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 劳动经济学和劳动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人口规模 人口年龄(2007.05.3/多) 城乡结构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 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均衡价格论是A.马歇尔提出的,是运用供 求理论说明局部均衡价格的形成。
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 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 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
2、收入平等化措施:个人所得税制度。其他 税。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第二章 劳动法
第一节 劳动法体系
一、劳动法的概念 侠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
律。 广义的劳动法则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
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和。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 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
出现偏差 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
“劳动法基本原则” PK
“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
前者的明确性低于后者 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大于后者 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 前者的权威性高于后者
08.05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首要原则)2007.5.4单 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
能超过36小时)08.05 职业培训制度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劳动法体系的其他分类方法
劳 劳动关系法 劳动合同法、职工民主管理法

集体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
法 体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
系 劳动标准法 工作时间法、工资法、劳动安
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 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1、财政政策
增减政府税收和预算支出水平(08.05) 2、货币政策
基本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 直接目的:调控利息率 最终目的:通过利率变动 影响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 3、收入政策 收入差距指标——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库兹涅茨比率、
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08.05 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劳动权
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的体现为基本 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等方面。 2007.5.4多
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劳动者有依据法律的规定享有参加和组织 工会的权利;三方原则:政府、工会和雇 主协会(企业家协会)。2007.5.4多
个主要因素的影响: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 长度和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2007.5.4 单)
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 工资支付方式。
计时工资 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 计件工资 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
(2007.5.3/4)
供给无弹性 E=0 供给有无限弹性 E=~ 单位供给弹性 E=1 给富有弹性 E>1 供给缺乏弹性 E<1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 2、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 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 4、25-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较高程度,没
帕累托定律等、
基尼系数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指数,亦即 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
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与绝对平衡,接近1时,则 接近绝对不平衡。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衡。通常 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收入政策措施
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制定工资— 物价指导线。冻结。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 控制政策。
劳动需求量变动:其他条件不变,工资率 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劳动需求变化:工资率不变,其他条件变 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
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 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 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三阶段(P10)
3、物质帮助权
2007.5.3
三、劳动法律渊源
(一)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 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二)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效力顺 序2007.5.4)
08.05
四、劳动法的体系
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 关系。
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劳动标准制度(高于最低工资;加班时间每月不
产品数量
(二)福利
福利是工资的转换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 要构成部分。福利和基本工资之和构成立 了劳动报酬。福利支付方式分为两大类: 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延期支付:保险支 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
2007.05.4单
福利特征
以劳动为基础,但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 法定性 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
实物支付的好处(3) 延期支付的优势(4)
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
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 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消费+ 储蓄=消费+投资(2007.5.3多) Y=C+S=C+I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劳动力资源三个属性:相对稀缺性、绝对性、 本质表现为支付手段和支付能力的稀缺 08.05
二、效用最大化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 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 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基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产 量
Q
平 均 产 量 AP
边 际 产
量O
MP
TP
AP= Q / L MP=⊿Q / ⊿L
AP
ab
量L
MP 劳,劳动投入量a点 最佳;
以总产量最大为目标,劳动投入量b点最佳; 以利润最大为目标,则不确定(取决于产品价
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试
基础知识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性资源配置问题的 学科。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 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007.05.4多)它以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为 主要研究对象,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进行比较系 统的研究。
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 服务的工具。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
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 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劳参率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 的指标,它本身并不是影响人口参与劳动的因素。
本手段
三、劳动力市场
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 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 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 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 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 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 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格与生产费用) 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
MRP=VMP=MP*P=MC=W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 广义和狭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劳动力所有者个体和
企业;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劳动者的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 2、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 3、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价
总人口劳参率= 劳动力 ×100% 总人口
年龄(性别)劳参率=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100% 该年龄(性别)人口
劳动力供给
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 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 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 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 弹性。
值——工资。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 行为的必要手段。 4、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 和非劳动要素的最佳结合。
(二)局部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 马歇尔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L 瓦尔拉。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2007.05.4多)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充分就业。
全卫生标准法
劳动保障法 促进就业法、职业培训法、社 会保险法、劳动福利法
劳动监督检查 法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
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 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 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 利义务关系。2007.5.3
有什么变化。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二、劳动力需求
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 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 是企业雇佣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 缺一不可。
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需求量变动与劳动需求变化
工资率W
W1 W0 W2
A B C D1 D2
L1 L0 L2 L3
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劳动合同关系(主要形态)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主客体)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根本区别)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2007.5.3多)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二、工资形式
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 企业家才能。分别对应地租、工资、利息 和利润。
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 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
(一)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 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1、工资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货币工资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受三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主要是实证研究 (08.05)和规范研究。
实证研究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主 要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 论假说,验证四个步骤。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 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 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研究 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 务。
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 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特点:指导性、纲领 性的法律规范;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 质和特点;高度的稳定性;高度的权威性。 2007.5.3多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 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正确适用法律,防止
(二)就业总量决定
一国的就业总量与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是 同时被决定的。
二、失业及其类型
所谓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 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 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摩擦性失业(2007.5.3/4) 技术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需求不足性失业(08.05)
三、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
失业率= 失业人数 ×100% 社会劳动力人数
平均失业持续期=Σ失业者×周数 失业人数
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平均失业持续期 占社会劳动力总额的比例 52周
四、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一)政府支出 包括各级政府支出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
支付两类。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最低社会保障。 工会。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