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5篇
第一篇:父母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
父母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
时间飞逝,孩子不经意间已经成长为青少年了.孩子长大了可是父母还来不及高兴发现还是怀念孩子小时候对我的依赖和拥抱。
因为现在孩子不愿意跟我们沟通了,嫌我们唠叨了,我们家长不知道孩子的想法了等等。
是的,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我们家长最头疼的是跟孩子沟通,在这里小编就来为各位家长整理一些列关于父母如何跟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方法。
1)与孩子交朋友。
放下父母的身段,与孩子交朋友,坦城交流。
才能走进孩子的心境,我们才会知道孩子需求和想法。
孩子错误的行为我们才能及时的纠正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譬如遇到孩子有些不良行为时,如上网成瘾、抽烟等,父母首先要冷静处理,不要气昏了头。
要以体贴、谅解的语气鼓励孩子说出原因或心中感觉,巧妙地使用沉默与倾听,领略孩子谈话的要点或弦外之音。
由于父母的态度诚恳及友善,孩子会毫无保留地宣泄内心的情感,通过聆听、对话的方式,父母逐渐引导孩子重新思考问题的核心,共同摸索一个解决的办法,孩子知道父母尊重他、愿意接受他,了解他和帮助他,当然孩子也就会听父母的话,改正不良毛病
2)沟通的语气要友善。
父母只有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感到爱和温暖,才能使孩子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才能达到孩子愿意接受教育的目的。
与孩子交朋友对孩子的行为要以认可的态度,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完美无缺的标准,高出孩子实际年龄的尺度来要求孩子。
否则,就会造成孩子对父母惧怕的心理,甚至是存有戒心,那么他就会敬而远之,不可能向父母袒露胸怀的。
3)学会倾听。
在生活中,与任何人沟通,我们都要学会倾听,我们也一直教育孩子从小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所以我们自己也会做一个倾听的执行者。
与孩子交流的时候,静静的倾听,不管孩子的方向
是对的还是错的,等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完。
父母再与孩子交流,表达你的建议。
4)尊重孩子的想法。
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都寄在孩子的身上,逼着孩子学这学那。
而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像小时候任由父母安排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对于父母的安排他们开始排斥反抗。
闹的很不愉快。
其实,我们应该要清楚,如果孩子不感兴趣的事物,逼着孩子去学,他也不会用心去学好,又何必呢?伤了亲子间的情感还浪费钱呢?
5)放手让孩子自己作主。
虽然孩子不管到什么年纪在父母的心里永远都是个孩子。
但是,我们还是要学会放手,给子尝试作主的权利。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
不管结果如何,让孩子去经历。
即便失败也收获了成长。
以上就是关于父母如何跟青春期孩子沟通的五大要素,希望各位家长能认真阅读,在现实生活落实。
相信只要坚持一定能打破父母跟青春期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
第二篇:与青春期孩子交流几个建议
与青春期孩子交流的几个建议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与青春期孩子交流的几个建议》的内容,具体内容: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
下面...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
下面我整理了,供你阅读参考。
1、多反省,少唠叨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家长不要一看到孩子出现和以往不同的举动,就认为这是青春期逆反行为。
先要观察、了解一下原因,若是孩子有正当理由或事出有因,则另当别论。
若确是逆反行为也不要盲目压制。
首先,家长自己要反思:自己是否个性太过强对孩子的控制欲
是否太强了;自己是否忘了“孩子越大越不属于娘”的规律了;或者想想孩子是否什么地方对自己有意见等,然后针对孩子对自己反感的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其次,不要对孩子每个小错误都横加指责,为了一点小事把争吵升级为全面战争。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心理的私人空间,只要孩子的言行不超过“度”,如女儿只是想尝试一下妈妈的化妆品或买了一本新潮的杂志;儿子想换一种不出格的新潮发型或对某一件事提出的不同观点等,这类小事不
用管、也不该管,最多过问一下而已,也不需表什么态。
因为孩子最讨厌的就是父母对自己管得太多、太细,干涉过多。
2、多沟通、少粗暴
孩子到了该年龄段出现一些逆反言行是必然的,若不出现反而不正常。
若要和孩子相处得好,做工作有效,并非是到了这个年龄段才和孩子处好关系,而是从小就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孩子眼里,家长应该是个既可敬又可亲的长辈,同时还是个“良师益友”。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自觉不自觉的都有唯我独尊的心理,期望孩子的认同。
有的父母说:“孩子是我生的,当然都得听我的。
”“孩子还小应当服从家长,孩子的事应当父母决定。
”因此,有的家长常常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
事实上,孩子的发展不是父母一厢情愿的事情,不管父母有多好的期望,只有取得孩子的认同后,父母美好的期望才能转化为孩子的行动,才能有效果。
所以有事要和孩子多沟通,选择时机,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先听听他们的想法,再做出决定。
最要不得的方法是,家长拿出权威、居高临下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有时表面上孩子似乎是接受了,实际上口服心不服,导致下一次引起孩子更激烈的反抗。
3、坚持原则,不能迁就
孩子毕竟是孩子,在这个逆反阶段,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应加以区分。
有些要求家长是不能接受的,比如:提出一些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物质要求,崇尚名牌、追求奢侈、相互攀比等。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采取“硬”和“软”的两手。
“硬”的一手是:面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家长应明确表态,不会满足孩子的要求。
即使经济条件允许也不能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如果一味满足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容易助长虚荣心,孩子的注意力有可能就不放在学习上,成绩大多会下降;还有怕孩子反抗、一味迁就孩子,那么孩子今后会以此为“起点”,提出更多的不合理要求来迫使家长就范。
但家长在坚持原则、不迁就孩子时也应讲究方式方法,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讲道理、摆事实。
不能简单地以没钱为由,甚至态度简单化和以打骂等粗暴的行为来回绝孩子的要求。
“软”的一手是: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里确有不少同伴都有的东西,那么适当满足他一、二样也可以,比如手表、名牌衣服等,但最好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某个目标(目标设置要合理),一旦目标达到,作为奖品奖励给他。
4、实在没辙,另寻办法。
有少数家长说,以上的方法我都试过了,但还是不见效,就像有句俗语叫“四季豆不进油盐”,他犟头拐脑你拿他就是没辙。
若孩子真的和家长作对打了如此地步,一方面说明长期以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和谐,需要反省;另一方面就需要有第三方介入才能处理好关系,可以与孩子信任的其他长辈或信任的老师进行沟通;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帮助进行家庭治疗。
第三篇:父母应该和青春期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应该和青春期孩子一起成长
青春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危机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或挑战,需要家长的关爱和指导。
这个时期孩子生理上的成熟带来了心理上的成人感,他们要求获得人格的独立和尊重。
但由于个体的心理发展的滞后,加之父母没有做好调整的准备,使得青少年许多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亲子之间的冲突也随之增多。
另外,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面临急剧的社会时代变化,产生心理困惑和矛盾的概率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高,通过社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势在必行,其中家庭尤其是父母对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往往是以亲子关系为纽带,以亲
子沟通为途径实现的。
大量研究表明:
1、父母的情感温暖能够提高孩子的成就动机*,让孩子积极的向往成功, 充满自信, 较少忧虑, 乐于接受困难的任务,有利于孩子发展外向、情绪稳定、关心他人、易于适应外部环境等性格特征。
2、父母对孩子行为、情绪的及时接纳与反馈,能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孩子感受到积极的社会支持*,减少孩子负面情绪和敌对行为。
3、有效的亲子交流与信任对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
4、父母给予的积极支持是和高自尊、学业成功以及道德发展水平高联系在一起的,而缺乏父母的支持则完全导致负面的影响:低自尊、成绩差及反社会行为。
5、父母如果对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拒绝的态度,或表示不安,或出现矛盾反应,将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破坏学生对家长和他人的信任感,长此以往,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孩子是否能安全度过青春期危机,父母的社会支持是关键,父母如果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支持,孩子就能够积极的面对青春期的各种挑战、形成健康、稳定、统一的人格,达到身心和谐,为青年期的求学、择业、婚姻打下良好基础。
注:*成就动机(the ach ievement motivation)是指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 并努力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与其有重要社会关系的他人那里所获得的心理方面的益处,如受到尊重和肯定、在解决问题方面获得帮助、情感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重要他人的陪伴等。
参考文献
1、张庆辞、栾国霞、李建伟:《初中生成就动机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 年第14 卷第6 期)
2、左占伟、石岩:《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石家庄学院学报》第7 卷第6 期)
3、严万森、童辉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社会心理科学》2010 年第1 期)
4、黄树香:《初中生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社会
心理科学》期2010年第5期)
5、许芳:《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与干预研究》2007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林振龙、陈敏、邱洁英:《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
7、陈丽娜、张明:《中学生感觉寻求、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1期)
8、黄悦勤、云敢梅、石立红、张桂芝、许又新《中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第l4卷第2期》)
第四篇:父母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父母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期,我们在做孩子的时候,度自己的青春期的时候,也会有迷茫和不解,甚至反叛,性格怪异,有时会导致家里人不喜欢自己,或者是遭到父母们的强制管理,等等。
青春是一个综合症,为人父母的,在经历了自己的青春期后,又要面对自己孩子的青春期。
那么,应该如何在自己过青春期的基础上,帮助或者是陪伴自己的孩子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呢?
一.父母不是永远的靠山,孩子需要自己独立的成长空间
现在的父母爱孩子,那叫一个十全十美,完美到令人无法想象这样的孩子,以后在社会里还如何独立、立足?其实,许多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就如夫妻一样,双方也需要自己的某个方面的私人空间。
我们不能完全把孩子保护在自己的身边,而是应该让他学会独立成长,享受自己独立成长的过程。
让他经历快乐的事情,痛苦的事情,经历喜悦的事情,也经历挫折的事情,不要什么事情都父母包办。
你要知道,你现在包办了,就意味着他们未来缺乏了生存的砝码。
成长虽然不是个人的事情,需要各个方面的影响,可是成长还是有自己的空间的,我们没必要这样。
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辈子吗?不可以。
所以,为什么不在青春期的时候,给他们一点儿空间。
比如让他们去尝试一下情感,失败,成功,允许他们成绩有点儿滑坡,这有什么了不起?挫
折教育是对他们负责,而不是害他们。
二.父母不是永远正确的答案,孩子有时候只需要一引导
父母不可以让自己的形象过于权威,当然建立权威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受制约的面。
但是,家长们不要什么事情都认为自己在理,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的孩子永远是错的,有点儿事,出点儿小麻烦,就认为是孩子这样那样了,或者是有了小小的过失,孩子在辩解,就认为孩子是在撒谎,然后就是一顿政治式的教育。
其实孩子的成长不是家长告诉他要怎样做,什么样的结果是对的,什么样的结果是错的。
而是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引导孩子。
在某件事情的过程里,引导孩子去尝试,去钻研,去学习,然后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向。
我们不要一看到孩子出现了误差,马上就跑过去告诉孩子,你错了,你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
这样的话,孩子还有动力,还有心思再去思考,再去摸索吗?反正给他点心理暗示就是,有家长告诉我正确的方法,我干嘛还要自己去瞎摸索?
三.父母不能做独裁主义者,孩子的青春只需要共同分享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们便会担心孩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早恋啊,例如染上什么不良的习惯啊,例如会接触社会上那些坏孩子啦等等。
首先,这是家长们不相信孩子造成的一个结局。
所谓的分享孩子的青春期,应该是先相信孩子。
例如孩子被告之和某个异性走得很近,你应该先相信自己的孩子讲的,而不是只听信他人的言语。
如果孩子真的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事情,不要用打骂的方式去处理,反而应该学会和孩子分享这个过程。
引导孩子讲出他在这个过程里,自己的感受。
例如早恋。
若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告诉你,他恋爱了,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他,他这个年龄里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当然,你千万不要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反对他和异性来往,你要告诉他,无论你选择什么,爸爸或者妈妈都相信你,但是你也要做出让爸爸妈妈相信你的事情,在保证学习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爸爸妈妈允许你和异性走得近。
然后用你曾经的经历告诉他,即使你曾经没有这样的经历,也要讲一个善意的谎言,讲明你当年因早恋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有时候这样的方式,可能不会改
变孩子的早恋情况,但是至少让孩子看到了你是爱他的,你是关心他的,你是在真正地和他分享他青春期,而不是独裁者。
四.父母并不是旁观者,审事控制是关键
我们说,和孩子分享他的青春期故事是一件快乐的过程,可是,我们不能什么事情都随了他的愿。
这样,你以后就无法再控制自己的孩子了。
这里讲到的这个控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身自由的控制,恰当的说法应该是限制。
许多事情可能孩子在没有和你商量的情况下,会自己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家长们还是要学会审事控制。
比如孩子夜不归宿这事,家长们就要控制,告诉孩子,几点几点前必须回家,这是规定,必须要遵守的,不是开玩笑的。
还要告诉孩子,某种行为如果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能力,是要接受惩罚的。
例如,剥夺你的周末玩耍的时间,或者是减少你玩游戏的时间等等。
许多事情都需要审事来控制,不能一概而论。
还有,父母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一定要达成协议,不要一个唱这样,一个喊那样,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就算这样,也会有一方去保护他的错觉。
这是不对的。
五.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尊重平等的交流方式最舒服
你是父母,你是生他养他,给他钱花的大人,所以,你觉得你教育他,训斥他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你生气的时候,可以骂他;你暴躁的时候,甚至可以打他。
不,你这样做,只能把你和孩子的关系拉得更陌生。
我们都说,让父母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这样的交流方式才是最正确的。
许多孩子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交流,宁可选择自己的姨或者是姑的,这让父母觉得孩子长大后会和自己变得生疏了。
实际上,是父母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对了。
如果你能心平气和,不把孩子当成你的私有品,而是真正把他当成是朋友的话,孩子是绝对首选和你进行交流的。
我们一直在讲,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家长。
这话,其实真应该是中国爸爸妈妈们好好想想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参与和干涉,但是要采用什么样的参与方式和干涉方式就值得考虑了。
第五篇:父母与青春期孩子沟通需注意十大细节
父母与青春期孩子沟通需注意十大细节
现实中,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遇到了问题不会与父母说。
这种现象是很危险的,也值得每个父母深思。
只要能够相互信任、畅通交流,父母就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就能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能引导他们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就能避免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影响。
若想与青春期的孩子更好地沟通,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别太“父母”。
在孩子面前放下父母的架子,避免强硬态度,不然会影响亲子关系,并会令孩子有恐惧心理。
2.理解在先。
即使孩子的想法或行为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些理解和宽容。
然后再耐心地告诉孩子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反对这样做的原因。
要杜绝简单地否定或以长辈的身份粗暴地压制孩子的做法。
3.充分信任。
信任会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并会让孩子有信心做得更好。
4.减少指责。
简单而粗暴的指责会让孩子大失信心,并改变对自己的评价。
父母应该变指责为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质与发展趋势,引导孩子在反思中进步。
5.少下命令。
对孩子过多的要求和乱下命令,不但会让孩子产生压力,还会激增孩子的逆反心理。
6.维护形象和尊严。
对孩子的不足和过错,不要在外人面前随意评述,这会让孩子觉得没面子而对父母产生反感。
7.注重孩子感受。
凡事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遇到不愉快或委曲的事情,应该适当安抚。
8.切忌唠叨。
对于同样一件事情,说得次数多了,肯定会让人烦,也会激起孩子“你越不愿意让我做,我就越做”的心理。
9.适当放权。
对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应该让他们试着自己处理,给予他们管理自己和独自处理问题的机会。
孩子会为父母的进一步信任而高兴,并能从中体悟成长。
10.议事表决。
对于家中的一些事情,应该引导孩子参与决策,这会增强孩子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感受,也会让孩子因有发言权而拉近与父母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