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学习
一、课文原文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二、作者简介
姓名为吴然,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曾名《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扣准了民族大团结这个核心主题,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
三、生字组词
坝(大坝)(堤坝)扬(表扬)(飘扬)
摔(摔跤)(摔打)跤(摔跤)(跤王)
凤(凤凰)(龙凤)洁(洁白)(洁净)
晨(早晨)(晨昏)绒(绒毛)(绒球)
汉(汉语)(汉字)艳(鲜艳)(红艳)
服(服务)(克服)装(装备)(服装)
扮(打扮)(装扮)读(读书)(读取)
静(安静)(宁静)停(停车)(停止)
粗(粗心)(粗壮)影(影子)(倒影)
多音字:
打dǎ(打扮)dá(一打)
好hǎo(好像)hào(好奇)
近义词:
鲜艳——艳丽飘扬——飞扬敬爱——尊敬
安静——宁静粗壮——强壮
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反义词:
艳艳——暗淡安静——热闹
古老——现代洁白——乌黑
四、重点词语理解
阿昌族和德昂族: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德昂族,也称为“崩龙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
热闹:热闹的景象,作名词。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粗壮:(物体)粗大而结实。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绚丽多彩: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
五、重点句子品析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作者通过对同学“打招呼”“问好”“敬礼”的动作描写,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三个“向……”,写出了学校的生活的美好,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
表现了他们的“行为美”,抒发了自豪、赞美之情。
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写出了操场上到底怎样热闹,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也前来看热闹。
课文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小动物们的出现更加突出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也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3.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高高兴兴地朝着一个共同一个地方──学校走去。
这句话描绘出众多的学生由远及近汇集而来的壮观景象了。
4.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
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过着幸福的学习生活。
六、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写孩子们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2-3):写孩子们上课和下课后的情景。
第三部分(4):总写学校的美丽可爱,表达“我们”的自豪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