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襄阳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家国情怀是国人从情感和理智上认同和维护民族共同体、将爱亲敬长这一天然血缘亲情上升为报效国家服侍黎民的社会责任。

特别是一代代文人士子怀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遵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操守,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志向,以家庭为根基,以天下为己任,竭诚担当,勤笃作为,谦恭自律,严谨持家,
以光耀千秋的道德文章和福泽百姓的勤政善举,书写着绵长醇厚、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质素和闪亮因子,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归宿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国与家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息息相关,《孟子·离娄上》曾做精辟阐述:“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换言之,家国情怀是建立在血缘和亲情基础上的一种社会伦理关系,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家国情怀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出经世济民的中国古代文人忠孝一体、家国同构的人格追求,而这种人格追求又是以齐家修身为前提的,正如《大学》所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是家国情怀传承流布的内在动因和基本条件。

有鉴于此,古代许多开明之家贤达之士恪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信条,注重以家训家规来教诫家人和子弟,以诗词家书来蒙养门生和后人,启发和引导他们勤学奉公、崇德向善、敬业乐群、恤民效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情感诉求和心灵皈依,不如说是一种生命自觉和文化承续。

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忧后乐的责任担当,抑或是《病起书怀》中“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驱动,家国情怀往往与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紧密相连,与情真意切的诗意表达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文人是在几千年风雨水火中熬炼出来的特殊分子,家国情怀不仅融进他们的血液里,而且递嬗为他们的人文基因。

这些基因延续了一代
又一代,使中国古代诗词既潜蕴着眷顾家庭的孝悌,又凸显着报效国家的忠贞,传承着中华文脉的“道”统。

(节选自刘金祥《中国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

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

《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

《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

《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

“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

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

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

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

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

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

既然是“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

“开”,就是开拓、开
发、开创。

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

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

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

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

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

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

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文人将家国情怀上升为一种社会责任,他们自觉地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B.家国情怀的核心是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体现出古人忠孝一体、家国同构的人格追求。

C.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齐家修身是家国情怀绵延不断的内在动因和基本条件。

D.现代社会,文艺工作者应认识家国情怀的内涵,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不辜负伟大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

B.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一种积极人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彰显了天下情怀这一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但因历史限制,只是空想,不可践行。

D.两则材料都涉及家国情怀的论述,都从古人、今人角度论述如何实现“家国情怀”的传承。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一项是(3分)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C.治大国若烹小鲜。

D.国之不存,家将焉附
4.结合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是怎样传承的。

(4分)
5.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论证“天下情怀”的。

(4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丁香
陆颖墨
那是一个月前,我刚从小儿科轮转到骨科实习。

带我的老师就是韦护士。

有天她带着我值小夜班,大概七点多钟,我俩正在对医嘱,忽然
有个病号慌忙跑过来:“不好了,江川在电视室摔倒了。

”韦护士脸色遽变,放下医嘱夹,匆匆奔向病区门口,我也跟着小跑过去。

冲进去就看到那个叫江川的病号仰倒在地上,一看就是个小战士,圆圆脸。

他吃力地想起身,一只轮椅,也翻倒在地。

韦护士急切地问在地上挣扎起身的江川:“你知道多危险吗你的腿要再骨折一次,你又要打多少天石膏叫你不要乱跑,你偏不听!”
我心中不忍,赶紧过去挽住他的胳膊,用力朝上拽。

他一愣,眼中掠过一丝感激,马上配合一使劲,起身了!韦护士也伸手扶住黑色的轮椅,拉他坐了上去。

江川冲着我轻声说:“谢谢。


我翻开08-1床的病历夹:“江川——骨癌晚期!”我一阵后怕,幸好刚才没摔坏,我马上理解了韦护士的一片苦心。

第三天,我又是小夜班。

他的神情有些复杂,突然压低了声音:“有人给我带来了个秘方,说是能治我这种病,就缺一样药引子。

”“什么药引子很珍贵吗”他叹了口气:“是要热的鲜猪血!”
早上四点半,出了医院大门,一路向西赶往郊区。

离肉联厂大铁门还有六七米时,我叫了声刘师傅。

不一会儿,刘师傅从铁门上打开小门,走了过来,把我的小热水瓶拿了进去。

忽然闻到有淡淡的香味,我扭头一看,好家伙,左边也是一大片的花苗圃,有好几十亩地。

是丁香花,这花医院也有,在门诊部门外的花园里,那棵丁香树高,冠也大,站在树下,会让花香笼罩着。

只是今年春天暖得晚,大部分花只出现花蕊,香气也不浓。

第二天凌晨,在等待刘师傅还我小暖瓶的时候,我静下心来打量这些
丁香花。

像是对星空的呼应,眼前这么大面积的花海在夜色里,也泛着星星点点的白光,似乎无边无际,真让人欢喜。

往年医院的那棵丁香盛开时,我们会凑在树下找花朵数花瓣。

大部分花是四瓣的,运气好的,还能找到六瓣的,极稀少的,还找到八瓣的花朵。

大家都争着找八瓣的,说谁找到了,这一年运气肯定好!
忽然,我心里一动,俯下身去,靠路边摘下一株花枝,刚开了两朵,自然是四瓣的,还有七个花苞没有绽放。

到了病房,我自己找来个空的盐水瓶灌上清水,把花枝插入,摆到了他的窗台上。

“什么花呀”他问。

“白丁香。

”“丁香,就是一丁点香吗”我一下笑了。

“过几天花都开了,会很香的。

”“那太好了!一、二、三、四、五、六、七。

”他用目光数着花苞,说,“我会看着它们一个一个绽放!”
忽然,我心头一震,急问“被子上是什么血”他赶紧低头:“坏了,坏了,刚才的猪血。

”忽然,他侧身打开床头柜,拿出小刀片,在左手手指上划了一个口子,有一滴殷红的鲜血,滴到了被子上。

情急之中,我用了对付这种伤口最简便的消毒止血的办法,用舌尖舔了一下那伤口。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用右手抓住我的右手,在我手背上亲了一口。

天哪,他这是干什么,我简直吓疯了,猛地把他推开,厉声说:“你干什么!”他脸色顿时变得刷白,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我噙着眼泪,瞪他一眼,出门奔向护士站东边的盥洗间。

“许森森,怎么回事”韦护士不知怎么出现在我的身后,我被吓了一
跳。

她生气地把我拉窗边,“昨天大夜班护士就告诉我,你一大早去了08病房。

小小年纪,不要弄出什么风言风语的。

战士谈恋爱是要受处分的,你不是不知道。

你还没毕业,不要把自己的前程毁了。

”后来的日子,都是班长每天派人去取血,自己送进病房,一切都变得正常,我的心也宁静起来。

只是,从医嘱上看,江川的病情并没有出现奇迹,而且越来越糟。

一天晚上我刚要迷迷糊糊睡着,忽然有人在走廊里喊:“许森森电话,许森森电话。


病床边围满了人。

我避开众人的目光,却又不敢看床上的江川。

就在这时,一股浓郁香味把我的目光一下引到了床头柜上:一只盐水瓶,一株丁香花。

九朵丁香花都绽放了!突然眼睛一亮:八瓣花朵,里面竟有一个八瓣花朵!我顿时有了勇气,把目光移到江川脸上,他苍白的两颊渐渐泛出了红晕。

他张开嘴,吃力地嘟哝了一句。

我没有听清,队长马上对我说:“他说,他看到八瓣花了。


我眼窝一热,心酸地说:“八瓣花并没有给你带来好运……”他又说了一句,这回清晰了:“遇到你就是我的好运!”
就在这时,他把右手伸了过来,张开,说:“对不起!”那双眼睛里,充满期盼,似乎在乞求我的回应。

面对江川的目光,我无法不把手伸出去,就在这时,韦护士拉住我衣袖,悄声说:“千万别和他握手!”我停顿了一下,又看到了那眼神,避开,又看到了他父母的眼神,他的战友们的眼神。

我都无法拒绝!我伸出右手握住了他的右手,他的手上的劲一下子也大了起来,把我的手紧紧握住。

我也用了下劲,紧紧握
住他的手。

他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幸福的笑容,天真烂漫,像婴儿一样。

我们四目对望,都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说不出来……
终于,屏幕上拉成了一条直线。

江川的笑容依然。

再一次回望这片丁香花,双眼已经模糊,眼前白茫茫的一片,无边无际。

(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2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韦护士对江川到处乱跑而摔跤的责备,“我”赶紧过去搀扶,体现了“我”的不忍与善心。

B.“我”相信鲜猪血这个偏方能够救命,所以不辞辛劳地赶往郊区拿鲜猪血,惹出了风言风语。

C.“我”回忆过去寻找幸运花瓣的经历时,忽然“心里一动”,暗示“我”对小战士的生命怀有美好的希望。

D.不顾韦护士的提醒,“我”毅然握住江川的手,表明“我”对他之前冒犯的释怀和对他即将离世的悲悯。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大量的动作、心理、神态、外貌描写,来表现“我”在与小战士接触时的不同心理。

B.小说用节制的叙事风格、平实的语言表现了“交之浅,爱之深”的战友之情。

C.小说多处写到“丁香花”,内涵丰富,意味无穷,凸显出作者的美学追求。

D.小说充满了悲伤而又饱含温暖,可见作者布局的匠心,有撼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效果。

8.《百合花》中小通讯员的牺牲场景是经他人转述,而本文对江川临死场景作了细致描写,请分别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6分)
9.小说中的“白丁香”这一意象,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公讳光,字君实。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年十五,书无所不通。

年二十,举进士甲科。

改奉礼郎。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

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

籍请公按视。

公为画策:“宜因州中旧兵,益禁兵三千,筑二堡河西,可使堡外三十里虏不敢田,则州西六十里无虏矣。

募民有能耕闲田者,复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籴自贱,以渐纾河东之民。

”籍移麟州,如公言。

而兵官郭恩勇且狂,夜开城门,引千余人渡河,载酒食,遇敌死之。

议者归罪于籍,罢节度使知青州。

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王安石始为政,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

迩英进读,至萧何、曹参事。

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

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
衣食滋殖。

”后数日,吕惠卿进讲。

因言:“先王之法,有五年一变者,巡狩考制度是也。

有三十年一变者,‘刑法世轻世重’是也。

有百年不变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

前日光言非是,其意以讽朝廷,且讥臣为条例司官耳。

”上问公:“惠卿言何如”公曰:“诸侯有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王之不自变也。

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敞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

”惠卿不能对。

则以书喻安石,三往反,开喻苦至,犹幸安石之听而改也。

且日:“巧言令色鲜矣仁。

士之忠信者,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

谄谀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公以自售者。

”对宾客,辄指言之日:“覆王氏者,必惠卿也。

”其后六年,而惠卿叛安石,上书告其罪,苟可以覆王氏者,靡不为也。

由是天下服公先知。

(节选自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
B.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
C.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
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
D.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绝”,意为断绝,文中“绝编”借此指读书专心,与《劝学》“而绝江河”中的“绝”含义相同。

B.“举进士甲科”,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甲科”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后引申为科举考试。

C.“天圣”,是宋仁宗的年号。

年号是君主时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

D.“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中的“蚕”与“樯橹灰飞烟灭”中的“灰”“烟”的活用现象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年幼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的能力比不上别人,便专心刻苦地读书,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能终身不忘。

B.庞籍转任麟州时,因事被罢去了节度使的官职,改任青州知府。

司马光在宫殿前守候,多次上书,请求独自承担这事的罪过,没有得到回复。

C.王安石主持政事时,吕惠卿指出司马光意在讽刺朝廷变法,做法不对,便给王安石写信阐明这个道理,多次往复,希望安石听从他作修
改。

D.在司马光看来,巧言令色的谄媚之人缺少仁义。

他曾经指出让王安石失败的,一定是吕惠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而兵官郭恩勇且狂,夜开城门,引千余人渡河,载酒食,遇敌死之。

(4分)
(2)而惠卿叛安石,上书告其罪,苟可以覆王氏者,靡不为也。

(4分)
14.针对王安石的变法,司马光是如何提出反对意见的请简要分析。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棣(今安徽石台)人。

杜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指出弟侄虽身处世道纷乱之时,却仍能静守其心,谨守礼道。

B.颌联紧承首联,运用借代的手法,既点明家乡饱经战乱,又突出弟侄的高洁品格。

C.尾联含蓄劝勉弟侄要珍惜光阴,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本诗颇有现实主义特色,寄意深远,炼字精到,对仗工整,语言力求平淡,质朴无华。

16.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妙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了择师的标准是“ ,”,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2)《赤壁赋》中,客人把自身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自己是“ ”;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自己是“ ”。

(3)文人墨客常在古诗文中借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借助“猿”的诗句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① ,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
远不限于此。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② 、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③ 、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深藏在工匠精神中。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

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金色名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B.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C.学生会组织领导体制是学生会组织能够顺畅运行的“导航系统”。

D.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报道,神舟十五号瞄准11月29日23时08分,航天员将在太空出差6个月。

在这次太空出差名单中,坚持追梦24年的邓清明名列其中。

“时刻准备着”始终是邓清明的人生姿态。

神舟十一号执行任务期间,邓清明只在家待了一晚,就赶往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负责地面支持工作,与天上的航天员共同完成使命任务。

56岁的他依旧坚持训练,“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

虽然多次作为替补,但只要时刻准备着,① 。

邓清明圆梦了,年轻网友“沸腾了”,有人直言“56岁现在叫青年”!不懈坚持、奋斗追梦,正是邓清明的故事与青年产生共鸣的精神密码。

② ?00后小伙马宏达“刮腻子”夺得世界冠军,背后是每天超过9小时的刻苦训练,准备时间长达5年之久。

徐梦桃四战冬奥会,为梦想长达20多年的坚守付出。

2018年她甚至扔下“拿不了金牌就退役”的狠话,在第二跳中出现失误,无缘大决赛。

但她从未放弃训练,时刻准备着,最终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举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的金牌,实现了我国在该项目冬奥金牌“零的突破”。

邓清明等了24年10个月才迎来飞天圆梦,踏上追梦的“星辰大海”。

我们的人生或许同样如此,不会一开始就一帆风顺,③ ,相信“机会始终留给有准备的人”。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每处不超过20字。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