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的考试试题答案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新课程改革
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 ( D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 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 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 B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5.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 ( A )
①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②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③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④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A.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20分)
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6大素养。
2.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以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过程中去。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5.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6.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坚持继承创新,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大胆试验。
( √ )
2、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既是一种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 √ )
3、教学方式包括:教师和学生外显的行为,也包括相关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 √ )
4、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
( √ )
5、新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没有了。
(√ )
6、电化教育与新课程相结合的根本总之就是对学生的发展起辅助作用。
( × )
7、课程综合化与综合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 )
8、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应该以综合课取代分科课程。
( × )
9、借助于研究性学习培养少数尖子学生是条好经验。
( × )
10、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摒弃过去过于注重的终结性评价。
( × )
四、简答题。
(30分)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6分)
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
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4分)
第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关注学生个性特长。
第三,增加学生选择机会。
第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是什么?(15分)
(一)指导思想(5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要立足中国国情,就要世界眼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得育人观。
(二)基本原则(5分):
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坚持重点突破,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
坚持继承创新,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大胆试验
(三)工作目标(5分):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
心、良好的审美情绪,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基本建成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机制;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
4.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5分)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需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论述题。
(20分)
1.什么是新课改?新课改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你校在新课改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什么是新课改?
新课改是指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新课改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1.课程目标方面,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的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知识。
4.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6.课程管理,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你校在新课改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略)
附加复习题:
1.新课程改革面临什么新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
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当前,从中小学课程改革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这人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中小学课程目标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利用不足,职称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以解决。
2.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改变了哪些基本理念?
(1)确定课程意识,有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
(2)具有反思意识,有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3)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
(4)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构建者;(5)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6)有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7)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8)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
(9)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10)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
(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1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1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1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
(15)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
(16)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