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
启蒙教师和终身教师,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以及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决定的。

下面和一起来看家庭教育环境
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希望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篇1
一、家庭环境中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
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似春日里和煦的暖风,冬日里温柔的阳光,滋润
着孩子的心田,沐浴着健壮的幼苗。

没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植物将无法成活;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的身心发展将会受到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土壤”。

有了这块养
料充足、根基肥沃的土壤,再加上充足的光照,适宜的空气和水分,家园
里的小苗才能茁壮成长。

教育专家调研发现:绝大多数“成绩不好的儿童”,不是因为智力方
面的差异造成的,而是受“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不良家庭环境带给孩
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对孩子的
情感、个性、品德等方面造成恶劣影响。

3、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
和人际氛围构成的。

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
其对子女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特别深刻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得出,在影响人
们健康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家
庭情绪”。

我们经常说要保持自身良好而稳定的情绪,以增进身心健康。

其实,仅仅关注自己的情绪是很不够的。

因为,每个人每天约有一半以上
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

家庭情绪是一个整体,每个家庭成员都
不能完全某某某,都要受到家庭整体情绪的影响。

而对家庭中未成年的子
女来说,家庭情绪的整体状况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重要。

由于对子女的期望所引发的对其健康成长方面的潜在影响也是不容忽
视的。

望子成龙一直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和动力,然而我们所面对的现
实却是,绝大部分家庭教育只重视智力因素的训练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比如,有的家长把孩子学知识放在早教的首位;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期
望过高,盲目攀比;有的家长则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转嫁到孩子身上,
而家长这种一相情愿的所谓理想跟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有时是背道而驰的,这势必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以至于导致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二、家长要全力打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建立良好家风,父母率先垂范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培育
良好家风的优良传统。

古人讲:“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
儿孙”,要求家长作风正派,思想纯正,言行慎重,为儿孙做出表率。


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斯特娜夫人说得更透彻: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
处作孩子的表率。

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2、创设健康、和谐的心理成长环境
培养孩子成才不仅需要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标志。

心理环境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助于
儿童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品质的培养;相反,不良的心理环境,只能使
人感到处处受压抑,导致各种不良品质的形成。

生态教育环境理论强调利
用环境来陶冶人,即通过创设最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来改变儿童的
不良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告诉我们,在原有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的基础上,儿童可以依据不同的环境,建立起新的行为习惯和方式。

因此,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的意义就在于有效地掌握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
环境因素,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利用和控制这些因素,使之有利
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以保证儿童教育目标的实现。

3、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搞好家庭教育环境建设,必须重视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前苏
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各个细节由
家庭的风气来解决,而家庭风气不是想出来的,也不能用人工来保持。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一个人终身受教育的场所。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良的个性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家
庭成员的言传身教,更离不开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为此,家庭成员之间
应团结和善,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理解和支持,在亲情、血缘的维
系下建立民主平等的朋友关系。

4、把握教育之“度”,走出家教误区。

5、创建学习型家庭,把家庭变成学习的乐园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学习。

这种学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孩子学,父母
陪着学”,而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父母要虚心向孩子学习,视孩子如
朋友,变家庭为学习乐园。

创建学习型家庭,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理想
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

这是推进家庭教育环境建设的大气候,也是孩子们所期望的。

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研究和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的问题,努力为新一代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篇2
桔生淮南即为桔,桔生淮北即为枳。

环境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古人
早有认识。

孩子住在公墓附近和集市旁边,只能学着玩;只有到了学堂附近,才
学习礼仪和要求上学。

孟母因此三迁。

环境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要,古人也
早有认识。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正如鸡蛋与温度。

没有适宜的温度,鸡蛋永远也变不成小鸡。

下面我就目前一些家庭教
育环境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家庭教育的作用与特点
(一)、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家庭成员在地理空间上
充分接近,互动频率高。

家庭教育以爱为基础的个别指导和终身塑造,对
个体的社会化作用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特点:1)
先入为主的先主性;2)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3)家庭群体中
交往接触的密切性;4)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5)教育与生活的
统一性。

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
且参入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社会的风貌。


受教育者在人生“第一环境”中接受教育影响往往表现出难以磨灭的
铭刻性,这种铭刻性的品质给他们终身的发展打下不易改变的印记。

在孩
子某某某行走于世之前,孩子有大半多的时间是同家长一起生活的,父母
是子女天然的、不可选择、不可任意更换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德
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学校德育、社会德育要强烈、深刻得多。

孩子的发展,父母是责无旁贷的。

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依靠,他们对亲情的付出与对孩
子的爱,将可能深刻影响孩子日后的人格。

因此家长应努力形成良好的家风,形成诸如追求理想、积极向上、团结和睦、民主平等、勤奋好学、勤
劳节俭、爱好健美、讲究卫生等良好作风。

良好的家风能使家庭德育发挥
更大效能。

儿童入学前已经形成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模式以及反映某式。

在此过程中,父母及家庭是最重要的参照系,是被模仿的主体。

鲁迅
认为,儿童教育首先要从家庭开始,父母就是最早的教育者,父母对儿童
不仅有养育的责任,而且有教育的责任。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有鲜明的特点。

掌握这些特点,对班主任
依据其优势特点组织与协调家庭教育力量,促使家庭教育科学化,从而更
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早期性与奠基性。

早期性和奠基性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

婴儿
呱呱坠地,首先接触的是家庭。

此后的一个相当长的阶段里,孩子的绝大
部分时间仍是生活在家庭环境之中。

这期间,他们除在父母那里获取自身
生理、生活的需要外,还从家长的言语、表情中认识外部世界,从家长对
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形成对人类社会的最初印象。

以后,他们
就是凭借着这种影响,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进行选择,包括接受与其意愿
一致的,排斥与其意愿相悖的。

2、自然性与随意性。

家庭是儿童天然的学校,家长是儿童天然的老师。

同时,这也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伴随自然生活的教育。

这也就是说,家
庭教育中最经常的、大量的是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显现
出来的品行、志趣、性格、生活方式等对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潜移默化
的影响。

这就体现出了家庭教育的自然性。

家庭教育的自然性导致了它的随意性。

这是由于家庭教育往往是在不
经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同时,家庭教育中一般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
计划和固定的教材,更没有具备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专职教师,也没有对教
育方法、方式的严格、明确地规定和对教育结果的检查与评定,更没有升
留级制度。

3、长期性与连续性。

教育子女是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任何家庭
中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对其子女的其中一个阶段负责,而是对子女的终生负责。

所以,家庭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不是一时或短时期的,而是长期的、终生的。

家庭是永久的教育场所,父母是终生不变的教师,这也就使家庭
教育具有了连续性,可以使受教育者在稳定的、连续的家庭影响中,以累
积的方式接受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与误区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这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呐喊唱出了无数人对这变幻莫测繁华纷扰世界
的迷惘与困惑,同时也道出无数教师和学生对现在一些家庭教育无可奈何
无所适从的心声:
──生上学路上拾得手表一块,到校后立即交给老师,受到老师的称
赞和同学的夸奖。

放学回家却遭到父母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你一没偷
二没抢,为什么把手表上交?傻瓜!”
──幼儿园教师问学生:“当别人欺负你时怎么办?”大部分孩子回
答说:“我也打他!”教师大吃一惊,刨根问底,回答大同小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样教的。


──班打扫卫生,因老师一时疏忽,忘了强调,厕所没扫。

老师问谁
愿意去打扫,几个学生放学后自告奋勇去清扫。

不料一家长来接儿子,见
儿子正在厕所里满头大汗搞卫生,马上气呼呼地找到老师:“你凭什么让
我孩子干这种臭活儿?他在家里还没扫过地呢!”……
目前,许多教师摇头嗟叹:学生难教。

究其原因,原来是家庭教育从
中作梗。

一方面,老师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和谐地发展;另
一方面,家长却又对学生言传身教如何拈轻怕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学生
也时常耳濡目染贪某享受不劳而获……处于夹缝中的学生对此往往表现得
无所适从:老师虽然是心中的偶像,但家长却是自己的“保护伞”,供自
己生活、读书识字。

于是感情的杠杆便偏向父母,家长“略施手脚”,教
师的苦口婆心顷刻间前功尽弃灰飞烟灭。

学生良好的教育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社会固然责无旁贷,但
家长也理应配合协助促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否则误己子女殃及自身。

(二)、家庭教育目前仍存在诸多误区:
1、家庭教育不仅仅是辅导孩子学习
通过对本校个别班的学生的家长调查显示,10%的家长对“只要孩
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态度,大部分家长对此观
点总体上倾向于认同,只有27%的家长完全不同意此说。

对“孩子有健
康的`身体、良好的情绪比学习还重要”这项调查,完全同意的家长仅占5%,有32%的家长完全持反对态度。

在家庭教育中,有26%的家长
主要是辅导孩子学习,对学习以外的内容很少过问。

许多家长表示,现在
即使培养孩子项技能和特长也是为了能让孩子在将来的升学中比别的孩子
有优势。

这种只关注孩子学习,而忽视了孩子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劳动技能
等方面培养的家教方式,不利于孩子正确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2、儿童教育中父亲参与程度低
调查表明,持有“教育孩子是女人的事”传统观念的父亲大有人在。

接受调查的家庭中,60%的母亲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有15%的家庭家教任务由祖父母承担,父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过25%。

很多
父亲对孩子或不闻不问,或是态度简单粗暴,缺少耐心。

父亲在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双方都参与家庭
教育,父母行为方式互补,孩子能从父母双方身上吸取优点,有利于孩子
完善的人格的形成。

父亲游离于家庭教育之外,对儿童性格的培养也不利。

儿童在通过模仿进行性格学习阶段,由于缺少了父亲的影响,会导致男孩
子言谈举止像女孩子,胆小柔弱,缺少男子气。

3、父母缺少科学系统的家教知识
调查问卷中有“家长列举自己读过的有关儿童教育方面的书”这项内容,只有5%的家长读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25%的家长读过《卡尔威特》和《哈佛女孩刘亦婷》;23%的家长在这一项中列出的是《唐诗三百首》、《育儿家典》一类书籍;17%的家长的教育知识是从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获得的;25%的家长在这项调查中留下空白。

专家认为,由此可见目前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虽有较高的积极性,但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处于盲从状态。

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家长应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及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家教方法,这样的家教才能成功。

4、儿童消费过高
调查发现,出于对孩子的爱护,家长都是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消费额占家庭总收入的35%以上,有的家庭甚至超过了50%。

父母们在孩子们身上花钱不吝惜。

有些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奢求。

太高的儿童消费不仅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更使儿童从小不懂得勤俭节约,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吃不得一点苦,容易使他们养成唯我独尊和自私自利的性格。

三、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家庭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因此,要想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家长必须首先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把握住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1、榜样的原则。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
的原则之一、俗话说:欲教子者先正其身。

这是告诫做父母的要严格要求
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旁边有个正在成长的以你为榜样的孩子。

2、教育一致性的原则。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
教育共同影响的整体成果。

如果各行其事,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
不会成功的。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使
其取得一致,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前后统一、步调一致。

3、回避原则和信息净化原则。

家长在议论领导或同事长短及夫妻婆
媳之间的矛盾时,应避开孩子。

对不正确的言论、现象应给予客观的分析、批判;对社会上、邻里间一些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要帮助孩子分清,要求
孩子对不文明的言行一定不学不做。

4、平等、民主、正面教育原则。

目前,家长说了算,家长和子女不
平等,甚至对孩子随意打骂现象还依然存在。

这样是不可取的,会使孩子
形成许多坏习惯。

家长有事要同孩子商量,自己有缺点要勇于向孩子承认。

孩子有了缺点错误,家长不打骂,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孩子
改正。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1、要创设温馨愉快的氛围。

家庭中温馨愉快的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解
除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和紧张感,使孩子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精神的愉快。

因此,家长要坚持平等、民主、正面教育的原则。

家人要互相尊重,和睦
相处,多关心孩子,让孩子从家庭中得到极大的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能
够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2、创设整齐、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

住房不论大小,都应布置得
整齐美观,使人感到舒适。

房间里光线要充足,色彩宜柔和协调。

写字台
应放在窗前光线充足明亮的地方,有利于学习。

床应放在光线较弱的地方,有利于休息。

如果父母与孩子同居一室,在布置房间时,应给孩子留下一
个小天地。

衣物、书籍等放在适合孩子取用的地方,并且让孩子自己布置,培养孩子爱美的心理,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而言之,家长教育孩子应严爱结合,要求统一、严格不是简单的限制、命令,更不是严厉、专制、打骂、体罚,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引导和
启发,严格要求应与尊重、信任、关心、热爱孩子相结合,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要让“理”制约“情”并成为情的基础,教其学会做人的道理,把他们培养成才。

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在亲子感情的伴随下进行品德教育,教他学会做人,把其培养
成人。

护短、溺爱、娇纵、不管、不教,或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违背家庭德育的规律和特点。

家长应该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更不要因求好心切而做出不适合孩子程度的要求;不
要因怀疑孩子的能力而事事代劳。

请勿用“金钱”打理一切,再多的金钱
也抵不过真情的价值,也买不到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更买不到健全
的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