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一、概念题
1.产业资本
2.货币资本
3.生产资本
4.商品资本
5.资本循环
6.资本周转
7.资本周转时间
8.资本周转次数
9.生产时间
10.流通时间
11.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12.固定资本
13.流动资本
14.流通资本
15.固定资本磨损
16.固定资本折旧
17.折旧费
18.折旧率
19.年剩余价值率
20.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
21.社会总产品
22.社会生产两大部类
23.外延扩大再生产
24.内涵扩大再生产
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6.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二、思考题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是什么?
2.产业资本循环为什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3.实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
5.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区别? 6.怎样考察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7.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8.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9.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10.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13.经济危机为什么是周期性地爆发?
1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是什么?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产业资本
答:产业资本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生产领域发挥职能的资本,即投入到工业、矿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领域里的资本。
产业资本是惟一能产生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最能表明资本运行的本质。
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共同组成资本的不同形态,分别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履行职能。
产业资本处于物质生产领域,提供物质产品;商业资本处于商品流通领域,起着实现商品价值的功能;借贷资本发挥货币资本流转中介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业资本的运动是整个社会生产的基础,对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起着决定作用。
同时,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对产业资本的运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
2.货币资本
3.生产资本
4.商品资本
5.资本循环
6.资本周转
答:资本周转是指资本的循环如果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周期性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时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周转速度。
周转速度指资本周转一次所花费的时间,或者说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可以周转的次数。
所以,资本周转速度可以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种方法来表示。
(1)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的时间。
(2)周转次数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在一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
资本周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之一,揭示了时间因素对预付资本量、价值增殖、以及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等的影响。
这些分析使政治经济学对资本的分析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
7.资本周转时间
答:资本周转时间是指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资本的周转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构成。
(1)资本的生产时间。
资本的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处于生产领域中的时间,它包括:劳动时间、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时间、生产要素的储备时间。
(2)资本的流通时间。
资本的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处于流通领域中的时间,它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
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手段的运用,对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8.资本周转次数
答:资本周转次数是指资本在一定时间(一般是一年)内周转的次数。
影响资本周转次数的因素主要有两个:(1)资本周转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的具体内容参见本章概念题7)。
(2)资本的构成,即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比例及其各自周转的速度。
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比例不变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加快,则预付总资本周转也加快;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不变时,由于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大大快于固定资本,所以固定资本比重越大,总资本周转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总周转越快。
9.生产时间
10.流通时间
答: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处于流通领域中的时间。
它包括:(1)购买时间,即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所需要的时间,它主要受生产要素供应条件的影响。
(2)售卖时间,即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它主要受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的制约。
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手段的运用,对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11.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答:劳动时间是指生产一件成品所需要的工作日或劳动小时的总和,也就是生产一件产品时,工人实际从事劳动的全部时间,而休息、停工等时间则不包括在内。
12.固定资本
13.流动资本
答: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劳动对象的价值是一次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出售一次收回,同时进行物质更新。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并被工人消费掉。
故其价值不是转移到产品中去,而是通过工人劳动重新创造出来。
可见,流动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又随着产品销售而一次全部收回。
14.流通资本
答:流通资本是“生产资本”的对称,是指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作用的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两种形式。
其职能是为资本的生产阶段准备条件,并使预付资本得以收回,剩余价值得到实现。
它本身不产生剩余价值。
15.固定资本磨损
答:固定资本磨损是指在核算期内,由于自然退化、正常使用、正常淘汰或正常事故损坏而导致生产者所拥有或使用的固定资本存量现期价值下降。
固定资本的磨损有两种,一种叫有形磨损,也就是物质磨损;另一种叫无形磨损,也就是精神磨损。
(1)物质磨损指机器、厂房、建筑物等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的损耗。
这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使用引起的磨损,二是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磨损。
(2)精神磨损指固定资本在它们的有效期限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上的贬值。
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下降;二是由于新的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因而使原有的固定资本贬值。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固定资本价值上的损耗,而物质形式上没有磨损,所以叫做无形磨损或精神磨损。
16.固定资本折旧
答:固定资本折旧是指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
固定资本的物质形态在报废之前是在生产中长期被使用的,它的价值却是按照其在生产中的损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逐渐地转移到产品中去的。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正常继续进行,必须在产品销售以后,把那部分已经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的价值,以货币形式提取并积累起来,以便若干年后即在固定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完毕时用于更新固定资本。
这种按固定资本的损耗程度进行补偿的方法就称为折旧。
17.折旧费
答:折旧费是指定期的记入到成本费用中的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固定资产经过使用后,其价值会因为固定资产磨损而逐步以生产费用形式进入产品成本和当期费用,构成产品
成本和期间费用的一部分,并从现实的收益中得到补偿。
18.折旧率
答:折旧率是指固定资产每期应计折旧额对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的百分比。
它反映在年度内转移到产品成本或有关费用中的固定资产价值的程度。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首先要计算年折旧率,全面兼顾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等因素,然后在各月平均计提。
折旧率包括单项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
按每项固定资产计算的,称单项折旧率;按每类固定资产计算的,称分类折旧率;按全部固定资产计算的,称综合折旧率。
19.年剩余价值率
答:年剩余价值率是指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为:。
可见,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变化。
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率,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的。
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如果以M′表示年剩余价值率,以m′表示剩余价值率,以v表示预付可变资本,以n表示可变
资本的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率的公式可表示为:。
20.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
答:单个资本是“社会资本”的对称,是指彼此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
各个单个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构成社会资本。
因此,单个资本是社会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
21.社会总产品
22.社会生产两大部类
23.外延扩大再生产
24.内涵扩大再生产
答: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技术进步、改进机器设备、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来扩大生产规模。
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优点有:(1)可以广泛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组织形式,以大幅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2)可以节约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设备条件,提高经济效益;(3)可以在更高水平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成分发挥现有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生产过剩的危机。
它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这里的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只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而言的,是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在资本主义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从上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开始的这段时间,叫做一个周期。
一般说,它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形式。
危机的爆发缓解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立,通过破坏生产力这种强制性方式实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短暂平衡,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继续。
但是每
一次经济危机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的矛盾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得到发展。
26.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答: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是指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其间所经历的时间。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1)危机阶段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商品销售困难甚至被销毁,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生产下降,物价下跌,工人大批失业,货币信用制度被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瘫痪和混乱,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2)萧条阶段的特点是,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停止倒闭,失业人数不再增加,但商品销售仍很困难,信贷关系呆滞。
(3)复苏阶段的特点是,市场销售逐步扩大,生产逐渐回升,企业利润增加,就业日益增多,信贷关系逐渐活跃,当社会生产赶上和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时,便过渡到高涨阶段。
(4)高涨阶段的特点是,市场繁荣,生产上涨,企业规模扩大或新建企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社会购买力提高,信贷关系兴旺。
整个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又会落后于生产的增长,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市场上的商品再度严重过剩时,就不可避免地再一次爆发经济危机。
二、思考题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是什么?
答:资本循环的含义参见本章概念题5。
产业资本的循环要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1)购买阶段
(2)生产阶段
(3)销售阶段
即资本家从生产领域退回到流通领域,把生产出来的新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
如果以W′和G′分别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和货币,则销售阶段可以用公式表示为:W′—G′。
这里的商品是产业资本的另一种职能形式——商品资本。
商品资本的职能,就是要通过商品的出售,实现包含在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由于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商品出售是惊险的一跃,所以,商品的出售或商品资本职能的实现,就成为至关重要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产业资本能否正常循环和资本家的命运。
综上所述,产业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又回到原出发点使价值得到增殖的全部
过程,就叫做产业资本的循环。
用公式表示为:。
由于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第一、三两个阶段是流通领域,第二阶段是生产领域,所以这种循环又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2.产业资本循环为什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答:产业资本的现实运动是进行连续不断的循环,因而也就同时存在着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1)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是: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资本,终点是已发生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
因此、它鲜明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取得剩余价值,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
其片面性在于容易忽视生产阶段,仿佛价值增殖是在流通中完成的。
(2)生产资本循环的特点是: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过程,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不停顿的再生产过程,纠正了货币资本循环造成的假象。
其片面性在于,它使资本主义生产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被模糊了,似乎是为生产而生产。
(3)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是: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既能反映出资本生产是不断的再生产过程,也能反映出商品资本的全部出售是产业资本正常运转的条件。
其片面性在于,模糊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仿佛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
以上分析表明,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产业资本运动的特性,但同时又各有自己的片面性。
因此必须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产业资本的循环就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3.实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答:产业资本家为了不断地获取剩余价值,他的资本就必须不问断地进行循环运动。
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地循环,需具备两个条件:
(1)产业资本家的全部资本不能同时存在于循环的某一个阶段上和处于某一种资本形态上,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处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态上,使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并存性),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中断。
(2)产业资本家的三部分资本,其中每一种职能资本形式,都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顺次通过三个阶段,依次改变它们的形式,经过循环回到原来的形式上,使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即继起性)。
如果任何一部分资本,在循环的任何一个阶段发生中断,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同时并存的状况就不能保持。
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
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而没有继起性也就不可能有并存性,继起性又是并存性的结果。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只有同时并存并依次相继转化,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才不致中断。
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
答:周转速度指资本周转一次所花费的时间,或者说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可以周转的次数。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产业资本构成和生产时间及流通时间长短两个因素。
(1)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两者的含义参见本章概念题12、13。
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①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比例不变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加快,则预付总资本周转也加快。
②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不变时,由于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大大快于固定资本,所以固定资本比重越大,总资本周转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总周转越快。
(2)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①生产时间的含义参见本章概念题9。
为了加快资本周转,必须尽量缩短生产时间。
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劳动时间;另一方面,也要尽量缩短非劳动时间,如减少储备时间、自然力作用时间和停工时间。
②流通时间的含义参见本章概念题10。
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就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改进运输工具。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品的销售时间一般是影响流通时间的最重要部分。
5.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区别?
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在
于:
(1)划分的根据不同。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来划分的;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它们的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来划分的。
(2)划分的目的不同。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目的在于揭示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所雇用的劳动力带来的,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而划分固 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目的在于考察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数量的影响。
6.怎样考察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答:产业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既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各不相同,而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因此,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时,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从而才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
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公式如下:
例如,某企业预付固定资本共1050万元,其中厂房价值300万元,折旧年限为30年;机器设备价值70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小工具等价值50万元,折旧年限为5年。
另有预付流动资本200万元,平均每3个月周转一次。
该企业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是:
)(712.0200
10503/122005/5010/70030/300次)(=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7.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不仅关系到预付资本数量的大小,而且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1)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预付资本的数量
在生产规模为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预付资本的数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多。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数量
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带来剩余价值。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一般说来,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随之越快,因而一定数量的可变资本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剥削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如以M 表示年剩余价值量,m ′表示剩余价值率,v 表示预付可变资本,n 表示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M=m ′vn 。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年剩余价值率为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则越低。
由上可见,其他条件不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变化。
8.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部分和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1)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部分
(2)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
9.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答:(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考察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问题,要从分析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全年生产的社会总产品及其构成开始。
假定两大部类全年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9 000。
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为6 000,其中不变资本为4 000,可变资本为1 000,剩余价值率为100%,创造的剩余价值为l 000;第二部类产品的价值为3 000,其中不变资本为2 000,可变资本为500,剩余价值率为100%,创造的剩余价值为500。
这样,两大部类全年的社会总产品便构成下列图式:
I 4000c+1 000v+1000m=6000
Ⅱ 2000c+500v+500m=3000
为了使第二年的简单再生产能够继续进行,两大部类的产品都必须经过交换,以便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形态上得到替换,也就是两大部类的产品都能够通过交换得到实现。
这种交换有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交换,两大部类的产品在价值形态上都得到补偿,在实物形态上都得到替换,全年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了实现,这样就为下一年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条件。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通过以上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分析可知,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基本的实现条件,就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这个基本的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这也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必须保持的两大部类之间的基本比例关系,这个基本比例关系如果不能保持,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就不能顺利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