及术后 处理仍无统一标准 诊断:主要应力位X片 影像诊断标准:正位片下胫腓骨间隙大于6mm和 胫腓骨重叠部分小于1mm 术中Ctton试验:用巾钳钳夹腓骨远端行推拉活 动,判断是否与胫骨分离
下胫腓联合损伤
多数腓骨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的可同时通过接骨板 或螺钉固定 方法:腓骨应相对距骨复位,并使用1-2枚直径 3.5或4.5mm螺钉固定,穿过三处或四处皮质。距 踝穴近端1.5-2cm处,斜向前方,平行胫骨关节面 多数学者倾向于固定时踝关节处于背屈位
A型:腓骨骨折位于胫腓联合平面下。(内 收内旋)
B型:位于胫腓联合平面处(外旋)。 C型:位于胫腓联合平面上(外展外旋), 常伴有韧带联合损伤
缺点:忽略内侧结构损伤
Lange-Hansen分型:足部受伤的位置及致 伤暴力。 旋后外旋型:约85% 旋后内收型 旋前外旋型 旋前外展型
对踝部复位方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手 术相关性不高
下胫腓联合损伤
固定材料:胫腓钩、下胫腓钩板固定器、缝扣固 定、可吸收螺钉 韧带重建:部分腓骨长短肌移植重建。 术后处理:术后禁止下地8周,8周后带支具允许 负重活动。12-14周取螺钉
23岁男性,下楼梯时扭伤 (三踝骨折)
术后
19岁男性,打篮球扭伤 (三踝骨折)
术后
中外踝克氏针。 内踝:松质骨螺钉或张力带
Ⅱ型: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 内踝:松质骨螺钉或张力带 – 外踝:一般用钢板 – 后踝:1/3-1/4关节面(10%);后方半脱位
或后方动态不稳定
Ⅲ型:多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需切开复位内固 定并行韧带联合螺钉固定术
下胫腓联合损伤
活动度增大,不稳定,易骨折
踝关节周围的主要三组韧带:
– 下胫腓前后韧带:加深踝穴前后方,稳定踝关 节
–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 舟胫、距胫、跟胫、距胫后韧带。 侧方不稳定
– 外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各方不稳定
踝解关节运动剖轴
评估踝关节正常形态的可靠指标
分型
Dannis-Weber 分型:基于腓骨骨折水平, 分三型。假定外踝是影响踝关节稳定性的 关键因素
– 外踝或腓骨下端被认为是处理关节损伤中的一 个很重要的部分,有时需要依靠内固定腓骨来 保持踝关节的完整性
– 下胫腓关节的分离应完全纠正,必要时需内固 定
原则:在充分认识损伤特点的基础上,以恢复 踝关节的结构及稳定性为原则,灵活选择治疗 方案 无移位,无关节分离:石膏固定于外翻或内翻 位,6-8周 有移位,有关节分离:切开复位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