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高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本卷共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这一制度的创立时间应在
A.公元前3世纪B.公元7世纪C.公元14世纪D.公元17世纪晚期
2宋代经济的发展被不少西方史家称为“商业革命”。
下列各项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B.江南市镇的广泛兴起
C.都市中始现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D.“市”分散于宅屋之间
3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
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B.戊午年C.己未年 D.癸卯年
4《都城纪胜》记载:“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X。
”《梦梁录》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以上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A.秦汉B.隋唐C.两宋D.明清
5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D.“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
6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7X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
……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
”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8“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某某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
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
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英美这样做的法律依据是
A《某某条约》B《辛丑条约》C最惠国待遇D国际法
9学者认为,我国在历史上曾经三次错失经济现代化的重大机遇,其中第一次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错失英国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
当时中国错失现代化机遇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和闭关政策B.列强侵略利比族危机
C.军阀混战和社会分裂D.阶级对立和革命战争
10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某某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某某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某某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孙某某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1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某某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某某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含义是指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开始走向合作抗日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2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
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
台④还我某某,还我某某。
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13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
14英国《泰晤士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社论说:“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该)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该战役是指
A.淞护会战B.某某会战C.某某会战D.某某会战
15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
”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表1 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表1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17当前,党和政府在某某地区实行的重要制度和政策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18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
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
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
”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19下列有关新中国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①1964年第-颗原子弹爆炸成劝②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劝③1992年“神舟”飞船取得首次试验成功④2003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有资料显示,1938年10月,八路军人数将近25万人,较之1937年底的9万余人增加了近2倍。
下列各项中,体现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D.国民政府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21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如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
A.文字史实大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2.1973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9.2%。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文革”动乱还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B.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及时纠正错误
C.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
D.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进行全面整顿
23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某某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以下关于当时孙某某遗志即将实现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B.建立新某某主义政权,保障某某权利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24.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①“革命委员会”广泛建立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④
25.1950年6月到1953年底,美国的“特需”采购为日本带来约23亿美元。
丰田会社的社长后来回忆说,“这些订单救了丰田的命。
我既为我的公司感到高兴,又对我欣喜于别国的战争而怀有罪恶感”。
这场“别国的战争”指的是
A.苏伊士运河战争B.朝鲜战争C.美苏冷战D.巴勒斯坦战争
26.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2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以及-------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将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学发展观③理论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填入空格,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28.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 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29.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②④①D.②③①④
30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块石座铜碑。
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 (1521)
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
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
麦哲伦船队于1522年9月6日完成第一次环球航海”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
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
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由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判断:
A 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随意性B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互相矛盾
C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D纪念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够客观
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第31小题12分,第32、33小题各14分,共计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请于某某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
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某某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某某,还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
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
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
化而启蒙。
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X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5分)(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
材料二
参加26届联大的中国代表会见尼克松会见田中角荣
材料三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外交史上哪些重大成就?对中国外交产生什么影响?(5分)
(3)材料三与材材一相比,我国对俄罗斯(苏联)外交政策有什么新变化?〔2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坚持的外交原则是什么?你有何认识?(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4分)
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古今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
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
——摘自1924年孙某某的《建国纲领》
材料三:在1987年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 ——《文选》第3卷
材料四: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健全严格规X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并予以分析评价。
(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某某对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X?(不能照抄原文)(4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在土地经营和管理制度上有何发展?(4分)
杭高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答卷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12分)
32(14分)
33(14分)
自选模块测试题
题号09 科目: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X;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
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日本和中国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之前两国面临的社会形势有何共同之处?(4分)
(2) 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向学习西方有什么突出特点?(4分)
题号10 科目:历史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1月27日下午14点30分在漫天大雪和哀鸣的火车汽笛声中,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元首及代表齐聚波兰,与部分年迈的纳粹集中营幸存者一起出席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
——新浪网
材料二: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德军在1939年建立的。
到苏军解放时,有400多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因此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这里成为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观,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
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正义网
请回答:
根据材料回答,奥斯威辛集中营为什么是犹太人永远的“噩梦”?(4分)
2)奥斯威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举行解放纪念活动有何意义?(6分)
历史答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31.(12分)
(1)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1分)影响:启迪人们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1分)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某某义(某某某某);某某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想。
(5分)
(3)特点:为现代化而启蒙(1分)原因: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此处答“国情”、“社会性质”等不给分。
(2分)
(4)作用:思想解放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每点1分,共2分)
32. (14分)
(1)方针:“一边倒”。
(1分)目的:保障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巩固中苏两国人民团结友谊。
(每点1分,共2分)特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1分)
(2)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
(3分)
影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打破了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2分)
(3)新变化: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针对第三国。
(2分)
(4)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分,答案不完整不得分)认识:国家利益是外交的核心;外交政策应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2分)
33. (14分)
(1)主要观点:主X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X个人实施救助。
(2分)
分析评价:孔子的主X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4分)
(2)主X: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明确提出了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4分)(答对一个要点得2分,两点即可)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