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重点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教育学的内涵及其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分析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处于一级学科的地位,它侧重探讨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其中充满矛盾,包含着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对立统一;“现实的个人”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学最具体、最基本的研究对象;
对象,教育现象、教育规律
2、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及其观点
1、教育经验——教育术
2、《论语》《理想国》柏拉图
3、《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方法论著夸美纽斯,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早期公共教育的倡导者,大力推行班级授课制,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1658年出版世界上第一本学校教材《世界图解》。

夸美纽斯尝试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从零散、肤浅的教育经验提升为更加深刻、系统,因而更具普遍意义的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在其《普通教育学》中明确将教育学定性为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科学化过程:通过把对教育现象的解释建立在可验证的经验基础之上,从而追求教育学知识的可靠性。

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把人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

系统阐发了关于教育本质、人的个性和社会性、人的实践和人的主体性、人的全面发展等教育基本理论。

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开启了人类教育思想发展的新纪元
4、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与众多学科交叉发展
突破学校时空框架,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展
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
5、教育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行动研究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教育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最重要的科学理论;
第二章教育及其本质
1、教育的不同起源论的基本观点
(一)生物起源论
(二)心理起源论
(三)劳动起源论
(四)需要起源论
(五)交往起源论
2、当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一)教育全民化
(二)教育现代化
(三)教育国际化
(四)教育终身化
(五)教育信息化
3、教育的涵义、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
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教育的本质
1、教育是上层建筑。

2、教育是生产力。

于光远,经济学家
3、教育部分是生产力,部分是上层建筑。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教育的要素及基本形态
教育者:教育活动中教的主体
学习者:教育活动中学的主体
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中师生同认识的客体
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形态
根据教育活动的规范程度;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
根据教育现象在时空中存在的形态;实体教育、虚拟教育根据教育活动的存在范围;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
(三)生产力发展影响课程设置及内容选择
(四)生产力发展影响教学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
2、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
(二)政治制度影响教育宗旨和目的
(三)政治制度影响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四)政治制度对教育管理体制有着重要影响
3、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促进经济增长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二)推动科技发展
(三)提高劳动者素质
教育可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可改变劳动能力形态,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
4、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通过教育把符合他们需要的社会主流政治思想渗透、灌输给受教育者,从而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一)维系社会政治稳定
(二)提高社会政治文明水平
(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1.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推进它的重要力量。

2.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和弘扬优良道德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3.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和推动。

(四)培养社会政治人才
5、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文化传承
(二)文化选择
(三)文化交流
(四)文化创新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个体活动是发展的决定因素、遗传、环境、教育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学校教育应当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不能认为只要是教育活动就自然地发挥主导作用。

纵观历史和现实,可以看到,学校教育至少不是在任何时代、对任何人,在人的发展的任何方面与任何阶段上都起主导作用。

3、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4、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形成和主体能力发展
(2)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个体的独特性
(3)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5、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条件
1、遵循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
2、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与要求
3、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4、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第五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本国教育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为什么社会服务的人,对教育培养人才的社会价值做出定位,明确教育培养人才的社会立场。

二是培养什么素质的人,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明确受教育者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发展的水平要求如何。

教育方针是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是一定时期国家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它包括对教育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总体目标,它的实现,需要不断具体化,构成一个层级体系,这一层级体系从抽象到具体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这样一个系统将教育目的层层落实,转化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1.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是对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中小学学校、高等学校各个专业可以有自己的培养目标,这一目标既有国家统一的要求,也有自己特色之处。

教育目的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要求,培养目标是针对某一级、某一类,甚至某一学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要依据教育目的,同时考虑不同领域、不同类别、不同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2. 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的,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

我国课程目标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变化。

3. 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期望受教育者通过完成某一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预期所产生的变化。

众多的教学目标聚合完成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每一个教学时段的分解和具体化。

4.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相比,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总体上说是抽象的、概括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具体的、可测量的。

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不断细化的过程,是教育目的层层落实的过程。

3、教育目的的社会基础
1. 教育目的受社会交往范围的影响。

2. 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3. 教育目的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4. 教育目的受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

5、我国教育目的基本要求
1.坚持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性质。

2.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3.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4.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突出强调某些方面素质
6、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超越社会短期需要,超越个体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培养人的一般性、普遍性素养的教育。

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第六章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1、德育的内涵、目标和内容
广义的德育指社会有目的地对其成员的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狭义的德育即学校德育,是学校通过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交往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习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学习者通过内化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德育目标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内容
(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三)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
(四)理想信念教育
(五)道德教育
(六)民主法治教育
(七)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智育的目标和内容、实质教育论和形式教育论目标
(一)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智力
(三)培养实践能力
(四)培养创新精神
内容语言和文学、人文与社会、数学、科学
3、体育的目标与内容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内容;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运动技能
4、美育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
(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内容艺术美、社会美、科学美、自然美
5、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1. 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3. 初步具有劳动意识和技术意识
内容;生产劳动与技术、家政与家务劳动、公益性劳动
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
1、现代学校的职能
提高受教育者素质
培养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开展科学研究
提供社会服务
2、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
狭义的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学校教育制度,则是指现代国家有关学校教育种种制度的总和。

它既包含一个国家实施何种层级与类别的学校制度,也包含各级各类学校的运行与管理制度。

3、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
学校层级与类别的制度
从层级上看,往往分为初等教育学校、中等教育学校、高等教育学校。

从类别上看,往往可分为普通学校、职业学校、成人学校。

学校办学制度
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兴办进行管理和规范的一套制度体系。

它规定着一国学校的兴办具有怎样的办学主体或办学者,同时也规定着兴办学校的条件与程序。

学校入学与修业年限制度
学校入学制度是对学生入学年龄、条件的制度规定。

学校修业年限依学校
层级而定,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

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学校管理权限、管理机构设置和各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
学校管理方式等做出的制度规定
4、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两大维度:1、2
1、深化不同层级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深化学前教育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化,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科学保教,加强幼儿园质量监管。

深化义务教育学校制度改革
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改进管理模式,完善入学制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深化高中阶段教育制度改革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深化高等学校制度改革
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制定高等学校分类设置标准和分类管理办法,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基本要求是:明确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权限与职责,明确学校办学权力与责任。

政府要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切实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鼓励社会参与办学。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基本要求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加强专业评价。

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健全民主监督学校的制度。

第八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的定义
狭义:教师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我国《教师法》(1994)中,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专指教育机构尤其是学校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的职业特点
1.专业性(专门知识与技术、专门的服务、专业自主权)
2.创造性
(1)从对象上看需要创造性
(2)从内容上看需要创造性。

(3)从方法上看需要创造性。

3.复杂性
(1)从目的上看是复杂的。

(2)从对象上看是复杂的。

(3)从方式上看是复杂的。

4.长期性
5.示范性
6.迟效性、隐蔽性、准公共性、福利性等
3、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内容、形式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指教师在外部条件包括教育制度、教师教育制度、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教师文化和社会环境等的支持下,通过不断的专业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实践,促使自身专业水平和专业表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强调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教师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可以概括为专业理念、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主等五个方面。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包括教师进行专业学习的途径、形式与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形式可以在“理论性——实践性”和“集体性——个人性”两个维度上划分出四种类型。

4、教师的角色
1. 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2. 知识体系的组织者
3. 共生关系的对话者
4.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5. 不断发展的学习者
5、科学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发展的观点,是对人自身认识的最精髓的概括,是我们确立理想学生观的理论依据。

(一)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
(二)学生是发展着的个体
(三)学生应当获得全面的发展
(四)学生发展应当具有个性化
6、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征及建构策略
(一)师生关系的特点
1. 师生在教育教学中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2.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 师生在社会道德和心理层面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
1.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2. 民主平等,和谐融洽
3. 合作共享,共同成长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 热爱、尊重学生
4. 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九章德育
1、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二者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区别(含义):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指个体的思想品德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矛盾运动发展过程,是个体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发展;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联系:发展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但只是一个方面。

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和主导力量,但不是思想品德发展本身。

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知情意行培养的统一性
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性
社会性和实践性
渐进性和反复性
3、常用的德育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知行统一的原则
(四)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七)严格要求与尊重热爱相结合的原则
(八)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常用的德育方法及德育途径
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践锻炼、陶冶、指导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
各科教学、班主任、团(队)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