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A .阅读《金刚经》 B .参加科举考试 C .到赵州桥上散步 D .看到了切齿痛心的“靖康之变”
2.铁制农具和牛耕最早出现在( )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后期
D .战国时期
3.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被称为医学界“众方之祖”的著名医学著作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千金方》
D .《本草纲目》 4.墨家的创始人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孟子
5.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

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 .辽灭北宋
B .金灭北宋
C .西夏灭北宋
D .蒙古灭南宋 6.“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这句民谣描写了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A .春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7.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

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8.晚唐某著名诗人,提倡诗歌应更多地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的目的,其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该诗人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安石
9.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是强音是()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C.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D.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10.岭外代答》说:“结棚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

” 我国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这些干栏式建筑,最早可以追朔到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黄帝
二、判断题
1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
(1)图一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分析这种建筑方式有什么好处?
(2)图二又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假如你有幸到这个原始部落去作客,请你设想一下主人会用什么饭菜招待你?
(3)图一、二所代表的文化大致处于同一时期,造成这两种房屋构造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讲述一下人类从居住洞穴到盖房定居说明了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哪些进步?
12.殷墟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
的最大青铜器。

错误:订正:
13.判断,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社会进一步发展,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4.(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
的画“√” ,错误的画“×” 。

每题1分)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
15.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
传播。

三、填空题16.在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

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收割庄稼,主要粮食是。

他们居住在房子里,能制造色彩艳丽的,上有刻画。

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

17.如图,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请填写出图一、图二中的五个政权名称:
A ;
B ;
C ;
D ;
E 。

18.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在元世祖来华,居住十几年。

他的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19.达赖与班禅是西藏佛教的首领。

清初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

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

从此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的册封。

20.认真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写出下列图片的名称(3分)
认真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写出下列图片的名称(3分)
四、填表题
21.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从________朝开始。

22.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主持修建了,使成都平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五、问答题
23.材料一: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
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
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
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你能判断出它们是哪次改革的措施吗?(4分)
(2)材料一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这两次改革的主持人是谁?在改革过程中,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什么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4分)
24.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有哪些?(1)内容(2)作用
六、综合题
25.根据图片提示信息,回答问题。

图一美国麦道飞机国外零件供应地示意图图二海尔北部总部(曼哈顿)
(1)图一、图二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加
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何作用?
(3)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趋势,你认为中国如何应对?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
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

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得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朕从此语,天下大宁。

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
夷重译,相望于道。

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


——吴兢:《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原因。

(用自己的
语言概括,不能照抄材料原话)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吾”为避
免“一朝而败”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的“朕”是谁?“朕”接受魏征“偃革兴文,布得施惠”的建议
采取了什么政策?
(3)据材料二分析,“朕”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取得了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
1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唐朝时期的相关内容。

《金刚经》印制于唐咸通九年。

唐朝选拔人才的方式是通过科举考试。

赵州桥早在隋朝就修建了,唐朝可以到赵州桥上散步。

“靖康之变”是指金灭北宋,与唐朝无关,所以答案选D。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科举制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雕版印刷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赵州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宋金南北对峙·靖康之变
2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又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昌盛的文化。

东汉人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书中,收录了300多个药方,到现在仍被人们所借鉴,被成为“众方之祖”。

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4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
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二子目百家争鸣中的内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可知,故选C。

A选
项是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选项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选项是儒家
学派。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
内容,还可以考查百家争鸣的概况、思想主张和影响。

5 .B
【解析】1127年,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
及大批珍宝器物,标志着北宋灭亡。

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

又叫“靖康之耻”。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端午节起
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
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
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7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废除了土地公有制,故D项不正确,其他选项叙述
正确,故选D。

8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朝诗歌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白居易生
活在唐朝中期,他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的目的,
他的《秦中吟》《新乐府》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因此本题选B。

考点: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李白,杜甫,
白居易是唐朝的三大诗人,它们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同
学们要对这三个人的诗歌特点进行分析,李白生活在盛唐,因此他的诗
歌大多气势宏伟,磅礴壮观,主要以歌颂祖国大好山河为主,杜甫生活
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
称为诗史,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他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的目的。

9 .C
【解析】由已学知识可知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两宋之交的历史背
景是金军南下,山河分裂,于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便成为有志词人的心声。

ABD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C。

10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

他们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

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

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11 .(1)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饲养家畜,通风防潮,防止禽兽
虫蛇侵袭
(2)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3)自然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北方干旱少雨,南方潮湿多雨。

(4)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原始居民过上以农耕为主的定居
生活;人类进一步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改善生产环境。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知识点。

材料提
供了关键图片信息“干栏式房屋”,结合课本所学分析,距今约七千年的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在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这种房屋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防止禽兽虫蛇侵袭,通风防潮。

(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农耕文化知识点。

材料提供了关键图片
信息“半地穴式房屋”,结合课本所学分析,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
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也过上了定居生活,半坡原始居民主食
有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半坡原始农耕文化知识点。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故答案为自然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北方干旱少雨,
南方潮湿多雨。

(4)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主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居住在洞穴,说明当时的生产力水
平还很低,没有掌握盖房定居的技术;过上盖房定居的生活,可以说明
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原始居民过上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人类进一步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改善生产环境。

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12 .错误:四羊方尊订正:司母戊鼎
【解析】
试题分析:商朝的青铜文明高度发达。

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
器的代表作,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是目前世
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考点:青铜文化
点评:考查学生对商朝代表性青铜器的识记,还要了解这些青铜器的图片,属基础题。

13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女皇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政期间,继续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
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故本题正确。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14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纷争的史实。

春秋战国是我国东周发展的先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春秋五霸是先后起来称霸的五个霸主,战国七雄是同时存在的。

故本题中春秋五霸错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15 .错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

16 .五六千石刀粟半地穴式彩陶符号织布制衣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学生应对半坡原始居民的情况应该有一个具体的了解。

如生活的时间、农业、手工制造等方面都应充分的掌握。

17 . A 辽 B 北宋 C西夏 D 金 E南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根据所学知识,辽、北宋、西夏是同时并存的政权,金和南宋时同时并存的政权,根据图上的地理位置填出各自的政权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8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解析】
试题分析: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来华,居住十几年。

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忽必烈建立元朝
19 .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中央政府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达赖和班禅相关知识的识记。

在人教版七年
级下册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一子目的内容中,有这样一些原话:“顺治帝还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
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
中央政府的册封”。

考点:达赖和班禅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达赖和班禅相关知识的识记。

20 .图一:司母戊鼎;图二:四羊方尊;图三: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解析】
试题分析:(1)司母戊鼎出土于殷墟,因鼎的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
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
工艺精湛,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

(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商朝青铜器的精品。

(3)三星堆青铜立人像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的“三星堆”文化,它
属于青铜文化。

考点:灿烂的青铜文明
点评: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
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1 .甲骨文商
【解析】本题考查商朝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
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

22 .李冰都江堰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23 .(1)材料一商鞅变法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2)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
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秦孝公北魏孝文帝敢于向旧势力挑战,创新精神(其他意思对亦可)【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准确识记。

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
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又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
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影响的认识。

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其中最著名的是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
国家承认提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建立县制。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
国家。

第(3)问,这是一道较开放的历史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鞅变法的主持人是秦孝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持人是孝文帝。

秦孝公、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创新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24 .答:内容:周王把土地、臣民授予亲戚、功臣等,称为“授民授疆土”,封他们为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受封的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

诸侯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作用:通过分封制,西周把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
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的继承权,建立起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

经过逐步分封,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规律。

【解析】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
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土地、臣民授予亲戚、功臣等,称为“授民授疆土”,封他们为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受封的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

诸侯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通过分封制,西周把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依据
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的继承权,建立起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

经过逐步分封,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
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规律。

25 .(1)①经济全球化(1分)②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或者
科技革命的推动)(1分)
(2)欧盟,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

(3)应对措施: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适应经济全球
化的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
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1分)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经济全球化带
来的风险保持清醒认识,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
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从图一美国麦道飞机国外零件供应地示意图和图二海尔北部总部(曼哈顿)可以看出,飞机的制造一国已经不能独立完成了,需要很多
国家的共同协作,像百事可乐,海尔,三星已经在世界各地扎根,这些
都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主要
是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有关。

(2)根据所学知识,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
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2年2月1日,各国外长
正式签署马约。

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1993 年11月1日正式
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欧盟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它的成立,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

(3)此题是开放题,该问题学生只要能从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与交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国力,能从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认识,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
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等方面回
答(意思对即可得分)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分析理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
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它对每个国家
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
是要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26 .(1)穷奢极欲,酷虐残暴。

(意思相符即可)虚心纳谏;选贤用能;完善制度,革新措施;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负担;重视法治;推行开
明的民族政策;重视对外交流等。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唐太宗。

开明的民族政策。

(3)统治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强盛;边疆各族顺服等(需答出“边疆各族顺服”,其他任何一项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概括可知唐太宗认为秦始皇、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原因是穷奢极欲,酷虐残暴。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
的措施包括: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完善制度,革新措施;减轻百姓的
赋税和徭役负担;重视法治;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重视对外交流等。

(2)根据材料二中的人物魏征和材料出处《贞观政要》可知,“朕”指的
是唐太宗;
唐太宗接受魏征“偃革兴文,布得施惠”的建议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边疆各族顺服”可知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建议,使得唐朝统治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强盛;边疆各族顺服等。

点睛:关于唐太宗时期形成的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需要掌握唐太宗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的措施,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对唐朝历史产生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