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轮训练课后限时集训24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四)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21·德州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

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D[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促进了富民思想的出现,D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主流形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A项错误;根据材料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属于各学派的主张,不代表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战
乱频繁,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C项错误.] 2。

(2020·珠海检测)汉儒抛弃了孟子的“民贵君轻”论、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而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这说明() A.汉儒完全背离了孔孟之道
B.外儒内法的格局最终形成
C.汉朝政府企图用思想统一加强政治统一
D.意识形态领域出现适应君主专制的变化
D[先秦时期孟子的思想体现出民本思想,“从道不从君”体现出道义的重要性,“尊君卑臣”体现出君主的重要性,说明意识形态领域出现适应君主专制的变化,故D项正确;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A项错误;外儒内法的思想是汉代儒家思想特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论述汉代思想统一的目的,故C项错误.]
3.(2021·泉州质检)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葬”“节用",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

墨家是战国时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秦汉以后却走向式微。

这()
A.反映了统治政策影响文化的走向
B.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
C.起因于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D.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A[由材料“墨家是战国时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秦汉以后却走向式微”可知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文化政策使得不受统治者重视的思想学派走向衰微,故选A项.]
4.(2020·韶关一模)“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

这种变化表明()
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D[诸侯国之间不再以夷夏之辨进行舆论攻击,说明频繁的文化交流使诸侯国之间互相认可对方的华夏族身份,即华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故选D项;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长期存在,“消失”说法欠妥,排除A项;战国晚期仍是诸侯纷争,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仍未形成,排除B项;“夷夏之辨”是一种观念,且当时仍存在一定的尊卑秩序,排除C项。


5.(2020·晋城一模)从殷商时期的“惟天监下典厥(道)义”,
到西周时期的“遵王义”,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人一义”,即思想家们共用“义”的概念名称,均从“义”之“亲亲尊尊”内核入手进行理论改造,使“义”的性质及内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士人的民本意识正在形成
B.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
C.人本文化的会通精神流行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由材料“思想家们共用‘义’的概念名称,均从‘义'之‘亲亲尊尊’内核入手进行理论改造”可知,先秦思想家们都追求“义”,注重人伦,具有同源异流的特征,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思想家的共同之处,并未出现士人的民本意识,排除A项;材料强调诸子百家思想的共同之处及其理论改造,而非会通精神,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排除D项。

]
6.(2020·渭南质检)《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
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
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
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华夏”被周边少数民族逐渐认同,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故选C项;华夏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之前已经逐渐形成,“开始”说法欠妥,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华夏文化被周边少数民族认同,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礼仪"“华夏”“认同”体现的是文化认同,与阶级关系无关,排除D项。

] 7.(2020·黄山一模)工匠造物讲究的是“工匠精神”,并在专业、专注与专攻上只做好一件事。

孔子对待这种精神的态度有过从“君子不器”“玩物丧志”到“道器不离”的转变,并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孔子的主张()
A.意在强调器以载道的功能价值
B.阻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
C.主要基于春秋时代的现实需求
D.反映其思想观点的保守顽固
C[由题干可知,孔子思想的变化体现了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适应了春秋时代的现实需求,故选C项;A项只强调了“道器不离",未涉及孔子精神态度的变化,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孔子精神的积极意义,排除B项;从“君子不器”“玩物丧志”到“道器
不离”的转变反映了其思想观点的与时俱进,排除D项。

]8.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王官”日益转向了“学在私门”。

这一变化()
A.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
B.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D.加速了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
C[材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教育由官府垄断“学在王官”转变为出现民间私学,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瓦解,教育层面由官府控制为贵族服务,下移为有教无类,有利于处于下层的贵族或普通的民众接受教育,容易形成在贵族之外的新的知识分子阶层,故选C项。


9.(2021·株洲检测)董仲舒高扬“崇儒更化”旗帜,寻找到与地主制经济最相契合的文化形态—-涵盖阴阳家及法家的新儒学。

之后,汉代帝王在实际运用中,大都儒法兼采,汉宣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由此可知汉代儒学()
A.具有包容性和政治张力
B.尚未确立天下独尊的地位
C.适应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无法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A[由“涵盖阴阳家及法家的新儒学”“大都儒法兼采”“本以霸、王道杂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具有包容性和政治张力,故选A项;汉武帝时期已经确立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汉代儒学与农业经济的联系和能否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故排除C、D两项。

]
10.(2021·天津检测)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

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

”材料主要体现了董仲舒()
A.“大一统”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
C.“天人感应”思想 D.“三纲五常”思想
B[根据“王者必受命而后王"“通以己受之于天也"可知,董仲舒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君主一统天下,故选B项;“大一统”思想是政治上的统一和文化的统一,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三纲五常”无关,排除D项。

]
11.(2020·玉林、柳州二模)西汉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新道家”推崇为最高明的学派,理由是“道家使人精神专一
(人与自我),动合无形(人与道),赡足万物(人与自然),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这体现了当时()
A.道家逐渐被推崇为正统
B.兼容进取整合的时代特色
C.士人无法实现思想创新
D.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B[根据材料“新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信息可知,“新道家”兼容、整合了阴阳家、儒家、墨家等各家思想的合理成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时代特色,故选B项;西汉时期被推崇为正统的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实现了思想创新,排除C项;题干未反映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的信息,排除D项.]
12.(2020·榆林模拟)太学是汉武帝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太学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开设了讲解《诗》《书》《礼》《易》《春秋》的课程。

五经博士经常教育学生“通经"才是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

这说明当时()
A.建立了从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B.官吏选拔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C.太学取代了传统的选官方式
D.儒学已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
D[题干显示儒家经典已经成为国家最高教育机关的课程并与选官制度结合,这说明儒学已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故D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地方教育机构,排除A项;题干也没有涉及官吏选拔制度,故排除B项;太学只是步入仕途的途径之一,故排除C项。

]
13.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将孔子与诸侯一起列入“世家”,老子、孙子、韩非、苏秦、扁鹊与人臣一起列入“列传”,而墨子仅二十四个字述及。

这反映出,当时()
A.正统思想已经形成B.底层民众受到歧视
C.思想流派异彩纷呈D.阶级分化日益加剧
A[由材料可知,西汉司马迁将孔子与诸侯一起列入世家,而将老子、韩非等列入列传,这反映出统治者推崇儒学,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汉朝正统思想的形成,而非社会等级间的矛盾,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遏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排除C项;
材料中并未提及阶级分化的现象,排除D项。


14.建元六年,汉武帝“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数百,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这()A.有利于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B.促成汉代经学的内部统一
C.使政府管治中放弃法家学说
D.导致汉代开启重文轻武先河
A[汉武帝重视儒家学说,使其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重要标准,巩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用思想的一统来维护政治的一统,故选A项;材料的主旨是汉武帝重视儒家学说以维护一统,体现不出促成汉代经学的内部统一,并且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一直争论,排除B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摒弃法家学说,而是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体现出外儒内法的特征,排除C项;宋代赵匡胤开启重文轻武先河,排除D 项。


15.“春秋决狱”是指西汉在审理案件时不是用已有的法律条文,而是用儒家经义(即儒家所宣扬的伦理道德),特别是孔子修订的《春秋》一书中的“微言大义”,附会汉朝法律,作为审判的依据。

据此可知()
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
B.司法判决遭到严重的破坏
C.伦理纲常成为立法基本原则
D.基本上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
A[材料中“春秋决狱”的史实说明,西汉将儒家伦理道德融入案件审理中,体现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故选A项;“春秋决狱”表明西汉案件审理注重伦理道德,会使司法判决更灵活,而非遭到严重破坏,排除B项;儒家经义只是“附会汉朝法律",并不能成为立法的基本原则,排除C项;以儒家经义附会汉朝法律,作为审判的依据,体现了儒家地位的提高,但会削弱法律的权威性,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2021·惠州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崔之清《儒学的民本思想初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或者几个人物的言论或主张,围绕“民本”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言之有理,表述清晰)(12分)
[解析]本题可结合所学知识从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发展的角度概括。

如选取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可定论题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证角度可从以下选取:不同时代的民本内涵有所区别;古代民本思想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策略;
先秦时代的儒家奠定了中国特色民本思想的基调,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答案]示例:
选取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论题: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论证:春秋末年,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其核心之一是“仁”。

要求统治者“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体现了民本思想。

战国时期,孟子在继承孔子“民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仁政观念,强调统治者以德服人,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出治国策略。

战国时期的荀子也提出过“君舟民水”的民本观念等。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主要代表思想家的观念中都体现了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是对春秋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其他示例:相关论题:不同时代的民本内涵有所区别;古代民本思想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策略;先秦时代的儒家奠定了中国特色民本思想的基调;近代的民本思想吸纳和融合了西学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实际上是它
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因为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就如同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

"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政治家、思想家等杰出人物。

—-摘编自《大国崛起》根据材料信息,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历史知识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3分)[解析]从材料中“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因为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就如同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可以看出思想文化对一个民族的作用,由此可以确定论题:思想文化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由此可以派生出另一个角度,即国家的发展仅物质发展是不够的,精神文化的发展也很重要,由此得出观点: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等。

[答案]示例:
观点:思想文化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阐述:长期来看,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提出的“仁”“礼”等思想影响深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个人行为的道德律,成为人类心中“自然道德”的基础;仁政、民贵君轻、道德感化的政治理念,维护和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形成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圈;当今社会中,儒家的道德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代表,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彰显出强大的思想力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总之,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形象的重要代表,在促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崛起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8.(2021·湖北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
材料一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

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

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

——据《汉书·儒林传》、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的权威性被
严重削弱。

隋文帝从巩固中央集权出发,推行以儒学为本、三教并用的政策,“超擢奇隽,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

“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

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得以复苏。

——据《隋书·儒林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与隋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历史背景之异同。

(10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可得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是:传承先秦儒家经典;根据材料一“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可得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据材料一“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

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可得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是: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参与政务,教授儒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
途径还有:中央设太学、地方建立郡国学校,儒学教育官方化;汉武帝重用儒生,表彰六经。

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部环境不同、方式不同等角度分析汉与隋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历史背景的不同之处;从儒学都面临困境、为加强统治的需要、重视程度等角度分析汉与隋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历史背景的相同之处。

[答案](1)途径:传承先秦儒家经典;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参与政务,教授儒生;中央设太学,地方建立郡国学校,儒学教育官方化;汉武帝重用儒生,表彰六经。

(2)异:外部环境不同:汉代儒学面临道家等学说的压力,隋朝儒学面临佛教、道教的挑战;方式不同:汉代排斥别家思想,而隋朝吸纳了佛教、道教思想的合理因素.
同:儒学都面临困境;都是为加强统治的需要;都重用儒生、重视儒学教育。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
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

“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

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

《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

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的敬称。

——上述材料均据《汉书》《后汉书》整理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

(要求:准确概括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准确概括历史现象。

根据材料“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可得出古代官员爱民如子;根据材料“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的敬称”可得出百姓视官员为父母;其次,根据题意,史论结合,概括对上述现象的认识。

可以从政治方面(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经济方面(小农经济),文化上(儒家民本思想)三
方面加以论述;最后,对这一官民间的关系作简要总结.
[答案]示例:
现象:古代对官民关系的定位是官员爱民如子,民视官为“父母官”.
认识: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出于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和维护统治的需要,官员往往爱民如子;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民众把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称为“父母官",表达了对官员的肯定和爱戴。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缓和官民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这种界定也强化了官民的不平等性,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