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对高中语文进行研究性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学生对高中语文进行研究性学习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自主的、全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实践的机会和一片创造的时空,鼓励他们带着任务和目标在和谐和宽松的环境中去探求知识和规律,去发掘自我,去发现真善美。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一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专门的探讨研究,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既然如此,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任务当然不是组织学生写论文等,而是通过小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科研等奠定基础。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出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理念,正说明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着广阔的天地。
学生发现了问题以后,不应由教师来解决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形成课题。学生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但只要能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这种开放性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二、从课堂进程和发表观点控制上出发
一堂课四十五分钟,如果课后把这四十五分钟拆开,我们发现最有效率的教师的课,应该是每分钟所对应的教学内容是不重复的,自然我们不管时间和上课内容,走得是直线还是曲线,因为这是由上课教师与文章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从宏观上讲,教师要整体把握课文;从微观处讲,教师备课应备到课堂每一个时间进程中相对应的内容,并计算需要多少时间就可以解决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处事不惊,才能整体把握课堂、控制课堂的进程,而不至于因为学生的发言,超出了教师的备课范围而惊惶失措,耽搁了时间,影响了课堂的节奏、进程。学生课堂发言的观点,是产生于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的看法的基础上的,课堂
上的几十名学生,因接受家庭、社会教育内容的差异,所以每个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肯定是不相同的。因此,当他们面对教材中的人与事,他们的观点肯定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应及时控制,并作积极的引导。
三、从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出发
兴趣爱好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天赋,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并且兴趣是人们学习进步的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形成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推动学生思维的全面展开。学生的经历和家庭背景不同,他们的志趣、修养和爱好也大不相同,比如,对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他们就各有所好,对诗歌、小说、散文、文学现象、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他们都有自己富于个性的偏爱。因此,教师应参照学生不同的兴趣,为学生筛选适合他们学习和探讨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来确定研究的课题,让他们充分展开探索和研究。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弥补了课内学习教材的不足,又激发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四、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出发
语文研究性学习注重感悟,学生长期进行这种方式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相互切磋,逐渐养成善于质疑、合作探究的优秀品质,养成乐于交流,在学习中学会共享资源、联系现实等良好的习惯。高中学生在参加语文研究性学习时,不仅能够在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能够在语文的特殊能力方面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极大地发展学生的优势能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一般根据自己的特长、潜能、兴趣、爱好等选取深入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式方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是扬长教育的精神。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性格是他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实践的那种民主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主动的、爽直的、协作的、亲切的、善于社交的性格。
开展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自主的、全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实践的机会和一片创造的时空,鼓励他们带着任务和目标在和谐和宽松的环境中去探求知识和规律,去发掘自我,去发现真善美。让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掘自我,认识社会,从而最终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玉跃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期刊论文].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09(6).
2.郭亮.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指导方式.
3.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健康心理影响.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4.施云鹏.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究.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04-12 15:23:00 ]
5.张自民.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6.佟艳君.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凌海一高.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