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必修四文言文试题复习

人教必修四文言文试题复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衡少善属.文 属:撰写B .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C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平素D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征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 .①十年乃成 ②断其喉,尽其肉,乃去C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D .①于是皆服其妙 ②其孰能讥之乎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衡擅长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B .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通五经,贯六艺,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喜欢结交俗人,也不愿意做官。

C .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向,陇西地震一事使人们都信服了它的精妙。

D .张衡多次出任太史令,后来外放担任河间王的相,他一上任就树立威严,整顿法度,逮捕奸党,赢得了称赞。

4.翻译画线句子。

(1)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2)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一)基础知识运用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属.文(zh ǔ) 典宪.(xi àn) 连辟.(b ì) B .逾.侈(y ú) 邓骘.(zh ì) 不徙.(x ǐ) C .都.柱(d ū) 合契.(q ì) 陇.西(l ǒn ɡ) D .骸.骨(h ài) 肃.然(s ù) 收禽.(q ín)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 .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B .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 .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 D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7.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 .员.径八尺 C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D .形似酒尊.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9.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 .(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D .果地震陇西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文雅,不俗B .其牙机..巧制 牙机:枢纽和机件 C .施关发.机 发:拨动 D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应验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再.迁为太史令 B .言甚详明.. C .覆盖周密..无际 D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12.下列语句属于表现张衡“科学才能”的一组是( )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③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⑤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⑥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①②④ D .③⑤⑥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通假字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斑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5.滋可痛已.(已通矣)6.而与三十年前所唱.之三民主义(唱通倡)二.重点字词1.过是谁之过.与(名词,错误、过失)无乃尔是过.与(动词,责备)且尔言过.矣(形容词,错)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动词,经过)故尝与(之)过.宋将军(动词,拜访、访问)由也好勇过.我(动词,超过)2.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痛恨)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病)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快、急速)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妒忌)3.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坚固)4.则将焉用彼相.矣(搀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佐)5.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数.罟不入洿池( cù密、细密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范增数.目项王( shuò屡次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shǔ计算 )6.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只不过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径直、直接)木受绳则直.(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简直)4.兵非我也,兵.也(兵器)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兵器、武器)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军队)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军队)草木皆兵.(士兵)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战争)5.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极登临之胜.(美景)6.顾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飞(但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探望)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看)大行不顾.细谨(顾及)顾.吾念之(不过)环顾.国内,贼氛方炽(看)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关心、照顾)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顾念、怀念)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7.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三.重点虚词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转折,却)不患寡而.患不均(转折,却)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转折,却)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并列,而是)弃甲曳兵而.走(修饰)或五十步而.后止(承接)于谋动干戈于.邦内(在)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对)虎兕出于.柙(从)龟玉毁于.椟中(在)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引出对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对于)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到)而徒感慨于.其遗事(对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向)以何以.伐为(凭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按照)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用)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凭借)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凭借)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因为)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总督署之役为最(把)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来)不办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因而)之并以为国人之.读玆编者勖(定语后置的标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助音节,无意义)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助音节,无意义)未之.有也。

必修三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必修三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一、陈情表1、通假字①夙遭闵凶(通“悯”,凶丧,忧虑,指可忧虑的事,多指疾病死丧)②零丁孤苦(同“伶仃”,孤独的样子)2、古今异义词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不能行走)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③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申诉)④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辛酸苦楚)⑤臣欲奉诏奔驰(急速赶路就职)3、文言实词(1)矜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动词,怜悯)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动词,顾惜,珍重)③愿陛下矜愍愚诚(动词,怜悯)④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动词,夸耀,自得)(2)悯①祖母刘悯臣孤弱(动词,同情,怜悯)②愿陛下矜愍愚诚(动词,同情,怜悯)(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动词,强行改变)(4)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形容词,少)(5)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名词,子女)(6)而刘夙婴疾病(动词,缠绕)(7)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副词,不久。

除:动词,授予官职。

)(8)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动词,听任)(9)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副词,“或许”,表示可能或期望。

)(10)夙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名词,早,早年)②而刘夙婴疾病(副词,平素,一向)4、词类活用①臣具以表闻(使动,使……知道,上报,汇报)②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形名,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③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名动,做官)④则刘病日笃(名状,一天天地)⑤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状,像犬马那样)⑥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形名,指卑微低贱的人)⑦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名状,在外面,在家里)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状语后置)②臣少仕伪朝(省略句,状语后置)③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④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6、其他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指代性副词,偏指第一人称,我)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无以:固定句式,没有办法用来……)③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

(注意字形)二、项脊轩志1、通假字①妪,先大母婢也(“大”通“太”,高一辈的)②借书满架,偃仰啸歌(“藉”通“积”,积累)2、古今异义词①妪,先大母婢也(大母:祖母。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周密】古义:严密 今义:周到而细密。
文言句式
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 果地震(于)陇西 (介词结构后置、省 略句)
讽议(于)左右 (介词结构后置、省略 句)
视事三年。 (省略主语) 验之以事。 (介词结构后置)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词结构后置)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介词结构后置) 因以(之)讽谏(省略句)
天雨雪
名词作动词,下
宜皆降之
使动用法,使……投降
惠等哭,舆归营 名词作动词,抬、扛
•单于壮其节
意动,以…..为壮,认为…..豪壮
•欲因此时降武 使动用法,使….. 投降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使动用法,使……争斗
•空以身膏草野 名词作使动,使……肥沃
•杖汉节牧羊
名词作动词,执、拄
以状语武 因以时降武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诚甘乐之 羝乳乃得归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同“沾”,
“衿”同“襟”
“决” 同“诀”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表现、体现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请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欢乐
词类活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其一人夜亡
使动用法,使…..归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宠幸
②则幸得脱矣
侥幸
③ 而君亦幸赦臣 幸亏,幸好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导语:文言文对有些同学来说可能很难,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多看多读多记多些理解就会了。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二、古今异义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二)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三)动词的使动(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四)形容词作名词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五)形容词的意动(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六)数词的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七)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1 之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⑴ 若合一契(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 其致一也(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⑵当其欣于所遇⑶终期于尽⑷不能喻之于怀⑸亦将有感于斯文2.定语后置⑴仰观宇宙之大⑵俯察品类之盛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三)省略句1、(众人)列坐(于)其次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3、悟言(于)一室之内4、放浪(于)形骸之外【古今异义】1.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学习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一、通假字1.可予不()2.拜送书于庭()3.召有司案图()4.设九宾礼于廷()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二、一词多义负①秦贪,负其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决负约不偿城()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③相如引车避匿()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幸①大王亦幸赦臣()②而君幸于赵王()③则幸得脱矣( )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徒以吾两人在也()⑤皆以美于徐公()⑥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 欢①逆强秦之欢( )②绝秦赵之欢(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②顾吾念之( )③顾野有麦场()④三顾茅庐()⑤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④因势利导()传①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舍相如广成传()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乃①今君乃亡赵走燕()②臣乃敢上璧()③乃使其从者衣褐()三、古今异义(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2)请指示王()(3)于是相如前进缶()(4)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5)布衣之交尚不相欺()(6)左右欲刃相如()(7)明年复攻赵()(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四、词类活用A.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②左右欲刃相如()③乃使从者衣褐()④怀其璧()⑤蔺相如前曰()⑥臣乃敢上璧()B.①而相如庭斥之()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③奉璧西入秦()④怒发上冲冠()⑤卒廷见相如。

而相如廷叱之()C.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毕礼而归之()⑤大王必欲急臣()D.①且庸人尚羞之()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E.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F.①而绝秦赵之欢()②宁许以负秦曲( )③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G.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五、特殊句式a.①而君幸于赵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④使不辱于诸侯()b.①1、何以知之()2、君何以知燕王()②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③1、拜送书于庭()2、以勇气闻于诸侯()3、故燕王欲结于君()4、会于西河外渑池()《苏武传》知识点一、通假字1、且单于信(女)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与(旃)毛并咽之4、空自苦(亡)人之地5、信义安所(见)乎?6、因泣下(霑)(衿)7、与武(决)去8、前(以)降及物故二、古今异义词1、(稍)迁至栘中厩监2、汉亦留之以(相当)3、我(丈人)行也4、皆为陛下所(成就)5、兄弟(亲近)6、欲(因此)时降武7、且陛下(春秋)高8、武等(实在)9、会(论)虞常10、太夫人已(不幸)三、词类活用1、单于(壮)其节【】2、尽(归)汉使【】3、欲因此时(降)武【】4、空以身(膏)草野【】5、反欲(斗)两主【】6、推(堕)驸马河中溺死【】7、天(雨)雪【】8、羝(乳)乃得归【】9、(杖)汉节牧羊【】10、(上)通于天【】11、得(夜)见汉使夜【】12、武能(网)纺繳,(檠)弓弩网:【】檠:【】四、文言句式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2、为降虏于蛮夷【】3、何以女为见【】4、子卿尚复谁为乎【】5、何以复加【】6、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7、汉天子,我丈人行也【】8、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9、见犯乃死,重负国【】10、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11、皆为陛下所成就【】12、劾大不敬【】《张衡传》知识点一.古今异义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3.公车(特征)拜郎中4.寻其(方面)5.衡(下车),治威严6.常(从容)淡静二.通假字1.员径八尺()2.傍行八道()3.一时收禽()4.形似酒尊()三.词类活用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2.时天下承平日久3.衡少善属文4.妙尽璇机之正5.皆共目之四.一词多义因①因入京师,观太学【】②蒙故业,因遗策【】③因其势而利导之【】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⑤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乃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必修四文言文要点整理

必修四文言文要点整理

课本必修四文言文要点整理季氏将伐颛臾一、通假字是谁之过与(“与”通“欤”)二、活用字1.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来动词作使动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使……来动词作使动3.既来之,则安之来,使……来;安,使……安定使动用法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找借口名词作动词5.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名词作动词三、特殊句式1.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2.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3.何以伐为宾语前置4.先王以为东蒙主省略句5.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宾后置6.龟玉毁于椟中被动句,介后7.而谋动干戈于内介宾后置8.虎兕出于柙介宾后置四、重要实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指用兵。

2.求!无乃尔是过.与?(责备)3.且尔言过.矣(错,犯错)4.是谁之过.与?(过错)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列,此处指施展;走向,此处指担任;位,职务)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跌倒;搀扶盲人走路的人)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恨,讨厌;舍弃,回避)8.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忧虑,担忧)9.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覆)10.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整治,治理;使动)11.既来.之,则安.之(使动)1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佐)五、重要虚词1.于: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词,对)虎兕出于柙(介词,从)龟玉毁于椟中(介词,在)固而近于费(介词,引出对象)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介词,在)2.以: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把……作为)何以伐为(介词,为,凭)则修文德以来之(连词,来)3.焉:则将焉用彼相矣(何必,哪里)4.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连词,转折)固而近于费(连词,并列或递进)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连词,转折)不患寡而患不均(并列关系)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转折)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并列)5.之:是谁之过与(助词,的)既来之,则安之(代词,他们)六、古今异义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采取军事行动2.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把他作为3.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安:不安定七、一词多义八、译句1. 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24)左右欲刃相如 译:秦王身边的侍从要杀相如。
名词活用为动词
(25)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译:(秦王)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接 见相如,完成礼节后,让他回赵国了。 名词作状语
文言文翻译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译:我确实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标记:
“于”,“见” ,“见……于”, “为”,“为……所”。
(6)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译: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我为什么要 见你呢?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条件:
第一、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第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 前。
必修四文言文单元复习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
(1)归纳课文中表示官职任命和变化的词语。
拜为上卿 举孝廉 再转复为太史令 自去史职 稍迁至栘中厩监 连辟公府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为河间相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违背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退却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攻下 副有罪,当相坐 相连坐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责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初到任 视事三年 到职工作 上书乞骸骨 请求赐还身体, 回家乡去。
(16)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寻找可1.用“者”结句,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2.用“之”结句,“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1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 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使动用法 (2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 他也不去应召。 意动用法

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复习

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复习

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复习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基础知识《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字音:缪公(mù)避匿(nì)缪贤(miào )汤镬(huò)虽驽(nú)肉袒(tǎn )盆缶(fǒu ) 案图(àn )可予不(fǒu )渑池(miǎn)诈佯(yáng)列观(guàn )皆靡(mǐ)传舍(zhuàn)甚倨(jù)不怿(yì)衣褐(yìhè)睨柱(nì)二、通假字:1. 可予不不:通“否”。

表疑问语气。

2. 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双手捧着。

3. 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4.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5.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6.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7. 设九宾于廷宾:通“傧”,傧相,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铁砧,古代刑具,用于腰斩。

9.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yé,语气词,吗。

三、实词(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范围):1.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2.窃计欲亡走燕(窃:私下里。

)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庸俗,浅陋,鄙俗。

)4.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兵:士兵,军队。

)5.相如每朝时,常称病(病:生病。

)6.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上朝。

)7.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从:听从,顺从。

)8.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当:应当,应该。

)9. 怀其璧,从径道亡(道:路,道路。

)10.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复:再,又。

)11. 故臣复取璧(故:所以,因此。

)12. 固请,召有司案图(固:坚持,坚决。

)13. 窃计欲亡赵走燕(走:投奔。

)14.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何:怎么办,对……怎么办。

)15.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就:靠近,接受。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总结_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总结_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总结_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协调音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问取消独立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3.风斯在下矣斯:则,就4.时则不至则:或5.奚以之几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6.恶乎待哉恶:何7.属而和者属:连续、跟着8.信有时哉信:确实9.靡计不施靡:没有1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表推测语气,大概吧11.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虽:即使啻:止12.未几、斯须既而:都表示时间短暂, 一会儿、片刻13.少年固强之固:坚持、一定1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15.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或:也许16.宁可致意耶宁可:焉能、哪能17.脱获回耗脱:倘18.贵客将自何所至也将:方,刚才三、实词(一)重点实词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发:毛,指草木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9.下迨蔀屋迨:至蔀:遮蔽光明之物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11.栉比如鳞栉:木梳; 比:并、排列12.妍媸自别妍媸:美丑13.恐进之亦兴阑矣阑:衰落、消失14.迟月生公石上迟:等候15.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识:记着16.居为奇货居:积,储存17.操童子业,久不售操业:从事行业; 售:考取18.宰严限追比比:追征19.成妻具资诣问诣:到去20.唇吻翕辟翕:合; 辟:开21.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22.如被冰雪被:遭受23.气息然然:气息微弱的样子24.审谛之审谛:仔细25.径造庐访成造:到26.则虫集冠集:止,落在27.俾人邑庠邑:县; 庠:学校28.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29.独是成氏子以蠧贫蠧:蛀虫30.民日贴妇卖儿贴:抵押31.疾逸道左逸:奔跑32.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舅姑:公婆; 御:管束,控制33.唯恐道途显晦显:指看得见的尘.间晦:指看不见的水府34.吾君方幸玄珠阁幸:驾临35.坐贻聋瞽瞽:瞎子36.远罹构害罹:遭受37.项掣金锁掣:拴38.不遑辞候遑:闲暇39.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宥:宽恕40.君怃然曰怃然:失望的样子(二)词类活用1.最可觞客觞,名词作动词,劝人饮酒2.吏吴两载吏,名词作动词,任县令3.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4.笼归笼:名词作动词,用笼装5.取儿稿葬稿:名词作状语,用草席裹着6.民日贴妇卖儿日:名词作状语,每天7.成然之/劣之/益奇之然、劣、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高其直高:形容词作动词,抬高9.细疏其能疏:名作动,陈述10.有客于径阳者客:名作动,作客,客居四、特殊句式(一)介宾结构后置1.岁征民间。

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复习

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复习

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复习————————————————————————————————作者:————————————————————————————————日期:ﻩ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基础知识《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字音:缪公(mù)避匿( nì)缪贤(miào )汤镬(huò)虽驽(nú)肉袒(tǎn)盆缶(fǒu ) 案图(àn)可予不(fǒu )渑池(miǎn)诈佯(yáng)列观(guàn )皆靡(mǐ) 传舍(zhuàn)甚倨(jù)不怿(yì)衣褐(yìhè)睨柱(nì)二、通假字:1.可予不不:通“否”。

表疑问语气。

2.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双手捧着。

3. 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4.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5.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7.设九宾于廷宾:通“傧”,傧相,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铁砧,古代刑具,用于腰斩。

9.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yé,语气词,吗。

三、实词(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范围):1.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2.窃计欲亡走燕(窃:私下里。

)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庸俗,浅陋,鄙俗。

)4.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兵:士兵,军队。

)5.相如每朝时,常称病(病:生病。

)6.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上朝。

)7.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从:听从,顺从。

)8.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当:应当,应该。

)9. 怀其璧,从径道亡(道:路,道路。

)10.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复:再,又。

)11. 故臣复取璧(故:所以,因此。

)12. 固请,召有司案图(固:坚持,坚决。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在学习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应该将知识点进行归纳,这样可以为我们的期末考复习做准备。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一)古今异义《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人遗(wèi)赵王书:书,信。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祝酒。

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宣言曰:宣言,扬言。

《苏武传》置币遗单于:币,财物,礼品。

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第二年。

《张衡传》举孝廉不行:不行,没有去。

再迁为太史令:再,两次。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二)《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与不:不(fǒu),通“否”。

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事,通“侍”,侍奉。

《苏武传》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 ,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

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

因泣下霑衿:霑,通“沾”,打湿;衿,通“襟”,衣襟。

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张衡传》精思傅会:傅,同“附”。

员径八尺:员。

同“圆”。

尊则振龙:振,通“震”,震动。

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三)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状语:《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

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苏武传》其一人夜亡:夜,在夜里。

剑斩虞常已:剑,用剑。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向上。

朝夕遣人侯问武:朝夕,早晚。

《张衡传》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当时。

(2)名词活用作动词:《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上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优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优质
布衣,平民.
9、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条约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 围 古义:得到惩处 今义:冒犯 古义:第二年
10、赵岂敢留璧而得罪 于大王
11、明年复攻赵 12、鄙贱之人,不知将 军宽之至此也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今义:鄙卑下贱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 特点。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 点。)
本 文 特 色
一块玉璧 两个矛盾:赵国与秦国(国家)、 廉颇与蔺相如(私人) 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四个人物:廉颇、蔺相如、赵王、 秦王、
国家为重
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 怀坦荡、热爱祖国;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 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 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 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 气的,死并不是难事,勇敢面对死亡这才是难事。 当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以 及呵斥秦王左右 的时候,就当时的形式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 而一般人却往往因为胆小而不敢有这样的表现。相 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了 敌国。回来后有对廉颇隐忍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 还重,就智慧和勇气来说,他可以说是兼而有之。
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下列加线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舍相如广成传 B 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C.左右欲刃相如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③赵之良将也: 赵之良将也: 助词, 助词,的
.
.
7. 重点虚词系列练 指出下列句中“ 指出下列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相如因持璧却立:连词,于是,就 相如因持璧却立:连词,于是,
. 不如因而厚遇之:介词, (2)不如因而厚遇之:介词,趁机 . 介词, 介词,通过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4)因人之力而敝之:介词,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介词, . 伺者因此觉知:介词, (5)伺者因此觉知:介词,因为 . 因以讽谏:介词,依据、 (6)因以讽谏:介词,依据、凭借 . 于今无会因: (7)于今无会因:机会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辜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 背 《苏武传》 苏武传》 (2)使 使者 数通使相窥观: 数通使相窥观: . 单于使陵至海上: 单于使陵至海上:派 .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应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表现 .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出征 (3)征 旁征博引: 旁征博引: 证明 .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征收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召 公车特征拜郎中:
.
.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 怀里藏着。 10)赵王鼓瑟: (10)赵王鼓瑟: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动词,弹。 (1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1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12)左右欲刃相如: 12)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 (13)宁许以负秦曲: 13)宁许以负秦曲: 动词的使动用法, ……承担 承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 . 14)大王必欲急臣: (14)大王必欲急臣: 形容词作动词,逼迫。 形容词作动词,逼迫。

必修4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4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4文言文知识梳理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廉颇蔺相如列传》1、秦王一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通“否”,用在疑问句末表示询问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苏武传》5、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6、空自苦亡人之地/ 法令亡常/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7、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8、因泣下霑巾,与武决去,“霑”通“沾”,浸湿;“决”通“诀”,辞别9、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张衡传》10、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11、一时收禽“禽”通“擒”,逮捕12、傍行八道“傍”通“旁”,旁边13、形似酒尊“尊”通“樽”,酒杯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1、负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秦贪,负.其强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参考答案】①使…承担②依仗,凭借③违背④辜负,对不起⑤背着2、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或欲引.蔺相如去③相如引.车避匿④虞常果引.张胜⑤引.佩刀自刺【参考答案】①引见,延请②牵,拉;③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车头)④牵攀,招供⑤拔3、传①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③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④舍相如广成传.舍【参考答案】①一种文体②传递③传颂④宾馆4、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参考答案】①副词,白白地②副词,只,仅仅5、幸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②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③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参考答案】①宠幸②侥幸③幸好,幸而6、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②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大行不顾.细谨【参考答案】①回头②副词,不过,只是③探望,拜访④考虑7、发①方欲发.使送武等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③张胜闻之,恐前语发.④及还,须发.尽白⑤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参考答案】①打发,派遣②起事③泄露④头发⑤开仓赈粮8、当①汉亦留之以相当.②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③副有罪,当.相坐【参考答案】①抵押②判处③应当9、语①以状语.武②如惠语.以让单于【参考答案】①告诉②说的话10、食①绝不饮食.②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③廪食.不至④给其衣食.【参考答案】①吃的东西②吃③粮食④食物11、见①见.犯乃死,重负国②何以汝为见.③信义安所见.乎【参考答案】①介词,被②看见③同“现”,表现12、亡①空自苦亡.人之地②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③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参考答案】①同“无”②逃跑③死亡13、属①衡少善属.文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举酒属.客④名属.教坊第一部⑤吾属.今我之虏矣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参考答案】①连缀②嘱咐③劝客饮酒④属于⑤辈⑥类14、善①衡少善.属文②安帝雅闻衡善.术学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④素善.留侯张良⑤不如因善.遇之⑥善.万物之得时【参考答案】①善于②擅长③善行④交好⑤好好地⑥羡慕15、征①公车特征.拜郎中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参考答案】①征召②应验三、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译文: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译文:
译文:
武曰:“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课外文言文训练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

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

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

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

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大宛以为然,遣骞,抵康居。

康居传致大月氏。

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

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

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

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

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

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皆各行一二千里。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

是岁元朔六年也。

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

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
为庶人。

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

骞既失侯,因曰:“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

”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资金市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

骞还,拜为大行。

岁余,骞卒。

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所做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B.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C.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D.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月氏、大宛、康居、大夏、安息、乌孙等古代国家政权,都是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所到、所闻之处,处于古代丝绸之路上。

B.堂邑氏奴甘父:堂邑为姓氏,甘父为名,奴,是其做家奴的身份。

后文提到被封为“奉使君”的堂邑父,就是指他。

C.汉节:汉代朝廷派出使臣或传达皇帝命令时,凭节为信,中央设有专门掌管符工的官员,名叫“符节令”。

苏武就曾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汉文帝也曾派遣魏尚持节去云中赦免冯唐之罪。

D.大行:古代接待宾客的官吏,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员,西汉张骞二度出使西域后被汉武帝封为大行。

12.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因为匈奴与月氏之间出现仇怨,所以汉朝乘机招募使者取道匈奴前往月氏,与月氏共同对付匈奴,张骞便以郎的身份应召前往。

B.张骞在困境之中不忘朝廷使命。

虽被匈奴扣留十余载,最终还是寻找机会与身边人逃往月氏,只是月氏王认为与汉朝距离甚远,所以不再准备向匈奴报仇。

C.张骞将出使后的见闻上报朝廷,汉朝天子认为值得与兵弱的大宛、大夏、安息和兵强的大月氏、康居这些国家政权交往,可以用道义使他们成为汉朝的臣属国。

D.张骞也是仕途坎坷。

曾因熟悉匈奴地界而帮助军队而被封为博望侯,可又因为李广所率军队被匈奴围杀而没能及时赶到救援,险些被杀,最后被削去侯位。

1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

(5分)
(2)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5分)
答案:
10.B(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11.C(“赦免冯唐之罪”错,赦免“魏尚”)
12.B(“只是月氏王认为与汉朝距离甚远,所以不再准备向匈奴报仇”,原因有误)
13.(1)我们为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封锁道路,如今逃亡出来,只希望大王派人引路送我们。

(“使”“为……所”“使”各1分,句意2分)
(2)又过了一年,他(张骞)所派遣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都同有关国家(那些国家)的使者一起回来,于是(从此以后)汉朝西北方向的国家开始跟汉朝互通往来(互通使者)。

(注意:颇,不单独做翻译,与“皆”同。

“其”“副使通大夏之属者”“于汉”各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