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听到舒缓的音乐,就会觉得心情平静、放松;当听到曲调
悲伤的歌曲或乐曲,心情也会随之渐渐暗淡下来,甚至落下泪来;当听到欢快、喜庆乐曲的
时候,又会很兴奋、激动,很想随音乐一起起舞。这说明声乐是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其特点
是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它能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情感上
的共鸣。
但是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往往会停留或纠缠在声音的大小上,而没有认真地意识到声音的追求
须以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以更高的审美角度去理解。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显而
易见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一、提高练声曲的趣味性,激发兴趣,挖掘情感因素
发声曲练习是歌唱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在选用发声曲的练习时,应注重多样性、灵活性、趣
味性,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增进学生进行歌唱的动力。
1.吹纸条。每人拿一小条面巾纸,放在离嘴半拳的地方,唱“po”练习。在唱的过程中,不能
让纸扑扑啦啦乱动,保持气流的均匀和气息的完整。
2.利用“柯达伊”手势来引导学生唱两个声部的练习。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do”,一组唱“mi”,“do”音要唱长音,这样可以达到声音的和谐。唱完可以多变换两组,使之学生得到充
分的练习,对声部和谐的体会会更深刻,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摘唱学唱歌曲中的旋律,这样既能单练旋律,培养情感,又能为学唱歌曲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咬字、吐字清晰,利于表达情感内涵
正确、清晰地咬字、吐字,对歌曲的情感表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在
歌手的演唱过程中,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演唱者的声音很好,但唱起来却“言之无物”。只
听到技巧的声音,听不清楚所唱的歌词,所以对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则不清晰。因此,
只有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诠释”歌词内容,表达歌曲的情感,从而引
起听者的共鸣。
三、利用节奏、速度、音色等的对比,丰富情感内容
1.节奏上的对比
在一首歌曲中,全音符节奏、二分音符节奏、四分音符节奏、八分音符节奏能使歌曲的情绪
显得舒缓优美,而像附点音节奏和切分音节奏能使歌曲显得活泼有跳跃感。
2.歌曲速度上的“快”与“慢”
速度是一首歌曲中必须有的内容。但一首歌曲中,速度又不是完全固定的,它们是相对应的。每首歌曲都有一个速度上的基本要求,而这里说的“快”与“慢”的变化是指演唱时把某一小节
或某一段落处理的稍快、稍慢或渐快、渐慢,用这些来加以强调歌曲的特殊艺术效果。
3.力度上的对比
它和速度上的对比一样,都是相对的,没有“快”就比不出“慢”,没有“强”就谈不上“弱”。如
果一首歌曲平铺直叙的演唱是不会吸引观众的,所以恰当的处理“强”和“弱”也有一定的技巧。不要看到“强”的符号或文字就用力唱,遇到“弱”的符号或文字就很弱或者干脆没有声音,这
样都会破坏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
4.歌曲音色上的对比
对于一些情绪不同、风格不同的歌曲,在演唱时应注意灵活应用。如果演唱的歌曲是抒情、
柔美的,则用圆润、轻盈的声音演唱;如果是歌颂祖国气势磅礴的歌曲,则要用粗犷、浑厚
的声音演唱,这样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气势。运用不同的音色演唱不同情绪的歌曲,可以取得
不同的效果,增添歌曲的色彩。学生在选择演唱的曲目时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声
音特点,这样在演唱时才能如虎添翼,淋漓尽致。
四、对作品内涵进行剖析,走进歌曲内容,合二为一
歌词是作者观察生活,表现立场、心情、态度及爱憎的载体,它是作者内心情绪抒发的一种
体现。比如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时,应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出对老师的
无比敬爱之情。现在的学生酷爱流行音乐,有些歌曲就不适合现在的中小学生演唱,只有贴
近学生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歌曲才能唱出感情,表现出来的也是最完美的。
歌曲的体裁往往与某种情绪联系在一起,情绪热烈、欢快的,在演唱时应用喜庆、热烈的情
绪演唱;而对于抒情的歌曲,应以柔和、甜美、赞颂的情绪演唱。要根据歌曲的情绪体会、
演唱,只有真正剖析体会歌曲的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很好地表现歌曲情绪。
表现力对音乐艺术尤为重要,到位的表现力可以使听者哭,使听者笑,使听者如醉如痴。所以,教师应在歌曲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并正确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描写各种人间情感的文
学作品、电视、电影等,间接体验色彩绚丽、变化多端的情感世界,从中汲取营养,以丰富
自己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