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二、“三十年战争”
1战争起因——宗教改革。
1555年9月,德意志新教诸侯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签订《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天主教诸侯对此十分不满;同时,德意志诸侯分离体制进一步巩固。
到17世纪前半期,以皇帝为首的旧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势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的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1608年,英法荷支持下的“新教同盟”成立,以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皇帝、罗马教皇和西班牙支持下的“天主教联盟”成立,以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
欧洲列强的介入使得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间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君主争权拓土的斗争。
战争直接原因:皇帝马提亚对波希米亚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
在并入神圣罗马帝国后,历任皇帝一直试图保持天主教势力在波西米亚的统治地位,但其仍保有较大自治权,议会和新教教会继续存在。
1618年,波希米亚王位空缺,马提亚违背“大诏书”,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公爵担任国王,迫害新教徒,从而引起了新教徒的激烈反对,矛盾不断激化。
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2、战争进程
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5;
丹麦阶段:1625-1629;
瑞典阶段:1630-1635;
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
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1648年10月,各方缔结《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2、评价:
和约是在新教势力占优势的情况下缔结的,内容反映了这种实力的对比。
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
帝国被迫承认各诸侯国有独立的外交权,政治上分裂,更处于一种分崩离析的境地。
皇帝建立统一帝国和恢复天主教在欧洲统治地位的企图彻底破灭了。
西班牙的实力被极大削弱,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法国“天然疆界”的要求部分得到实现。
瑞典得到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最重要港口以及易北河和威悉河的入海口,增强了实力,成为北欧强国。
和约调和了旧矛盾,也造成了新的不均与和矛盾。
法国引起英国、荷兰的嫉恨,为英法交恶、法荷相仇埋下种子。
瑞典引起丹麦和北德各邦的敌视,战事不断。
奥地利向民族国家发展。
奥法分割下的意大利各邦不断掀起建立民族国家、实现统一的革命浪潮。
俄国和东欧诸国也逐渐参与到欧洲的政治斗争中。
欧洲没有出现稳定局面,各国的兴衰更替更替通过战争进行。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与和约对近代国际法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用。
首先,和会本身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为近代以后的国际会议提供了初步经验。
其次,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这些原则也成为近代国际法的主要内容。
此外,和约初次规定了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条款,对违约国可以实行集体制裁。
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和约签订后,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驻外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国际法是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与发展的。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成为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起点。
第二节英国革命与争夺海上霸权
一、欧洲国家对英国革命的态度
革命前与革命中国王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导致此时期英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具有双重性。
“三十年战争”中,英国对战争双方的政策摇摆不定,对战争进程影响小,在欧洲政治生活中处于二流国家的地位。
“三十年战争”为英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保证了革命得以在没有大规模武装干涉的情况下顺利完成。
英国革命未引起欧陆国家的充分重视。
它们忙于相互间的冲突,对英国革命基本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
二、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内战期间,议会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保持与欧洲国家的良好关系,阻止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持,避免它们干涉英国内部事务,也避免卷入欧陆的战争。
革命后,英国对外政策重点是海外扩张,争取殖民地,为针对西、荷两国,其大力加强海军建设,从而为其夺取海上霸权奠定了物质基础。
1、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导火索是1651年要求进出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货物只能由英国或货主国船只运输的《航海条例》。
双方签订《威斯特敏斯特和约》,荷兰承认《航海条例》,并赔偿东印度公司的损失。
2、英国参与法西战争,1655-1660。
英西矛盾体现在殖民地和宗教问题上;而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后,法西仍处于交战状态。
共和国初期,英法交恶,贸易战上升为外交战;然而,随着法西战争的进行,法国希望同英国结盟,克伦威尔则认为不宜同强法敌对,英法关系趋于缓和,并于1655年签订和约,共同对西作战。
1659年11月,法国撕毁应法协定,与西签订《比利牛斯条约》;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西关系改善,化敌为友。
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
查理二世对外扩张基本目标不变,重商主义仍是其经济政策基础,并严格执行《航海条例》,取代了荷兰在美洲的转口贸易。
对法、西政策变化:寄希望于用天主教巩固封建政权,与法、西保持亲密关系。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布雷达和约》。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英荷《多佛尔和约》,承认《布雷达和约》继续有效。
综观英荷战争,英国是实际上的胜利者。
荷兰基本上接受了航海条例,逐渐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而英国则逐步扩大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借助航海条例,英国海外贸易大发展,海上实力不断加强,到17世纪末,其对荷兰已占压倒优势。
英荷战争动摇了荷兰的国际政治地位;而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登上英国王位,使荷兰在经济和政治上更加从属于英国。
光荣革命后,英国对外关系的变化:①英法同盟结束,英法争霸开始,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②英荷建立特殊关系;③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地更多采取主动态势。
第三节法国争夺欧陆霸权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
一、《比利牛斯条约》
“三十年战争”后,西班牙利用法国投石党运动和英法紧张关系继续对法战争。
对此,法国积极联英反西:容忍英国的共和国制度;恢复英法自由贸易;接受因法方海上抢掠行为而遭到损失的英国船主的正当要求。
1655年,英法反西联盟建立,西班牙节节败退。
1659年,法西《比利牛斯条约》,规定西班牙向法国割让土地,法西联姻,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
马扎然意图利用法西联姻,插手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使波旁王室取代哈布斯堡王室在西班牙的统治,从而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国的包围;而西王腓力四世同意将女儿嫁给法王路易十四,为以后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隐患。
条约中,法国维护了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取得的权益,开拓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的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西班牙的失败则使其丧失大国地位,不仅失去大片领土和殖民地,而且哈布斯堡家族称霸欧洲的计
划彻底破灭。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二、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
路易十四沿袭黎塞留和马扎然的对外扩张政策,梦想实现法国所谓“天然疆界”的宏大计划,扬言要“夺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冠,成为全欧洲的主宰”。
1、“遗产战争”
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
1667年,法国借口王位遗产问题向西班牙发动战争。
1668年,在英荷瑞三国同盟的调解下,法西签订《亚琛和约》。
“遗产战争”在英、荷、瑞干涉下结束,说明势力过分强大的法国已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其扩张政策已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警惕;法国的让步也反映了法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多国为敌,路易十四因此更加重视外交的联合分化作用。
荷兰因在反法联盟中充当主角,成为法国下一个战争目标。
2、法荷战争
1678年,法荷《奈梅根和约》。
法国虽未实现原计划,但在欧洲范围内取得了更大利益。
它割占奥地利和西班牙部分领土,使勃兰登堡陷入外交孤立,拉拢了德意志的一些小邦。
此外,法文还第一次取代拉丁文用于国际条约书写,提高了法国威信。
3、奥格斯堡同盟战争
1685年,法国取消南特敕令(1598),迫害新教徒,引起新教国家不满。
欧洲出现反法浪潮。
1697年,《里斯维克和约》从内容上使欧洲恢复了战前的状态,其影响为:削弱了法国的霸权地位。
如果说《奈梅根和约》是法国霸权鼎盛的标志,《里斯维克和约》则是法国霸权衰落的开始。
法国的政治地位在战后逐步下降,无法恢复到以前的盛况。
英国在国防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增强,英国开始以欧洲大国的身份参与大陆事务。
奥地利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已被削弱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国际政治地位,能够继续以大国地位参与欧洲列强间的竞争。
连续不断的战争损伤了法国的元气,在英、荷等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法国仍保留封建专制,经济落后。
法国在竞争中慢慢丧失了优势地位,在与英国的抗衡中落于下风。
几次战争也表明,保持国际势力的均衡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追求霸权只能导致衰落。
三、奥土战争
奥土战争主要因争夺匈牙利而起。
第一阶段,1683-1684;第二阶段,1684-1690;第三阶段,1690-1698。
1699年1月,土耳其分别同各方分别签订条约,总称《卡洛维茨和约》。
奥地利获得匈牙利;波兰获得乌克兰的一部分领土和波多利亚、卡明涅茨要塞;威尼斯获得摩里亚半岛。
土耳其占领匈牙利的梦想破灭,不仅无力再对外扩张,反而成了欧洲列强宰割的对象。
奥地利获取匈牙利以补充实力的计划得到实现。
在东南欧的势力得到加强,也保持了大国地位,能够继续与法国等欧洲列强进行竞争。
四、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乌得勒支和约》
1、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
1700年10月2日,查理二世在遗嘱中将西班牙连同其在新旧大陆的一切领地,全部传给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浦·安茹公爵,条件是他不得继承法国王位,西法两国永远不得合并。
然而,腓力浦即位后,路易十四旋即宣布其拥有法国王伟继承权并试图实现法西合并。
2、法国对欧洲大同盟的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1年9月,欧洲反法大同盟组成,英、荷、奥为主体,主要在意大利、西属尼德兰、莱茵河流域的德意志和西班牙四个战场展开。
虽然法国在1704年败局已定,但反法各国各有所想:荷兰只求解决来自法国的威胁与订立商约,担心英国海上势力扩大;其他盟国则担心奥地利占有西班牙后,恢复哈布斯堡在欧洲的霸权。
而在联盟的主要倡导国英国,首先,托利党掌权后,反对辉格党参与欧陆战争的政策,对法妥协;其次,北方大战朝有利于俄国的方向发展,英国担心俄国取得波罗的海霸权会威胁英国在东北欧和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特权。
同时,英国也不想彻底击败法国,以便利用法国对抗俄国。
另一方面,英国担心
奥地利与西班牙合并,建立哈布斯堡欧洲帝国的局面。
因此,在战争中捞足了好处,部分满足了野心的英国无意再继续战争,首先与法国秘密接触。
3、《乌得勒支和约》
1714年4月,以法国、西班牙为一方,英、荷、普、萨、葡为一方,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
奥法签订了《拉什塔特和约》。
两条约统称《乌得勒支和约》。
《乌得勒支和约》重新分配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建立了新的大陆均势,第一次将“势力均衡”概念正式写进条约。
英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它占领了不少战略要地,并开始了夺取法国美洲殖民地的进程;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
法国的霸权地位不复存在,尽管保住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势力却被大大削弱。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力量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
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为日后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一、俄国的扩张与北方大战
1、俄国的扩张
伊凡四世起,俄国为争夺出海口而不断征战。
在北方波罗的海,瑞、俄、波争斗不断。
北方失利后将矛头指向南方的黑海。
俄土战争。
彼得一世(1682-1725)以欧洲为战略重点,用陆上的地域性蚕食扩张转为争夺海洋,想要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
2、北方大战
彼得一世在率使团出访西方各国后,发现随着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的凸显,反土同盟已经名存实亡;另一方面,瑞典则与周边国家领土纠纷严重。
据此,他将外交战略做出了由反土联盟专向反瑞联盟的重大调整,并于1699年成立了反瑞“北方同盟”,次年完成与土耳其和谈。
1700年,战争首先在丹麦瑞典之间展开,随后俄国也对瑞宣战。
1709年,俄国取得波尔塔瓦大捷,扭转战局。
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英国开始进行干涉。
1717年,俄法普三国签订阿姆斯特丹条约成立防御同盟。
1721年,《尼什塔特和约》签订,北方大战结束。
3、《尼什塔特和约》
1721年8月3日。
俄瑞在芬兰的尼什塔特签订和约。
俄国在波罗的海站稳脚跟,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它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
俄国由一个内陆国家成为一个濒临海洋的欧洲强国,为俄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瑞典北方强国的地位被大大削弱,从此衰落下去。
二、普鲁士的崛起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普鲁士的崛起
勃兰登堡腓特烈·威廉选帝侯(1640-1688),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得到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和若干主教领地。
腓特烈三世(1688-1713),获得普鲁士国王的称号。
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1740-1786),热衷于德意志霸业和军国主义。
2、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实际上也是英法两国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1740年,腓特烈二世以割让西里西亚作为承认特蕾西亚王位的条件,在被拒绝的情况下,普鲁士于12月出兵占领西里西亚,巴伐利亚、萨克森和西班牙也对奥发动了进攻。
1741年11月,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普奥签订《柏林和约》。
1743年战火再起,到1745年12月,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普奥签订《德雷斯登和约》。
3、《亚琛和约》
1744年,英法开战,普奥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展为以英法为核心的两个集团的战争;1748年1月18日,《亚琛和约》签订。
《亚琛和约》加强了英国和普鲁士的实力,削弱了法国和奥地利。
英法矛
盾加深,不久爆发七年战争。
普鲁士成为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对手。
法国因普鲁士在战争中的欺骗行为生恨。
法奥面临共同的敌人普鲁士,长期的敌对关系开始松弛,在反普目标上走向联合。
三、七年战争
1、欧洲外交革命
18世纪50年代,英法普奥为各自的霸权利益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斗争,对欧洲国际力量的分配和国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普法同盟瓦解,法奥修好;英奥背离,英普结盟,欧洲出现了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是为欧洲外交史上的“外交革命”。
1756年1月,英普《威斯敏斯特条约》,互不进攻对方领土,武力反对“任何破坏德意志领土完整的国家”。
《威斯敏斯特条约》使英奥联盟彻底瓦解,奥地利加紧与法国和俄国结盟的步伐。
1756年3月,俄奥攻守同盟。
1756年5月,法奥互助条约。
欧洲形成英普集团与以法国为核心,包括奥、俄、西、萨克森、瑞典的集团。
2、七年战争(1756-1763)
英普集团取得海上胜利,法奥俄集团在陆上占优势。
战争呈相持状态。
3、《巴黎和约》与《胡贝图斯堡和约》
1763年2月,英法《巴黎和约》。
1763年2月,普、奥、萨克森《胡贝图斯堡和约》。
奥地利永远失去西里西亚,在德意志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弱,奥普之间的仇恨使它们的争霸战争更加激烈;为增强实力,奥地利随即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普鲁士通过战争,跻身大国行列,跨出了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但到战争结束时,它在国际上已处于完全孤立的境地,迫使它与俄国接近。
战争为俄国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战争给法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在欧洲大陆上,法国失去霸主的地位,外交上靠奥地利和土耳其支持;而殖民地的丧失殆尽,不仅意味着法国失去强大的海上势力,而且意味着它失去了滚滚财源,再也无法赶超英国。
英国获得巨大利益,建立起了庞大的殖民帝国,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加速工业革命,确立海上和殖民霸权。
战后,西欧出现一段平静期;而俄、普势力的增长,及普奥较量则使东欧不再安宁。
四、两次俄土战争
1、18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局势
俄国地位上升是18世纪后半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最重要变化。
18世纪初的欧洲强国:法、奥、英、荷、瑞;18世纪后半期的欧洲五强:英、法、俄、普、奥。
18世纪后半期俄国扩张目标:南方打通黑海,西方兼并波兰,北方夺取芬兰。
国际形势:法土反哈布斯堡联盟,商业往来密切,法在土享有优惠特权,贸易额在近东贸易中居首位,反对俄国势力侵入其贸易领地;英国在近东有重大经济利益,但英俄有传统贸易关系,并意图利用俄国在近东和欧陆与法抗衡,对俄扩张采取纵容态度;奥地利反对俄国在黑海和多瑙河地区扩张,担心损害其在巴尔干的利益,但它向巴尔干地区的扩张又需要俄国的支持,二者相互勾结又斗争。
俄利用奥对波兰的野心使奥成为对土战争的支持者;同时,俄普于1764年缔结了为期8年的同盟;对瑞典,俄国给其予财政补助以阻止其接近法国。
2、1768-1774年俄土战争
1772年,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
1774年7月,俄土《库楚克——凯纳吉和约》。
条约扩大了俄国在欧洲的影响,开辟了俄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新时期;其势力侵入了黑海地区,夺取出海口的主要目的达到。
同时,条款还为俄国后来发动战争、进一步向巴尔干扩张提供借口。
3、1787-1792年俄土战争
国际形势:英国因北美战争而削弱;法国革命;普奥1778-1779年争夺巴伐利亚战争,俄居中调解并促成铁申和约,使德意志保持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力量均衡,且被承认为德意志帝国的法律保证人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操纵德意志事务的权力。
1792年1月,俄土《雅西和约》。
俄只要求奥卡科夫和德涅斯特
河以内的黑海北岸地区。
俄军占领的比萨拉比亚和多瑙河公国退还给土耳其,土给予俄贸易特惠权。
《库楚克——凯纳吉条约》继续有效。
条约巩固了俄国在黑海的地位,为俄国入侵巴尔干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独立战争
一、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1、独立战争的爆发与欧洲各国的态度
1774年9月5-10月26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通过《权利宣言》。
1775年,费城,第二届大陆会议。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
2、法国参战
法国最初怀疑美利坚能否取胜,自身财政危机亦严重,对民主共和国反感。
法国“只差战争”的政策,目的是英美相互削弱。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后,翌年2月6日,法美友好通商条约和同盟条约签订。
3、西、荷参战
美国建国之初的外交是一种弱国利用强国的外交,不拘泥于对等外交。
大陆会议向许多国家派驻使节,虽未达到成建交目的,但成功离间所驻国与英国关系。
西班牙与英国有殖民战争矛盾,担心自身殖民地受独立影响,也担心北美独立后威胁西属路易斯安那。
一度以联法抗英来要挟英国让出直布罗陀。
1779年4月,西法秘密条约。
1779年6月21日,西对英宣战,但影响仅限于道义层面。
1780年11月,荷兰加入武装中立同盟。
英国向荷兰宣战。
1782年,签订荷美通商条约。
4、俄国武装中立
叶卡捷琳娜二世反感北美独立,同时,俄国需要联合英以国平衡法、普、奥,也需要维护俄英商业条约,保证自己经济利益;但其不希望英国势力在美洲进一步扩张。
加上俄国内部农奴起义不断,局势不稳定,以及控制黑海及其沿岸是俄国最主要的战略考虑,故而未向英国予以援助。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胜利后的外交
1、美国的独立
1783年9月3日,美国抛开法国与英国单独订立《巴黎和约》。
对此,法国考虑到英法签订和约前保持法美同盟的重要性,同时为尽快迫使西班牙放弃对直布罗陀的要求,尽快缔结和约,接受英美和约。
美国获胜有着有利的国际环境。
七年战争后,英国在欧洲和世界的势力引发许多国家嫉恨,英国在战时对中立国的粗鲁做法使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站到其对立面。
美国独立使英国失去重要的殖民地,但英国掌握着直布罗陀。
实力损失不大。
法国的胜利则是虚幻的,战争中耗资巨大,加剧了财政危机。
北美独立战争是国际关系史上第一次殖民地脱离宗主国获得民族独立的战争,激发了世界各地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浪潮的兴起。
这在西属、葡属拉美殖民地,英属殖民地尤为明显。
2、美国早期的外交政策
从独立战争结束到美国内战,美国的对外政策大致分两方面:对欧洲事务采取“中立政策”,避免卷入欧洲政治和军事冲突,即孤立主义;在拉丁美洲,奉行领土扩张政策,在非洲和亚洲则进行经济扩张。
1793年4月22日,华盛顿签署《中立宣言》,宣布美国不介入欧洲战争。
这反映了美国军事经济实力不强大,需要保护自己,也想利用远离欧陆的有利地理条件,向西部扩张并扩大贸易。
1796年9月19日,华盛顿《告别演说》,是为美国外交中孤立主义思想的先声。
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把美国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国家主义”。
《告别演说》为后继者们提供了一套处理美国对外关系的规则。
1797年,X、Y、Z事件。
1800年9月,美法签订《莫特枫丹条约》,废止法美友好通商条约,放弃条约所规定的一切权利,自由船只可以自由载物,中立国船只有权在各交战国进行能够非违禁品贸易。
1803年4月3日,《路易斯安那条约》。
美国意图趁英国孤立之时,解决同加拿大的北部边界问题甚至夺取加拿大。
1812年6月,美国对英宣战,失败。
1812年12月24日,签订《根特和约》,恢复战前状态。