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语音知识理解误区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语音知识理解误区及对策
语音教学在近几年本科英语教学改革中作用逐渐减弱,许多院校也缩减了英语本科一年级语音课的学时,这导致了学生对语音知识的实践操练不断减少,产生了一些语音理论理解误区。
在该课程中学生易出现对语音知识理解的三大误区,其处理对策也有迹可循。
教师向学生加强在英语语音理论方面的阐释和指导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对语音知识的错误理解。
语音实践课程仍在英语本科低年级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与学生听说能力息息相关。
标签:英语语音;实践;理解误区;对策
引言
英语语音课程长期以来都作为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教学的必修课程,在本科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音的标准与否,不仅关系到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风貌优劣,更与其听说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
以下即对英语语音课在英语本科低年级的教学作用作一个回顾和强调,总结在语音授课实践中对语音知识的片面理解或误区,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练相结合。
一、语音课程在英语本科低年级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语音课作为英语本科一年级新生的必修课程,在如今这个讲求收效至上的时代,似乎越来越不受到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重视。
学生普遍认为精读课、阅读课、语法课才与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息息相关,而在学期学分中仅仅只占一个学分的英语语音实践课程可有可无。
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能说英语即可,说的标准与否好不好听不重要。
但事实上,语音的好坏恰恰是一个英语专业学生首要的语言面貌,语音不好,地动山摇。
发音的正确与否还与听力、口语水平都密切相关,也影响着识记单词的效率。
语音学习和实践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需要练习者不断的模仿和操练,甚至是克服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带来种种困难的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毅力,训练学生自我修正的过程。
许多学生以为只要在课堂跟读录音,就可以达到提高语音面貌的效果,但事实上许多学生的耳朵还不够精,无法分辨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也无法判断他人的发音是否正确,如何正确发音在学生脑海中的概念还十分模糊。
二、英语语音实践课程中语音知识处理对策
本科英语语音实践课堂中,教师常常着重学生语音的模仿和操练模块,往往忽略了对某些语音概念深入浅出的阐释。
许多学生在学习语音的过程中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单纯通过先前固有的印象进行发音,导致发音修正更加困难。
学生们对发音的器官和原理不了解,缺乏一定的语音知识理论基础,这不利于学生的语音提高。
英语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已经过了语言模仿的最佳年龄阶段,因此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辅助和支撑,用更加理性的思维来看待语音学学习。
(一)正确认识单元音音长的内涵
众所周知,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单元音的“长音”与“短音”这样的概念组合,往往却忽视了“长”和“短”发生的音素环境条件。
把单元音单独一个个地拿出来比较其长短,较为片面,而在同样的音素环境下讨论单元音的长短,才更加明智更加全面。
许多学生单纯认为长元音的发音长度就一定比短元音的发音长度要久,所以被称作“长元音”,短元音就是发音时间短,这是其中一种典型的对语音知识的理解误区。
讨论单元音发音时间的长短应该有一种“相对观念”〔1〕,即在同样的音素环境下,单元音中的长元音比短元音发音时间长。
例如,在下列这两个音标中:/ki:d/和/k?d/。
我们需要向学生指出,当单元音后的辅音同时为浊辅音的时候,单元音/i:/比/?/发音时间长,这也是比较其长短的首要条件。
若仅仅告诉学生,某个长元音比某个短元音短,即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
我们同时可以举一些更为复杂的例子,比如:对比单词beat和bid。
通常将音的长短绝对化的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认为beat当中的长元音/i:/比bid 当中的短元音/?/发音时间长,此时他们便忽略了单元音后辅音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师此时可抓住机会,进一步向学生阐释元音和辅音的发声特点,即由于元音发声讲究声带振动,浊辅音同样需要振动,但清辅音则反之;因此若某单元音后接浊辅音,“振动+振动”的效果便使得这个单元音听起来变长了;若某单元音后接浊辅音,“振动+不振动”的效果便使得这个单元音听上去变短了。
这样解释之后,学生便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单元音长短的概念,更倾向于把区别单元音的音质和松紧作为区别单元音的首要标准,而不是只见其一,不知其二。
(二)充分理解音素送气与否的情况
在语音教学界,“浊化”的概念已盛行多年,笔者在初中接触英语时,当时笔者的老师便向其学生灌输“浊化”的概念,即在与清辅音/s/结合的双清辅音连缀/st/、/sp/、/sk/中,后半部分的清辅音/t/、/p/、/k/均“浊化”为其对应的浊辅音/d/、/b/、/g/。
这在语音学上是一种较为片面的理解,基本上所有学生也欣然接受这样的观点。
在某次语音实践课程中,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这些清辅音都“浊化”了,为什么在这些单词的国际音标中,这些清辅音不替换成相对应的浊辅音呢,还仍然使用原来的清辅音?笔者借此机会,重新向学生介绍了“浊化”的真正含义,改变了学生固有的错误理解。
但毕竟能问出这样问题的学生是少数,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向学生输送“送气”这个在语音教学中很少被提及的概念。
“送气”即吐气,是英语发音时不可避免的过程。
教师可借用一张薄白纸作为教具,向学生演示发清辅音和浊辅音时的气流大小情况,继而引出“浊化”现象的真正含义。
指导学生将薄白纸放在嘴巴前面,观察发清辅音和浊辅音时候白纸的飘动情况,从而理解发清辅音和浊辅音时的气流差别状况。
从白纸试验可得出十分简单的结论:清辅音发声时出气量比浊辅音大。
因此在与清辅音/s/结合的双清辅音连缀/st/、/sp/、/sk/中,由于两个连续的清辅音同时大量送气,影响了说话者的语流速度,因此为了使说话的速度更加流畅,人们在发/t/、/p/、/k/时会尽量少送一些气,即造成了这几个清辅音的听感趋向浊辅音/d/、/b/、/g/。
由上可知,音素的本质完全未发生改变,清辅音并没有转化为浊辅音,仅仅是少送了点气流
而已。
〔2〕教师应当在教材初次出现此语音现象时便向学生加以解释,强调语流的作用,避免“浊化”误导学生。
同时,教师也应当向学生提出这样一种实际语音现象:如果听过不同的英语本族语人在念以上的双清辅音连缀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减少第二个清辅音的送气,依然有很大部分的英语本族语者会两个清辅音都使用同等的气流。
所以,如skate一词,有的人会减少/k/音素的送气,听起来像/g/,而有的人则完全不会减少/k/音素的送气,听起来仍是带有强大气流的软腭爆破音/k/。
同样的例子还有如experience、stalk、speed等等,这也是下文会提及的语音多元化概念。
(三)如何避免对标准口音的过度推崇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要求学习“绝对标准”的英国口音或是美国口音,而有的教师也不断宣扬口音的标准化概念,忽视了学生本身带有的汉语口音或方言口音对于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作用的客观性和可接受性。
也就是说,过度推崇标准英语口音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的连贯性和语义的表达,甚至会让英语本族语者感到别扭和虚假。
口音作为不同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赋予了语言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语音学习是英语语音的基础,但绝不是唯一。
我们十分强调语音的标准是有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度的,即语音在不影响说话者表达含义,不影响听者理解说话者含义的前提下,是可以“不那么标准”的,这个观念应当让学生谨记。
语音的学习也应当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不应默守陈规,语言是不断变化着的,语音也是如此。
RP英语曾作为BBC广播电视台的标准英语,而如今大众已经完全接受了BBC电台里带有不同口音的主播,甚至非洲口音的主播;河口英语曾被认作是中下层人民所操口音,而如今其也在渐渐取代RP英语,成为英国英语口音的主流。
〔3〕由此可见,一些教师和学生嗤之以鼻的“中国口音”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带有中国文化深深的烙印,是多元口音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中国不断发展强大的过程中,“中式英语口音”也有不小的可能成为英语口音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教师在语音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语音宏观层面思想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语音的外延内涵。
三、结语
英语语音教学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影响力,这并不代表人们可以忽视或弱化其作用和重要性。
笔者认为,语音实践课程的学时在低年级需要进一步加大,由于良好清晰的语音风貌需要长时间刻苦的模仿、训练和修正,目前每周两个学时的语音实践课程无法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学生良好掌握语音知识的需要。
语音课程在英语本科专业四级和八级的考试分值中虽未有明显的体现,但却对英语专业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强调口语表达多与书面书写的二十一世纪,语音课程有其不可替代性。
实践和操练是英语语音实践课的重要环节,但教师不应该忽略语音理论阐释的重要性,语音学习是一个自主性较大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显而易见。
鉴于汉语与英语发声方式的巨大差异,教师可通过语音对比法从细节上点明英语音素与汉语声母韵母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着重训练并提高学生“听和辨”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修炼出良好的语音风貌。
〔参考文献〕
〔1〕Alan Gruttenden.吉姆森英语语音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2.
〔2〕Peter Roach.英语语音学与音系学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1
〔3〕汪文珍.英语语音〔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3〔责任编辑:杨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