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上海语文试卷详解(有《虞美人》《吴仅传》《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的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上海语文试卷详解(有详细的古诗文译文)(为更好呈现答卷样貌,答卷作了调整。
将现代文及古诗放在古文后面。
详解卷从题目考点、解题思路到答案都做了认真解读。
其中《虞美人羊山饯杜侍郎郡君十二姑及外弟天逵》《吴仅传》《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都有现代文翻译)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5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_。
《孟子告子上》
(2)楚天千里清秋_,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王维《终南山》中的“_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_”一联,以声入景,侧面写出了终南山的幽深空旷。
(评分说明:答对1空给1分)
(考点①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②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重点①精准记忆要求背诵的内容。
②突破易写错的字。
---突破生僻字、难写字、易写错的字。
如“丧”“楚”“吟”“隔”这四个字都是易写错别字的字。
默写时要做到五个“不”: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一字不错。
第(3)句考情景默写的。
重点①揣摩提示的情境,紧扣关键填名句。
②诗歌术语要理解。
首先锁定诗句是王维《终南山》中的,要理解“以声入景”“侧面写出”“幽深空旷”等词意。
2.按要求选择。
(5分)
(1)小明想选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率冒失,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联是(B)(2分)
A.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
B.鹰隼人云睐所向;骅骝得路慎于平。
C.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D.为人竖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
(考点:①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言、名句等。
A.的意思是:练拳与做人同样首忌轻浮,立场要稳定;再忌委琐,脊梁要挺直;又忌目光短小,眼光应远大;还忌心态失衡,心情要平和。
B.鹰和隼,都是捕食小鸟和别种小动物的猛禽,比喻凶猛或勇猛的人。
骅骝:红色骏马。
睐:看。
这副对联用鹰隼、骅骝打比方,说明人首要的是明确奋斗目标,要像鹰、隼一样高飞向上,做一个有益于国家人民的品格高尚的人;一旦事业有所成就,名誉之前,千万不能骄傲
自满,谨防摔跤。
---这符合小明要提醒自己不要轻率冒失。
C的意思是:(人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但)审视自己会发现自己很难都是正确的,细细品评别人未必都是错误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太过武断的处理问题,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
D的意思是:为人要竖起铁一般的脊梁骨。
拿起书本读书,好像书的知识把眼睛撑开,能使眼睛明亮起来。
这一则对联,通常用以教育人立身要有志节,读书才能眼明。
所以选B)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A )(3分)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历时3年。
有关部门广泛征求了各方专家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馆的开放为本市又增加了一个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课堂。
①对展陈大纲进行了修改完善
②对布展设计进行了优化提升
③“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的主题鲜明突出
④通过图文、实物、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央军委将近8年的历史变迁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考点②根据语境,使用语文知识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
语言衔接题解题基本思路:从所给的句子内在关系看①话题一致、角度一致:瞻前--主语+顾后--宾语)②情境一致、风格一致;长短句、整散句;对偶、排比……、音节和谐③时空合理、前后合理:时间先后,空间远近,呼应总起总结句,列举对应…④逻辑连贯:关联词,内在逻辑,事物发展规律,认识事物的规律……⑤总领、总结:观点句--材料句(举例/引用)--小结句……本题从内在关系看:“展陈大纲”是“布展设计”的基础,所以前者是“完善”,后者是“优化”故应是①②顺序。
另外“通过…讲述…的历史变迁”的目的是“突出”“主题”,所以④应该在③前。
)
二、阅读(70分)(现代文及古诗调整在后面)(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20分)
吴仅传[北宋] 郑獬
①吴仅,字庶几,都阳人。
天圣五年进士擢第。
吴仅,字庶几,是都阳人。
天圣五年考取的进士。
②君廉悍,于事无所顾避,崷崷有芒角。
知彰明县,韩丞相使蜀,知君才,郡县冤讼多以属君。
蜀人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赋,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
君请更法,泉竭盐不出,则官闭其井。
人获利焉。
韩丞相嘉之。
吴君方正严厉,做事没有什么顾忌和回避的,强劲又有锋芒。
掌管着彰明县,韩丞相巡视蜀地时,了解吴君的才华,郡县有诉讼案件大多有吴君处理。
蜀地的人申诉,虽然盐井泉水干涸,官府仍拘捕关押盐民征收盐税,以至于盐民毁败家产或者在狱中被捶打至死,也不能免除赋税。
吴君请求更改法规,盐井泉水干涸出不了盐,就由官府关闭那盐井(免除赋税)。
老百姓就获得了好处。
韩丞相称赞他。
③翰林宋公祁提举在京诸库务,荐君为属官。
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
君佐宋公为治,披.奸搜蠹,穷其根穴,收什包罗,尺寸无所漏失。
主吏怵惕,始知有公法。
老人至今有能言宋公时事者,维君有助焉。
翰林宋公祁提举在京诸库务,推荐吴君做他的下属官员。
提举在京诸司库务的官员们都安于怠惰、废弃不举的现状,上下官员互相包庇隐瞒,所有事情粗疏不讲究、不询问,只做表面上的事。
吴君辅助宋公进行治理,搜查揭露奸邪的祸害国民的人和事,穷究那些人事的根本,收什一切(包罗万象),大小没有一点遗漏(缺少)。
主要的官员惊恐了,才知道办公事要循章法。
老人们到现在还有人在说宋公时的人事,只有吴君在辅助宋公啊。
④选知开封县。
中贵人常遣吏持公移诉某事,君曰:“中贵人诚贵重,然所诉乃私事,尚得为公移耶?”捶其吏,遣.之贵家游观,多借县民牛。
有干君者,君曰:“吾家鄱阳乃有牛远不能致,奈何?"竟不与。
于是莫能有挠县者。
君平生所持皆如此,与人聱牙常亦用此取困。
后来吴君被选拔掌管开封县。
中贵人常常派遣小吏拿着公文谋取私事,吴君曰:“中贵人确实身份尊贵,但是他所谋求的是私人的事,难道还要动用公文去办事?”就杖打那小吏,打发他回到中贵人家游走示众。
经常有向县里的百姓借牛的事,有向吴君借牛的人,吴君回答说:“我家在鄱阳是有牛的,但路途遥远不能运来,怎么办?"他竟然不借给他。
于是再也没有能够挠乱开封县的人。
吴君平时所作所为都是像这样的,跟他人争论是非曲直也常常因此而陷入困境。
⑤及为楚州,愈厉刻自信,不肯随众。
楚为东南冲,舟车日叩境,接聒不
得休息。
前为守者,率置.民事,专治宾客。
君辄谢罢,孤坐听民事,宾客至
者,虽煊赫巨官,饷之壶酒盘飧而已,未尝留连歌呼醉饮以结恩意。
往来者皆
索莫
..,遂得毀言。
又与人持曲直相排击,由是被谪。
等到担任楚州太守时,越发严厉苛刻和自信,不肯随从大众。
楚是东南方要冲,乘船坐车一天就能到边境,走访听取民意不能休息。
前面做太守的人,民事一概搁置放下,专们做迎接宾客的事。
吴君就推辞掉迎接宾客的事,一个人坐着听取百姓们的事,宾客至到了,即使是声势显赫的大官,给他一壶酒、一盘食物吃就罢了,从不留连在唱歌喝酒巴结上司逢迎之事上。
来来往往的人都感到失意寥落,于是就被人进谗毁谤。
他又跟他人为争是非曲直而相互批评抨击,因此他就被贬谪。
⑥朝廷复欲携挈用君,以君使江南,督责有劳,复君职任。
韩丞相为山陵使,又以君营缮下宫。
还,至汜水县,得疾卒,享年六十二。
朝廷又想再提拔任用吴君,让吴君巡视江南,一路上督察责罚很辛劳,恢复了吴君职任。
韩丞相担任山陵使,又让吴君修缮下宫。
回来,到汜水县,吴君生病死了,享年六十二。
【注释】①廉悍:指方正严厉。
②公移:公文。
③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司,官署名。
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置。
或称提举库务所、都大提举诸司库务司。
设提举官领之。
掌举察京城储蓄受给、监官能否,覆验所受三司计度移用之事。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披.奸搜蠹(揭露)(2)率置.民事(搁置,放下)
(考实词解释。
文言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但也有各种方法可用,如字形分析法(形声字、会意字),通假推断法(同音字、近音字),结构观察法(反义词、近义词),知识迁移法(成语,教材),借助语境法(上下文)等。
“披奸搜蠹”可采用知识迁移法,《促织》里“蹑迹披求”中“披”是“分开、拨开”之意,成语“披荆斩棘”中“披”也是“拨开”。
这里“披奸”就应该是“揭露”。
“率置民事”中“置”,《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中“置”,有“放在一边,放弃”的义项。
成语“置之不理”中“置”也是“放在一边”的意思。
推导法、知识迁移法等,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很容易形成一个网络的,知识迁移法中利用教材、成语助记法:一举多得,既
复习了课内实词,也巩固了成语。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捶其吏,遣.之(D)A.派遣 B.谴责 C.发配 D.驱逐
(2)往来者皆索莫
..(C) A.无所事事 B.寂寞消沉 C.失意寥落 D.空乏穷尽(这也是考实词解释。
只是文言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要求大家根据所提供的的义项就文本选择最恰当的,这需要大家辨析其中细微的区别。
)
17.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
蜀人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赋,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
蜀地之人申诉,虽然盐井泉水干涸,官府仍拘捕关押盐民征收盐税,以至于盐民毁败家产或者在狱中被捶打至死,也不能免除赋税。
(考句子翻译,先通读一遍句子,标出有词法句法的地方、省略的补出、倒装的调整,然后逐字逐字准确翻译,做到字字落实。
评分说明:“蜀人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赋”“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为5个点,1点1分。
)
18.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3分)
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
(考文言文断句。
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名词、代词、虚词、句子结构、修辞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
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
评分说明:标识三处或以内的,标对一处给1分。
标识三处以上的,多标一处扣2分,扣到0分为止。
)
19.第④段中吴仅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语气拒绝了权贵的诉求,请分析其不同之处。
(4分)
第一次应答,吴仅在承认中贵人身份贵重后,用"然"字转折语气,又以反问指出私事不应用公文传达,用义正辞严的方式断然拒绝,有威慑力。
第二次应答,吴仅以牛远在家乡为托词,又以“奈何”缓和语气,以调侃、幽默的方式委婉拒绝,表面无奈,暗含锋芒。
(考语言描写的作用。
这题出题老师已经降低了难度,明确了“吴仅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语气拒绝了权贵的诉求”,只要大家讲清不同在哪里(有什么不同),然后明确这样不同的作用意义就行。
评分说明:1点1分。
)
20.吴仅的仕途经历与他“廉悍”的特点紧密相关,请联系第②段和第⑤段对此
进行分析。
(4分)
吴仅在彰明县时,因为方正严厉,得到韩丞相赏识而被委以重任;他请求更改不合理的盐法,使蜀地盐民获益,受到褒奖。
他在楚州时,也因为方正严厉,不攀附迎合,从而遭到诋毁;又与人争论是非,得罪同僚,导致仕途受挫。
(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要求大家围绕“廉悍”来分析第②段第⑤段内容。
其实这都是在准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的。
评分说明:1点1分。
)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
(11分)
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 [北宋] 李靓
①南川自豫章右上,其大州曰吉,又其大曰虔。
二州之赋贡与其治讼,世以为剧,则其民氓众夥可识已。
□□吉多君子,执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迹,虔无有也。
疑其去京愈远,风化之及者愈疏,乘其丰富,以放于逸欲,宜矣。
南川从豫章西上,那个大州称“吉州”,还有一个大州称“虔州”。
二州的税收和它们的管理诉讼,世人认为差别很大,而那里的百姓很多都能够识字读书的。
虽然吉州有很多君子,在朝廷做官的人接连不断,而虔州没有。
但我怀疑虔州距离京城较远,被教化的人就少,依仗他们生活富足,来放纵于安逸享乐的生活,也是可能的。
②故人许某踵予门,道虔州石城进士温某之为人曰:“温君少时,求禄而莫之得,慨然自谓:‘ '乃图山泉美好处,莫居柏林,因作讲学堂,房数十其楹。
凡书在国子监者,皆市取,且为楼以藏之。
孜孜以教子弟、礼宾客为己任。
”许君,不妄人也,今其所称,与向之疑者不类,是虔之福欤。
老朋友许某造访我家,谈起虔州石城进士温某的为人时说:“温君年轻的时候,追求仕途而没有成功,感慨地说道:‘不能够得到身外的功名,为什么不追求内在精神,不只是我自身受益,也应该让子孙后代得益。
’于是就寻找山水美景,没有比柏林更好的地方了,于是在此建造学堂,建了几十间房子。
凡是国子监有的书(定语后置句),他都在集市买到,而且建造书楼来收藏这些书。
把专心教导子弟,礼待宾客当作自己的重任。
”许君,不是虚妄轻浮之人,今天他的称赞,和从前我的怀疑是不同的,这是虔州的福气啊。
③自古圣人之德业,举在于书。
圣人者,非其智造而巧为之也,天之常道,地之常理,万物之常情也。
天地万物之常而圣人顺之,发乎言,见乎行
事。
今温君聚书勤勤,是有意于圣人。
有意于圣人,则岂一家而已,邻里乡党庶乎偃伏之矣。
然则虔人之成大名、至大官,盖未易知,尚何吉之愧哉?
自古圣人的德行与功业,全在于读书。
圣人,不是他们的智慧成就他们而灵巧地做成事,老天有他固有的运行规律,大地有他固有的变化规律,万物有他固有的生长规律。
天地万物的固定规律,圣人顺应它们,表现在说话上,体现在做事中。
如今温君辛苦地收藏书籍,这是有意做圣人。
有意做圣人,那么怎么会是一家受益罢了呢,邻里乡党几乎都会受他教化。
这样将来虔州成大名,做高官的人,可能不可估量,与吉州相比还有什么惭愧的呢?
④柳子厚于楚越间山水,如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犹有记,以启好游者。
今有人为藏书之楼,非特山水之胜,记之以启好书者,不亦可乎?予欲一至栏边,四顾天外,江山进前,文史相对。
清风兮我扇,白云兮我盖。
召屈原于湘鱼之口,呼李白于海鲸之背。
漱宝玉之余润,拭明珠使去颣。
酒酣兴尽,交揖而退。
其乐可言耶?而未之得也。
柳子厚在楚越间游览山水,如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还写有记文,用来指引喜欢游览的人。
今天有人建藏书楼,不只是有山水美景,我写记文用来引导喜欢读书的人,不也是可以的么?我想要走到书楼围栏边,环顾周围的田地,江水山林在眼前,文学史籍与我相对。
清风是我的扇子,白云是我的冠盖。
召唤湘水鱼口中的屈原,呼唤海上鲸背上的李白。
把玩着宝玉使之更温润,擦拭明珠上瑕疵使之更明亮,酒喝到尽兴,互相行礼而别,那快乐怎能够言说呢?但现在还没有得到这种快乐。
⑤皇祐五年秋七月庚子记。
皇祐五年秋七月庚子记。
【注释】①执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迹:意思是在朝廷做官的人接连不断。
②偃伏:这里用来比喻道德教化产生的影响。
③颣:疵病,缺点。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A--考常见虚词选择填空,前几年都是一个字,这次是两个字。
我们先将这几个选项一一放入空格,试着翻译一下,发现:在这里若填入“于是”可理解为“在这时,在这时”;“若然”则可理解为“像这样”;“以是”可理解为“因此”。
这些都不符合原文意思,“虽然”是最恰当的,所以选A项。
)(1分)
A.虽然
B.以是
C.若然
D.于是
22.适合填入第②段画线处的一项是(D ---这是今年的新题型。
在现代文中选填句子也往往是总起句,过渡句及总结句。
上海卷的文言文中这是首创,这里要选填的句子是在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要承前面“温君少时,求禄而莫之得,慨然自谓”,即“不得诸外”“不在吾身”;又要启下面“乃图山泉美好处……礼宾客为己任”,即“盍求诸内”“宜在吾子孙”。
D项的意思是“不能够得到身外的功名,为什么不追求内在精神,不只是我自身受益,也应该让子孙后代得益。
”所以选D项。
而A项出自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意思是“与其当面受到称赞,哪里比得上背后不受毁谤”。
B项出自韩愈《赠张童子序》,意思是“应该暂时放下已经学到的东西,而进一步向自己所没有学过的方面努力”。
C项出自曾巩《筠州学记》,句子意思是“读书人在学问品行方面,难道有彼此之间的偏差,先后的过失吗?”)(2分)
A.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B.暂息乎其已学者,而勤乎其未学者。
C.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
D.不得诸外,盍求诸内,不在吾身,宜在吾子孙。
23.第③段结尾处再次将虔州与吉州作比较,请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
(4分)第③段结尾处针对文章开头所说的虔州不如吉州重风化、多君子、出重臣,指出书楼的建成将改变这一状况,虔州士人的德业将不逊于吉州。
再次作比较,强调了书楼在教育风化上的作用,隐含对温氏的赞扬。
(这是考划线句的作用,方法同现代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答题,准确翻译文章很重要哦,评分说明:1点1分)
24.与本文其他部分相比,第④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特点,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4分)
从句式的骈散角度看,相对于文章其他部分用散句交代温氏书楼的建造、价值等,第④段画线部分用骈句写就,驰骋想象,目接胜景,抒发沾溉典籍、交接古人的读书之乐。
骈散句式的使用与其内容、表达方式、情感相匹配。
画线部分语言整饬有节奏感,具音韵之美,与文章其他部分形成错落,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考赏析语言特点。
这题也同现代文阅读中语言特点题解法相同。
大家都能写出“骈散结合”,但在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答题时,往往翻译不准确解说出问题。
评分说明:根据选择角度及赏析所体现的能力层次整体给分。
)
(承接上文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
合作之谜
①长久以来,合作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
这里所说的合作,是指群体(至少由两个成员构成)中的成员为让群体中所有成员都获益而做出贡献,不论其他成员是否也做出贡献。
根据进化论,自然选择会促使个体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而合作者在获益的同时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所以每个人在和他人互
动时都更有动力去“搭便车
...”,那么合作行为按说应该不会存在。
然而,从远古的狩猎采集,到如今维护公益、组织大型活动,所有这些人类行为之所能够成功,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我们愿意广泛地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
于是,我们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会有广泛的合作呢?
②有一种理论认为,这种广泛的合作可以由亲缘选择机制来解释。
母亲会为了拯救不慎落水的孩子而跳入水中,她这样做显然要付出个人的代价,甚至自己的生命。
虽然这种合作行为以及有助于这种行为的基因对个体而言很危险,但有助于家族获益。
即使这位母亲去世了,她的有助于合作的基因仍然会在她的孩子身上存续下去,并传递给更多的后代。
这种理论就是亲缘选择理论。
③不过,这种理论如果要成立,就需要满足以下假定:早在主要生活于很小的家族群体中时,人类的合作行为就受到亲缘关系的限制,而且现在的人类基因仍然留有这种合作的印迹。
但现今居住在坦桑尼亚的哈扎人的生活方式对此假定提出了挑战。
哈扎人有着与人类祖先相近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亲缘关系之外的合作,家庭内部的合作行为反而不多。
很显然,解释广泛合作需要其他理论。
④有人提出了直接互惠理论来解释广泛合作。
该理论认为,广泛合作基于直接互惠机制,其基本内容是:明天继续合作的承诺可以激励今天的合作。
这强化了人们的信任和期望:当你认识了某人并建立起合作关系后,无论此人是不是亲属,你们俩都能从中获益,并且这种关系在未来仍然有益。
直接互惠与随时间推移而不断重复的互动有关,最优策略是“一报还一报”:一开始时你采取合作;如果对方合作,你将在下一轮互动中合作;而如果对方“搭便车”,你将在下一轮中“搭便车”。
⑤但直接互惠理论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与他人的互相都是一次性的,为何其中仍有大量的合作?比如,一个人会避到一边让陌生人先走,有人会对流浪者慷慨相助……
⑥科学家发现了直接互惠机制的局限,于是提出间接互惠机制:个体间的互动情况会被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观察到,并分享给更多的成员;成员之间对各种“好事”“坏事”的分享会影响当事人的声誉。
张三对李四很友好,是因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其他人日后对张三友好。
这就是间接互惠理论。
⑦直接互惠机制和间接互惠机制都是有效的,因为它们都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无法占对方的便宜。
你可以不再与那些喜欢“搭便车”的人继续交往,也可以一开始就避免与这类人交往。
在这两种机制的运作下,人类社会足以发展出高水平的合作。
但当人口规模足够大时,这两种机制就不那么有效了,因为“搭便车”者可以在欺骗一个人后接着寻找下一个目标,从而绕过“一报还一报”;而传播信息并跟踪社会中的每个人也变得更加困难,很可能在对方的“坏声誉”传到你耳边之前,你就被人家占了便宜。
⑧而且我们不应忘记,人类许多重要的合作行为都需要由多人构成的群体整个参与,遗憾的是,对于此类合作行为何以能够存在,仅凭本文目前讨论的互惠机制仍然无法做出完满的解答,而需要做进一步探索。
3.第①段中的“搭便车”是指_在与他人互动中仅获益而不付出成本。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搭便车”愿意是“乘坐顺路可免费的车”,答题时只要修辞还原就行,即在与他人互动中仅获益而不付出成本。
评分说明:获益,1分,不付出成本。
1分_)。
(2分)
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合作的一项是(B ---先要明确本文讲的“合作”是在第①段中“这里所说的合作,是指群体(至少由两个成员构成)中的成员为让群体中所有成员都获益而做出贡献,不论其他成员是否也做出贡献。
”B项中“两名同学每天打扫寝室卫生”是为了自己“当上寝室长”,不是为寝室的“所有成员”,所以是“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合作”)(2分)
A.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交流,一对爱看电视的夫妻卖掉了家里的电视机。
B.为了当上寝室长,某寝室的两名同学每天打扫寝室卫生。
C.为了改善与同桌的关系,小洁主动在课间帮同桌打水。
D.为了全家人的健康,小亮力劝爸爸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