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与反抗───论汤婷婷《女勇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抑与反抗───论汤婷婷《女勇士》
压抑与反抗───论汤婷婷《女勇士》
论文导读:
76年,汤婷婷出版了她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女勇士》,以一名生活在美国唐人街华裔的视角来讲述女性的故事。

汤亭亭身兼华裔和女性双重身份,面临多重压抑:
一是传统中国文化对女性压抑,一是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对种族他类的压抑,以及在中美两种文化下无从选择,缺乏归属感的压抑。

整个故事充满了压抑的氛围。

到美国来寻夫这一行为是对丈夫几十年冷落她的一种反抗,是她第一次主动对丈夫提出要求,虽然她犹豫不定,还需要姐姐的撺掇。

关键词:
华裔,女性,压抑,反抗76年,汤婷婷出版了她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女勇士》,以一名生活在美国唐人街华裔的视角来讲述女性的故事。

汤亭亭身兼华裔和女性双重身份,面临多重压抑:
一是传统中国文化对女性压抑,一是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对种族他类的压抑,以及在中美两种文化下无从选择,缺乏归属感的压抑。

[1]在该书中,既有作者的想象又有真实的成分,而贯穿在全书中的情感是由压抑到反抗,体现了女性反抗束缚和对个人身份的追求。

一屈服的传统女性第一章《无名的女人》讲述了我姑姑的故事。

整个故事充满了压抑的氛围。

一个中国传统妇女,她的丈夫是家人给她选的,她只是乖乖接受,而且不得不在婚后等待守候。

参考网。

这孤独的等待对她公平吗?但是妻子的身份要求她遵守妻子的义务和道德规范,只有听命服从。

一个正常人与生俱来的欲望和权利遭到剥夺和压制,这样的社会准则使她生活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中,没有拒绝和选择的机会。

她遭到诱奸,可是她没有去控告他,没有去向家人求助。

面对威胁和伤害,她选择了沉默。

因为她已经习惯了去照别人说的去做。

这服从的根源是成长的家庭,是生活的环境,是社会给妇女制定的三从四德,是妇女低微的社会地位。

就是这样一个惯
于服从听命的女人,却遭到全体村民的惩罚。

恐怖的夜晚,村民群起而攻之,凶狠的咒骂和野蛮的报复,把一切罪责全推给了这个女人,一个被动的受害者。

家人把遭受的怨气全归咎于她,她已经到了无法再忍受的地步,压抑的情绪也到了顶峰。

伴随着腹中孩子的出生,她第一次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投井。

自杀本身是一种消极的反抗,她用这种方式反抗封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残害。

家人将她视为耻辱,不再提起她,当作她从未出生。

其实这是更为残酷的惩罚,来自于亲人。

作为生活在美国社会的华裔女性,受到美国社会追求个性解放价值观的影响,作者批判中国传统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

作者写文章推测姑姑怀孕的真相,为她的悲剧命运鸣不平,用文字描述死去的姑姑,铭记她的存在,表明了对姑姑同情的态度,表达了对中国旧社会妇女不平等地位以及社会对其残酷的迫害的抗议。

第四章《西宫门外》讲述了作者的姨妈到美国寻夫的经历。

一直以来靠丈夫的钱生活的她在丈夫面前没有强烈的自尊和独立的人格,没有与丈夫平等对话的地位。

见丈夫前她幻想丈夫会接受她的到来,丈夫的认可和接纳是她的精神支柱,也是她来美国前和来美国后压抑情绪的释放途径。

到美国来寻夫这一行为是对丈夫几十年冷落她的一种反抗,是她第一次主动对丈夫提出要求,虽然她犹豫不定,还需要姐姐的撺掇。

遭到丈夫的拒绝后,她的精神支柱倒塌,心理失衡,所以疯掉了。

姨妈的悲剧令人叹息。

姨妈的悲剧证明如果继续遵循男尊女卑的传统信条,女性是没有个性解放,活出自我价值的前途的。

二反抗的女性形象第二章《白老虎》前半部分是对中国古代传说花木兰的改写。

文章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整个故事。

女主人公从小深山学艺,长大后替父参军,惩恶扬善,为民造福。

花木兰的形象突出了女性特征,强调反叛精神。

[2]后半部分是作者联系花木兰对比自己现实的生活。

从小因为我是女孩,处处感受到了性别歧视。

移民到美国的华人继承了重男轻女这一观点。

作者从小听到的是养女还不如养只鹅,女孩总要嫁出去,看到的是生了男孩便要举办宴席,隆重气派,而女孩却从未享受同等待遇。

她想靠努力学习赢得赏,却未曾得到。

她想以后单身,改变女孩总是要嫁出去的看法。

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使作者愤懑不平,内心压抑。

工作上身为黄种人受到歧视,家里辛苦经营
的洗衣店被强行拆除,远在中国的土地被夺走,所有的一切不公尽管使她感到义愤填膺,倍感压抑,但她却不能改变现状。

传说中的花木兰具有男子汉般的勇气替父亲担当风险且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被人们作为女中豪杰的典范来敬仰崇拜。

于是我只好借助想象,想象自己是传说中的花木兰,可以有高强的本领,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反抗不公的现实,成为一名众人仰慕的女勇士,而不是现实中无用的女孩。

作者在文章结束时仍希望别人能发现她和花木兰之间的相似之处,毕竟她们都是中国人,都是女孩。

其实作者是想借花木兰这一形象作为对一直遭受歧视的抗议,不但是对华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谴责而且是对白人社会种族歧视的挑战。

她向想象中的女勇士的靠拢就是为了超越封闭的单一身份,获得一种想象中的权利和自主,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坚强勇敢,自强不息,受人尊敬的女性。

[1]她想要改变华人社会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证明女性和男性具有同样的勇气和能力,应该得到同样的地位。

同时她也向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歧视发出挑战,要驰骋在美国的大街上夺回家产,虽然只是想象,却也发出了华裔的反抗之声。

第三章《巫医》讲述了作者母亲的经历。

在我的母亲的奋斗经历中可以看出情感上的压抑和反抗。

母亲的两个孩子夭折,丈夫远在国外,自己也已经到了中年,面对困境她没有消沉,反而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新的方向,到学校学习,成为一名医生,积极与逆境抗争。

身在美国,她经营17年的洗衣店被政府拆除,半生心血付流水。

参考网。

她内心自然是痛苦压抑。

可她仍不放弃积极生活,年过80仍继续工作赚钱。

她不向困难低头,奋力抗争的勇气可嘉,是一位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母亲形象。

而这一形象与传统中国妇女懦弱,缺乏个性和理想追求的形象截然不同,是作者同的女性形象。

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俨然是女勇士的化身,女儿力量的源泉。

[2]三中美文化下的压抑与反抗第五章《羌笛之歌》讲述了作者自身的经历。

作为华裔,我和其他华裔的小女孩一样在学校里只读书不谈话,几乎像患了失语症一样,而读书声听上去大多也像轻声哼。

这似乎成了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而其他华裔女孩同样的沉默证明华裔儿童背负了过重的心理负担,压抑着正常交流的天性。

可是当我走出这个沉默的心理障碍后,却越来越不能忍受其他女孩的
沉默。

我下定决心要让一个一直沉默的女孩开口讲话。

我用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我告诉她我恨她,打她,拧她,她一直哭却不开口。

我为什么如此痛恨其他华裔女孩的沉默?因为首先我认为华裔同学在学校里只读书不开口谈话,和其他同学相比,是极不正常的。

而这些同学在汉语学校中无法无天,吵闹一片的行为判若两人,这说明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完全具备正常交谈能力。

再者,在美国学校不敢开口讲话在我看来是懦夫的表现,身为华人,保持沉默不开口是在别人面前示弱,是没有自尊的表现。

参考网。

即便是其他华裔女孩沉默,对我也有极大影响,因为我和其他华裔女孩是属于同一类人。

生活在封闭落后的唐人街,与美国主流文化缺乏沟通交流,在强势文化面前,华裔受到排挤和冷落。

华裔儿童在这种压力下沉默。

可是我对此感到愤懑,努力奋争,要打破这层文化压制,努力适应环境。

对沉默的女孩的教训表达了作者努力追求自我,打破桎梏,重树信心,走出自卑阴影的决心。

[3]我和母亲之间存在着代沟,父母一方面对许多事解释不足,另一方面又讲了许多家乡的生动故事。

我对中国又熟悉又陌生。

我挣扎着要分辨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幻想的,偏要说出不可说的,想知道究竟那些是中国的文化遗产。

[4]长久以来我脑袋里的种种幻想母亲不知道,我学习优秀,她却视而不见。

母亲还一直拿中国的传统观点来衡量,看不到我的价值。

终于有一天,我情绪激动,把我所有的一切想法都讲了出来。

我处于中美两种文化夹缝中间,时刻面临矛盾,迷惑和自身身份的探究。

我渴望母亲不要总以为我全盘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我渴望将这两种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

这就是一个长期在两种文化间压抑与反抗的过程。

压抑是因为母亲看不到真实的我,不认同我的价值,我不知如何在两种文化间取舍。

反抗是我融合两种文化,与母亲主动沟通,获得认可。

文中蔡琰的故事传达出作者采取既努力保持自身文化,又积极适应环境的折衷的方法来消除文化冲突。

[3]由此看到,《女勇士》一书,压抑与反抗的情绪过程贯穿全书,针对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作者既有对传统中国文化中妇女卑微地位的批判,也有对华裔边缘化地位的挣脱。

作者打破文化,语言,性别界限,塑造了强大的主人公形象。

作者努力追求一个全新,勇敢,自立自强,
自由独立的女性形象,并且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反抗中美两种文化的压制,最终发现了自己的新身份:
一个不属于任何社会的华裔美国女性。

[5]参考文献[1]王光林,《错位与超越》[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
6.[2]杜鹰,《女勇士》的女性主义特点和困境-----《女勇士》中花木兰形象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X (3).[3]汤荣,《女勇士》双重边缘下女性的自我属性建构,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J],201X
(6).[4]Elaine H. Kin《亚裔美国文学作品及社会背景介绍》[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
6.[5]张延军,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多重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J],世界文学评论,201X
(2).
严羽“妙悟说”
徐志摩和他的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