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下自我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方文化下的自我
摘要:本文从自我建构的角度提出东西方文化下的自我分为: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

文中通过在文化背景、自我结构、与他人的关系、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等方面的比较,指出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自我建构独立自我互依自我东西方文化
1 自我的含义
自我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自我在韦氏词典的定义是泛指“一个可以与他人分开来的个体”,或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定,一个人的人格及特点”。

2 自我建构: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自我建构也可能不同(harb & smith, 2008;markus & kitayama,1991)。

西方人强调自我独立,欣赏自我与他人的差异,及表达自我。

东方人强调关注他人,并与他人相契合及和谐共处。

markus将个体这种从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自我的认知结构,称为“自我建构”。

markus和kitayama(1991)提出有两种建构自我的方式:“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

“独立自我”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将自我看作是一个有边界的、独特的、自治的和不受约束的实体。

个体强调自身的能力、想法和感觉。

而“互依自我”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把自我看成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部分,人们
会关注与他人的相同点,努力去和相关他人和谐一致,成为人际关
系中的一员。

外部的地位、角色和关系是很重要的。

随着独立自我及互依自我测量的出现,关于自我建构的研究在
9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

很多研究结果支持了独立自我及互依自我的区分,如研究发现,两种自我在个体中是同时存在的,但在不同的文化中,主导性有所不同,亚洲集体主义文化中互依自我常常占主导
地位,而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中独立自我常常占主导地位(singelis, bond,sharkey,& lai,1999)。

3 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的差异
3.1 文化背景不同不同文化背景对自我的影响是深远的。

西方文化是崇尚个人主义的,以我取向的,自我中心的,是外倾向的文化,这种文化背景下的自我体现为独立自我;而东方文化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取向的,情景中心的,是内倾向的文化,这种文化背景下
体现的自我体现为互依自我。

一般说来独立自我主要见于美国、法国、英国、荷兰、新西兰、瑞士、德国、澳洲等西方国家,互依自我主要见于中国、日本、印度、新加坡、韩国、泰国等东方国家。

3.2 自我结构不同独立自我关于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是个体
与任何其他人,而互依自我关于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是父母、亲人、好朋友等自家人与外人的区别。

在自我参照效应方面,朱滢和张力的实验证明,中国人参照母亲进行加工的成绩与参照自己一样好;
而西方人参照母亲进行记忆加工的成绩却要明显差于参照自我。

由此可见,互依自我的自我结构中母亲是自我的一部分;而独立自我
的自我结构中母亲不是自我的一部分。

3.3 与他人的关系不同对于独立自我的个体,强调将自我从其他人中区别出来,个体强调自身的能力、想法和感觉。

他人在社会比较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用来评估自我。

对于互依自我的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在自我定义中起到重要作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对互依个体而言,个人的观点、能力和特征位于次要地位,它们必须要得到合理控制,以达到互依这一首要目标。

3.4 成就动机不同不同自我的个体的成就动机是不同的。

独立自我的个体的成就动机是以自我为取向的,即个人是为了自己内在的完美的标准而努力。

而互依自我的个体的成就动机是以社会为取向的,即个人是为了符合重要人物的期望,特别是家人等。

3.5 主观幸福感不同主观幸福感是生活满意和正负情感平衡的综合产物(diener, sandvik,& pavot,1991)。

在西方,独立自我与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相关性。

独立自我以个人为主体,不必为其亲属和好友的行为负责。

在东方,互依自我与“上下关系”和“亲近他人”紧密关联的,与主观幸福感没有很大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harb,c.,& smith,p.b.(2008).self-construals across cultures-beyond independence-interdependence.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39(2),178-197.
[2]markus,h.r.,& kitayama,s.(1991).culture and the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98(2),224-253.
[3]singelis,t.m.,bond,m.h.,sharkey,w.f.,&
lai,c.s.y.(1999).unpackaging culture’s influence on
self-esteem and embarrassability:the role of
self-construal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30(3),315.
[4]zhu ying,zhang li,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2002,45:120~128.
[5]klein s b,loftus j,burton h a.two self-reference effects:the importance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self-descriptiveness judgments and autobiographical retrieval in self-reference encod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6 (6):853~865.
[6]diener,e.,sandvik,e.,& pavot,w.(1991).happiness is the frequency,not the intensity,of positive versus negative affect.subjective well-being: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21,119-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