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戈夫曼的拟据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412
欧文·戈夫曼的拟据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陈炳伊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一、欧文·戈夫曼生平简介
欧文·戈夫曼,加拿大的社会学家和作家,也是美国社会学协会的第73任主席,戈夫曼对社会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其1959年的书中《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开始的戏剧透视法的符号互动论研究,提出了“拟据理论”。
他以“角色”出发,以“表演”作为主要内容,以“印象管理”为核心,引入戏剧学的名词并作论述。
他认为,社会机构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剧本扮演自己的角色,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
二、研究现状
截至2020年12月3日,在中国知网,以“拟据理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出现224条结果。
在新闻与传媒领域共有140篇,其中学术期刊107篇,学位论文25篇。
目前对于“拟据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实证研究,主要是将理论运于实践当中。
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倾向,一类认为该理论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以完全运用于实证研究中;另一类则认为“拟据理论”随着传播环境的改变,已经发生了变化。
而在阅读了相关的学术期刊后,本人将“拟据理论”运用的实证研究分为了以下三个方面:电视节目的相关研究、社会群体的相关研究以及社交平台的相关研究。
(一)电视节目的相关研究1.特点与特征分析
沈成菊将拟据理论的一些要素与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相对应,其认为在真人秀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因为在镜头前而表现出其和往常不同的一面,会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自己的优点展现出来,从而体现出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虚假和真实。
徐明明和徐昕主要[1]从戏剧艺术中的演员、剧本、情境、剧团4个维度维度来剖析纪录片创作中所呈现的“记录性”“戏剧性”“真人秀”等特征来分析纪录片《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节目,从而给创作者更多的灵感和启发。
2.建构与叙事[2]
李文嘉和唐嘉蔚对节目《声入人心》进行研究,以演
员、剧本、剧组三个角度来说明该节目的叙事构成和传播逻辑。
作者认为该节目在这些方面做得很有效果,它的成功值得同类型的节目借鉴。
(二)社会群体的相关研究1.以明星为研究对象
刘诣和汤国英在其文章中认为明星人设是一种“前台”的表现,只有将前台维持好,才能够保证人设的成立。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前台与明星的“后台”也就是其私下真实的一面越来越被呈现出来,使得“前台”与“后台”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2.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辛文娟等[3]以印象管理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国内78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研究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时的动机和策略。
研究得出大学生运用微信朋友圈来展示自己好的一面,会对自己进行一定的包装,尽可能地弱化自己的不足。
3.以PUA 群体为研究对象
范冬雨和王婷以PUA 群体为研究对象,来讨论PUA 群体
亲密关系的建构方式。
文章得出PUA 群体在社交软件上面呈现的的内容,包括他们的生活经历、学历背景等,都是其“前台”,而“后台”则是他们参加培训班,私下里对资料的汇集和积累的部分。
4.以视频博主为研究对象
陈翔宇对视频博主进行研究,他认为我们看到的视频博主并不是其真实的一面,网络是其“舞台”,他们通过网络来呈现他们的表演,也就是形成其“前台”。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三)社交平台1.视频网站
李政毅和陆洪磊以Bilibili 网站为例,对其UGC 的创作模式进行分析,系统分析了其从“台前”到“台后”的创作
过程。
[4]
在“台前”,平台对于创作者的个人形象的进行设定,这也决定了创作者个人的内容定位。
在“台后”,平台对于观众评论氛围、网络流量分配、创作工具支持等方面的运营,则决定了创作者持续生产优质内容的意愿。
这种运营方式将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拉近,增强互动性,对平台的运营产生情感价值,有利于平台的运营。
2.自媒体平台
靖鸣和周燕对微博中的自我呈现过程进行研究,提出微博表演的概念。
文章中认为表演在微博中也有呈现,人们发布的内容都是想让外界知道的,通过发布这些内容来进行理想化塑造。
3.网络社区[5]
张骁鸣和常璐以豆瓣网的“穷游”社区为例,研究
其呈现的人际互动。
研究发现,原来的拟剧理论中的“前台”“后台”“剧班”等的这些该概念在这样的情境下已经不完全适用,因此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
三、结论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关于“拟据理论”的研究情况,实证研究成为主要的趋势,并且涵盖了很多的方面。
同时我们也能得出关于“拟据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拟据理论”也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我们也可以拓展思维,多做些有趣的研究思路,例如:关于恋爱类的主题,我们可以从恋爱真人秀、社交媒体中呈现的恋爱状态、网络社区中色单身交友圈等等。
这些也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明明,徐昕.从纪录片到真人秀——拟剧理论视角下《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第二季研究[J].电视研究,2017(09):63-65.
[2]李文嘉,唐嘉蔚.拟剧理论视阈下声乐演唱节目的建构与叙事创新——以《声入人心》为例[J].戏剧之家,2020(31):154-155.
[3]辛文娟,赖涵,陈晓丽.大学生社交网络中印象管理的动机和策略——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情报杂志,2016,35(03):190-194.
[4]李政毅,陆洪磊.拟剧理论视角下的UGC 视频创作模式分析——以Bilibili 为例[J].当代电视,2020(05):72-75.
[5]张骁鸣,常璐.拟剧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网络社区人际互动研究——以豆瓣网“穷游”社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9,34(07):98-109.
摘 要:本文根据目前中国知网中“拟据理论”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相关研究,认为目前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电视节目的相关研究、社会群体的相关研究以及社交平台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戈夫曼;拟据理论;电视节目;社会群体;社交平台作者简介:陈炳伊(1995.09-)女,汉族,江苏启东人,硕士在读,天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