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和不选均得0分)
1.相对论的创立者是()
A.爱因斯坦B.牛顿C.哥白尼D.屠呦呦
2.下列估测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
C.我国百米男子飞人苏炳添比赛时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约为50s
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B.桥C.人D.地面
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次声比超声传播速度小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 之间的声音
D.超声可以用来测量我国南海的深度,是因为它的穿透力强
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7.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所示的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B.杯弓蛇影C.凿壁偷光D.立竿见影
8.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1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A.大于10 kg B.仍为10 kg C.小于10 kg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客厅里的电灯悬挂在电线下端,此时灯受到向上的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
物体是(()
A.电线B.地球C.天花板D.吊灯
10.下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轮胎上制有花纹B.在轴承中加滚珠
C.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
11.关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图所示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B.
C.D.
12.体育成绩开始计入中考总成绩,小龙同学为了能够在实心球项目上取得好成绩不断进行训练。

从手中推出的实心球在落地前(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的运动过程中()A.只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受到重力和手的推力的共同作用
C.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只受到重力作用
13.如果没有重力,则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会存在的是()
A.河水仍然可以流动
B.杯中的水仍然可以倒出来
C.人起跳后仍然会落回地面
D.弹簧拉伸后仍然有弹力
14.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15.2018年08月26日“诚一国际杯”石狮市第三届沙滩马拉松接力赛在永宁镇红塔湾沙滩鸣枪开赛,如果某参赛选手在前二分之一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后二分之一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则整个比赛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是()
A.4 m/s B.4.8m/s C.5 m/s D.5.6m/s
16.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

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 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
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二、填空(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7.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模拟鸟叫的哨子,如图所示。

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

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

这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柱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18.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二是力的作用是。

19.小区内有一机动车标志牌如图所示,A的标志是在减弱噪声;B是机动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

20.如图所示,平静龙湖水面的上空,美丽的白鹭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它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是的(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1.小明看到家里的书柜门松了,关不紧,他找到一张纸折了几叠后夹在门柜与门框之间,书柜门就能关紧了,这主要是通过的方法使衣柜门与门框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在家里他还感觉他挂在墙面上的字画不竖直,他可以用来检查。

22.近几年,各地推行“区间测速”来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

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

如图所示,某监测点A、B相距14.4km,该路段最高限速为120km/h。

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时的速度分别为110km/h和100km/h,该轿车在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m/s,该车(选填“会”
或“不会”)被判为超速。

三、作图题(本题2小题,第(1)(2)小题各2分,共4分)
23.完成图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的出射光线(2分);
24.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水平向右运动,请画出物体A所受的重力及摩擦力
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本题4分)
25.如图所示为一名滑雪运动员正在滑雪比赛,根据图中展现出的情景,小强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请你针对他所提的问题作出解答。

问题①:为什么运动员从山坡上下滑时要弯着腰?
答:
问题②:运动员为什么用力向后撑雪杖?
答:
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26.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测圆的直径如图1所示,读数是cm;
(2)他把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2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的厚度是(用D1、D2、n表示)。

27.如图所示为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

(1)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时他根据图甲,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在纸板上始终看不到反射光,原因是;
(3)如图乙,当他把半面纸板右侧向前折或向后折,在B板上都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

28.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

(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9.小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下表是他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cm。

(2)第4次实验时所成的像是的。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3)第3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
(4)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0.某中学环保小组为了知道石狮黄金海岸海水的密度,利用周末在老师的带领下取了海水的样品进行测量:
(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
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海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海水的
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海水的质量为g,将烧杯中的海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海水的体积如图1乙所示,则海水的密度为g/cm3;
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海水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红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③把海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
④则海水的密度表达式ρ=(纯净水的密度用ρ0表示);
⑤小亮测算海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所述物理方法中的。

A.控制变量法B.等量替代法C.类比法
31.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将图1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1)写出一条装置改进以后的优点;
(2)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3所示。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
(3)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

由此他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

你认为他得出这一结论是(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

六、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31题6分,32题6分,33题8分,共20分)
32.近年来,独轮电动平衡车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它采用站立式的驾驶方式,人通过身体的前倾、后仰实现驾驶。

下表为某型号独轮电动平衡车的部分数据,求:
(1)该车充满电后,若以最大速度行驶,能行驶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2)质量为50kg的人驾驶该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则人和车的总重力为多少?
33.一块石碑体积为5m3,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石碑的样品,测得它的质量是130g,用量筒装100cm3的水,再把石碑样品完全浸入水中,水面升高到150cm3处,求:
(1)石碑的密度是多少?
(2)整块石碑的质量是多少?
34.用一个玻璃瓶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500g。

用它盛某种
液体,测得液体与玻璃瓶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
图所示,求:
(1)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八年级(上)期末物
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和不选均得0分)
1.相对论的创立者是()
A.爱因斯坦B.牛顿C.哥白尼D.屠呦呦
【分析】德裔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

【解答】解:爱因斯坦在1905年5月,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3月,完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相对论”的了解,相对论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

2.下列估测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
C.我国百米男子飞人苏炳添比赛时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约为50s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确定不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 左右。

故A符合实际;
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2.6dm左右。

故B不符合实际;
C、苏炳添百米成绩略小于10s,所以其平均速度约等于10m/s。

故C符合实际;
D、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在
50s左右。

故D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
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B.桥C.人D.地面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解答】解:“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研究对象应该是桥。

A、以水的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正确;
B、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
不符,故B错误;
C、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
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水与地面的位置发生
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D也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所选取的参照物,二者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是运动,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的。

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分析】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快慢不变”这一特点,分别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解答】解:
①图象中线段与时间轴平行,意思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②此图象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也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选项符合
题意;
③此图象的意思是汽车加速行驶。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④此图象表示汽车速度保持不变,一直在匀速直线运动。

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将物理规律以函数或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次声比超声传播速度小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 之间的声音
D.超声可以用来测量我国南海的深度,是因为它的穿透力强
【分析】(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3)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
(4)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

【解答】解:A、次声和超声都是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A错误;
B、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可以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故B正确;
C、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把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人
耳无法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 之间的声音,故C 正确;
D、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能量等特点,故可以用来测量我
国南海的深度,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传播、噪声的防治,听觉的范围,以及超声波的应用,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便于观察。

【解答】解: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故选:D。

【点评】此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是一种转换的方法,要学会应用。

7.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所示的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B.杯弓蛇影C.凿壁偷光D.立竿见影
【分析】首先要明确插图的意思,然后再根据以下知识点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折射的实例有:筷子变折、池水变浅、彩虹、海市蜃楼等等。

【解答】解:如图所示:看上去水并不深,是水底的光到达水面发生折射造成的。

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

符合题意;
B、杯弓蛇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不合题意;
C、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不合题意;
D、立竿见影,这个影是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明确各个成语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1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A.大于10 kg B.仍为10 kg C.小于10 kg D.无法确定
【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把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位置发生改变,但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仍是10kg。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概念,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只要理解质量的含义即可解答。

9.如图所示,客厅里的电灯悬挂在电线下端,此时灯受到向上的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
物体是(()
A.电线B.地球C.天花板D.吊灯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解答】解:客厅里的电灯悬挂在电线下端,此时灯受到向上的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电线;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深入理解力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下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轮胎上制有花纹B.在轴承中加滚珠
C.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
【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离开。

【解答】解:A、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正确;
B、在轴承中加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故B错误;
C、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离开来减小摩擦,故C错误;
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在认真分析选项中具体的做法后,找出增大摩擦的实例。

11.关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图所示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B.
C.D.
【分析】由重力公式G=mg(g为常数)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再结合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由重力公式G=mg(g为常数)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则其图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选B图。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道基础题。

12.体育成绩开始计入中考总成绩,小龙同学为了能够在实心球项目上取得好成绩不断进行
训练。

从手中推出的实心球在落地前(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的运动过程中()A.只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受到重力和手的推力的共同作用
C.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只受到重力作用
【分析】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据此对实心球进行受力分析。

【解答】解:实心球离开手后,不再受到手的推力作用,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情况下,实心球在空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要注意不计空气阻力,同时还要知道实心球离开手后推力随即消失。

13.如果没有重力,则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会存在的是()
A.河水仍然可以流动
B.杯中的水仍然可以倒出来
C.人起跳后仍然会落回地面
D.弹簧拉伸后仍然有弹力
【分析】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假如没有了重力,这些物体就不能停留在地球表面,而是浮在空中。

【解答】解:A、如果没有重力,河水不会因为受到重力作用向下运动,故不能流动。

此选项错误;
B、如果没有重力,杯子里的水不会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倒出来。

此选项错误;
C、如果没有重力,人起跳后不会向下运动,因此不会落回地面,此选项错误;
D、如果没有了重力,但弹力仍然存在,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一道想象题,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将由于重力存在导致的现象,反过来进行分析即可解答。

14.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分析】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水同时也会给浆一个向前的力,故船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地同时也会给人向前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火箭对喷出的燃气产生向下的推力,反之燃气对火箭产
生向上的推力,使火箭升空的,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只是说明了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与方向,没有
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类题目考查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5.2018年08月26日“诚一国际杯”石狮市第三届沙滩马拉松接力赛在永宁镇红塔湾沙滩鸣枪开赛,如果某参赛选手在前二分之一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后二分之一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则整个比赛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是()
A.4 m/s B.4.8m/s C.5 m/s D.5.6m/s
【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前半段路程与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设总路程是s,
根据v=可得:
前二分之一路程的时间,
t1==,
t2==,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