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明有火,用了清热药反而火气越来越大?治疗火郁的基础方——升降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明明有火,用了清热药反而火气越来越大?治疗火郁的
基础方——升降散。
为什么明明有火,用了清热药反而火气越来越大?治疗火郁的
基础方——升降散。
今天来聊聊火郁发之。
先看症状:容易烦躁,睡眠差,精神不振,但头汗出,或者无汗,手足不温,面色红或者暗,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再看舌头、脉象:舌质红,或者仅是舌尖红,舌体瘦薄,舌苔黄而干,脉象沉而燥。
火郁发之一词,首次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经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
”
对于这条条文的内涵,著名医家王冰指出“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他认为,所谓的“发”是指通过发汗的方法,把郁于肌表的风寒之邪从汗而解。
他的理论依据源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太阳病篇》。
但是,“火郁发之”其实并不局限于发汗这一种方法。
著名医家张景岳说:“发,发越也,凡火郁之病,为阳为热之属也,…凡火所居,其有结聚敛伏者,不宜蔽遏,故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非独止於汗也。
”
所以,所谓的“郁”其实是指无形之火热或者阳气被有形之邪所郁遏,不能正常发散泻越,使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出现一系列火热症状的一种病理表现。
金代医家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指出: “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
”
由此可知,郁的本质是气机不畅。
只要能引起气机不畅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火郁。
《素问玄机原病式· 病机十九条》指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
则明确指出,风、寒、热、湿、燥、火等六气、喜怒忧思悲恐惊
等五志,过极皆可化火。
尤其是与机体内的痰浊、瘀血、食积等病理产物相结合,更容易导致气机壅滞,升降出入失调,郁久而化火,形成火郁。
而五脏六腑的气化功能,如脾主升,胃主降;肝主升,肺主降;肾水升,心火降,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具体表现形式。
若升降出入失职,则五脏气机失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百病乃生。
火郁应该如何治疗?
火郁的本质是郁,火是病理产物,发之是治疗火郁的基本原则。
治疗的着重点在郁,不在火。
见到有火,很多人容易不假思索的运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载的: “热者寒之。
”这一治疗原则。
这句话所指的“热”是实热。
而我们这里谈的火郁之“火”是郁火。
火热与郁热的本质区别在于:火热是弥散的、充斥表里内外、鼓动的。
郁热则是气机被郁遏。
所以,治则是发,是宣通、透散,而不是单纯的苦寒清热。
苦寒之品有个弊端,容易凝滞郁闭气机,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有“火”,用了清热药反而“火气”越来越大。
今天要讨论的是治疗火郁的基础方——升降散。
升降散出自清·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
组成为白僵蚕(酒炒)6克、全蝉蜕(去土)3克、姜黄(去皮)9克、川大黄(生)12克。
本方之所以称之为升降散,是因为本方有升降气机之功。
而火郁之证,实质是火郁引起的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所以用升降散加减治之。
本方四个药,可分为两组药对。
一、升清阳,透郁热:僵蚕、蝉蜕
其中以僵蚕为君药。
僵蚕,辛,咸,性平。
归肝、肺经。
为阳中之阳,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效。
方中用僵蚕,取其辛能散郁,咸能软坚结之用。
僵蚕善升清阳、散郁火、散郁结,主要用于破散体内各种病理产物引起的气机结聚,如痰结、郁结、淤结等。
此外,僵蚕还有轻清升浮之性,有升清阳之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素体血虚及无风寒客邪者不可用。
蝉蜕在本方中为臣药。
蝉蜕,甘,寒。
归肺、肝经。
为阳中之阴,有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之功。
黄元御在《玉楸药解》云:蝉蜕轻浮发散,专治皮毛。
由此可知,本方用蝉蜕取其疏散宣宣透之性。
僵蚕将火郁打开,蝉蜕将打开的郁火从肌表透散出去,起到清道夫的作用。
僵蚕升清散热结,蝉蜕宣透郁火于肌表,两者主升散气机。
气机升降出入失职,常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机郁滞,则血行不畅,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谓。
故方中用了第二组药对。
二、降阴浊,行血气:姜黄,大黄
姜黄为佐药。
姜黄,辛、苦,温,归肝、脾经,为血中之气药,有行气活血解郁之功,与僵蚕散结之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在于姜黄入血分以行气,可破血中之气滞。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姜黄可以治疗痈疡肿毒,但其性并不寒,其功也无清热解毒之用,而是由于其破结聚之性。
所以,方中用姜黄实为破血中之气结。
而用大黄为使,取其苦寒降泄,泄热于下之性,与蝉蜕在方中的职责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蝉蜕将郁火从肌表透散,而大黄将郁火从大便排出。
大黄,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之效。
本方用大黄:
一取其清热毒于大便之中;二取其破热结于大便之中;三取其降阴浊于大便之中。
诸药相伍,清升浊降,气血通畅,使郁火透散于肌表、清泄于大便而解。
升降散适用于气机郁滞,郁热内伏之证。
但是,引起火郁的原因有很多,如气滞、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均可壅滞气机而形成火郁。
因气致郁者,当以治气为先透达次之;因淤血致郁者,当以活血化瘀为先宣透次之……总之,治病必求于本,辨证论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