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近远期目标和育人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发展近远期目标和
育人目标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学校发展近远期目标和育人目标
(2014年9月-----2017年8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场新的调整和变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立足于创建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特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办学指针。
一、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学校发展存在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的“生源”素质不高。
这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
⑴优质“生源”流向城关学校。
部分家长需求更优质的教育,城关学校优越的办学条件及相对较高的师资水平,造成本校部分优质生源的流失。
⑵学生“家庭教育条件”的相对落后。
学生位处农村,一大部分来自偏远地区,与城镇学校的学生的家庭相比,有着较大的距离。
⑶“外出民工子女”的知识基础较低。
由于“随父母就读”的外出民工子女经常更换学校,造成学习基础不扎实。
2、学校现在的整体“师资”现状落后于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⑴对中老年教师来说,虽然他们有着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较落后,对实践“先学后教、目标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制约着我校“打造高效课堂”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青年教师来说,她们对新知识、新设备等方面的适应能力较强。
但是,课堂教学工作经验的相对缺乏。
总之,学科骨干教师比较缺乏。
⑵由于当前人事制度、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等因素影响,教师激励竞争意识较弱,教师流动中调出优秀教师多,调入优秀教师缺乏。
3、学校办学时间较长,由于种种客观的原因,长期的、广泛的、显着的学校的办学特色至今凸显不够。
当然,学校在发展方面也存在着不少有利的因素:
1、学校历来有着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广大教师敬业精神极强,有着不服输,不服老的顽强拼搏精神,工作认真踏实,一丝不苟。
各年级学生纪律良好,积极向上的学习风趣浓厚,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校多年来重视教师和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课堂教学倡导师生平等、教风民主,教师之间协作精神极强。
3、老教师经验丰富,每人都有管理好班级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经验,这是学校发展方面所具有的极为宝贵的资源。
年轻教师理论扎实,具有现代教学理念,能够较好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工作热情高,热爱学习、钻研,能够积极探索和创新管理、育人、教学和活动方面的新方法、新路子。
我校副校长祁俊峰、教导主任赖君茹、教师刘荷莲、刘敏、任义丽、冯宁等人,在全镇都是很有名气的教师,他们中有的是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质课教师,有的是市、县级优秀教师,这是我们在今后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时难得的内部培训师资资源。
二、办学理念:
学校理念:让每位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办学目标:立足汝南,创办适合孩子成长的市级规范化管理学校。
教师发展目标:专业精湛素质全面人格完满终身发展
学生发展目标:自信自律自立自强
育人目标:学有特长全面发展德智双全身心两健
校风:文明活泼书香和谐
教风:严谨民主善教创新
学风:勤奋乐学自主进取
校训:敬静净竞
三、学校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要求为指针,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
依法治教,特色兴校,积极建设进取、和谐、特色的学校文化。
按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思路,创规范+特色的学校,建敬业+专业的师资,育合格+特长的人才。
.........................................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我们的学校,让我们的老师体验成长的幸福,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创造的.......................................快乐,让我们的学校焕发蓬勃的生机。
.................
(二)办学目标:
近期办学目标:创建镇文明单位,重塑镇窗口学校形象。
中期办学目标:校风好、师资强、社会信任度高的特色学校。
远期办学目标:经过三年的努力,建成校园环境优美、艺术气息浓郁、教学设施精良,、管理机制科学、工作环境和谐、教师素质良好、教学质量上乘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一)学校管理:
1、总体目标:
学校管理做到民主、科学、规范。
积极探索学校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学校和谐发展的“人文化”管理模式,全面推动学校民主管理建设。
2、具体目标:
第一年: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考核的规章制度,加强学校各部门的中层管理,理顺学校管理机制,出台比较科学、完善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及考核制度,在县学校工作考核评估中,考核成绩居同类学校前列。
第二年:强化学校现代管理意识,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行为,逐步构建起纵贯学校管理全过程,横联学校管理各方面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在县学校工作考核评估中,考核成绩继续居于同类学校前列。
第三年:学校将人本管理思想渗透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精简高效、合理合法、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学校管理体系,营造和谐向上的管理文化。
在县学校工作考核评估中,考核成绩继续位居同类学校前列。
争建“驻马店市级规范化学校”。
3、措施:
(1)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更加突现管理“人性化、民主化”。
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制,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实行岗位职责目标化。
(2)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建设“阳光”校务。
进一步完善教工大会的监督机制,确保学校管理的民主性。
强化建档立案工作,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实现操作过程规范化。
(3)开展“我为学校献一计”等活动、开通校长热线等,广开言路,了解心声,鼓励教师谈看法,提建议,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4)优化学校、社区、家庭之间管理网络,建立科学的互动机制。
依法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扩大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
(二)队伍建设
1、总体目标
骨干教师群体真正形成并在全校发挥强有力的辐射作用,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得到有效解决,教师整体发展基本达到平衡,构建一支“德业双精,主人翁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教师队伍。
2、具体目标
第一年:从青年教师中培养出县课改能手1名。
教师学历水平达到专科70%以上、本科20%以上。
第二年:从青年教师中培养出县课改能手2名。
教师学历水平达到专科80%以上、本科30%以上。
第三年:培养出县课改能手2—4名。
教师学历水平达到专科85%以上、本科35%以上。
3、措施: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进一步增强民主管理意识和人性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2)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广泛深入开展以“爱与责任”为价值取向的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树立先进典型。
(3)加强全校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培训”体系建设,使教师的师德、业务适应教育和学校的发展。
(4)鼓励教师参加县、镇、校各级优质课、课改能手评选及学科交流等活动。
(5)要求每位一线教师都注重教育教学科研,在探索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及教育教学质量。
使教师自身由经验型向学者型、探索型、综合型转变。
(6)建立科学的骨干教师成长规划。
重点是确定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有层次地组织开展青蓝工程、青年教师读书会等活动。
(三)德育工作:
1、总体目标
通过新颖活泼、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方法、手段,建立科学的纵横有序的德育网络,使学生全面打好基础(包括思想、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同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同时满足学生充分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
2、具体目标
第一年:建立和健全德育常规工作制度,形成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第二年: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档案建设,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年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针对性、渗透性、体验性;日常化、系列化和校本化”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3、措施
(1)加强德育领导及德育队伍建设。
每学期定期召开德育领导小组会议,探索多元评价。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开展班主任培训,加强学习、研究、
交流、展示,遵循学生心理及个性发展需要。
完善班主任考核和优秀班集体评比细则,促进班级间和谐竞争。
(2)加强养成教育。
“好习惯,早养成,益终生”,根据《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行为规范》,确定各时期着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并能形成系列化。
(3)拓展德育途径。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通过学校环境、学科教育以及专题教育活动三个渠道实施德育,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新格局。
①寓德育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师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初步形成“处处育人,人人育人,事事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理念。
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示范和榜样作用。
②寓德育于学科教育之中:
以育人为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的课堂德育渗透体系和实施网络,形成全员参与的、全方位的、完整的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结构和氛围。
构建德育的学科结合点,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当中,每位教师自觉开展德育工
作,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寻求教育契机,教育好每个学生。
通过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
③寓德育于家庭和社区教育之中:
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德育网络,进一开办家长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建立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制。
通过家访、校讯通平台、家长会等多种途径,经常性开展“家校联系”活动,切实做好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做好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4)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主题活动。
开展专题的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并培养其意志品质。
(四)教学工作:
1、总体目标: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人人成为“先学后教,目标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能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力争三年内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农村中心小学前列。
第一年: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管理模式,实施“先学后;第二年:学校教学工作实现“高效化”;3、措施:;(1)开展推进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活动;(2)重视常规教学;(3)注重过程管理;(4)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5)搭建竞技平台;(五)科研工作;1、总体目标:;坚持教育科研为
发展服务,以科研引领教研,以教;2、具体目标;第一年:培养和建设一支研究
第一年: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管理模式,实施“先学后教、目标教学”,课堂教学达到“有效化”。
在县小学生素质抽测中位居全县中游。
第二年:学校教学工作实现“高效化”。
在县学小学生素质抽测中位居全县前40%。
第三年:学校教学工作真正实现“轻负高质”,在县小学生素质抽测中位居全县前30%。
3、措施:
(1)开展推进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活动。
近三年,以“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积极开展“先学后教、目标教学”研究,以点带面,在全校开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a、设计学习目标;b、设计学生活动;c、关注学习状态;d、关注学习结果;e、进行“四清”工作。
(2)重视常规教学。
增强全体教师“向课堂40分要质量”的效率意识,强化“每堂课让学生都有收获”的责任意识,积极追求“轻负担、高质量”,倡导教师积极进行日常有效课堂教学的研讨,引导教师自觉进行深入的课堂反思。
重点关注:a、课前反思,做好充分的准备;b、课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课后反思,发现新的教学契机。
(3)注重过程管理。
开展日常化、问题化、个性化的教研活动,构建多元化的研究组织,丰富多元化的研讨平台,以课例为载体,以理论为支撑,以专题为抓手,以问题解决为起点。
(4)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进行有效教学质量检测。
明晰检测目的,重视分析、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更多地商讨、提出学科发展建设性意见,更加重视对各学科的薄弱环节进行跟踪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5)搭建竞技平台。
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多形式的课外兴趣活动和综合实践课,有组织地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用成果汇报、作品展览、竞技竞赛等形式,为学生创建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五)科研工作
1、总体目标:
坚持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服务,以科研引领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和谐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2、具体目标
第一年:培养和建设一支研究能力强、有影响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队伍,学校根据整体发展的需要,先进行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方面小课题的研究,争取做到以小课题研究促进我校课改的作用。
同时,立项市级研究课题。
第二年: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的小课题,开展更多的课题研究工作。
教师教学论文的获奖级别比第一年有所提升。
第三年:学校市级课题顺利结题。
当年争取县级、市级均有3个以上课题获奖。
教师教学论文获奖率比第二年又有进一步提高。
3、措施
(1)认真组织开展“书香校园”建设,组织学习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基本知识与方法,把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当作课题,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开展课题研究,形成“校级——教研组——个人课题”网络,确保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2)以教科研基础建设为载体,强化教科室对学校科学发展的促进功能,使科研水平明显提升。
认真做好各类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与考核,经常性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3)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通过教师之间的思想交锋、共同探讨,使自己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后面的教育观念,从而反思教学;引导教师关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促进教育知识或教育理论与自己个性的融合,探索自己的教学风格。
定期举行优秀教学反思评比,整理成册归档。
(4)建立研究制度。
在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活动中,每个教研组都承担来自于教学实际的课题研究,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将科研意识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落实到教师身上,在组内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积极动笔,撰写论文,确保数量与质量逐年提高。
(六)、特色创建:
1、总体目标:
全体领导、真正认识到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重要意义,国学经典诵读工作成为自己的办学特色。
2、具体目标:
第一年:学校完成“特色建设”的定位,“国学经典诵读”等特色建设项目的准备及启动工作。
(1)了解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
(2)成立国学经典诵读领导组织,制定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选编教材。
(3)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爱国之情。
第二年:“特色建设”工作全面展开,成效初露端倪。
(1)一二年级学生会背诵《三字经》全文、三四年级学生会背诵《弟子规》全文、五六年级学生能熟读《千字文》全文且大部分学生会背诵。
(2)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诵读比赛,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第三年:学校的“特色项目”成为学校的一道引以自豪的“亮丽的风景线”。
(1)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诵读《幼学琼林》《论语》《大学》《孟子》等国学经典。
(2)通过写诵读笔记、心得,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3、措施:
(1)学校加强对网络设备、图书柜、图书等设备的投入,在物质设施方面为学校的特色建设项目提供保障。
(2)强化对图书的管理力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吸引全校师生自觉的投入的特色建设活动之中。
(3)将特色建设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学校的教学、教研、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日常管理等工作之中,处处凸显学校的特色建设。
(七)、后勤总务工作
1、总体目标:进一步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把校园建设成建筑规范、设施先进、环境优雅的师生家园。
进一步配置办公、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充分运用。
完善总务处学校财产电脑化管理,完善公物采购、维修、赔偿制度。
2、具体目标:
第一年:完善公物采购、维修、赔偿制度。
进一步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
还欠账2万元。
第二年:实现学校财产电脑化管理,还清欠账。
第三年:配置办公室电脑,再装配一个多媒体电教室。
学生图书册数达到人均5册。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
1、学校成立学校领导、教师骨干等为成员的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讨论、评估、实施等工作。
2、全体教师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
(二)统一思想
1、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学校通过召开行政会议,教师座谈会,全体教师会议等,努力让办学理念成为每个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2、组织讨论、修订《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在充分分析学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订出《学校发展规划》草案,多次组织学校骨干,教师代表进行讨论、修订,并取得全体教师共识,使之成为全体教师工作的行动纲领。
3、学校把各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各项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规划的落实。
(三)完善制度;
1、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教师职务聘任制和全员岗位聘用制等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实效和质量。
2、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条线负责制。
建立健全教职工岗位职责,强化各条线负责人的职责权利,做到职责明确,把学校发展的具体目标落到实处。
3、坚持依法治教的准则,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民主化管理。
(四)后勤保障:
1、努力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学校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现有办学条件。
2、注重后勤队伍建设,继续发扬“勤快、务实、节约”的工作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3、加强学校财产财物的管理,严格财经纪律,实行科学的经费预算,做好大宗物品的规范采购,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能。
4、继续开展“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五)反思调整:
1.每学年末,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必须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回顾与展望,肯定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反思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学校还要根据教育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办学目标,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等,使规划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